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诛杀宦官,那一两年内安定天下还是没有什么问题。”
    荀和再一次被震惊了,问道:“你怎么知道是幽州凉州交州并州青州等地先乱?”
    “因为陛下去年才从这五地收了重税。”
    陈暮耸耸肩,这么简单的道理荀和应该能想明白。
    这五地的豪强去年才交了重税,属于元气大伤的时候,再交一次税,那是真的顶不住。
    一旦这五地的地主阶级大规模破产,那叛乱的事情,就是必然的事情。
    这属于大势所趋,是一个国家的不良政策造成的不良结果。
    就跟秦朝末年是一个道理,陈涉吴广因为大雨延误时期,按秦律是死罪,不造反一定会死,造反不一定会死。
    这个时候你是选择把脑袋伸到秦律底下被砍头,还是大呼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只要不是个傻子,都会选择后者。
    因此幽凉交并青等边陲之地的肯定会先乱,而这些地方都是远离大汉中枢朝廷的边境,对中枢地区造成不了多大影响,在最近的几个月内,顶多算是小患。
    一旦拖几个月,汉灵帝到明年死之前,冀州豫州徐州这三个重地乱起来,那才叫大麻烦,必然给老旧的汉庭沉重一击。
    如果此时荀和能够控制住局面,诛杀宦官,恢复旧制,那天下太平,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
    如果他没法控制局面,那就凉凉,汉末乱世,直接开局。
    这也算是陈暮给汉灵帝的最后一次回报。
    他已经劝过,汉灵帝不听。
    性格使然,怪不得谁。
    所以他现在就得走,远离纷扰的权力中心,逃出去,防止被当替罪羔羊。
    但该做的他也做了,什么后手布局,那都是后话。
    至少眼下,他只能静观天下大变。
    听到陈暮的话,荀和长呼了一口气,点点头:“我明白了,此策,确实是一条妙计。”
    或者说,是一条绝处逢生之计。
    即是在病入膏肓之前,控制住病情,那局面尚能挽回。
    因为幽凉并交青五州乱起,还只能算小患。
    到冀豫徐乱起来,则是大患。
    可等到荆扬益三州也乱的时候,那就是无药可救,如前汉末年,天下彻底崩坏的时候。
    到那时,即便他们诛杀了宦官,控制了中央,也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局面。
    所以此绝处逢生,便是在小患初生,大患未起之前,先一步掌握大义名分,在大患已起之时,快刀斩乱麻,将中央控制住。
    如此后面荆扬益三地的豪强地主,就没有反叛的理由。届时以中央号令地方,很快平定冀豫徐的乱象。
    到那个时候,边境之乱,也就不算什么大事,很快就能平定。
    最重要的是荀和手里还有一张王牌。
    那就是冀州是他们党人的地盘。
    王芬做冀州刺史已经有五年,将冀州治理得十分不错,即便是天子也大加赞赏,认为王芬有治世之才。
    因此党人要清君侧,完全可以以冀州起步。
    那样的话,冀州地主豪强就是支持他们的,属于同一个派系。
    等到宦官被诛杀,作为平定江山的既得利益者,等何进荀和等党人掌控中央之后,他们也绝不会反对党人。
    如此一来,冀州叛乱就最先平定,只要最富庶的冀州无事,再慢慢处理其它叛乱即可。
    想通了这一点,荀和也不得不佩服陈暮的目光长远,感叹道:“后生可畏,陈子归,你是我见过天下第一的聪明人,比我见过的任何人,都要聪明十倍,百倍。”
    陈暮含笑道:“公舒先生过誉了。”
    荀和站起身,点点头:“此策真乃智策也,老夫明白了,这就回去准备与大将军谈起清君侧的事情。”
    与大将军谈?
    陈暮翻了个白眼,好家伙,这是嫌何进死得不够快吗?
