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谋伐-第9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年号的创建意义很大,再加上汉武帝到东汉末年的历史记载详细,不会模糊史料。
所以综合种种,最终确定了公元纪年。
而如果把建元元年定为公元一年一世纪的话,那么到如今章武十一年,历史上建安十六年,西方公元历211年,换算到汉朝公元,便是公元351年。
自此华夏就有了明确的年份,至于公元前的记载,就得继续从古籍当中寻找答案,追溯历史,找寻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真相。
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很久,但这却是朝廷必须要做的事情。即便是没有找到真相,也要编出一套说辞出来,给予华夏百姓归属感。
但不管怎么说,混乱的历史资料和古籍文档正在修复。
混乱的年份记载和年号制度都已经完善。
如此在章武十一年,刘备正式宣布今年是大汉公元351年,从此历法、时间、历史记录方式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十二年
章武十二年,大汉公元352年,年初的时候,西域那边的战报才姗姗来迟。
关羽北上突袭高昌城,一举将匈奴人和鲜卑人击退。
两万人马打十多万人想歼灭肯定是不可能,但还是大败了休屠各部,同时一路向北直奔交河城。
管亥那边拦截住了他们的援军;张飞北上东且弥,断了休屠各部的后路。
虽然目前上报来的战国只是高昌大捷,后续战报还没有发过来,但两万人就击退了十多万,还是振奋了上下朝野。
京杭大运河也有好消息,从章武五年正式动工,到如今已经是七年时间。
南方各航道基本都已经疏通完毕;从扬州、荆州、湖州、广州等地的航运已经能够抵达洛阳和青州。
现在就差河北的永济渠;等到永济渠开通之后,北方的纺织业将更上几层楼,同时河北的钢铁工业也将顺利开启,为大汉重工添砖加瓦。
主要也是南方的航运贯通之后,从海南、吕宋等地的橡胶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往北方输送,现在青州造船厂已经接到大量蒸汽船订单,开足了马力正在制造。
同时武安钢铁集团,巾车煤炭集团也正在筹建。武安不用多说,武安县是著名的铁矿产区,后世因为那位大智若愚的马科长而出名。
巾车很多人不知道,此时这里是个乡,乃是刘秀擒获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冯异的地方,位置便是在后世的平顶山市。
河北作为将来的钢铁产区,需要大量的煤来做燃料。但现在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内蒙山西等地的煤矿其实很难运到河北去,那么在布局上就得依赖河南的煤矿。
因为平顶山同样是在京杭大运河沿线上,且沿线还有山阳、渑池、密县、新郑、阳城、鄢县等河南著名煤矿产地,都可以通过大运河运到河北去。
这些地方就是后世河南的平顶山煤矿、登封煤矿、焦作煤矿、柘城煤矿、鹤壁煤矿、新密煤矿、义马煤矿;都是非常出名的产煤地区。
相比之下山西的煤矿离河北也近;但运输要横穿整个太行山区,就远不如使用运河方便,因此暂时不可能开发山西的煤资源。
而且河南河北本来就是古代人口大省,河北主要以钢铁产能为主,河南主要以煤矿生产为主,就能够大量带动沿线的经济,辐射到更多的人群。
不然目前山西所在的晋州辖区为上党太原雁门等地,总人口都没有突破五十万,强行发展能够带动的经济效应其实很低。
而就在全国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物理学院那边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电磁感应是陈暮在初中时候学的物理知识。
作为优秀的理科毕业人才,这点基础知识他记得清清楚楚,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和计算公式都没有忘记。
所以青州物理学院研究电能非常早,通过电磁感应也早早地实现了发电能力。
唯一被卡住的就是储存电能技术。
这项开发工作青州物理学院足足做了十多年,研究团队试验了上千种材料,最终研制出了铅酸蓄电池,完成了全球首次电力储备的壮举!
不得不说,在电力发展的这条道路上;虽然物理学院艰难研究了十几年;但已经算是少走了很多年弯路。
首先是最困难的电磁感应技术完全是没有任何门槛;被陈暮轻松点破。
其次是电力储备上也被陈暮提醒。
因为电虽然被发明出来,但人们甚至不知道这东西能够被储存下来,是陈暮告诉大家,它可以被人们利用,物理学院的团队这才有了研究方向。
不然的话,就如同人们知道海里都是盐,却不知道怎么提取的方法,都不会去考虑它能不能被人所用的这个问题。
而电力储备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接下来就要开展新的方向——那就是如何操纵和利用电力。
这又得到了陈暮的帮助。
电流阻碍公式嘛。
不管是电磁感应还是电流阻碍,都是初中高中物理必学知识。
虽说陈暮大学读的金融,但他的理科知识没有拉下。
从本质上来说,电流是一种危险的存在。
如果没有电阻,电死人的事情在后世电力刚刚发明的年代可是屡见不鲜。
利用陈暮提供的电阻公式,物理学院实验了上百种材料,最终找到了合适的导体制作电阻器,终于人类能够控制电力。
操纵电力的技术解决之后,就是如何利用电力。
作为大汉物理学奠基人和开拓者,被后世誉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化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的大汉丞相陈暮又给出了建议。
制作电灯。
然后物理学院在实验室当中,首次为黑暗带来了光明。
只是物理学院用的灯丝是炭棒,仅仅为人类带来了片刻光明,就再次偃旗息鼓。
但这次实验是划时代的。
最终经过无数次研究,学院研究出了碳化竹丝灯,同时利用水银制造真空玻璃灯泡,完成了电能转化成光能史诗级革命!
