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山涧闲农-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必须去?”陈放起身来,问道。

    “不是。”赵吉阳走了过来:“今天有事情?”

    “不是必须去,今天就别去了。待会儿有人来装鱼苗,这边的腊肉要有人看着。”

    “哦”赵吉阳点点头,打电话给张瑶她们说了一声,对陈放道:“拉鱼的车子几点钟到?”

    “应该快了。”

    “家里面没有菜了。我还说顺便买个菜回来”

    “装完鱼再去买。”

    菜园子里的蔬菜全部长起来了,可还不能吃。

    正说着,远处传来嘀嘀声。陈放的手机随后响起来

    来了5辆专门运输鱼苗的水产车。

    陈放给周柏打了电话,喊他过来帮着一起装车。

    鱼苗早已经分出来,养水泥池的网箱里面,总共31万尾,大小都差不多。

    爬鮡是经济价值高的鱼种,计算尾数要采用称重法。先随机捞出一些鱼,计算平均重量。

    鱼的价值越高,就要多捞几次鱼苗,计算最精准的平均重量。

    一车装6万尾苗子。

    装好第一次车,陈放亲自跟车前往磐江水电站。

    这批爬鮡苗的放流得到当地市政府重视,水电站挂起了横幅,还有电视台记者过来做相关报道。以及有政府工作人员前来监督放流

    到陈放那边拉鱼苗的车子,也有随行的磐江政府工作人员,要确定送过去的鱼苗尾数。

    陈放准备的鱼苗只多,不少。

    鱼苗运送车来到磐江水电站的上游区域,在电视台的拍摄下,一车爬鮡被放流磐江。

    几十分钟又来了第二辆

    陈放在这边看着五辆水产车全部放流,然后和鱼类增殖站的王站长前往银行,结算了鱼苗钱。

    300万不是小数目,能顺利结到款项,陈放松了一口大气。

    卖出这批爬鮡苗,陈放最大的担心却不是爬鮡苗外流,而是不能顺利结到款项。

    这300万,对陈放来说很重要,是后面爬鮡养殖的基础。

    从银行出来,陈放给杨教授打了电话,想请他出来吃个饭,但教授回学校去了,没时间。陈放就请王站长和陪同人员找个好地方,吃了一顿

    回到家已经七点过了,天色黑尽。

    赵吉阳他们还在竹林里,熏着腊肉。旁边摆上了烧烤架,正在烤肉。

    钱直接打到了赵吉阳的账户上,她那边有收款提示,所有人都知道卖出的爬鮡已经回款。

    “过来吃肉。”周柏喊道。

    “弄啥好吃的了。”陈放过去看了一眼,竟然在烤生蚝:“哪里搞的生蚝。”

    “今天和李师傅到县城采购钢架,顺便去了趟超市。超市里买的,很新鲜”周柏说。

    蒜蓉生蚝,香味浓郁。

    陈放夹了个生蚝到盘子里,看着周柏:“欠你的钱,先不还你。这笔钱要留着买饲料。”

    “我又没说需要用钱有了这三百万,将爬鮡养大,应该没什么问题的吧?”周柏道。

    “没有问题,放心好了。”

    赵吉阳给陈放夹了一块牛肉,说:“小舅今天给我打电话了,问我们的爬鮡苗有没有多的,他那边想养一些。我告诉他已经没有多的爬鮡苗了”

    “嗯。”陈放点点头,看着赵吉阳,她脸蛋上有黑灰,陈放笑着摸了一下。

    赵吉阳瞬间就害羞了起来:“干什么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太好。

    “你脸上有黑灰。”陈放笑道:“爬鮡苗还可以卖一些,但价钱,很高。”

