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全能代课老师-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家对于教育的支持力度空前,这其中希望学校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
  就好像一块试验田一样,为国家教育探索实践出最优方向。
  也是时候结束试验田的工作,全面纳入国家统一管理了。
  如今的华夏,经历过短暂的教育资本化,早已没有了什么私立学校的概念。
  全国最后一所私立性质的学校,就是希望学校了。
  正式基于这种考虑,杨正东才要将学校分批交付国家。
  因为希望学校已经实现了他的价值!
  剩下的就是在国家这艘巨轮的带领下,走出一条属于华夏的教育坦途。
  “我当然知道,但是我就是舍不得!你是常年在海外,你知道我当初教出的孩子们,多少已经进入咱们的希望学校了吗?咱们就是火种一样,代代传承的是希望的精神,要是没了希望学校,这精神我们去哪里找?”
  方然眼泪哗哗就下来了,冲着钱楚一就是一顿嚷。
  “这话说得,我的学生不也长大了嘛?”
  钱楚一无奈的嘟囔道。
  “好了,大家就不要在为这个事情吵了!我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我也非常不舍我们多年来打下的基业。但是教育统一化进程早已开启,我们希望学校不能做那个拦路虎!二十多年前,我们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孩子建立的学校,如今我们将学校交于国家管理,同样是为国家、为民族、为孩子,这是大义!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杨正东轻叹一声:“而且咱们也并非要全都交出去,是分批交付国家的。前期是东部早已成为富裕地方的希望学校,然后逐中西部地区在分批次交付国家。老师还是老师,只是发工资的以后是国家罢了!孩子还是孩子,上的都是咱们一样的课程!国家为了照顾大家的情绪,将希望两个字还会做保留,给咱们留下属于我们青春奋斗的记忆,大家不能再较真了,不然真的就是不顾大局了!”
  “我们国家发展得好,教育发展的好,这不是我们一直渴盼,又一直在努力的吗?现在我们做到了,努力已经出成果了,大家还有什么不舍的呢?再说咱们校本部不会变,依然会是希望学校的总部,我们的海外学校还是我们自己的,就算教师培养机制同样会保留。我们培养出来的老师,依然会到挂着希望两个字的学校去教书,去为孩子们传道受业解惑,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
  “大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还需要大家去做好交接前的工作,安抚好老师和孩子们的情绪,一切都没有变化。我们要相信我们的祖国,他的伟大将是亘古至今、乃至未来很长时间,都是举世无双的,盛世真的来了,大家准备好继续为更好盛世而努力吧!”
  杨正东眼角也忍不住滑下泪水。
  这两滴泪水有不舍、有回忆、有青春,更有对祖国的满腔赤诚。
  他的半生岁月,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国家富强、教育繁荣。
  盛世荣光的照耀之下,他可以无愧于养育他成人的杨青云,无愧于教育他成长的职教中心,无愧于无数帮助他的所有人。
  也无愧于已经多年没有出声的系统。
  但他知道,都在看着他的表现,都在期望他的成长。
  “国外这边的申请怎么做?还继续建设希望学校吗?”
  钱楚一看到大家沉默不语,打算将话题给岔开问道。
  “当然!前半生我们为国家奋斗,后半生就让我们为人类文明、为华夏传承奋斗吧!”
  杨正东笑着跟所有人说道。
  “校长,我会做到大家工作的!”
  方然、甄碧莲、程秀婷、王志、孙彦辰,一个个的高层站起来表态道。
  杨正东点了点头,他知道大家都会理解的。
  国家需要、义不容辞,这就是他一手建立起的希望学校。
  2022年5月,杨正东出现在赣州红色老区,与国家举行了希望学校交接仪式。
  新任的国家教委主任出席,从他的手中接过了传承的校旗。
  这是第一所交付国家的希望学校,已经坐上轮椅的郭亮也出席了。
  看着台上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杨正东,还有那无数年轻的面孔,忍不住眼泪流下,他是既高兴又心酸,“希望工程”陪伴了无数孩子二十多年,终于是完成了它的使命。
  在二十年中,希望工程为国家培育出无数英才,让几乎数亿计的适龄儿童免受辍学之苦。
  能够在学校中学习各种知识,然后进入国家的各个行业中建功立业。
  如今,希望工程的使命完成了,国家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篇章。
  希望工程这四个字,也将被记录在国家的发展史中。
  随着岁月的沉淀,将成为一块哈夏复兴史上的里程碑。
  告诉所有的华夏人,我们的国家是如何一步步强大的!
  复兴的车轮一旦启动,将永不停歇。
  华夏将继续创造历史上最好的时代。


第525章 结局已经注定,只是好奇过程
  “正东,你会后悔吗?”
  一辆轮椅行进在学校的竹林中。
  郭亮看着这优美的校园环境,在无尽的回忆中带着怅然问道。
  “后悔?为什么要后悔呢?”
  杨正东轻快的推着轮椅笑着问道。
  “后悔将学校交给国家啊,毕竟这是你的心血!”
  郭亮叹了口气,同样带着微笑问道。
  “后悔倒不至于,就是感觉有点伤感,就像您说的,毕竟这里面倾注了我大量的心血。但是我更高兴,因为咱们国家强大了,这个担子我也终于可以卸下来了!这是我几十年来,一直日夜盼望的,所以我真的不后悔,我会感到欣慰和轻松!”
