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7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功勋,多年为国效力,恐怕也值得一个九卿之位。”
    陈群睁大了眼睛:“师君的意思是。。。。。。让孙坚以九卿之位调去洛阳?”
    “上个月卫尉因病辞官,九卿还缺着一位呢。”
    陈暮笑了笑。
    把孙坚调去洛阳,去,朝廷大忠臣,以此要挟孙策。不去,那就是逆贼,派兵讨伐,正好没借口收拾河南孙曹。
    孙坚是承认朝廷的,他去了的话,大不了孙策继续领着豫州嘛。孙策如果把江东打下来,看似强大,将来朝廷对他一番表彰,然后封他个什么将军,往北边调。
    孙策不来,好家伙,叛逆朝廷,不顾父亲死活,人心军心皆失。
    要知道,孙家军当中,孙坚才是主心骨,四大老将全听他的,孙策顶多算是后起之秀,一旦孙策敢反叛,看四大老将是听孙策的还是孙坚的?
    所以把孙坚调去洛阳,就是一记对付孙家的杀招。
    不管孙坚来还是不来,都会落入朝廷的陷阱里。甚至将来孙策要是真的反叛,未尝不能派孙坚亲自前往讨伐,只需要不给孙坚兵权就行,到时候挟持着孙坚往阵前一站,孙家军估计当时就得投降大半。
    而且这个招数将来还能对付曹操,曹操肯定不会来,不来就是叛逆,朝廷就有借口对兖州用兵。所以有的时候占据这种大义看似没用,但用起来其实很爽,难怪曹操喜欢这么干。
    陈群一脸佩服地看着陈暮,自己的师君果然从未令自己失望过。有的时候从自己视角去看待问题,容易出现局限性。但换一个角度,思路就总能令人清晰。
    汇报完工作之后,陈群就离开了县衙,出去处理县务。陈暮等他走后,才拿起了军情司送来的情报扫视了一下,然后将公文烧毁。
    “孙文台还是对朝廷有忠心的,老曹的话,还是按捺不住蓬勃的野心呀。”
    陈暮叹息了一声。
    情报的内容很简单,曹操也向朝廷上表了一封公文,言称也是与刘表假结盟,但实际上却正在厉兵秣马,大量的军队聚集于广陵,恐怕是跟孙策存了同样的心思,想趁着朝廷与刘表开战的机会,夺取江东。
    孙策和曹操几乎都把刘表给卖了,这倒在意料之中。
    不过孙坚在公文里说了,希望朝廷允许他带人马前来南阳,与刘表军汇合,假意来援助刘表,实际上却是偷袭刘表军队。
    这才是忠臣的做法嘛。
    而曹操和孙策却属于是阳奉阴违,嘴上喊喊口号,真正的目的却是另外一块地盘,甚至互相之间还觊觎着对方的人口土地,只是苦于大家实力差不多,害怕内讧导致朝廷坐收渔翁之利才一直不敢开战。
    从这一点上来看,二人都是一类人。
    只是恰恰这一点让陈暮觉得可惜,老曹已经陷入了如此大困局的情况下,依旧对称霸念念不忘,看来这些年自己还是没有下死手,也许是该给他一次惨痛的教训,才会明白什么叫大势所趋。
    陈暮摸着下巴思索着,这次进取南阳,便是要把这个战略要地提前拿到手。等刘备从幽州回来,就可以正式对荆州以及河南等地用兵。
    孙家这边可以利用孙坚来达到目的,曹操那边,或许也只有强行开战这一条途径了。
    。。。。。。.
    。。。。。。.
    徐州下邳国下邳县,县衙府邸。
    众人正在开会商议。
    曹操的日子现在很不好过,最关键的是他到现在都找不到什么出路。
    孙家至少还能去江东,可他东南西北,全都被人包围。
    所以曹操与郭嘉戏志才程昱陈宫等谋士左思右想,多番商议之后,认为如今唯一的出路,就是跟孙坚抢扬州!
