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8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你这边击败了陈暮,那边曹刘联军被迫,孙策面临的就是朝廷的主力军队,基本不可能胜利。
    听到陆议的话,周瑜沉吟道:“确实是我考虑不周了。”
    孙策忙道:“那该如何是好?”
    陆议想了想道:“此事还得与曹操刘表商议一下,具体谈谈该怎么打,确定个方程才行。不然我们这边想着怎么打,他们那边又想着怎么打,互不统属,指挥一乱,必然会败。”
    一旁的鲁肃叹息道:“这就是联盟的坏处,春秋时六国伐秦,就是指挥不统一而被秦国大败。当今十八路诸侯讨董,亦是关东各路诸侯各有心思而半途而废。”
    “刚好借着这次机会,或许我们能够统筹一下刘表和曹操的军队,指挥他们共同作战。伯符,我建议我们可以邀请他们共同会盟,确定盟主关系。”
    周瑜目光闪烁,如果能让孙策担任盟主,那么统一调度肯定不成问题。而且还可以借机削弱曹操和刘表的实力,一举两得。
    “这个办法好。”
    “我们的实力最强,确实应该是盟主。”
    “明公,就按公瑾的话办吧。”
    众人听到周瑜的提议,诸多将领们也纷纷赞同。
    毕竟如果孙策能够当盟主的话,对于他们的好处也是非常多。
    孙策就说道:“既然如此,我就给曹操和刘表那边发一封书信,邀请他们会盟共商退敌的计策。诸位以为,将会盟地点放在哪里会比较好?”
    “铚县吧。”
    鲁肃说道:“那里位于竹邑与符离的中间地带,距离很近。”
    “善!”
    孙策点点头,便立即写信派人去传递。
    其实孙曹刘此时离得都不远,曹操和孙策最近,一个在后世宿州市西北面约十多公里处,一个在宿州市东北面约二十多公里处,相距则大概也就三十多公里。
    铚县则是在后世宿州市市区以西一带,古代春秋时此地有宿国,因此后世将此地称为宿,周围竹邑、符离、铚县、蕲县环绕宿州市区。
    刘表军队的位置稍微远一点,位于汝南的山桑县一带,离他们有一百多公里,领兵大将乃是刘表的亲外甥张允。
    在得到孙策的信件之后,曹操便召集郭嘉程昱戏志才等人商量。
    曹军主帐篷内。
    郭嘉看完了信件,说道:“这定然是孙策想为盟主,指挥调度我们的军队粮草。”
    曹操皱起眉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孙策这厮还真会找机会。”
    郭嘉摇摇头道:“这小子狡诈得很,看似抛下偌大的豫州基业跑去了江东,但却避开了最大的威胁,让朝廷把注意力放在了我们身上。”
    “可有办法摆脱桎梏?”
    曹操问。
    戏志才程昱和郭嘉都陷入了沉默。
    并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这个问题就是个死结。
    如果是以前,孙策想当盟主?
    做梦。
    曹操和孙坚一个辈分,你孙策不过是个小辈,也想当盟主?
    但现在呢?
    落难的凤凰不如鸡。
    曹操被朝廷打得大败,损失了不少人马,需要倚仗孙策帮助才有希望夺回河南,重整旗鼓。
    所以如今曹操有求于孙策,就不敢去得罪他,孙策属于是趁人之危。
    那么刘表的军队能当盟主呢?
    更加不可能。
    一是身份不对等,二是刘表的实力最弱,凭什么他当盟主?
    刘表派来的人是张允,孙曹都是诸侯,与刘表身份相同,刘表的部将来当孙曹的盟主,怎么可能嘛。
    所以这次会盟统一调度的问题,只有孙曹才能担得起这个职责。
    但可惜曹操此时已经被孙策拿捏住。。。。。.
    见到三名谋士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曹操最终也是只能叹气道:“唉,若是不会盟,各自为战,则必然被朝廷逐个击破。会盟的话,还要听孙策小儿的指挥,令人不甘心呐!”
