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谋伐-第5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带着大军过来,手上拿着钢刀,是想让你坐下来,好好听我讲话。
这就叫以德服人。
降服莫卢国,并不代表就一定要一个一个地打过去。
莫卢国,仅仅只是一处藏身之地而已。
陈暮的下一个目标,是弁韩王。
弁韩和辰韩也各有一个韩王,由马韩人担任。
三韩之地少数民族特别多,殷商遗民、秦人、汉人、扶余人、秽貊人、沃沮人、甚至是岛国的倭人。
在鄙视链中,较为彪悍的扶余人、秽貊人、沃沮人、靺鞨人组成了马韩,殷商遗民在马韩中处于底层,而秦人汉人组成的弁韩与辰韩次之,倭人地位最低。
如今弁韩的辰王由伽耶国国君担任,三韩之地各民族混居,弁韩虽然多是秦人汉人,但伽耶国的国君却是秽貊人,背后有马韩最大的秽貊人组成的国家秽貊国撑腰,因而执掌弁韩,成为弁韩王。
伽耶国位于莫卢国西北七十里外,差不多就是后世韩国密阳市与金海市之间的地方,三韩就这么大点地方,却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沿途过去,得经过七八个国家。
好在有莫卢国的人做内应,五百人化整为零,分兵数十路,然后如神兵天降一般,抵达了伽耶国境内,在伽耶国城都,一个约有一万多人居住的小镇上,在伽耶国人惊恐的眼神中,冲进了伽耶国君宫殿,将他当众抓获。
整个三韩之地七十多个国家,小国几千人,大国上万人,却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城池,基本上有点栅栏就了不得,护卫的兵力更是少得可怜,而且他们的武器居然是木棍,毫无反抗能力。
几乎没有任何流血冲突的情况下,伽耶国国君就这样被抓了起来,同时另外一组人向西而去,杀入了后世韩国的尚庆北道,将那里的辰王也轻松搞定。
由于后世的朝鲜现在是大汉的汉四郡,因而三韩占领的区域,其实就相当于后世的韩国全境。
其中马韩占据的地区最大,差不多是韩国首尔圈,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等区域,而弁韩则是在釜山圈的尚庆南道,辰韩则在大邱圈的尚庆北道,三方谈不上三足鼎立,仅仅是过着非常原始的部落生活而已。
青州军的到来显然是碾压级别,因为根据《三国志》《后汉书》记载,这些地方就是一些村落,没有城池,也几乎没有防守力量,百姓日子过得很艰难,求生都不容易,更别提什么争霸。
陈暮沿途走来,颇感庆幸的是自己穿越的地方是在冀州蒲阴,如果让他穿越到这种地方,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想要称霸,那是做梦,简直是生不如死。
毕竟在历史上,马韩曾经不自量力挑战魏国,杀死了带方太守弓遵,惹怒了曹魏,被新任太守王颀以一郡之力打得几乎灭国。
可以想象,这个鸟不拉屎的破地方到底有多弱。
处理了弁韩王和辰韩王之后,两个地方二十多个国家顿时一片震惊,而就在每个国君都人人自危的关口,陈暮让莫卢国君以华夏子孙的名义召集所有人齐聚于驾洛国都。
说是国都,其实就是河边一个小村庄,驾洛国位于伽倻津东面河畔,与河对面的莫卢国隔河相望,这里再过个两千年,就是大名鼎鼎的釜山。
可惜现在不过是一片老旧的渔村而已。
二十多位国君齐聚于此,在他们接受邀请之前,就已经纷纷形成联盟,各自带了各自国家的一些护卫力量,组成了一支一万多人的大军,浩浩荡荡而来。
这并不是他们的全部,毕竟弁韩与辰韩好歹也有那么二十多万人口,动员全部青壮,有个三五万大军还是有。
不过受限于技术,士兵们拥有铁器,却没有甲胄,而且战场经验少得可怜。
但即便如此,也给了他们莫大的勇气,过来参与此次大会。
雪花纷纷扬扬,渔村一处最好的宅邸院落内,这是驾洛国君的房子,典型的秦人风格,以壮大为美,没有庭院,就是一栋房屋立在那里,下方用石柱离地,有台阶而上。
屋内则远不像汉人建筑一样是南北向,汉人建筑可以理解为竖着的长方形,主人如果会客,坐在北方,面朝南方,包括皇宫建筑也是如此。
而秦人可能是因为出自关中地区,建筑喜欢以东西方横行建造房屋,也就是一个横着的长方形,主人坐在西方,面朝东方,这就导致主人坐在主位上不能坐北朝南地看着下面,只能坐西朝东,下方左右两侧众人分列而坐。
陈暮还没出席,下方左右两侧是莫卢国国君以及驾洛国国君,然后依次有伽耶国、狗邪国、速卢不斯国、咨离牟卢国、狗卢国、驷卢国、万卢国、捷卢国、牟卢卑离国、楚山涂卑离国、楚离国、徐那伐国、己柢国、不斯国、勤耆国、难弥理弥冻国、冉奚国、军弥国、如湛国、州鲜国、马延国、优由国等。
看这些国名就知道,这里面不少国家出自山东,还有一部分出自楚国,一部分出自燕国。因为大多为秦末时期流落海外,所以这里的语言都是秦语,但具体细节又不同,比如国中带卢的国家,说的是山东地区的雅语,带楚的说的是南方楚国方言,其他则有不少说的幽燕官话。
众人济济一堂,议论纷纷,对于最近发生的两大韩王被掳劫的事情充满了担忧。毕竟虽然这些国家合起来,还算拥有一些力量,但分散开的话,实力就太弱,每个国家可用兵力在几百到几千之间,而听闻那些人全副武装,恐怕来者不善,令人畏惧。
“弁韩王和辰韩王被掳走,我们却连敌人是谁都不知道,太可怕了。”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难道是要来侵略我们?”
