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谋伐-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术毫不犹豫同意。
袁隗便说道:“愿意就好,如无意外,应当是长沙郡。”
“长沙郡?”
袁术心中窃喜,那地方好呀,天高皇帝远,而且非常富庶,是个好地方,当下高兴地道:“那就拜托叔父了。”
“嗯,去吧。”
等他走后,袁隗又差人叫来袁绍。
袁绍长得姿貌威容,相貌英俊,抵达袁隗府邸,恭敬地对袁隗说道:“叔父。”
相比于对待袁术,袁隗对袁绍的态度就好得多,笑着说道:“本初,最近在忙些什么,有些日子没回府里了。”
袁绍恭敬道:“大将军这几日常与我交谈至深夜,绍实在脱不开身。”
“嗯。”
袁隗说道:“你得大将军赏识,是件好事。不过还有另外一件好事,看你愿意否。”
“哦?”
袁绍不解道:“是何事。”
袁隗道:“那新任的尚书令陈暮陈子归,你可曾听闻?”
“自然。”
“他愿意举荐你为永昌太守。”
“举荐我为太守?”
袁绍一头雾水,自己和那陈子归素来没有交情,他会这么好心?
“不错。”
袁隗点点头,说道:“那陈子归有求于我,作为交换,你与公路每人一地太守,过两年之后,我再想办法把你们调回洛阳,有了这份资历,就算没有当上九卿,最少也是京兆尹或者司隶校尉,将来再为我袁家添二公,亦不远矣。”
之所以袁隗不对袁术说这些话,而对袁绍和盘托出,是因为袁隗和袁逢其实都比较欣赏袁绍。
《三国志》记载:“绍生而父死,二公爱之。幼使为郎,弱冠除濮阳长,有清名。”
虽然袁绍是袁逢的庶子,但过继给了袁成,那也算是袁家嫡子。所以袁隗和袁逢都比较喜欢他,对袁术就严格许多。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做父母的,对子女要求肯定很严格。如果是亲戚家的孩子,那肯定要表现得喜爱,就算做错事情,也不好意思责骂。
更何况袁绍的能力确实要比袁术优秀,为人处世,心胸谋略,袁绍都要比袁术强得多。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袁绍因为四处结交党人而得罪过宦官,袁隗甚至因此被大宦官赵忠警告过,以至于袁家根本不敢给袁绍资源,帮他提升职务。
这种情况下,使得袁绍必须要依附何进,才能混个一官半职,这是最可惜的地方。不然的话,袁绍也不可能到现在才六百石。
如今新任尚书令愿意帮忙举荐,还说会想办法说服天子,袁隗当然一百个愿意,现在就看袁绍的意思。
只是出乎袁隗意料的是,袁绍迟疑片刻,说道:“此事,容我考虑考虑。”
袁隗脸沉下来:“本初,永昌虽是偏僻了些,但还算安稳,只要你过去待一两年,我很快就会把你调回洛阳,这是一个晋升机会,可不能错过。”
“叔父,这些绍自然清楚,只是如今绍得大将军赏识,我不愿在此时离开。”
袁绍坚定地摇摇头。
他以前也不是没有被朝廷征辟过,但当时在给母亲守孝,不得不拒绝征辟。
如今倒是想往上爬,可与党人为友,导致被宦官排斥,正常的升迁机会已经断绝,只能从何进那想办法。
要知道,东汉历史是外戚与宦官轮流掌权。
如此反复更迭,权力交错。
当时很多士人都喜欢依附外戚,而不愿意依附宦官,比如窦武李膺刘淑等人就是典型的例子。
桓帝灵帝时是宦官掌权的时候,按照权利更迭,下次也该轮到外戚。
而如今党人多依附于何进,袁绍与党人交往极其过密,为了赢取名望,也为了以后何进掌权的时候能够得到晋升,袁绍才不愿意在这个节骨眼离开。
“你真的不愿去?”
袁隗不太高兴。
袁绍想了想,答道:“我蒙大将军看重,每日跟随左右。如果叔父一定要我去的话,得让我去问问大将军的意见。”
提起何进,袁隗脸色缓和下来,点点头:“如此,那便依你,你去找大将军谈谈吧。”
“那我去了。”
袁绍倒退着出去,叔父的话虽然有道理,可他从来是个坚持主见的人。
像以前叔父袁隗就斥责自己,不要再跟党人交往,这样会给袁家带来灭门之祸,甚至自己也差点被赶出袁家。
但即便如此,袁绍也是坚持己见,可知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
如果陈暮知道这件事的话,一定会感叹自己失算了。
谁说袁绍色厉而胆薄,好谋而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的?
人家明明十分果断嘛。
这一点上,其实就有点刻板印象。
袁绍早期还是很厉害的,比如袁隗曾经不许他与党人结交,袁绍坚持己见。
后来何进杀宦官十分犹豫,袁绍也是非常坚定地劝何进要果断一些。
包括在何进被杀之后,袁绍亦是第一个带兵冲进皇宫诛杀宦官。
而面对董卓强权,他也是敢于站出来正面硬刚,虽然差点被董卓杀了,却也见其胆魄。
要是没有真本事的话,袁绍又怎么可能虎踞冀州?
只是可能到了那个年纪和地位,逐渐改变了性格,开始瞻前顾后,犹犹豫豫而已。
至少年轻的袁绍,确实有雄主之姿。
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么?
“陈子归举荐你为永昌太守?”
何进皱起眉头。
他的幕僚虽多,可有能力的也就那么几个。
随着王章去世,张邈王芬等人调任,现在一个比一个少,如何能高兴得起来?
