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谋伐-第4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藿似迳纾疑鲜昀吹目捉闭拢允救僖
别的学院学生虽然也有不服,可学宫也说了,你们要是能得第一,也给你们修。这句话一出来,渐渐大家就不说话了。因为他们下棋确实比不得政学院和兵学院的人,技不如人,无可奈何。
陈暮闲来无事,便想着过去看看,于是拾级而上,走到了棋社外,就看到棋社内很多学生在没有课的时候对弈,即便是外面的凉亭长廊里,也是挤满了人。
有些在看,有些在下,观棋不语,人虽然不多,可说话的却没几个,除了落子声音以外,倒也十分安静。
政学院培养的是地方官员,教授的是民生治理问题,除此之外,还会教社会现象,比如地方豪强勾结吏员欺瞒县官,豪强土地兼并的一些手段,教的是官场之道,需要学生更懂察言观色,懂与地方势力做斗争,如何玩弄政治的手段。
因此政学院下棋的风格也受到影响,常常布局阴险,讲究前期造势,中期绞杀,后期收尾。反倒是兵学院玩军事的,有时候还会组织去剿匪历练,杀过人,下起棋来大开大阖,破釜沉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更加直接。
这造成政学院的学生下棋有时候一盘得下好半天,双方纠缠数个时辰,到后期尾盘才会收官。而兵学院下棋往往前期就打得不可开交,几刻钟内就能分出胜负。这在学院当中,也算是一件很有趣的妙事。
值得一提的是,政学院和兵学院还是有不少历史名人,比如崔林,张承,诸葛瑾。只是他们也临近毕业,马上就要去为官了,不在这里。
由于大家都在认真观棋,倒也没有人注意到陈暮的出现。他从长廊间穿过,不时四处看看,偶尔点点头,赞赏一番某个学生的妙棋便去了其它地方,倒也没有多做停留。
虽然政学院是培养官员的地方,但这些还只是学生,将来真正从吏员做起才能真正见识到官场黑暗。所以实际上他们还稚嫩得很,不能引起陈暮这样的老妖怪级别的重视,至少在棋艺上,这天下之大,想要能与他阴诡棋风对抗之人,恐怕也没几个。
走了一圈,学生们棋艺高超者不少,可跟陈暮比起来还是有一段距离,因此他只觉得无趣,便想离开。便在此时,听到稀里哗啦的声音,原来在棋社后面还有一挂瀑布,瀑布前是一片鹅卵石滩,以及一片数百平方米的草地。
正是春夏之时,草地上蚊虫较多,穿着宽大袍子的学生不想去被叮咬,却偏偏有几名学生反其道而行之,跑到了瀑布下方附近的水潭边上对弈,确实引人关注。
陈暮凝神看去,顿时笑了起来,是诸葛亮和孔俭姚博黄琦他们,也是自己在泰山书院教的小班学生,现在都已经长大了。
诸葛亮他们还是挺鸡贼的,虽然草地上蚊虫多,可瀑布边上水温很低,散发着冷气,蚊虫在低温环境下活性会非常差,因此瀑布附近几乎没有什么蚊子。
虽然噪音很大,干扰人下棋,但这种状态却是极易锻炼内心,正如伟人闹市看书一样,练得是闹中取静。
陈暮就让侍从在原地等候,自己则踏入草地,缓缓地向着瀑布那边靠近过去。
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
“孔俭,你说刘使君与那袁本初之间,谁才会取胜?”
本想过去看看,但陈暮听到他们之间的对话,却忽然又停下了,站在离众人身后约数丈外,安静地立着。
问话的是和孔俭对弈的姚博,他一边在手中玩弄着一颗白色棋子,一边开口询问。
政学院的学子询问政务,讨论天下大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过孔俭正在思索下一步棋,他知道这是姚博在干扰他思考,于是想也不想地回答道:“我等只是学子,此国家大事,不便过问。”
“孔俭,这就是你错了,我们是政学院的学生,正该多多讨论大事,陈师不也说过吗?政事者,便是天下事也。凡涉及民生、治理、军务,我等都不能轻视之。”
一旁的黄琦反而不敢苟同,他们之间并没有互称表字,因为他们没有表字。
这里年纪最大的黄琦才16岁,诸葛亮姚博孔俭则都是15岁,除了极少数例子比如孙策17岁取字以外,大多数人都是二十岁及冠才会取字。
“嗯。”
孔俭终于想到了一步妙棋,放下黑子之后,才随口问道:“你们觉得谁会取胜?”
姚博轻笑了一声:“我问得是你呀。”
“刘使君吧。”
孔俭想了想,道:“刘使君人望满天下,占据大河之南,又以天子之名奉诏讨贼,握有天时地利人和,必然能击破袁绍。”
“可是袁绍实力强大,刘使君兵马较少,还要依靠公孙使君。”
姚博摇摇头:“如果我是袁本初,想办法离间刘使君与公孙使君,让他们力量大减,则必然逐个破之!”
“你的意思是刘使君会败?”
黄琦反问。
“当然不是。”
姚博一边下了一子,一边说道:“我只是觉得,刘使君兵粮足备,明明可以继续扩军,加大实力,为什么一定要只维持不到十万的兵马,这样在兵力上岂不是处于绝对劣势?”
孔俭捏着黑子没有第一时间跟下,而是想了想说道:“这正是刘使君高明之处,利用公孙使君与他合兵,牵制袁绍,以二州之力,消耗他一州。哪怕冀州产粮无数,二十万大军,也总会被消耗一空,届时便可一战而定!”