“卢人乙,是你召集我们过来的,你倒是说句话呀。”
“还有卢狗援,你们怎么都不说话?”
国君们都看向莫卢国和驾洛国的国君,他们很多都是秦人,因此沿袭了秦人取名习惯,什么干支、行序、物品、动物等等,反正这里有不少国君鸡鸭牛羊猪狗的名字一大堆,倒是很寻常。
比较特别的是,这里面的伽耶国,再过一些年会统一弁韩。而徐那伐国,就是新罗国的前身,会一统辰韩。
到西晋的时候,马韩统一成为百济国,汉四郡被扶余人夺走建立高句丽,如此新罗、伽耶、百济、高句丽,在西晋之后形成了朝鲜半岛的四个主要国家。
等到公元532年,伽耶国被新罗国所灭,正式开启朝鲜三国时代。
原本这三国中高句丽最强大,但它惹谁不好惹了唐帝国,被唐太宗所灭。于是新罗崛起,一统朝鲜半岛,也就成为了现代韩国人的祖先。
因此说句不好听的话,那就是如果陈暮把这里的人全给宰咯,偷国就会灭国了。
但那毕竟是两千年后的事情,现在这些人大多都是秦人和汉人,很多人都是承认自己祖先来自华夏,不像偷国早就数典忘祖,所以到目前为止,应该是没有到斩草除根的时候。
而就在大家议论纷纷,已经有联合起来,逼迫莫卢国和驾洛国的国君说话的时候,嘎吱一声,门忽然开了。
众人向门外看去。
就看到一年约二十多岁,面白短须的绝美男子走了进来,他的身边,还跟着数名护卫。
见众人都侧目看着他,陈暮不自觉地摸了摸下巴,他其实不想长胡子,因为胡子长显老。但汉朝没有刮胡刀,胡子不容易刮干净,也没办法,只能尽量留得好看一点。
再过一年,他也三十岁了,儿子都已经快五岁了,时间过得还真快。
脑子里胡思乱想着。
脚下却不慢。
缓缓走到主位之上,盘膝坐下。
看着台下诸多引长了脖子看他的国君们。
陈暮咧嘴一笑,露出了一口洁白的牙:
“诸位,我们都是华夏子孙呀!”
第七十一章 民族认同感
我们都是华夏子孙?
这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把诸多国君弄得有点懵。
他们此次过来,除了是受莫卢国和驾洛国的国君邀请以外,最主要的,就是想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情况。
弁韩王和辰韩王被抓,其实他们并不是很关心。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很松散的结构,组织力、团结性根本不强,虽然这两个韩王名义上统治着他们,但也仅仅只是名义上而已。
国君们真正关心的,还是自己切身利益。毕竟弁韩王和辰韩王本身就是二韩地区最强大的国家首领,结果被人仅仅以五百人轻松掳走,属实有些吓到他们。
因而这次集结上万人过来,除了保护自身以外,还隐约到了点兴师问罪的意思。如果不能给他们一个交代,也许就会引发战争。
现在他们的军队就已经将这里团团包围,大半个驾洛国都被他们控制起来,展现出了他们的决心。
没想到预料中的剑拔弩张根本不存在,人家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套近乎。
让人不知道该怎么说。
场面一时颇为安静,众人互相对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小声议论了几句。
过了片刻,才有一名代表站起来,以秦礼向陈暮行了一礼,问道:“我是勤耆国国君秦稚,敢问先生是何人?”
“我是一名汉人,为大汉朝廷光禄大夫,陈暮,字子归,见过诸位同族。”
“汉人?”
“不错,大汉子民。”
陈暮笑着回应。
秦稚就说道:“既是大汉子民,那先生就应该去找汉人才对,我们三韩之地,倒也有少部分汉人,我们乃是秦时过来之人,与先生不同。”
陈暮笑问道:“哪里不同?”
“先生是汉人,我等皆是秦人,自然不同。何况此地汉人、秦人、楚人、燕人、齐人各不相同,与先生非同族之人也。”
秦稚也算是把复杂的二韩地区简单地概括了一遍。
这就是身份认同的问题。
就好像项羽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秦朝子民一样,很多秦末流落过来的遗民,在身份认同里,依旧更愿意归属自己曾经被灭掉的母国。
因为他们跑到朝鲜半岛的理由不同,有些人是躲避秦末徭役而来,他们的身份认同或许承认自己是秦人,而有些人则是六国遗民,在母国被灭后逃亡至此,身份认同则是六国。
所以这里才会区分出那么多国家。
然而陈暮却笑了起来,朗声说道:“诸位,你们的祖先或许是秦人,是楚人,是燕人,是齐人,相信这一点,你们也都很清楚,秦末之后,天下大乱,大汉崛起,袭承秦制,天下一统,尔等先祖虽为六国子民,然从今往后,大家都只有一个民族,那就是华夏子孙,我们当然是同族。”
“谁跟你是同族,我祖上乃是楚人,若非国家被秦国所灭,缘何会流落到这朝鲜来?”
有人不满说道。
弁韩辰韩之地,都是燕国、楚国、齐国等地遗民,因为这三国靠海,且燕国就跟朝鲜半岛接壤。
像楚国最大的时候,包括汉朝的徐州全境、荆州全境、豫州全境以及扬州全境,因此从徐州东海琅琊等地出发,坐船绕过山东半岛,抵达韩国也非常正常,这一点在《三国志》《后汉书》有记载,国名中带楚的,基本就是楚国后裔。
秦朝虽然大发神威,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但有很多贵族不愿意做秦民,所以远遁海外,在秦朝统一天下,以及秦末汉初这两个阶段,也是朝鲜半岛中原移民最多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