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谋伐-第7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异动,陛下远在幽州,如何能顾及洛阳?”
刘备转头看向陈暮道:“四弟,我欲把朝廷大事托付于你,你觉得如何?”
陈暮脸上就更加苦涩起来。
开玩笑,自己否决了丞相提议,以九卿之一少府的品秩,如何能总揽朝政大事?
没了刘备这个皇帝压着,光三公那边他就命令不了。
不过好在他之前已经改制成功,把三公的职权全都换到了民生、建设、教育以及法制上去,并没有涉及军事和财政。
所以真进行的话,也不是不行。
就好像曹操每次打仗,都把后方交给担任尚书令的荀彧一样。
尚书令不过是千石官吏,朝廷三公九卿却插不上手,就是因为他们的职权已经被削掉了。
现在也是如此,朝廷改制后,三公九卿的职权已经与政务无关,政务权力收缩进了内阁,刘备一走,内阁一手遮天,所有政令全都从陈暮手中发出去,跟尚书台的职权没什么区别。
想到这里,陈暮定了定神,说道:“我知道大哥不去的话,心里也难受,所以我支持大哥去。不过我也提前跟大哥说一下,我下一步,打算进攻宛城。”
“进攻宛城?”
刘备诧异道:“攻打宛城做什么?”
陈暮笑道:“南阳乃是荆州连通河南的重要通道,且大哥二哥三哥走后,洛阳空虚,一旦刘表曹操孙坚结为同盟,刘表可以从南阳进攻颍川,然后从伊阙关、广成关、大谷关、轘辕关等地直扑洛阳,威胁我们后方。所以不管是为了切断三方联盟,还是防备后方被偷袭,都必须把南阳夺下。”
“嗯。”
刘备戎马一生,稍稍一想,很快就明白了南阳确实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便说道:“四弟有几成把握?”
“八成。”
陈暮自信答道。
“那就足够了。”
刘备立即道:“洛阳兵马,全凭四弟调遣,此事,就拜托给四弟了。”
陈暮拱手道:“大哥放心,我必不会辜负大哥厚望。”
众人又商议了一些事,便这么定下。
目前军队还在进行整顿,淘汰老弱,留下精锐,人员数额都没有完全固定,之前合计起来,总计约三十万。
而经过淘汰之后,人数肯定会更少,还得需要一定的时间补充兵员,重新进行训练。
所以这些事情都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搞定,所以关羽张飞去关中,刘备亲征幽州,陈暮攻打宛城,这些都只是确定今年要走的方向,而不是立即行动。
等到二月份,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整顿和训练,关羽原本的十万洛阳军,淘汰了接近三万伤残、老弱以及自愿退伍回乡耕种的士兵。
留下了七万精锐,在重新进行训练之后,又新招募了一万三河精锐之士,补充进去,总计八万大军。
八万人马关羽自领五万,张飞领三万,从三月份开始,正式进行瞒天过海之计。
一批批军粮被佯装成辅兵的将士们送往关中,第一批就有两万人,关羽亲自带队。第二批则是三万人,由管亥关平等部将跟随,计划在两个月之内,完成入驻长安的工作。
而张飞也开始准备从洛阳进入河东,其实从洛阳进入河东郡很不容易,稍微好走点的道路就是走崤函古道,就是走函谷关,过三门峡市、潼关以及华阴,进入关中之后,再渡过渭河,然后从左冯翊进入河东郡。
这条道路,也就是之前刘备曹操孙坚公孙瓒鲍信五人联军一起进入关中追击董卓的道路,同时也是秦始皇出关扫灭六国,以及曹操西征关中,或者说,关中打关东,关东打关中必经之路。
虽然因为需要穿过秦岭。一路上崎岖难走,可毕竟是千年古道,道路已经十分宽敞平稳,非常安全。
但走崤函古道的话,就得绕远路。
最近的道路应该是轵关陉和虞坂古道,一个是太行八陉第一关,另外一个则是周朝初期就开辟的河东运往洛阳的盐运古道。
这两条道路离河东都很近,特别是陕县,也就是三门峡市,往北穿过中条山约一百里就能到河东治所安邑,差不多相当于后世山西平陆县到山西夏县这样一个距离。
而轵关陉则需要穿过整个王屋山,在距离上,崤函古道最远,虞坂古道最近,轵关陉处于中间。
然而距离是近,可距离越远近跟是否安全也形成了正比关系。
距离越近越危险,越远越安全。
因为不管是轵关陉还是虞坂古道,道路都比崤函古道狭窄陡峭得多。
据古籍记载,这两条路最窄处几乎只能容纳两个人并行,走在山里,还有大量悬崖峭壁,危机四伏。
所以如何行军,就成为了头等大事。
最终在几名内阁高层的策划下,帮助张飞选取了距离中等,安全也中等的轵关陉。
到了四月份,整个朝廷军队基本就已经完成了所有整顿。
二月份是张燕下山的日子,荀彧早就已经抵达了冀州担任冀州牧,处理这些事情。
而刘备也在四月份动身,开始前往冀州。
他这一路上也有不少事情要做,到冀州后还得安抚地方百姓,照顾黑山军的情绪,到时候也会招张燕同行,让他的军队跟随参战。
朝廷兵马经过精挑细选之后,还剩下大概二十三万精锐之士,又招募了数万新兵,总兵力依旧维持在三十万左右。
关羽张飞带走了八万,从关中到洛阳沿途各县、关隘需要士兵把守,弘农又分了将近一万人的兵马。
刘备带走了差不多四万大军,他没带那么多兵马是因为张燕会带一部分人参战,鲜于辅那边已经遵照了刘虞的遗诏,奉刘备为朝廷正祀,也会带数万人跟随。