“但袁绍也不是傻子,他若是离间公孙使君怎么办?到时候公孙使君退兵,以一家之力,恐怕不能与袁绍相敌。”
姚博说道:“我还是觉得刘使君应该大力扩兵才对,现在虽然青州藏富于民,但兵力严重不足,再是富庶,一旦被攻破,则有倾巢之危,当以阖州之力,配合公孙使君南北相击,尽快平定冀州方才是正道。”
“我倒是认为不妥。”
黄琦说道:“现在青州经过数年安定,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安稳,若是战的话,恐怕调动不了百姓情绪。刘使君兵力虽少,可遴选的都是跟随他征战多年的老兵,一者经验丰富,乃精锐之士,二者操练日久,配合默契,冒然征兵,反倒不好。”
“额,好像这话也对。”
姚博仔细想想,似乎确实是这个道理。看来青州高层这两年没怎么征兵,也许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陈暮在旁边听得倒是暗暗点头。
政学院的老师还是靠谱的,除了他以外,还有沮授、田丰、荀彧、华歆、简雍、孙乾、王朗、氏仪、孙邵、崔琰、国渊、公孙方、左继、刘谦、诸葛玄这些人偶尔会来上课。
这些人基本都是青州地方官吏,像崔琰国渊公孙方他们都是第一批毕业生,早就在各地治理地方多年,经验丰富,回来任课,教授学生非常生动务实。
他们有一些人主讲政务治理,有一些主讲地方民生,还一些比如陈暮,在讲课时偶尔会谈一点国家大事,聊聊天下未来之变局。
虽然聊得不深,但对于这些十几岁的少年们来说,要想让他们去想明白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是很难。
因此能让孔俭姚博黄琦这几个人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已经很不错了。
至少他们说到了一些点子上,发言很有建设性。
当然。
他们能有这样的见识,除了从小就跟着陈暮读书以外,最重要的,他们出身于大家族。
比如孔俭家族,就是鲁国孔家,黄琦则是江夏黄氏,姚博是吴兴姚氏,诸葛亮就不用多说,都是名门世家。
所以相比于很多农家出生的学生,这些大家族子弟天然就有优势。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参与话题的黄琦忽然转头看向诸葛亮说道:“阿亮,刚才见你一直沉默不语,怎么也没说点什么?”
“是啊阿亮,别老是等别人问你你才说,聊聊刘使君和袁绍的事吧。”
姚博也跟着说了一句。
诸葛亮想了想,微笑地说道:“我觉得刘使君必胜。”
“哦?”
众人不解,询问道:“你为何如此笃定?”
诸葛亮说道:“因为有陈师在。”
“吁!”
众人发出嘘声。
黄琦笑道:“你说这话就太狡猾了,说点务实的东西,为什么刘使君必胜?总有原因吧。”
诸葛亮两手一摊:“原因不是已经说过了吗?陈师必有取胜之法。”
“那是什么取胜之法?”
“我不知道。”
“你言之凿凿,又说不知道?”
“陈师之谋,如天空之云般谲诡,我又如何得知?”
“吁!”
众人又嘘了一声,碰上这么个陈暮头号粉丝,还真拿他没办法。
诸葛亮笑着道:“其实你们在这里想刘使君与袁绍谁能赢,还不如想想,袁绍用什么办法才能保持不败。”
听到这句话,陈暮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诸葛亮确实比这些人要强不少,如果说政学院的学生都只是一般县令的才能,那么姚博黄琦孔俭这些人,就如崔钧、石韬、孟建这些人一样,有郡守的才能。
而诸葛亮的才能,就已经是治国大才了,能够在姚博黄琦孔俭这些人的基础上,看得更高,望得更远,已经学会了站在敌人的立场去想问题。
这在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身上表现出来,足够令人惊艳。
很多人怕他没有在荆州得到司马徽、庞德公等人的教导,从而变得没那么厉害。
可问题是,陈暮比这些人弱吗?
论起谋略,论起见识,论起智慧,司马徽庞德公在某些方面,远远要比陈暮差到不知哪里去。
再加上诸葛亮本身就是天纵之才,他未来的成就只会比历史上只高不低!
“袁绍用什么办法才能保持不败?”
听到诸葛亮的话,姚博黄琦孔俭几人顿时陷入了沉思。
孔俭作为孔家之人,深受利益制度思想熏陶,忽然眼睛一亮,说道:“我若是袁绍,必然废冀州之帝!”
“哦?”
黄琦姚博好奇道:“为何?”
孔俭微微一笑:“诸位想想,冀州之帝为何也?伪帝也,不得人心。刘使君便是以此为理由攻打,若是袁绍废帝,尊洛阳天子为上,愿意归根塑本,为避免生灵涂炭,以刘使君之仁义,必然不愿再攻之,如此公孙使君也不会再打他,届时联盟轻易被瓦解。”
“等到刘使君与公孙使君退兵,冀州压力骤减,以冀州之底蕴,再休养生息两年,实力强悍,兵粮足备,则以雷霆之势北上先攻公孙使君,公孙使君兵马远不及袁绍,必然无法力敌,平定后方之后,再南下图之,可谓之明操必胜也!”
废冀州之帝,尊洛阳天子?
黄琦姚博二人对视一眼,顿时感觉到毛骨悚然。
因为这个计策可行度非常高,如今为什么刘备公孙瓒一定要打袁绍呢?
最大的理由就是冀州有个伪帝,触动了洛阳天子刘虞的利益。
天无二日,更何况现在天下有三个皇帝?
所以冀州和益州,就是洛阳正统一定要打击的对象。
就如同历史上袁术称帝,瞬间众叛亲离,被四面八方攻打是一个道理。
只是益州离得太远,鞭长莫及,所以目前天下最大的火力输出点,就在冀州,四周压力全在挤压袁绍。
如果袁绍聪明点,学会低头,把冀州皇帝废掉,然后把一切罪责推给王芬,尊刘虞为皇帝。
刘虞性格极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