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第一保镖-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植见众人都坐好,便说道:“今日召集诸位大人在此主要商议三件事:第一,水患之事,近一月来,黄河两岸各地相继连降暴雨,水患严重,以河内一代为最,因河内一直没有太守,无人主持水患治理,不知诸位大人以为此事当如何安排处置”
董卓听得心中一动,当即说道:“那就委派一人出任河内太守,上任第一要务就是组织军民治理水患、安抚百姓,咱家以为原大将军府掾王匡才能出众、有德操、乐善好施,可堪大任,咱家建议委任王匡为河内太守一职再说,此人手里掌握着上万西园军将士,又无官职在上,万一他要是发疯下令出动军队搞事,雒阳城岂不是又要再起大战”
太傅袁隗看了看其他人,说道:“王匡掌握着上万西园军,怎么说也是名不正言不顺,调他去外地为官也好,而且此人也算忠义,在无官无职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替故主复仇,难人可贵,只要他还忠于朝廷,让他做一任河内太守又有何妨老夫同意董司空的提议”
董卓又趁热打铁说道:“还有那吴匡和张璋,这二人在西园军的影响力虽然不及王匡,但威势也不小,不如索性也把他们打发出京师,随便找两个位置安置他们就是了”
卢植在平定黄巾之乱时期受到宦官诬陷被革除官职,还被押送京城,刘宏下召判他无期徒刑,后来皇甫嵩把平定冀州的功劳退给卢植,大将军何进也在刘宏面前极力劝解和周旋,卢植才得以恢复自由,官复原职。
在这件事情上,卢植是记得何进的恩惠的,他对王匡的行为也很赞赏,见其他人都没有反对,于是同意道:“好,这件事情既然诸位都没有异议,那就举荐王匡为河内太后,至于吴匡和张璋,就分别让他们出任徐州牙门将军和上蔡县令”
众人没有反对,刘成本想反对,但一想还是算了,这三个人无关紧要,都是短命鬼,也许吴匡要活得久一些,他的儿子吴班日后是蜀国大将,族侄吴懿是刘备的小舅子。
卢植继续说道:“既然诸位都同意,那就上奏给太后,由太后定夺吧。现在说第二件事情,前些日子的大战把西城区打成了一片废墟,许多房屋受损,无数百姓无家可归,市场也被打烂了,朝廷总不能不管不顾。董司空,营建一事归你司空府管着,你麾下的西凉军又参与了大战,你司空府理应出资派人把打烂的房屋和市场修缮”
要拿钱董卓立马就不同意了,他道:“那不行,司空府派人修葺可以,但司空府不可能拿钱出来,咱家这才上任几天,前日跑去司空府的库房里一看,连老鼠都饿死了一片,找了半天也找不出一个钱币,你让咱家去哪儿弄钱去”
卢植道:“司空府拿不出钱来,那就你董卓自己拿钱出来,我问你,西城区是不是你西凉军打烂的你把人家东西打烂了去不赔偿,与强盗、地痞、混账有何区别”
董卓不由一阵语塞,但很快说道:“又不是西凉军一家打坏的,他刘成的北军就没份吗要出钱也不应当我一家出钱,他北军也必须拿一半钱出来”
卢植当即看向刘cd:“刘将军,你这边没意见吧”
刘成冷笑道:“本将军当然有意见,当天本将军和北军是奉旨行事,就算对百姓房屋财物有所损坏,也应当由朝廷赔偿,怎么说也轮不到让我北军负责赔偿的道理,他董卓难道也是奉旨行事”
卢植不由一阵头疼,他吗的,这些家伙一个比一个刺头,这年头皇帝暗弱,这尚书台的主事人也不好当啊,没有一个强硬的皇帝撑腰,他这个尚书台主事就是一孙子,谁都可以把他说的话当屁话。