如此一来,刘备那边的总兵力就超过了十万,浩浩荡荡一路北上打着讨伐叛逆胡人的旗号前进,自己本部人马根本不需要带太多。
但青州、冀州各地边境,以及颍川河南等地都需要驻防,所以朝廷看上去还剩余了约十七万大军,往各地重要战略地区一放,这里驻扎几万人,那里驻扎几万人,其实根本剩不了多少。
钟繇太史慈和臧霸带了五万人去青州,同时还得驻防清河国、平原国以及济南国等地,还有徐州蔡阳秦琪那边有两万人,牵招领一万人在河内,黄忠领两万人在邺城。
这些人构成了冀州——青州——半边徐州整个河北泰山防线,总兵力大概在十万人左右。
那么给洛阳朝廷以及颍川地区的守军,就只剩下不到七万。
典韦有两万余京畿卫队坐镇洛阳,把守洛阳八关,这些兵马是不能轻易动的。
而赵云本部人马则只有三万驻扎在颍川定陵一带,因为还有一些部队分散在河南、颍川后方县城当中,大概有那么一万多人。
所以真正能够让陈暮调动军队进攻宛城的人其实很少,即便把弘农以及后方驻扎在县城的军队调来,实际可以进攻南阳的军队,也只有那么两万人左右。
因为赵云的部队必须留在颍川做接应,一旦他进攻南阳,刘表曹操孙坚那边有异动,钟繇太史慈臧霸黄忠蔡阳那边,都必须立即做出反应。
而他们只能牵制住孙坚和曹操,刘表和张绣的部队,就得靠陈暮和赵云去处理,因此至少要有个五万大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虽然陈暮可调用的士兵不多,可张绣的军队数量一样不多,大概也只有个两万人。
所以只要刘表曹操孙坚不动,那么加上赵云的部队,应该可以稳吃掉张绣!
到五月份,朝廷的兵马已经开赴往关中和幽州各地。
而在洛阳的陈暮,看着舆图上那标志着南阳的位置,目光当中,露出了深邃的笑意。
是时候与贾诩,来个较量了。
第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
章武元年五月末,进入夏季,气候日益炎热,洛阳的平均气温每天都在20度以上。
得益于从七八年前开始,河南尹河内郡等地就开始修建水渠、挖槽筑坝,因此到夏季来临的时候,并没有因为突然的升温而引发旱灾。
百姓们在田地里干得热火朝天,正所谓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北方和南方收割的季节不同,河北的华北平原地区从前汉代开始,就种植宿麦,这一点即便是到了几千年后世也一如既往。
宿麦就是冬小麦,从去年的九、十月份开始播种,到来年的五六月份收割,生育期大概是230…270天,因此当洛阳出动军队的时候,就能看到城外一片黄灿灿的麦田。
一列列军队缓缓走出城去,陈暮骑在马上,感受着夏日徐徐吹来的微风,阳光正浓烈,暖洋洋地晒在他脸上,远处一望无际的麦田中充满了勃勃生机。
无数农民在田间忙碌,一只只稻草人竖立在田野里,空中盘旋着从邙山飞过来的鸟儿,趁人不备,总能啄几粒收割遗留下来的几颗麦粒。
陈暮四下眺望,微微眯着眼睛享受着这清凉的微风。他的左右有许褚、阿大阿二、张龙赵虎等部将相随,身后有千军万马。
刘备走之前,把许褚留给了他,让许褚对陈暮贴身保护。
当年许褚投军的时候,战斗力还不强悍,除了力气大点之外,技巧方面严重不足,被久经沙场的张飞耍得团团转。
如今行伍多年,又时常受到军中诸多大将点拨,武力值飞涨,如果说当初出道的时候才七八十点武力值的话,那现在已经94左右,非常接近超一流武将的实力。
更重要的是他还年轻,今年才刚满三十岁,再过几年,等到三十五岁左右的时候,就能达到武将巅峰期,比肩五虎上将,也是迟早的事情。
身边除了许褚阿大阿二张龙赵虎以及一千玄甲重骑以外,部下有冯楷文谡两名郎将担任部队指挥官,还有于毒、刘石、邓升、夏昭等几名黑山军或者袁绍降将担任偏将,率领一万大军南下。
如果按照原来的军制的话,那么冯楷和文谡可以算是校尉,各领一部人马,也就是五千人。而于毒、刘石、邓升、夏昭等人则算是军司马,每人领五曲,也就是两千五百人。
现在改制之后,可以把郎将当成校尉,偏将当成军司马来看。
实际上到汉末的时候,各路诸侯基本都已经改制,比如曹操在官渡之战后,把偏将和裨将当作军队副官,相当于校尉和军司马,已经基本不设这两个职务。
所以目前的改制只是初步阶段,将来等国家逐步统一,军队数量开始攀升的时候,再重新进行规划,固定军队各级将领拥有的士兵数量。
值得一提的是,张郃也在其中。
袁绍有不少降将投降了刘备,这些降将过来自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担任高位,即便是历史上张郃带着数万人投降了曹操,也只是被安排为偏将军,所以陈暮也是给他安置为偏将,跟随左右参战。
这一万人马的来源是从弘农调了三千,从河南调了两千,又从从河内调了五千。一半是精锐老兵,而从河内调来的五千是鞠义那边新训练的新兵,战斗力可能不强。
不过进攻南阳的难度并不是很大,赵云部下的士兵可都是精锐,所以陈暮并不在意士兵的质量,他现在正在思索着前些日子贾诩给他的回信。
阎忠早年就曾经招揽过贾诩,让他跟着自己去青州。但当时的贾诩顾虑重重,最终还是婉言拒绝,留在了张济的部队里。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贾诩跟陈暮一样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