    陈放这边还有92万多尾爬鮡苗

    新渔场,计划建55亩鱼池,养40万爬鮡,6万尾云山细鳞。这已经算是高密度养殖了

    初期,也就是幼鱼,每亩养7200尾,多点。这个养殖密度不大,但随着鱼苗长大,长成了成鱼。陈放他们计划每条4两以上才出售,那就亩产3千斤爬鮡了。

    爬鮡对水质要求很高,对水溶氧含量的要求也高,即便是自流鱼池,里面也不能养太多爬鮡。

    陈放这边只有41亩,要是算上水沟,生态池,也有五十亩。每个鱼池都有空间草甸,养殖密度可以高一些,每亩水域养1万尾爬鮡,应该也差不多了。

    爬鮡苗是可以卖的,也就是价钱的问题。

    陈放以前是钻牛角尖了,始终想着如何保住爬鮡苗,然后垄断这个市场。

    这其实不现实。

    等爬鮡苗子养大,陈放也会卖。他不可能卖冰鲜的爬鮡是吧。

    那么卖活鱼,爬鮡的种,陈放就不可能垄断。今后想要繁殖爬鮡的养殖户,到市场上随随便便就能就买到成鱼爬鮡,这还是驯养完成的成鱼爬鮡。

    既然如此,爬鮡苗为什么不能卖。

    至于和放流站签订的合同里有防止爬鮡苗流入市场的条款,那是卖给放流站的爬鮡,陈放觉得价钱便宜了。

    听说陈放还要卖爬鮡苗,周柏和张晨同时看向陈放

    “你之前不是说不卖给养殖户爬鮡么?”周柏道。

    “只要价钱合适,为什么不卖。”陈放耸耸肩:“放心吧,就算卖爬鮡苗,也不会影响第一批爬鮡的行情。”

 第二百一十三章 过塘鱼

    爬鮡苗能卖,卖多少,每尾多少钱,都要计算清楚。

    毕竟这个爬鮡可不仅仅涉及到陈放自己的利益,也牵扯到了周柏和张晨。他们俩,也都投入了全部身家,特别是张晨,将城里刚买的房子给卖了,还亏了两万块钱。

    卖给放流站30万尾爬鮡,10块钱1尾。这个价格不能说便宜,但也绝对不贵。

    卖给放流站,那是放生到了十年禁捕流域,今后并不会大量出现市场上,也不会影响陈放他们对爬鮡的定价权。

    而如果卖给养殖户,就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了。

    “现在不缺钱,没必要卖爬鮡苗子吧?”周柏说:“你剩下的爬鮡苗子也不多了。”

    “只要价钱合适,我这边可以适当卖出一些。”陈放挠了挠脑壳:“之前是我自己傻逼了,想着卖出去爬鮡苗,其他人将爬鮡苗养大后留作种苗。”

    呃

    周柏张了张嘴,愣了一会儿,笑着说:“你还准备卖爬鮡苗,得定一个比较高的价钱才行。”

    “这是当然。”

    “老瓦房的爬鮡已经断货了。听说现在要买2两以上的爬鮡,每斤是1150元。”周柏昨天见过老瓦房的周师傅,再次询问了一下爬鮡的价钱。

    现在冬季了,野生鱼不好搞。而且现在到处是禁捕区

    要弄到爬鮡,就要去到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而且是非法捕捞,如果被抓到,后果很严重的那种。