卢植沉吟一下,对大司农张驯说道:“刘将军既然是奉旨行事,该负担的部分就由朝廷负责出资,张大人,你大司农府拿出这笔钱来,有没有问题”
张驯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说道:“本官才刚刚上任,对府中情况也不了解,等本官回去查验国库存余再给卢大人一个答复,如何”
“既如此,卢某就等候张大人的消息”
卢植继续道:“第三件事,陛下的年岁也不小了,理应选立皇后,如今陛下有妃子唐妃一人,跟随陛下已有两年,尚未孕育子嗣,为了延续汉室血脉,当为宫中选秀,请诸位商议一下,皇后是从现今宫中秀女中选出,还是从民间选秀,如从民间选秀,就要下诏传令天下各州郡县选出秀女送至京城”
董卓一听,很高兴,仿佛是为他自己选皇后一样,急忙说道:“当然是从民间选秀女送至京城,美女才女多了,才能为皇帝选出最优秀之女子册立为皇后”
从不正经,男人不管官位多高、年纪多大,聚在一起聊起女人总是兴趣不减的,这些大臣们当中七老八十的也不少,聊起女人一个比一个高兴,大家七嘴八舌说了一达通,讨论了一个多钟头才正式确定下来,当然,他们在这里确定不能完全作数,必须要写成奏章呈送给何太后过目,同意了才能颁布诏书传遍天下,不过他们这些大臣集体同意做出的决定,皇帝和太后九成九都会同意,一般不会拒绝。极为要紧的事情也不会在这里说,要说也说不出一个结果,会拿到朝会上去讨论,请何太后做出决定。
这事确定之后,卢植说道:“本官要说的就是这三件事情,不知诸位大人是否还有其他军政事务要说”
刘成出声说道:“北军步兵校尉周阐死后,校尉一职空缺了,军司马种辑才能出众,在诸将士中颇为威望,本将军举荐种辑接任校尉一职”
董卓目光一闪,立即说道:“步兵校尉一职事关重大,岂可轻易任命再说种辑乃是无名小卒,如何能够当此重任我麾下牙门将军段煨颇有将才,当可胜任步兵校尉一职”
司徒丁宫这时也说道:“老夫也听过段煨之名,听说他是前太尉段颖大人族弟,家世显赫,应该可以胜任”
刘成哪里还看不出,丁宫已经对董卓屈服了,否则他不会管这事,他当即冷哼道:“老子是北军主将,谁能胜任步兵校尉,老子最清楚,别人举荐之人,老子一概不认,就算朝廷任命他为步兵校尉,只要他能在北军之中活过三天,老子就服他”
众大臣听了刘成这番直白的威胁之言,一个个都面面相觑。
第83章 朝堂上较量(5)
董卓被刘成的花气得脸上的肥肉乱抖,他跳起来指着刘成怒骂道:“姓刘的,你小子什么意思敢威胁咱家”
刘成冷脸道:“老子就威胁你这头肥猪,怎么着你跟老子来阴了,老子就跟你来明的你要搞别人,老子管不着,但你要打老子北军的主意,你伸出一根手指头,老子砍断你一根手指头,你伸一只手,老子就砍你一只手”
董卓气得脸红脖子粗:“你这是要跟咱家再做过一场喽”
刘成逼近,杀进迸现:“做就做,你当老子怕你若不是太后压着,老子早就把你一身肥油拔下来点了油灯”
董卓被刘成的凶相吓得后退一步,气势稍稍有所减弱,语气软了下来:“当初是你们说要按规矩来,不能随便动用武力,现在你又不讲规矩,蛮横无理,耍无赖,不能什么都是你说了算吧”
刘成冷笑:“我不讲规矩你什么时候又真正按规矩来过好,既然你这么说,那是不是应该让朱儁将军去城卫军上任是不是应该让张大人去西园军上任你如果让这两位大人去上任并交出西园军和城卫军兵权,老子就同意让段煨出任北军步兵校尉,如何”