说起来比较尴尬。
其实陈暮是知道电灯泡的最佳材料应该是钨丝。
但问题是他不知道钨丝在古代叫什么。
或者说,他根本不知道钨长什么样,在哪里产出,现在有没有被发现。
我国是钨矿资源储备最多的国家,在后世查探的钨矿储备当中,排名二到十的国家加起来都没有我国储备的钨矿多。
奈何我国古代没有任何对钨矿资源进行利用的记录,或许它确实被发现过,但人们发现它无法使用而放弃。
毕竟钨的熔点达到3000度,别说古代还不确定有没有发现钨的存在,就算发现了,也无法进行锻造。
所以陈暮无法告知物理学院应该用钨丝来替代竹丝。
不过现在地理学院满世界寻找矿产,对未知的矿产进行探索和分类,以我国世界排名第一的钨矿储备,发现钨矿也是迟早的事情。
并且钨还有很多用处,工业革命之后,锻造温度能达到3000度以上,如果能制造出钨合金,工业将再上一层楼。
而除了南方大运河基本通航,电力发展初步得到应用了以外,今年大汉各地也都皆有喜讯传来。
比如说今年大汉粮食产量再迈上一个新台阶,两湖流域和长江中下流域大量田地用于种植双季稻,北方以小麦和其它基础农作物为主,产量稳步上升。
在汉桓帝和汉康帝时期,大汉的粮食总产量难以统计。但设立于司空治下的户部统计部门初步预计,如今的产量已经是当时的三倍以上。
这意味着在汉桓帝和汉康帝时期能够养活五千万人口的总产量,到如今能够养活的人口应该在一点五亿,产业价值大大提升。
同时由于粮食产量爆发性增长,每年的人口增长率也在不断攀升。
若不是因为医疗水平还没有跟上来,死亡率和婴儿夭折率没有迅猛下降,人口增长率还会暴涨。
比如去年经过初略统计,大汉人口大概在4300万左右,那么出生率就达到了43%。
因为按照出生率,计算公式出生率=×1000%,也就是说章武十一年出生的婴儿有185万人。
但由于过高的夭折率以及疾病和衰老问题产生的死亡率,那么平均每年人口增长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按照章武五年的初步统计,当时全国人口刚刚4000万出头。
到如今是章武十二年。
七年的时间,人口从4000万增长至4300万。
这意味着平均每年人口增长大概在40…50万人左右,说明每年的死亡人数相当高。
如果说到了章武十二年年末人口增长到了4360万人,那么年初的时候,人口大概在4300左右,平均人口4330万。
再根据人口增长率公式/年平均人口×1000%可得今年的增长率将达到13。8%,提升速度非常明显。
而随着粮食问题得到解决,朝廷也在发布新的人口增长政策。
比如人口更多的家庭将享受更优惠的免税政策,分到更多的田地,享受政府的一定补贴,同时免费教育入学。
到时候每年人口增长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从最近几年每年人口增长在50万左右,预计十年后增长到100万左右。
可以预见的是,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等到医疗水平和生产力再次提升,可能大概30…40年后,大汉人口就能够突破一亿人,达到一個封建时代的峰值。
而大概30…40年之后,工业革命应该也达到了一个初级阶段,到时候又恰好遇到了人口爆发性增长的红利,大汉未来前途将一片光明。
不过这些事情也都是以后的事情,陈暮很清楚一个国家的发展远远不是以几年或者几十年来计算,而是百年甚至几百年。
至少在他活着的时候,恐怕很难看见大汉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出现全国通火车,满世界蒸汽轮船跑的景象。
所以他也只能尽量为未来奠定基础。
很快到了章武十二年年中,西域又传来新的战报。
关羽在高昌大捷之后,稍微休整两日,然后趁胜追击,直扑交河城。
由于匈奴人和鲜卑人失去了伊吾方向的援军,被关羽大军打得节节败退,不得不往北逃窜。
结果在北面的东且弥和务涂谷一带,张飞绕后的部队成功截断了他们的后路,把北匈奴人和西部鲜卑顺利拦截住。
一场大战之后,张飞斩杀了匈奴单于呼衍王,大量匈奴人和鲜卑人投降,自此北匈奴和西部鲜卑成为历史。
而西面贵霜帝国的军队也得知了盟友遭到进攻,于是立即出兵援助,大军出征,向东进攻龟兹国。
龟兹国在班超之前属于二五仔,班超平定西域的时候,拒兵要与大汉做抗争。
作为西域七强之一,龟兹国人口超过十万,兵马数量超过三万。
但班超乃是天降西域的猛男,轻松平定龟兹叛乱,废除了当时的龟兹国王尤利多,立了心向汉室的龟兹国侍子白霸为国王。
所谓的侍子就是汉代属国之王或诸侯遣子入朝陪侍天子,学习文化,所遣之子称侍子。
白霸在长安待过,清楚大汉是怎么样的一个强国,因此在被班超立为国王之后,马上成为了大汉忠犬,子孙后代皆以大汉马首是瞻。
此次贵霜和匈奴鲜卑人来袭,这一代的龟兹国王白什罗根本不敢做墙头草,一边派人抵御,一边向尉黎汉军求援。
张郃部驻扎于尉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