    但抢扬州就意味着两家开始翻脸,然而现在两家实力相差不大,兵马都在四五万左右。
    一旦开战,谁都没有把握战胜得了对方,因此两边迟迟不敢打起来。
    最重要的是,当时刘备虽然正在与袁绍争夺北方,可不管是刘备还是袁绍,对于孙曹来说都是庞然大物,一旦孙曹开战,很容易让袁刘坐山观虎斗。
    因此基于种种原因,孙曹只能一直保持着联合的态度,继续对吕布和袁术用兵,双方都想把徐州和扬州夺下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过多年努力,他们至少成功了一半。
    孙策占据了庐江和九江,曹操拿了下邳和广陵,双方都各取了徐州与扬州的一部分。只是徐州另外一部分被刘备霸占,曹操不敢惹,只能窥视扬州。
    之前他们彼此保持着克制,因为不止是对方在对扬州虎视眈眈,荆州的刘表同样觊觎这块膏腴之地,所以孙曹都不敢第一个去。
    谁第一个出兵,就得遭到袁术的拼死反抗。另外两方趁着一方被袁术拖住,马上出兵占据扬州,到时候就成了打工仔,因此在这样三方势力角逐之下,袁术居然逆天改命,历史上于199年死去,活到了200年。
    只是现在也差不多到了尾声,因为孙曹刘都得到了情报。最近一段时间,心高气傲的袁术似乎无法接受自己居然只能龟缩在丹阳的命运,每日吐血,跟他那哥哥袁绍一样,病倒了。
    袁术病倒,他的军队就成了一盘散沙。整个江东除了一些地方上的世家豪强割据势力以外,居然没有一个大诸侯,自然成为了一块孙曹刘觊觎的肥肉。
    而恰好在这个时候,刘表送来了一个好机会。他居然试图联盟孙曹一起对抗朝廷,孙策曹操果断把刘表卖掉,开始对江东用兵。
    此时此刻,曹操环视厅内众人,朗声道:“诸位,袁术垂危,江东眼看就要无主,这是我们的大好时机。孙家小儿也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扬州过于偏远,但我们也绝不能让孙家得到,此战,便是要一举消灭袁术与孙氏!诸君,请奋战之!”
    “唯!”
    诸将怒吼道。


第十六章 世界级帝国的开始
    章武元年已经不像前几年,中原三月一大战,两月一小战。整个天下都趋于大范围治理,小规模战争之中。
    虽然刘备浩浩荡荡十多万大军北上,可自己本部人马其实并没有带太大,大多都是张燕和鲜于辅的部队,并且其中还有大部分是投靠于他的鲜卑人与乌桓人。
    刘备对这些外来投靠他的胡人并没有嫌弃,只要有能力,都委以重任,如阎柔柯比能等人,都授予将军之职,调拨钱粮,划入自己帐下。
    也许有人会质疑,胡人也任命做朝廷官员?
    但从汉朝到唐朝,为什么会是一个举世公认,万国来朝的开放性的国际朝代?