    后来何进为什么会死,还不是因为他们保密计划做得稀烂,恨不得拎着宦官的耳朵告诉他们,我们要诛杀你们。
    结果宦官被逼无奈,选择先下手为强,把何进骗进宫去,造成了大家众所周知的后果。
    现在去跟何进聊清君侧,估计要不了几天,汉灵帝就得诛杀何进一家。
    想到这里,陈暮连忙道:“公舒先生,千万不要与大将军谈起此时。大将军优柔寡断,必不会尽快下定决心,一旦事情拖久,迟则生变。先生应当暗中准备,到时机成熟之时,再果断行事,届时箭在弦上,大将军亦不得不发也。”
    “子归说得有道理。”
    荀和稍稍思索,点点头:“那今日便如此,老夫先走了。”
    “暮送先生。”
    陈暮起身相送,荀和在士人当中名望极高,以后自己若想欺世盗名,还得靠他,必须以礼相待。
    此时已经天黑,门外年轻的荀彧在老老实实等着,丝毫没有不耐烦。
    “族兄,尚书令。”
    见到荀和出来,荀彧恭敬地行礼。
    荀和说道:“听陈子归一言,令老夫豁然开朗,文若,以后若有机会,多跟着陈子归学学。”
    荀彧笑道:“我在尚书台跟着尚书令许久,亦是学到了无数在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
    陈暮含笑不语。
    论起智力,荀彧作为王佐之才,肯定比自己差不了几点。
    如果陈暮的智力是110,荀彧怎么说也有98。
    但为人处世与阴谋诡计上,荀彧还是差得远,如果能把这些补齐,估计智力提升到100,跟诸葛亮比一比还是没问题。
    可惜荀彧也是死脑筋,在忠于汉室这一点上就是不开窍。虽然有风骨,但毕竟大势所趋,没法改变啊。
    三人出了庭院,陈暮送到门外。
    二人上了马车离去。
    凉如水的月光洒落下来,将陈暮的影子投射在围墙之上。
    马车缓缓离去,陈暮心中万千思绪,却是矗立不动,并不是在眺望远去的马车,而是在看向远方的天涯。
    今夜过后,边境大乱先起,然后席卷内地,天下风起云涌。
    陈暮已经劝过汉灵帝一次,没办法,扶不起来。
    这是第二次。
    如果荀和能够成功的话,那么刘辩顺利登基为帝,党人执政,天下至少要安稳个十年,一直到刘辩长大。
    只不过要是刘辩也是个昏君,宠信宦官,再来一次党锢之祸,那就是另当别论的事情。
    至少。
    陈暮已经帮过汉灵帝几次。
    这最后一策,亦是陈暮给汉灵帝最后的一丝温柔。
    你曾经称呼我为国士,要提拔我为重臣。
    可你我二人之间,终究有君臣之隙,做不到亲密无间。
    江山天下,能臣将相,最后也抵不过时间,你贵为天子,亦终将会成为一捧黄土。
    既然如此,那今日,便各奔东西,各安天命。
    若是你死之后,刘辩能在何进与荀和的帮助下,撑过这一关,那至少说明你的后人还能够执掌皇位。
    若是撑不过。。。。。。就证明这天命并不眷顾你,我还是回去辅佐我的老大哥吧。
    陈暮呆呆地望着远方的月亮,不知何时,秋风起,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不知何处雨,方觉此间凉。
    “天凉了。”
    陈暮缩了缩肩膀,转过身,跨入了自家门内,喃喃自语:“要下雨了。”


第三十四章 大乱将至
    陈暮离开了洛阳,当时嫌弃马跑得慢,连夜扛着马跑回冀州去了。
    当刘备解决了蝗灾回去的时候,是一脸蒙蔽的。
    自己的四弟,怎么忽然人没了?