董卓哪里肯让出西园军和城卫军兵权他知道自己想要在短时间之内把手伸进北军之中只怕很难,眼见刘成此时像要跟他拼命的样子,于是打起了退堂鼓,他看向朱儁笑着说道:“朱将军战功卓著,出任城门校尉一职太委屈了,张大人现在当任卫尉一职,本身职责都忙不过来,哪有空闲去署理军务二位,你们说是不是”
朱儁、张温二人同时瞪着董卓,冷哼一声:“哼”
卢植左右看看,问道:“诸位还有其他事要说吗若没有,那就散了吧”
众人正准备散去,董卓又说道:“诸位,本官有一疑惑,这承明堂是大臣们商议处理政务之地,怎么会允许武将来参加政务上的事情与武将有何关系本官提议,今后承明堂议事,武将不得参加,诸位以为如何”
自古朝堂上文臣和武将都不太对付,文臣们总是担心武将们抢他们的权力,武将们不甘心被文臣们当棋子摆来摆去趋势,因此时常针锋相对,皇帝帮哪一方,哪一方的势力就大,双方矛盾由来已久。
杨彪、张驯、马日磾、荀爽、韩融等人纷纷赞成,“善”
“不错,这是商议政务治理,武将就不要参加了”
武将之中官职最高的起身怒道:“都是一群穷酸腐儒,靠你们这些书呆子就能把天下治理好我呸不让我参加,我还不屑前来,跟你们这班穷酸为伍是我的耻辱,恕不奉陪了,告辞”
卢植急忙拦住:“公伟,别意气用事,有话好好说,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
“没什么好说的了,子干,你好自为之吧”朱儁说完不顾卢植的阻拦,走出了承明堂。
刘成心中冷笑,他知道董卓这么做是想要撇开他,只要他不出现在这承明堂,董卓就专心对付这班心怀鬼胎的老臣们,把他们一个个按在地上狠揍,让他们屈服,剥夺他们的权力。
不过这也正和刘成的意思,只要董卓不打他北军的主意,就任由董卓去折腾,反正他和何太后也正想借董卓的手来收拾这帮吃人不吐骨头、心怀不轨的大臣们。
刘成当即站起来冷哼道:“不参加就不参加,你当老子愿意参加这等无聊的议事哼,徐荣、伍孚、我们走”
这次承明堂议事就这样不欢而散,但总体来说,董卓达到了他的一部分目的,禁止武将进入承明堂商议政务,特别是以刘成为首的北军将领,如果一来,就没有人能够在很多政务决策上压制他的话语权。
上午承明堂的几条共识很快通过奏章的形式呈送到了御案上,何太后翻看完其中一本之后脸色有些难看,连续看了一本奏章之后,她脸上怒气难以遏制,喝道:“来人,传刘成过来”
“诺”
刘成得到太监的通知之后很快赶了过来,进殿看见何太后脸色不好,知道她肯定是看了尚书台送来的奏章,下拜道:“臣拜见太后”
“起来吧,你看看这几本奏章,上午你也去了承明堂吧,他们商议出来的东西,你为何没有反对”何太后把奏章递给赵祐,赵祐又把奏章递给刘成。
刘成接过看了一遍,说道:“太后对尚书台这几项意见都不同意”
何太后屏退了所有太监和宫女,对刘成说道:“竟然让王匡出任河内太守,此人联合董卓杀了哀家的哥哥,哀家岂能容他还有那吴匡和张璋,他们在宫变时都是带兵攻打皇宫的主要领兵大将,前段时间哀家是没工夫来理会他们,如今怎能让他们走出京师逍遥快活不杀他们,哀家心里这口恶气难出哀家不会同意让他们出京赴任的还有董卓替他部下请功,表奏董越、段煨为中郎将,表奏李傕、郭汜、张济、华雄、张绣、牛辅、董旻等人为将军;还有建议武将不再参加承明堂议事,简直是胡说八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