    郭嘉劝说道:“明公,荀子云:“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若想实现远大志向,就不能拘泥于眼前。韩信当年若是不忍胯下之辱,何来大汉万里江山?此事,明公就暂且先忍耐一番,等夺回河南,以兖州豫州之地,未尝不能东山再起!”
    “那便如此吧。”
    曹操无可奈何,只能说道:“给孙策回个信,三日之后,便在铚县会盟!”


第七十四章 盟主孙策
    章武三年九月十九,重阳节已经过去十天了,随着越来越靠近初冬,天气愈发的寒冷。
    从北方吹来的冷空气席卷了整个河南,大地充满了一股肃杀的味道。
    不过即便是这样,曹操和孙策的军队,也不乏很多士兵会偷偷采集一些茱萸,或是插在头顶,或是佩戴在腰间。
    曹操与孙策并没有禁止,他们都知道士兵们想家了,有了厌战的情绪。
    毕竟他们的很多军队都来自河南,如孙策的五六万大军中,大半都是汝南梁国陈国等地人,是原来孙坚的部队,被迫跟着孙策转战江东。
    按理来说,中国人传统思念家乡,期待团圆的节日应该是八月初十五的中秋节才对。
    但汉代中秋节甚至都还不是一个节日,要到唐朝才能正式成为节日。因此祭拜祖先,祭祀神灵的重阳节成为了人们对祖先的寄托。
    虽然二人都察觉到了士兵们有厌战的情绪,可他们也不敢弹压,一旦强行弹压,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种情况下,两人都选择了堵不如疏,干脆在全军当中举行了一些重阳节活动,并且向士兵们承诺,若能这一战打赢,则可以给他们放假回到家乡。
    于是经过孙曹商议,二人就在铚县举行了一次重阳节的祭祀活动。铚县西郊的山上,登高开坛,祷告上苍,祭拜先祖。
    当然。
    他们这种祭祀祖先肯定没问过祖先们的意见。
    不说孙坚乃是朝廷的卫尉,坚决反对孙策造反作乱,单说七十岁的曹嵩现在还住在青州呢。
    他肥胖多病,由于青州医学较为发达,不得不住在临淄修养。
    曹操反叛的突然,显然将曹嵩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好在刘备没有对他不利,不然在道德层面曹操那就得落个不孝的名头。
    孙曹在那祭祀祖先,也不知道他们的祖先怎么想,反正曹嵩和孙坚肯定想给曹操和孙策一个大逼兜。并顺便问问他们,他们到底有没有把他们的爹放在心里。
    铚县西郊,孙曹二人以及过来凑数的张允举行了祭祀天地、祭祀祖先、祭祀各路神灵等等不轨的逾距之举后,才正式开启会盟。
    三人在山顶上各铺了一张席子,周围士兵林立,祭祀的祭坛就在一旁,摆上桌案、瓜果、酒水。
    孙策举起酒杯,喝的还是陈暮发明的高度烧酒,对曹操和张允说道:“伯父,张将军,朝廷来势汹汹,对我等咄咄逼人,今日会盟,便是要齐心协力,共同抵御朝廷的进攻。”
    张允忙道:“是啊,我舅父说了,刘备草寇出身,最终却威逼先帝而得皇位,这是得位不正。我们都是先帝册封的一方诸侯,代替天子牧野八方,当年亦曾为先帝效力。可刘备上位之后,就要消灭我们,这是道义不容也,我们便要反抗暴政,还政于章帝子嗣。”
    “正是,伯父以为如何?”
    孙策看向曹操。
    起兵反抗朝廷总要有个借口,他们的借口就是刘备得位不正,是胁迫刘虞所得。
    抛开满朝公卿没有反对这个事实不谈,也抛开刘虞亲自下的诏书不谈,反正你刘备本来就不配坐在皇帝的位置,你那前汉皇族后裔凭什么能够做光武皇帝大汉的皇位?