袁绍正色道:“大将军放心,我已经严词拒绝,必不会离将军而去。”
何进又高兴又感动:“本初当真是深明大义。”
其实要真是有心机之人,这个时候肯定要假惺惺地劝袁绍,让他为了自己的前途去赴任。
哪怕想把袁绍留在身边,也要给袁绍画个大饼,比如以后会为他举荐更好的官。
但何进只能说是半个行动派,而不是心机深沉之辈,自然没这能耐。
之所以说何进是半个行动派,是因为他对手下还是不错。
像袁绍,在汉灵帝死后那段时间,何进短暂地掌权,立即就把袁绍任命为司隶校尉,执掌兵权,可见对他的信任。
然而在真正对宦官动手的时候又犹犹豫豫,便能看出来,何进比袁绍还优柔寡断,是成不了大事之人。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袁绍便告退从厅堂出来。
荀和跟在身后,轻声道:“本初。”
“嗯?”
袁绍回过头,看到是荀和,纳闷道:“公舒先生?”
“去那边聊聊吧。”
荀和指着不远处的花园里的亭阁说道。
袁绍虽然不知道荀和找他什么事情,但荀和地位高,跟他关系也极好,便点点头道:“好。”
二人来到亭阁里,对列而坐,周围虽枯叶落败,花草也凋零枯萎,却因为府中下人时刻打扫,草木枝叶修剪得干净,地面也不染一丝尘土。
荀和大袖长袍,面容清攫,平静地对袁绍说道:“本初啊,你可知我为何叫你出来?”
袁绍答道:“愿闻其详。”
“我是在想,那陈子归,到底在想些什么,为何会忽然想着将你与袁公路调离出洛阳呢?”
荀和抬起头? 望向远方的天空。
天空灰蒙蒙的? 隆冬十二月,洛阳虽未下雪? 却冷风吹拂? 令人遍体生寒。
两人都穿着极厚,倒也不惧寒冷。
袁绍有些不解地说道:“我叔父说? 陈子归提出了交易,只是希望能将任秉调离齐国? 应当并无它意。”
荀和笑道:“你呀? 可是小瞧了那陈子归,说真的,我到现在都摸不清楚他的路数。”
陈暮说是想要一个后世流芳百世,所以愿意帮助他们党人。
可他自己倒是平步青云? 升迁飞快。
虽然也有拿得出手的政绩和实力说话? 但若是没有巴结宦官跟汉灵帝,荀和是一百个不信。
甚至前两年汉灵帝那一手绝妙的收税之策,荀和也怀疑是出自陈暮的手笔。
哪怕这一手笔堪称绝妙,让朝廷那些世家吃瘪,荀和自己也乐在其中。
但看陈子归那样子? 怎么看怎么像是在辅佐一个帝王复兴大业。
这让荀和有点怀疑,陈暮之前说起天子会死这一说法? 到底是真是假。
要是真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尽心尽力辅佐一个要死的帝王?
学他们一样? 为下一任帝王做准备难道不好吗?
“他能有什么路数?不过是个新贵而已。”
袁绍挠挠头,随着天子大肆开放卖官鬻爵? 又用鸿都门学冲击太学? 以往世家太学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景象早就变了。
远的不说说近的? 原光禄勋刘宽,乃高祖十五世孙,城阳王之苗裔,出身自弘农刘氏。
弘农刘氏虽比不得袁家和杨家四世三公,却也是顶尖名门。
刘宽历任桓帝灵帝两朝,两次出任太尉,他的父亲刘崎亦是顺帝时期的司徒,一门父子二公,门生故吏真正的遍布天下,不比袁杨二家差多少。
可刘宽一死,他的门生故吏也差不多被天子清理得差不多。
还有袁家和杨家,连袁隗都被罢免,可见现在的时代是真的变了,世家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父死子替,孙承祖业,一代一代地保持家族兴盛不衰。
荀和笑着说道:“本初,你可知道,我等依附于大将军,便是在替史侯造势,等待史侯登基之日,便是大将军掌权之时?”
袁绍小心翼翼地看了四周,低声道:“公舒先生,我自然明白这一点,但在室外,怕是不宜这般说。”
荀和摆摆手道:“无妨,这里没有外人。你是我看好之人,到了那一日,便是。。。。。。”
“那一日?”
袁绍一头雾水,哪一日啊?
荀和含笑道:“当然是诛杀宦官之日了,大将军手下,也就只有你能带兵与大将军一同杀入皇宫。”
这话不算犯忌讳,因为在历史上何进的这些幕僚就经常撺掇他带兵进宫铲除宦官。
比如中平五年,盖勋就提出建议“吾仍见上,上甚聪明,但拥蔽于左右耳。若共并力诛嬖幸,然后征拔英俊,以兴汉室,功遂身退,岂不快乎!”
还有袁绍刘虞陈琳等人,也在同年向何进提出过类似的建议。
这可都是汉灵帝还没死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可见何进身边的这帮人,早就统一了战线,对宦官集团有所谋划。
只是当时汉灵帝还没死,何进没那胆子,等汉灵帝死了,何进一直犹豫不决,再加上何皇后向何进替宦官求情,导致功败垂成了而已。
“只希望这一日能早日到来吧。”
袁绍眼神当中似有光。
荀和含笑道:“如今大将军麾下可用之才还是太少,明年我会建议大将军多征辟人才,以图大事。”
袁绍点点头:“诛杀宦官,确实只恨人少,可惜我等无法募兵。”
“还是得等待时机呀。”
荀和目光闪烁。
后年。
大功告成之日,就在后年!
。。。。。.
。。。。。.
“此事,就拜托给尚书令了。”
“尹晋、史玉因愤杀人,况其家人愿出重金缣赎,自然要从轻发落。”
“尚书令深明大义,老夫十分敬佩,以后尚书令要是有用得着老夫的地方,尽管开口,我必不会推辞,今日天色已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