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谋伐-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不是他们不想焚香,而是汉朝时期的香料价格极为昂贵,只有有钱人家才能玩得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焚香就是贵族们为了让自己浑身上下都保持香味而常做的事情。
特别是楚国,因为楚国盛产香草,如兰、蕙、椒、桂、萧、郁、芷、茅等等。
但真正流行起来,还是到西汉丝绸之路打通之后,西域的香料流传到中原开始。
因为国产香料,无论是香味的浓郁程度还是对人提神醒脑的作用,乃至熏香之后保持的气味时间长短,都远不如西域香料。
荀彧那个骚包留下那句“荀令留香”的成语就不用多说。
包括《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曾经写的我国第一部香类专著《和香方》当中,就有描述“甘松、苏合、安息、郁金、多、和罗之属,并被珍于外国,无取于中土。”
意思是这些名贵的顶级香料都是产自西域国外,而不是中原大地。
但即便丝绸之路打通之后,在汉朝香料依旧是奢侈品。
或者说,不止是汉朝,之后万国来朝,容纳百川的唐代,香料也没有普及到民间,仅限于达官贵族及皇室。
一直要到宋朝之后,凭借着发达的海外贸易,源源不断的香料才从世界各地运来。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西域香料正式普及到了民间,变成了有钱人也能用得起的东西。
因此董卓进贡的西域香料,几乎堪称是天价,仅仅三斛,也就是差不多100公斤的香料,居然要值数百万钱。
按照当时粮价来算,那就是将近一万石粟。根据《汉书·赵充国传》记载,士兵打仗一个月要吃2石7斗粮食,一万石够一支一万人军队吃十天。
那么如此贵重的香料进贡给董太后,董太后即便自己不用,也不可能赏赐给普通人用,大抵也就是在刘协刘辩董太后三人之间。
董卓也怕香料进贡上去,董太后赏赐给刘协刘辩,结果董太后没被毒死,反而是把皇帝与弘农王给毒死了。
虽然倒不至于有多大事儿,大不了还有最后一条路可以走。
但终究是坏了计划,不得已走最后一步棋。
所以如果董太后身边有一个人能够引导董太后使用这些香料,那就再好不过。
而这个人选,又有谁能比得上常伴于董太后身边的弘农王呢?
想到这里,董卓心满意足。
在董太后寿诞上利用何氏毒死她的计划,本就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失败了倒也无妨。
至少第二步棋,有一个身边之人亲自操刀,成功几率会无限扩大。
到那个时候。。。。。如果何氏与弘农王听话的话,也不是不能再扶持他们上位做傀儡。
董卓抚摸着下颌的胡须,肥胖的身躯屹立在厅堂内,面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第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
当寿宴结束后,刘辩几乎是跑着从永乐宫出来,往章德殿而去。
洛阳宫殿浩大,皇宫内的交通工具一般是马车,可从永乐宫出来到章德殿接近一公里,三四分钟,几乎是飞一般的速度。
刘辩穿着粗气踏入章德殿内,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母亲,站在章德殿门口,笑吟吟地看着他。
“母后!”
数月不见的情绪几乎是在瞬间崩溃,刘辩眼泪簌簌地往下落,飞一般扑进了何氏的怀里。
归根到底,他终究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天生的性格也十分懦弱,在尔虞我诈的宫廷中,如履薄冰的活着,又怎么能不怀念自己的母亲?
“辩儿。”
何氏原本激动的情绪,在看到刘辩的那一刹那,仿佛一下子松懈开来,眼睛红红地,抱着刘辩的脑袋,轻轻地安抚道:“你长高了,也变瘦了。”
“母后,不要离开孩儿好吗?我去求祖母,去求皇弟,他们一定会答应的,我只想每天待在母后身边,再也不想和母后分开。”
刘辩泪如雨下,声音凄厉而又哀嚎地说道。
周围章德殿门口宦官宫女看到这一幕,无不暗暗垂首落泪,为这对母子的命运而感到伤心。
皇宫里的宦官宫女们有恨袁绍的,恨何进的,唯独没有恨何太后的。
因为她曾经也是宫廷的一员,也曾经保护过他们。
何氏只是笑了笑,摸着刘辩的脑袋,轻声道:“母后犯了错,就该受惩罚。太皇太后心底仁慈善良,等将来母后赎罪,也许她会原谅母后,到时候母后会跟辩儿团聚。”
“真的吗?”
刘辩破涕为笑,仰头看着自己母亲的脸道:“母后可不能骗我。”
何氏笑着道:“母后不会骗你。”
看着自己孩儿那纯真的笑脸,何氏的心中落寞庆幸悲伤苦涩皆有。
自己这可怜的孩儿虽然生在皇宫这个大染缸里,但性格却十分胆小懦弱,就连他的父亲,都因为这一点不喜欢他。
也许生在皇家,就是他最大的不幸。
可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见到自己的儿子因为过于懦弱而保住一条性命,也已经很庆幸了。
如果他真的雄才大略,有帝王之风,在这场灾难之中。谁又能保证会不会像质帝那样,被赐下一块毒饼而丧失了生命呢?
这或许,就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何氏心里想着。
“母后,那从今天开始,我每天都去求祖母,让她原谅你。”
刘辩擦了擦眼泪,脸上露出坚定的神情。
何氏忙道:“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日理万机,不要因为这点小事而打扰她。以后你只要好好听她的话,做一个乖巧的皇孙,太皇太后就会高兴,她一高兴,才会允许娘回宫,记住了吗?”
