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8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人探头往下瞧,原本被陈暮选中的那人跟周泰就有五六分相似,穿上同样的盔甲服饰,再加上夜色看不清楚,就有八九分像。
    唯一的问题就是周泰的声音比较粗犷,下面那人的声音音调虽然尽量放大,但与周泰平时的声调还是有很大差别。
    其实要是城头上的是周瑜鲁肃这样,或许就能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比如为什么他们那边才刚放火没多久,闹成了很大动静,周泰为啥这么快就能撤回来,时间上不应该晚一点吗?
    还有就是声音语调和平时不太一样,如果和周泰在一起久了,兴许会发现问题。
    但陈宝和袁雄又不是什么聪明之辈,历史上他们只是孙策的部将,仅在史书中提了一笔,也没有什么出彩的经历,自然不是什么高等人才。
    所以在看到“周泰”被敌人追赶,后方追兵迫近的情况下,已经见到了周泰的面容,自然也就不会去想那么多。
    下意识以为周泰完成任务之后,被敌人的守军发现一路追赶至此,因此连忙下令打开城门。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假周泰迅速控制了城门,后方的追兵如洪水一般涌入城内,仅仅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整个梧县就已经失守。
    此时的真周泰还在那看着大火直乐呢,见到敌人追兵过来了,才慌忙准备撤离。
    实际上按照原定计划,这边吸引注意力,那边纵火之后,他们摆脱了追兵,就要等另外一组人回来之后,才会往城里跑。
    但周泰却发现敌人的军队素质很高,即便是没有点火把,借着月色以及脚印,一直紧咬他们不放。
    因此在发现摆脱不了追兵的情况下,周泰也只能离开,至于另外一组人,听天由命吧。
    反正任务是完成了,即便那一队人被抓住了,牺牲也是值得的。
    当下周泰跑回之前存放马匹的地方,骑上快马,招呼着步卒兄弟,急匆匆地往回走。
    又过了半个时辰的时间,他们才回到梧县城下。
    周泰看到城头安然无恙,还没靠近就已经高喊道:“打开城门,准备战斗!”
    “将军,发生什么事了。”
    城头上被人用刀抵着后背的陈宝被迫出声询问。
    周泰喊道:“没有甩掉追兵,被他们跟上来了,先打开城门再说。”
    “唯!”
    陈宝就消失在了城头。
    片刻功夫,城门大开,周泰也没有防备,一头钻了进去。
    等他出了城门洞,进入城内的瞬间。
    一张大网洒了下来。
    负责此次行动的偏将军冯楷从城头一跃而下,将周泰扑倒下马,狂喜道:“文谡都已经升任郎将军了,这次也该我立大功了!”
    “什么?陈宝,你这个叛贼!”
    周泰大惊失色,一边破口大骂,一边奋力挣扎。
    但他整个人被困在网里,周围无数士兵将他压在身下,他身后的士兵还没来得及反应,周围无数朝廷兵马就将他们围困起来。
    到了天明的时候,睡了一觉的陈暮起床,就听到了最新的战报。
    周泰被活捉,梧县已经被拿下!


第七十三章 铚县会盟
    初六,也就是周泰被擒的第二天,周瑜得到了消息,梧县失守。
    震惊之余,他只能急忙收缩兵力,往后方先撤离。
    淮南地区这段时间正在下暴雨,导致孙策的大部分物资没有跟上;  无法快速集结进行决战。
    天气问题也是困扰古代战争中常见的一个情况,特别是黄河、淮河、长江流域。
    因为汛期、雨季、地理位置等等原因,造成的天气情况也各不相同。
    比如黄河中下游汛期往往是在三到六月份,因为春夏时期黄河上游雪山融化,造成下游河水暴涨。
    而淮河长江汛期则是在五到十月份,因为夏秋时节东南沿海气温高;  水汽蒸发后被季风吹到了东南沿海;  形成暴雨;  从而出现汛潮。
    从这一点上来看,陈暮在六七月份就把曹操赶向淮北地区,未尝不是利用这一点来拖延刘表和孙策的援助行动。
    受到天气因素影响,导致孙策的主力部队没有跟上,周瑜即便想跟陈暮掰掰手腕,也没有那实力。
    到九月中旬,孙策总算是北上到了沛国符离县,这比原本的预定时间晚了七八天。
    要知道,双方其实离得并不远,陈暮所在的梧县位于后世淮北市东北方向,孙策主力部队则是在后世蚌埠市一带,双方只隔了一百多公里。
    作为广袤的淮北平原,这些地方也不像广西四川那样山脉重重,道路很好早,两三天的路程居然走了七八天。
    由此可见,天气的影响对于战争的影响有多大。
    好在虽然受到天时不稳定的因素,但孙策还是在曹操被消灭之后抵达了预定战场,双方以睢河为界。
    朝廷大军由刘备为主力部队,位于睢河北面的相县;  由陈暮为偏师,位于相县东南方向约四十公里左右的甾丘。
    而曹操主力部队则囤积于睢河以南的竹邑西北方向,也就是后世淮北市的濉溪县一带。
    孙策的主力则在竹邑东面的符离。
    这些地方其实就是徐州淮北地方,除了是楚汉相争的主战场之一,也是“优势在我”的经典区域。
    同时后世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战争徐州会战主战场也发生在这片地方。
    不止是地形原因,更重要的是淮北为扬州门户,若是被朝廷占据,孙策担心朝廷会长驱直入,进攻江东。
    因此他不敢冒险,必须北上在徐州一带与朝廷决一死战。
    秋风萧瑟。
    睢河波涛翻滚涌动。
    孙策的主将帐篷内,大小将领齐全。
    除了蒋钦董袭徐盛吕范凌操等他征战豫州淮北扬州等地招募到的自己势力以外。
    他老爹孙坚给他留下的黄盖、韩当、程普、祖茂、朱治等人也在列。
    大小武将二十多人,再加上周瑜和鲁肃陆议等,人才济济。
    虽然失了周泰,不过孙策还是意气风发,手中拿着书信说道:“诸位,刘表大军也已经北上,现在朝廷已经没有了兵力优势了。”
    周瑜沉吟道:“虽然我们的兵马人数已经与朝廷相当,但朝廷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  此战我们必须尽快破敌才行。”
    孙策四下扫视;  询问道:“尔等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敌才能击败敌人?”
