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9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
    郭嘉便走过去,坐在陈暮身边。
    陈暮笑道:“奉孝,还记得当初我说过,要建立个盛世,今日观之,你觉得如何?”
    郭嘉感叹道:“嘉心服口服。”
    “可这还不够。”
    “不够吗?”
    “远远不够,但至少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陈暮指着那巨型玻璃球道:“你看。”
    郭嘉看过去。
    就看到工作人员已经组装结束了。
    随着一声令下,青州赴京代表团的团长,青州州牧丞按动了开关。
    咻!
    天地间,仿佛从黑夜变成了白昼,阳光普照!
    那个巨大的玻璃球,突然发出了恐怖而又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半个洛阳城。
    满城百姓皆都看到了这股光芒,纷纷向着朱雀门方向看去。
    现场的数万百姓,一开始被这骤然出现的耀眼光芒闪了眼睛,第一时间都是本能闭上眼。
    等缓过神来的时候,又静了数秒钟。
    然后。。。。。。。.
    “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
    “大汉,大汉,大汉,大汉,大汉!”
    “大汉万世!大汉万世!”
    人群爆发出震天欢呼声,响彻了整个洛阳城。
    郭嘉呆呆地看着这一切。
    那开关一按。
    便是半个大汉盛世!


第一百二十一章 强汉的两板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满城的烟花声中,章武十三年如约到来,洛阳城举城欢庆,过年气氛到了顶点。
    刘备在却非殿举行了盛大的晚宴,除了必须要当值的官员以外,洛阳五品以上的官员、勋贵、诸侯、散官悉数到场;共度新年。
    晚宴一直持续到午夜,朱雀门外的那一盏明灯也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清晨,前来围观的百姓络绎不绝,议论纷纷。
    整个华夏文明历史上只有两次半让世界瞩目的浩瀚文明,一次强汉,一次盛唐,明初也仅只能算半次。
    因为明代除了郑和下西洋以外,几乎就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完全不像汉唐那样海纳百川。
    而汉唐进行对比的话;唐朝不管是对外影响还是综合整体实力,还要强过大汉。
    汉朝是对外影响的开拓者,通过西域丝绸之路,商品贸易远达罗马。
    盛唐则是发扬光大者,真正的海纳百川。
    那个是时代帝王轻生死,英雄重然诺。人民有血性,诗歌铸盛唐。
    自信包容开放,文化饮食璀璨辉煌。礼教的束缚还不像宋代以后那么变态,妇女得到空前的尊重。
    类似于后世的美利坚,很多人都以成为大唐人为荣,高丽王族宁愿成为大唐的一個小小将军,西域国王赖在长安不想回家。
    按照杜甫的说法“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
    由此可见;大唐无论是在经济、文化、军事、农业、外交、科技上;都几乎达到了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
    相比之下,大汉还是差了一点。
    主要也是因为大唐两次盛世实在是太璀璨。
    大汉虽有丝绸之路,也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可社会秩序远不如盛唐那么繁荣,汉武帝后期还差点翻车。
    但时至今日,强汉再次崛起。
    被后世称为章武大帝的刘备成为皇帝之后;重用陈暮、荀彧、沮授等贤臣,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强汉的盛世面貌。
    政治上刘备改革机构;恢复丞相制度,设立内阁,对吏治进行了整治,削弱地方主官权力,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重用贤臣,修订律法。
    经济上,刘备制订经济改革措施: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改革实施食封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打击庄园地主;大力发展农业。
    文化上,采取开放的积极政策;不打压佛道;要求佛道正常纳税;不阻止百姓有正常的信仰,打击邪魔歪道;提倡教育治国,法制治国;提倡男女平等,解放妇女。
    并且通过印刷业普及知识,推动诗词歌赋等文化载体发展;发展戏剧、歌舞、体育,引进国外乐器,发展本民族乐器,开拓新文化,以此娱乐大众。
    教育上,在全国实行六年免费教育制度;发展乡学、县学、郡学以及州学。要求女性和男性一样正常上学读书;积极发展名为科学的新式学问,提出口号“教育兴国,科技强国。”
    军事上,刘备对兵制进行改革,设立六大军区,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积极扩张疆域,北击匈奴鲜卑,南破交州蛮越,西平川蜀彝夷,东据三韩倭奴,将大汉领土增加了上百万平方公里。
    还有其它一系列改革,比如引进外来高产作物,推动科技发展,开挖大运河促进国内经济繁荣,加上从倭奴岛流入的大量白银黄金,通过一系列经济措施,使得大汉迎来了一次盛况。
    这是大汉自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以来又一次盛世。而且比之前面五次,这次盛世更加空前繁荣,已经有向着唐朝开元之治的盛况靠拢的趋势。
    不过目前来说,刘备创造的繁荣盛世还并没有达到开元盛世的高度。因为开元盛世在一定程度上是承接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以及唐高宗李治的永徽之治。
    从唐太宗贞观之治结束的西历649年到唐玄宗开元之治的起始西历713年,中间相距64年。除了武则天时期出现了政局动荡以外,国家并无整体衰落。
    通过贞观之治和永徽之治奠定基础,当唐玄宗时期政局恢复稳定,又采取了一系列高明的为政措施之后,厚积薄发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反观刘备接手的是个什么烂摊子?