“我记住了。”
刘辩认真地点点头,在心里对自己说,要听祖母的话,要让祖母高兴,这样自己才能以后天天可以见到母亲。
看着他认真的样子,何氏笑道:“这才是我的乖孩儿,听说朝廷已经在谈论起你的婚事,我的辩儿也要娶妻生子,成为一个大人了。”
提起这个,刘辩羞涩道:“说是会稽太守唐瑁的女儿,只是听他们说,不知道真假。”
“唐家的女儿吗?”
何氏露出了缅怀的神情,像是在追忆刘辩小时候的模样:“不知不觉,一晃辩儿你就十三岁,马上就要十四岁,还记得那个时候,你呱呱落地,只是那么点大,可现在,你马上会是一位丈夫,一名父亲,辩儿,你该长大了。”
“嗯,孩儿以后会又高又壮,与我的妻子终日伴在母后身边。”
“哈哈,伴在我身边做什么,你以后会是大人,大人就要有一番事业,就要学会扛起肩上的重担与责任,养育好自己的妻子,明白了吗?”
“孩儿知道了。”
“等你将来有一天生了孩子,母后也想抱抱孙子呢。”
“嗯。”
“还有啊。。。。。”
母子二人像是有说不完的话,章德殿内静悄悄地,大多数时候都是何氏在说,刘辩在听。
过了很久很久,何氏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轻,最后干脆不说话,只是坐在席上,让刘辩枕着自己的腿,轻轻地抚摸他的脑袋,含笑不语。
不知何时,刘辩睡着了,微微地打呼,嘴间还不时呢喃着什么,睡相并不是很好看。
殿外已是夜凉如水,点点繁星闪烁着斑驳银辉,柔柔的月光洒落下来,照在这对母子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
。。。。。.
“已经七日了,太皇太后的身体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太尉府,董卓坐在席上,脸色阴沉着。
李儒看向阎忠道:“是药有问题吗?还是剂量没有掌控好?”
阎忠纳闷道:“文优亲自试过的,光是闻一闻就受不了,怎么可能药有问题。剂量就更别说,虽然三斛香料确实不少,可这药剂量本就不能用多,那一瓶足够毒死数百人,兑水掺入三斛香料里,也该起到效果,之前我们不是试验过吗?”
那一瓶青化物只有一百多克,而董卓进贡的香料有多少?
一斛27公斤,三斛就是81公斤。
看着不少,可实际上也就是一蛇皮袋的事情。
而青化物可是只需要20毫克,也就是0。02克就能毒死人的玩意儿,把100克兑水混入81公斤香料中,虽然量很少,可对人体的影响依旧存在。
如果正常来说,每日焚香,一斤香料当中,就包含了0。6克青化物。别说过七日,就算是两三日,都能让人大病不起。
特别是氰本就属于气体,稍微吸入一点点,就能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以董太后这样的年纪来说,哪怕是微量的一点青化物进入身体,也是一件非常致命的事情。
可如今董太后依旧活奔乱跳,没有出现任何意外,这让董卓内心又是不安,又是不知所措。
“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太皇太后根本没有焚香?”
董卓耷拉着脸,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弘农王根本没有听从指示去做。
别看董卓进贡的香料十分珍贵,在汉代即便是有钱人也用不起。
但皇室却是例外,毕竟掌握天下权力,各地珍品也是源源不断地运往内省。
所以西域香料在永安宫并不少,每日熏香,也都是用的往年沉香,沉香比之新料味道还要醇厚一些,董太后尤其喜欢。
这也是为什么要弘农王去做这件事的原因。
因为等到董太后用到董卓进贡的香料时,怕已经是猴年马月的事情,那个时候董卓早就被架空赶出中央,董太后死了还有什么意义?
“不应该呀。”
李儒抚摸着山羊胡道:“弘农王虽然生性懦弱,可向来都听何氏的话,如果何氏吩咐的话,他不可能不听。”
“也许是他忘记了,小孩子嘛。”
阎忠解释了一句。
董卓沉吟道:“不管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也都能再这样继续等下去,还是要执行最后一步计划。明日就派人弹劾何氏,诬陷她言行不轨,怂恿太皇太后处死她。”
“到时候怕有群臣阻止。”
阎忠提了一句。
李儒冷冷道:“这也好办,那就请太皇太后赐一杯酒,说是警告。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杯酒变成了毒酒。”
那执行人呢?
阎忠心道。
能在太皇太后身边说得上话,还能怂恿出主意的,在这里也就董卓了。
如果他是执行人,怂恿董太后赐酒警告,酒又莫名其妙变成毒酒,最后何太后死了,怎么解释?
接着董卓再借口替何太后报仇的名义起兵,明明是杀何太后的急先锋,又转头把刀口对准董太后,这一番操作,能堵得住悠悠众口才怪。
说到底,这一招既是臭棋,也是破罐子破摔的结果。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退路。
所以才需要强行捏造一个借口,给自己起兵找个理由。
李儒狠辣归狠辣,到底不如陈暮。
如果陈暮在,也许能想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吧。
阎忠晃晃脑袋,将心中的想法甩出去,对董卓道:“我看不如私下派人去永安宫勒杀何氏,再散布谣言说是董太后做的,这样会比较好一点。”
“这个办法。。。。。”
董卓正准备说这个主意好像还不错,可以考虑考虑。
咚咚咚。
正在此时,门外忽然响起敲门声。
“义父!”
吕布的声音响起。
“是奉先啊,进来吧。”
董卓说道。
吕布推门进来,说道:“宫里出事了,太皇太后忽然病倒,召义父进宫议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