    因此只要拿个借口出来,还是非常容易。
    不过曹操却是明白,孙策大概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什么齐心协力对抗朝廷,分明是想确定他的主要领导地位,心中冷笑几分,嘴上却说道:“这正是我起兵的原因呀,当初先帝明明说会选章帝子嗣而继承大统,结果却被刘备上位,此豺狼汉贼也,当人神弃之,天地戮之!”
    孙策大喜,举着酒杯说道:“伯父说得没错,今日我等便歃血为盟,与朝廷决一死战,来,痛饮此杯!”
    说罢将酒一饮而尽。
    曹操和张允自然也是一同饮酒,不过曹操只是浅尝即止,缓缓放下酒杯,眼睛微微眯着。张允则是喝完之后,哈哈大笑,大声道好酒。
    等二人都喝了之后,孙策便又说道:“不过老话说的好,蛇无头不行。今日我等虽为盟友,但指挥调度却不能统一,怎么打,在哪里打,总该有个章程出来。不知道伯父与张将军以为如何?”
    图穷匕见了。
    曹操心中冷笑了一声,脸上却不动声色。
    张允愣了一下道:“孙将军的意思是,咱们还得选个盟主出来?”
    孙策点点头道:“这是自然,朝廷虽然乃是不义之军,但有百万残暴之众,若不能认真对敌,又如何才能取胜。难道二位想要各自为战,被朝廷逐个击破,坐视自家消亡不成?”
    张允犹豫了片刻,没有说话,目光却是放在曹操身上。
    就算张允再蠢,也明白了孙策什么意思。
    严格意义上来说,刘表虽然担心曹操灭亡之后,下一个就要轮到他。
    但毕竟刀还没落在头上,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
    没有朝廷大军压境的急迫感,刘表的压力也不算特别大。
    孙策也是同理。
    现在最急的肯定是曹操。
    如果曹操同意的话,张允也就无所谓。
    毕竟他当盟主,就连他自己都不相信,所以就看曹操怎么想。
    曹操似乎很能够沉得住气,一直没有开口说话。
    孙策见场上安静,皱眉不满道:“伯父,张将军,莫非你们不愿意统一指挥调度?既然如此,那不若各自罢兵回去,也省得被朝廷一一消灭为好。”
    这句话立即打到了曹操的痛点,刘表和孙策不急,一个占据荆州,一个占据江东,都在大后方。
    曹操则是首当其冲,刀已经架在脖子上,无路可退了。
    无奈之下,曹操只能说道:“伯符说得确实有理,统一的指挥调度肯定是必须要有的,只是该如何调度,还是得讲清楚。不能说盟主一声令下,让我们去送死我们也得去。”
    言外之意,可以有个盟主,但盟主的权力也不是无限大的,否则利用职权消耗别人的兵力,让别人去送死,那对于曹操来说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在来的路上曹操也已经想过,迫于形势,他可以接受让孙策来当盟主,但必须有一些条件。
    比如他现在缺少粮草,官渡一战他就损失了很多辎重,后来朝廷追得急迫,一路上又丢了不少物资,现在秋冬衣服都十分紧缺。当盟主的,怎么样也应该分拨点粮草物资给他吧。
    还有盟主虽然有调度权力,但也不能说是让送死就送死,需要进行约法三章。你发布的命令好歹跟大家商量一下,若是大家都觉得没问题,那就执行。
    总结来说,盟主的名头可以让孙策担着。可物资你得给曹操调,命令也不能完全就听,具体战术打法,大家还是得商量着来。
    孙策想了想,曹操说得也还算有理,于是说道:“那按照伯父的意思?”
    曹操道:“众人一起商量,大家都认同,那便如此。”
    “那这盟主岂不是形同虚设?”
    孙策不满。
    一旁的周瑜却忽然说道:“唉,明公,曹使君之言,其实甚合公道,虽有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