    周瑜说道:“必须破一路而再破其全军,以点破面之。”
    “公瑾的意思是?”
    孙策目光看过去。
    周瑜便指着他们手中的淮北地图,说道:“伯符请看,我军于符离阻击陈暮率领的大军。他的兵马约有三万之众,而我军有四万,在兵力上处于优势,若能破之,则可以迅速渡河,急攻相县,配合曹操刘表,再破刘备。”
    孙策思索道:“你是想让刘表和曹操去正面硬抗刘备的主力大军,然后等我们破了朝廷的偏师,再将自己当作偏师,汇合主力,对朝廷的主力大军形成两面包夹之势?”
    “正是。”
    周瑜点点头,这是打这场战争能够胜利的最好战术,相信朝廷那边也是这么想的。
    因为朝廷一开始对曹操有兵力优势,所以集结一路主力,牵制曹操的主力部队,再另外两路迂回,把曹操打得大败。
    虽说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炮火覆盖。但战术穿插迂回本来就是老祖宗的传统艺能,古代行军打仗,除了主力部队以外,往往还有偏师做奇袭之用。
    现在随着孙策和刘表的主力北上抵达了淮北,那么刘表四万,孙策四万,再加上曹操三万多人马,他们的联军总兵力也已经接近十二万。
    朝廷那边刘备身边是八万人,陈暮身边是三万多人,至少在明面上,正面战场双方的兵力对比已经接近1比1,几乎达到持平。
    然而这是没有算徐州臧霸部队和蔡阳部队的统计,除此之外,陈暮还把黄忠和太史慈的水军力量给调走。
    这就导致原本应该十五六万人马的绝对兵力优势,在这个时候居然出现了偏差,少了一些人。
    陆议目光快速在地图上梭巡,沉思道:“这个打法是没错的,但都督少算了一步。”
    “你是说徐州吧。”
    周瑜猜到了陆议想说什么,指着地图上说道:“徐州有几万朝廷兵马,但他们不可能那么快支援过来,必然是绕道下邳,过取虑而逼近符离。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动作要快。”
    “不是。”
    陆议摇摇头:“徐州的兵马确实是一个问题,但不是主要问题。”
    “伯言,说说你的看法。”
    孙策又把目光放在了一旁的陆议身上。
    自从上次陆议提出先取江东而立足的策略之后,他在孙策军的地位直线上升。
    虽然周瑜和鲁肃也不是笨蛋,已经猜到这个策略带来的后果就是把曹操彻底卖掉,让朝廷收拾曹操更加容易。
    但人都是利己的,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我占据江东有长江天险,割据一方,凭什么要在河南和你曹操一起正面硬抗来自朝廷的压力?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孙策离开河南这件事情对于曹操属于噩耗。但对于孙策集团来说,却是一件利益更大的事情。
    这样孙策获得了稳定的江东地盘,朝廷看到了河南空虚的实力,唯有曹操受伤的世界就这样形成了。
    只不过虽然死道友不死贫道,但孙策也不敢眼睁睁地看着曹操死,所以还是得来帮忙听到孙策的话后,陆议先是向孙策微微拱手,然后才说道:“将军,都督漏算的一步,其实是我们的盟友曹操和刘表。”
    被陆议一提醒,周瑜顿时恍然大悟道:“是了,我光关注敌人,却忘了盟友的想法。”
    孙策不解道:“他们能有什么想法?”
    陆议笑道:“曹操新败,士气萎靡不振。刘表兵马虽众,可强于水师而弱于陆军,让他们的兵马去与兵强马壮的朝廷相撞,无异于自寻死路。”
    “这。。。。。。”
    孙策顿时皱起眉头,被陆议一说,一下子觉得似乎真按照周瑜的策略行进,形势就肯定会很不妙。
    一般来说,主力对主力,偏师对偏师,战场形势很大程度要靠偏师来带动。
    因为双方的主力部队在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很难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所以如果有另外一支新的力量加入,就会导致战场形势失衡。
    就好像两個人掰手腕,力气差不多,难分高下。此时忽然另外一只手给其中一方增加了力量,就会让平衡失效。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官渡之战和滑铁卢之战,曹操以偏师奇袭官渡,让袁绍的粮草枯竭,从而失去作战能力。布吕歇尔比格鲁希早到了几个小时,最终造成了拿破仑的失败。
    因此双方在战术布局上,刘备和曹操刘表主力相持于相县竹邑一带,若是正常情况下,肯定是必须要等孙策和陈暮分出胜负,看谁支援得快就能赢下胜利。
    但问题在于看上去刘备和曹操刘表的主力双方人数相差不大,可士兵的士气和战斗力完全不对等,也就是说,实际上两边的局势并非均衡。
    那么这场战争的想法就脱离了周瑜原本的计划,也就是先破陈暮,再转道支援曹操刘表,两面包抄刘备的构思就会失效。
    因为原定计划的前提是曹操刘表扛得住刘备的进攻,要是扛不住,那还打个屁?
    即便你这边击败了陈暮,那边曹刘联军被迫,孙策面临的就是朝廷的主力军队,基本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