  杨正东抬起头看了看远处的群山。
  这里是王大爷资助过的地方,也是希望学校在东部助学的重点区域。
  曾经这里被称为穷山恶水,十多岁的孩子都要出去打工谋生。
  如今的赣东南,已经是富饶丰美的农业创新师范基地。
  茶叶、蔬菜、果树,以及视频深加工产业的集群地带。
  如今与西北的水果产业并称为国家的南北双雄。
  每年大量的水果从这里进入工厂,然后包装成各类食品、饮料走向世界。
  这一切的起始点就是希望学校,也是兴华系产业的扶贫举措。
  赣州自古文风鼎盛,如今已经重现历史上的辉煌。
  “你是个好孩子,我这辈子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认识了你,然后看着你一步步的走到今天!如今我也走到人生的尾巴尖了,这辈子也曾为国为民、也曾风光无限,只是今天我却分外怀念你们梦溪村的窝窝头,那纯玉米面的窝窝头,差点当初将我给噎死,哈哈哈。。。。。。。”
  郭亮提到窝窝头就大笑起来。
  第一次到梦溪村,也是第一次认识杨正东。
  这小子就损的给他上窝窝头,还美其名曰践行群众路线。
  当初是被他弄得哭笑不得,现在想想却是非常的怀念。
  一转眼已经二十多年了,他也亲眼看着这个青年走到了中年。
  这些年来无数的举措,在他眼中都是利国利民之行,偏偏他只是个小老师。
  就连正式编制都没有的小老师,如果拿出最早的履历来,只是过渡年代的代课老师。
  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小老师,却做出了许多自诩为国为民之人所未做出的壮举。
  原来他身在其位不敢瞎说,但是现在退休了,只是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他可以说华夏的教育基础,等于是这个年轻人打下来的。
  国内现行的教育体制,包括教学标准,基本上都是参照希望学校定下的。
  如今推行全国统一标准,可以说现代教育的奠基者就是他。
  只不过杨正东自己不想担负这个名誉,国家也担心他这个年纪荣誉太高会遭非议。
  出于保护的目的,一直都没有提出这个说法,但教育业内部已经是共识了。
  希望工程利在当代、素质教育功在千秋,这些功绩如何能被无视呢?
  再说到职业教育,郭亮在当初不是特别看重,相比较希望工程来说,职业教育确实作用不明显,毕竟国家想要培养的是高精人才,国内也是一副名校狂潮。
  在十年前,国内的学生,也都是将考入名校当做最大的目标。
  不过近十年,老龄化趋势明显,许多从事各行业技术岗位或者劳动岗位的人陆续退休,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大多选择进入金融、贸易、服务等行业,眼光瞄准的也都是管理岗。
  国家职业人才险些出现断层,是新希望职业学校,也就是用了十多年时间,覆盖全国的职业学院,将其培养的人才迅速补充进来,才将这个危机为弥补。
  这二十年来,新希望职业学院已经划分为多个类别的学院,各个职业技术类学科也进行了细分,职高和职业大学两条腿走路,几乎将学习大军中的掉队人员,都培养成了对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让他们进入了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业制造、餐饮、酒店、医学等各个行业,培养了大量的蓝领精英,真正验证了最初的那句,开挖掘机也能让你成为人上人。
  这几年来,很多教育界的专家都开始研究新希望模式。
  将原来无人重视的职业教育领域,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
  无数人也是惊叹,原来那个年轻人,竟然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布了这个大的局。
  已经预料到城市化快速发展下的,国家基础人才断层危机。
  对于这种预判性和前瞻大局观,给与了充分的肯定。
  据说一度被拿到了国家高级层面进行讨论。
  如今“只有上个好大学才有未来”早已成为了过去时。
  许多的有志青年,在国家的倡导,和新希望职业学校的影响下。
  已经将人生的观念进行了重新塑造,正视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新希望也真正成为无数人的新希望,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如今不仅是国内,就连国外很多国家,也都在深入研究新希望的模式。
  只是他们重视的比较晚,大众的观念一时扭转不过来,发展速度和规模都赶不上华夏。
  只能乖乖的与新希望进行合作,期望借助新希望完善的职业教育模式,来为国家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做好人才的储备。
  二十多年的新希望模式,成为国家上的热点话题。
  不过也正好印证了杨正东那句话,文化的输出不仅限于一面。
  这是个系统的工程,新希望则是未来华夏文化输出的一面旗帜。
  要知道,这学校可是纯汉语教学,要去学习华夏的文化课的。
  “梦溪村给您准备好房子了,去那里养老吧。只是窝窝头就算了,现在我都吃不上纯玉米面的窝窝头,现在这东西都是豆面精粮做的,想吃估计需要费点劲儿。”
  杨正东将他推到一片竹林下,坐在旁边笑着说道。
  “还是算了吧,你看我剩的这点牙,哪还啃的动纯玉米面的窝头啊!”
  郭亮也笑着回答道,给他看了看剩下不到一半的牙齿。
  “小时候没养成好习惯,如今牙早早的掉光了!”
  “瞎说八道,我这岁数掉牙有什么好稀奇的!”
  “你看我们老支书九十多了,还是一口牙好着呢。”
  “那是你们梦溪村山水好,我要一辈子生活在那里,说不定也会活到九十多!”
  郭亮自嘲的说道,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