    就是因为两大帝国海纳百川,包容万物。
    西汉时期,匈奴人金日磾官至光禄大夫,乃是汉武帝留下辅佐汉昭帝的四大顾命大臣之一。
    唐朝时期,更有三千外国人当官,甚至还有外国人官至宰相,基本上是把周围所有附属国家的国人与汉人一视同仁。
    安禄山能掀起叛乱,跟李隆基的信任脱不开关系。
    其实严格来说,一个帝国要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成为天朝上邦,唐朝的做法是对的。
    真正胡汉一体,一视同仁的做法就是,不管你是哪国人,什么民族,只要你为我大唐效力,那我就视你为自己人。
    不搞特殊对待,汉人是什么待遇,你也是什么待遇。
    像阿史那。杜尔、契苾何力、黑齿常之、执失思力、高仙芝、哥舒翰等都是大唐名将,虽是胡人,却丝毫不影响为大唐开疆拓土,奉献自己的一生。
    但唐朝的节度使政策出了问题,封疆大吏的权力过大,财政一体,致使地方势力崛起,最终引起安史之乱。
    因此唐朝的衰败其实跟任命胡人没有关系,因为只要这个制度在,只要那些节度使权力凌驾于地方上,能控制税收和兵权,即便没有安禄山史思明,也会有张禄山李思明。
    所以外国人当官并不是坏事,只不过该有的制度还是要规范,不能把军政大权全都交到军阀手上。
    而陈暮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自然也会吸纳唐朝开明的制度。
    哪怕是在后世,这种开明也没有任何问题。
    大中华五十六民族是一家,后世少数民族担任国家领导人也有不少。
    因此要想国家以一个健康的体系长远发展,只看重能力和品德,而不看重出身和民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刘备大军到了涿郡之后,与鲜于辅汇合,封赏了大量前来投奔的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首领,浩浩荡荡十多万人马聚集于涿郡,每日都有成车成车的粮草向涿郡运送。
    天子御驾亲征,整个涿郡都变得热闹起来,特别还是天子就是涿郡人,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不过刘备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并没有因为到了家乡而特意回一趟楼桑,只是在涿县停留数日,处理军中大量公务,并且等候周围各路乌桓鲜卑人前来觐见。
    最先过来的便是难楼部,难楼历史上是跟着袁绍打公孙瓒的,并且最后还和蹋顿搅和在一起,最终在柳城被曹操于白狼山彻底击败。
    可现在历史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公孙瓒在涿郡当涿县令的时候,利用陈暮给他的烧酒开始经商,贩卖酒水粮盐,最先通商的便是代郡、上谷、渔阳等地的乌桓鲜卑人。
    幽州的乌桓人大体分为五个部分,是为难楼部、普富卢部、苏仆延部、乌延部以及丘力居。
    他们的生存范围由西向东分别是普富卢居住在代郡,难楼居住在上谷郡,乌延居住在右北平郡,丘力居居住在辽西郡,苏仆延居住在辽东郡。
    最西面离涿郡最近的代郡普富卢部和上谷难楼部离最东面的辽东苏仆延部相隔了一千多公里,双方栖息地离得非常遥远。
    难楼是上谷乌桓首领,因为离涿郡最近,所以与公孙瓒打交道最早,部落的牛羊皮毛需要公孙瓒贩卖,酒水粮食食盐也需要他运输,到了最后,几乎整个部落的经济命脉都被公孙瓒掌控。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代郡、上谷、渔阳等地的乌桓鲜卑人与公孙瓒的关系就最好。
    而辽西那边的乌桓人,也就是蹋顿的叔叔丘力居和苏仆延因为离得远,与公孙瓒通商较少,打交道的次数也少,最终被袁绍笼络,与公孙瓒交战。
    好在公孙瓒之前就已经笼络了难楼部跟普富卢部,还有东部鲜卑的素利、槐头等部,一个好汉三个帮,帮他抵挡住了袁绍的攻势。
    现在一切尘埃落定,刘备大军北上,要秋后算账,找丘力居部以及苏仆延、乌延还有中部鲜卑的骞曼、扶罗韩、步度根等人麻烦,将这些之前帮助过袁绍,反叛过朝廷的胡人全部清除。
    不过虽然刘备是对外这么宣称,但周围胡人势力无不战战兢兢,害怕这是刘备假道伐虢的计策,因此纷纷上书称臣纳贡,并且表示绝没有反叛朝廷的意图。
    刘备立即回书安抚,并且以汉朝天子的信誉担保,招周围诸多乌桓鲜卑首领前来涿县议事。
    鲜于辅亲自去了乌桓鲜卑各部,说服这些人南下,因此刘备虽然在四月份就已经出发前往幽州,但一直到六月份都待在涿郡,并没有挥兵东去。
    此时此刻,他正在涿县县衙府邸之中,手中拿着一份陈暮写的《关于如何团结各民族》的书本,细细研读,每次看都有新的感悟。
    “陛下,难楼大人来了。”
    荀彧进来向他通禀。
    刘备放下手中的书本,笑着道:“请他进来吧。”
    难楼今年已经六十岁,他从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