    今后陈放他们将爬鮡养出来,价钱肯定卖不到那么贵。

    陈放想要将爬鮡养到4两,甚至半斤以上。这大概需要两年多,三年的时间

    但考虑资金周转的问题,在接近三两的时候,就可以卖了。

    野生爬鮡,活力好的,收购价都在450元左右。活力差的,大概在300元左右。

    爬鮡资源有限,价格也高。常常是有市无价,稀缺资源。

    赵吉阳小舅给陈放说过爬鮡这个市场,有专门的水产商收购爬鮡,往往是供不应求。主要是爬鮡的数量太少。

    爬鮡这个市场,如果每斤四五百元,直接卖给水产商,每天能有几百斤的销量。

    这些爬鮡多发到了成都,阳城等等一些高消费城市。每斤400元批发价,每天两三百斤销量,应该是有的。

    每尾4两,400元1斤,那么一条鱼的价值就是160元。

    之前就说过,增重1斤爬鮡大概需要2斤左右的饲料。

    陈放和饲料签合同了,每吨爬鮡饲料是225万元,每斤价格也就是1125元。

    最保守的估计,将几条鱼养到1斤需要3斤饲料那养到4两,就需要12斤饲料。饲料成本也就十几块钱

    在算上鱼苗其支付的成本。

    从鱼仔养到4两,大概要15元左右。再算上其它成本每条鱼的成本肯定不到20元。

    如果说能卖到400元1斤,那么1尾爬鮡,陈放他们就能赚120元左右。

    想卖到400元1斤,问题不大。但如果想要多出货,势必降价。

    如果每斤200元,那4两的爬鮡就是80元由陈放他们来养,每条爬鮡有60元利润。

    如此计算,剩下的爬鮡苗,每尾至少要40元,陈放才可能出售。

    陈放这边养50万尾多,虽然有压力,却也不是不能养。

    将所有爬鮡留着全部自己养,有好处,也有好处。

    好处是掌握爬鮡定价权,养出的第一批爬鮡,自己想怎么卖,就怎么卖。

    坏处,风险大。

    可以卖一些爬鮡,但一定要有条件的出售。

    如果是少量的卖出爬鮡苗,陈放才懒得折腾。

    陈放要卖爬鮡苗,周柏和张晨也不能说什么。他们也相信陈放会有分寸

    腊肉从早上九点过开始烟熏。现在快晚上九点钟了

    起初的几个小时用大烟熏。

    之后要让烟小一些。看不见明火,却要可以感受到问题。

    前半部分是烟熏。后面几个小时,烟熏加烘焙。这样出来的腊肉里外如一。腊肉外面看着很亮,且开口,里面的肉也很亮。

    烟熏加烘焙了一天的腊肉,下半截部位切开可以直接吃的了。已经有腊肉风味气息了。这是刚过火的腊肉,现在还不能吃的,得继续晾晒起来,晾几天,之后还要进行第二次烟熏。

    将腊肉收拾回家,周柏和张晨他们也各自回家。

    “我小舅想买一些爬鮡苗,他应该拿回去留作种苗的。”赵吉阳说:“小舅那边的需求不多。他给我说,最多要几千尾这个数量我觉得还是不要卖了。卖太贵,小舅心里面不舒服。卖便宜了,你心里不舒服。”

    “家里又不是我在管钱,我有什么舒服不舒服的。”陈放笑道:“爬鮡苗至少要在40元1尾,我这边才肯卖。而且只接受一次采购10万尾的单子。少于10万尾,我这边不卖的。”

    10万尾,400万元

    如果真能卖出去,陈放建设渔场的花销,基本上就回来了。

    反正,想买爬鮡苗,可以,必须采购10万尾。而每尾的最低价钱40元

    “这么贵”

    “价钱是很贵。可我们现在不急需用钱有人出高价,又是大单的话,可以卖。”陈放说:“如果是小单子,就没必要卖了,不差那点钱。”

    “对了,小舅还问我什么时候要后续的雅鱼。”赵吉阳说:“小舅那边将雅鱼准备好了,总共21万尾过塘鱼,每尾重量1527斤。这批鱼,每斤45元。”

    “明天再检查一边空置的鱼池,给鱼池换水,之后就可以将爬鮡苗送过来。

    鱼苗:

    一般从鱼卵中孵化出来的小鱼,叫水花。

    之后的鱼苗叫乌仔。

    到3寸以下乌仔叫小规格。

    然后乌仔到寸片又叫鱼苗,寸片以上称鱼种。

    3寸以上的叫大规格,1斤以下的叫斤两鱼种。

    头年生产的叫老口鱼,当年生产的称新口鱼。

    赵吉阳小舅给陈放联系的这批爬鮡,已经很大了,称之为过塘鱼,换塘鱼。通常是可以直接上市销售的成鱼

    好水域难求。

    就算普通的草鱼,在鱼塘里养大,然后换到清水鱼塘里一段时间,那草鱼的身价,也会大涨。

 第二百一十四章 渔场的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