    王朝末年呀。
    上一次大汉盛世还是120多年前汉明帝汉章帝时期的明章之治,无法给刘备留下任何政治遗产。
    所以眼下的繁华,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能算是迅速催生出来的虚假繁华。
    因为从农业上刘备是从海外引进的高产作物,快速提高了国内的生产力,达到了短时间内养育大汉百姓的成果。
    在经济上是从海外掠夺金银铜矿来弥补本国的亏空,相当于走罗马帝国不断抢夺劫掠来填补国内的路子。
    一旦停止对海外进行掠夺,那么国内由于修运河而造成的巨大财政亏空,能瞬间让这个帝国崩塌。
    所以想要达到真正的繁荣鼎盛,还需要大运河全面开通,国内经济真正做到完美内循环,再加上西域平定,丝绸之路以及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开启。
    如此才能做到生生不息,利用强大的制造业维持经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短时间内靠采矿来维持国家运营成本,有些坐吃山空的意味。
    不过离这个时间也已经不远,因为等到章武十三年的时候,南方运河基本已经完全通航,广州成为大汉自青州之后第二个通航口岸。
    大汉的船队南下东南亚,从那里统治了当地土著,在东南亚寻找矿产、香料、木料,同时让当地人在东南亚种植水稻、橡胶、水果,以填补国内空缺。
    同时船队继续向海外探索,有通过东南亚地区,继续南下前往澳大利亚的,有往西顺着海岸线绕过新加坡,到达了孟加拉湾的,甚至还有绕过印度最南端的斯里兰卡,到达中东和非洲的。
    像这样的远洋船队在如今的大汉已经是常态,因为朝廷是支持这样的活动。随着青州两次海外探索成功,一次在日本发现大量金银铜矿,一次在美洲发现金银铜矿以及各种产物。
    大汉民间对于出海的热情十分高涨,广州港、青州港、琼州港,每年出海的人络绎不绝,逐渐开始衍生出了海上丝绸贸易,虽然贸易规模还不大,但至少这是个好的开始。
    不过有一样东西朝廷严厉禁止,那就是奴隶贸易。
    大汉废除奴隶制度,提出人人平等。因此不允许有人前往日本、东南亚、三韩以及东北地区抓捕奴隶来衍生黑暗与罪恶。
    倒不是朝廷有多光明正义,而是在朝廷的眼中,这些地方将来都是大汉领土,地方土著也将是大汉百姓。
    像上述地区土著长相都与汉人相差不大,完全可以纳入统治范围,没必要进行三光政策。
    至于黑奴贸易就更加不存在,目前朝廷也仅仅只是探索到了海外,知道了有这么个地方。连接触都还没有接触,更说搞什么三角贸易。
    反倒是如果大汉不禁止奴隶贸易的话,美洲土著就有可能遭殃。
    因为印第安人是纯纯的傻白甜,北美和加拿大的印第安人不太友好,南美的印第安人却跟汉人的关系非常不错,想抓捕或者欺骗他们来大汉当奴隶,轻而易举。
    但大汉朝廷对于北美也是看作是囊中之物,印第安土著未来也将成为大汉子民和打工人,所以自然严令禁止。
    同时朝廷还在开发北美,与北美西海岸修建城市,鼓吹同一民族论,编造故事说印第安人和汉人一万年前是一家,对印第安人进行思想教育,雇佣他们来汉人的北美庄园打工。
    甚至如今朝廷已经在北美设置了美洲都督府,在北美实行民族融合统治,与当地的印第安人首领合作,对他们进行文明开化教育,共同发展繁荣。
    虽然过程肯定也会伴随着一些武力冲突和流血牺牲,但相比于盎撒野蛮人的屠杀政策,大汉的政策已经算是非常温和的了。
    当然。
    这个过程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扎根于北美的汉人只是少数,真正的大汉本土依旧持续着辉煌和昌盛。
    随着章武十三年的新年刚过,又是一年忙碌的日子。
    朝廷官员们该休年假的休年假,该顶班的来顶班。百姓们该种地的种地,该修渠的修渠,大汉帝国首都依旧维持着它往日的秩序。
    到三月份,春暖花开。
    已经九个月没有消息的西域战报总算是姗姗来迟。
    关羽和张飞合围了匈奴人和鲜卑人,大批北方少数民族投降,大汉此次出兵西域获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
    张郃于龟兹一带狙击了贵霜帝国的东进,顽强抵挡了数十日,最终配合骑兵里应外合,大破大月氏的军队,挫败了贵霜帝国远征西域,想囊括中亚的阴谋。
    在章武十二年下半年,关羽张飞大军回援,主力部队趁势西进,一路连破大月氏占领的十余个国家和城池,把他们打退至大宛国的贵山城。
    贵山城易守难攻,汉军攻打了十多天,最终还是没有攻克。
    毕竟他们这次远征只是带了一定数量的火器,没有带大炮这种攻坚装备,导致面对贵山城这种城高墙厚的堡垒,很难正常突破。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粮草补给,虽然光粮草囤积就花了半年的时间,最够大军在西域两三年的用度。
    可西域实在太大了。
    从西域最东端的玉门关一带,到西域最西端的葱岭、大宛、乌孙地区,直线距离接近两千公里。
    如此漫长的补给线,即便是大军粮草充足,想短时间内运过去也没那么容易。
    反观贵霜帝国也面临着补给线问题,可随着他们被一路打退,越往后面退就越接近自己的国土,补给反而更加容易。
    因此关羽和张飞在围攻了贵山城十多天,因为粮草即将耗尽而退兵之后,先屯兵于疏勒国,以待粮草。
    从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