    好在有护卫留了下来,给了解释,并且陈暮也留了信件,劝刘备也弃官回家,早做打算。
    对于四弟的话,刘备犹豫了十多天,才上书递交辞职,准备回幽州。
    毕竟他已经不在济南为官,所以家眷现在都回幽州去了。
    而之所以犹豫那么久才辞职,倒不是他有多爱惜这个官,而是现在的他确实是一腔热血,满怀报国之心,想要为国效力,为大汉江山奉献自己。
    而且陈暮在信中也没有写明原因,只是告诉他,洛阳马上就要成为是非之地,让他不要留下。
    要不是出于对四弟的信任,刘备说不得就把这封信当妖言惑众给烧了。
    所以迟疑了十多天,他才上书,提出请辞。
    结果汉灵帝大怒,不许辞,硬要让他继续当这个河南尹。
    兴许是在汉灵帝眼里,只要把刘备留住,将来陈暮迟早还得回来。
    刘备虽然一头雾水,不明白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也只能无奈继续留在司隶,担任河南尹。
    只是听从了陈暮在信中劝说,如果不能辞官,那就多去外地,不要待在洛阳。
    而就在这个时候,随着一个多月的发酵,大汉天下,也确实如陈暮所料那般,隐隐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动荡。
    最先出事的是幽州。
    汉灵帝以为只要取消了天下口算赋算,只收取田税,就是对百姓的福报,百姓应该不会出现动荡才是。
    但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取消口算赋算确实是对百姓减负,前提条件是百姓也得休养生息,不能持续性地继续收税。
    为什么陈暮要把大汉十一州,分为三个分段收税,三年才收一次?
    就是因为其中两年是完全不用交税,这两年百姓可以积攒一定财富,到第三年的时候,即便要交重税,靠着前两年的积攒,也能活下去。
    可现在呢?
    你去年才收过幽州一次税,今年再来一次,豪强家大业大,也许还能撑一段时间,让那些自耕农怎么办?
    一时间,许多没有积蓄的自耕农纷纷破产,又恢复到了黄巾之乱前的景象。
    幽州黄巾本来就没有完全被剿灭,只不过他们在张角失败之后,就跑回了幽州乡下,继续当自己的农民。
    像张纯叛乱的时候,就曾经打过这些幽州黄巾的主意,结果当时应征着寥寥无几。
    而现在,随着程志远与邓茂振臂一呼,十余万幽州黄巾瞬间起势,攻城略地,很快右北军与渔阳二郡就沦陷,幽州黄巾开始进犯涿郡。
    紧接着是凉州,韩遂上次兵败之后藏匿起来,如今眼见凉州各地都因为收税出现骚乱,立即死灰复燃,掀起一场动乱。
    要知道,汉朝的时候,不仅普通百姓要交税,即便是庇护于汉庭的少数民族,也是要交税的。
    像陇右羌乱,辽东乌桓之乱,交州夷乱,都跟地方刺史横征暴敛有关系。
    比如羌乱最开始是在汉安帝时期,那时候汉人对羌人歧视相当严重,不仅百般欺凌压榨,还逼迫他们交重税,服徭役,服兵役。
    这些也都忍了,结果当时的骑都尉王弘去西域的时候,逼迫当地羌兵跟随,不提供武器装备,不给工资,还让他们自备马匹武器,让他们白打工。
    简直是不把羌人当人看。
    于是造成了东汉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羌乱,同时这场羌乱也是那场长达11年,耗费了足足240亿军费的史诗级大战。
    然后又是汉顺帝时期的并州与幽州刺史来机、刘秉,二人为酷吏,横征暴敛,对羌人继续肆无忌惮的压榨,据说当时的羌人对二人稍有不如意,则立即破家灭族,整个族都要被屠戮。
    如此凶残暴戾之下,羌人再次反抗,造成了第二次大规模羌乱。
    这场羌乱一直持续到汉桓帝时期,直到凉州三明陆续平叛,最后才结束,耗费的军费则是44亿钱。
    除了对汉朝影响最大的羌乱之外,像交州蛮夷之乱,也是如此。
    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