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第一保镖-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哈,哈哈哈”董卓气急而笑,指着丁原喝道:“人是你们抓的,也是你们杀的,你有什么说不清楚的你以为你能够抵赖得了吗”

    丁原当即道:“放屁,人不是本官下令杀的,本官接手执金吾衙门的时候,那些人全部都已经死了”

    董卓一愣,随即叫道:“丁原,你以为你这样就可以把杀人的责任推掉你把我董卓、太后和满朝文武当小随小孩糊弄吗”

    丁原此时也眼红脖子粗了,与董卓针锋相对:“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丁原还有什么是不敢承认的。昨日我接管执金吾衙门还不到一个时辰,李肃就过来要人,短短的一个时辰之内,我要与衙门内各属官见面,要安排城内各区域巡街任务,布置兵马人手,又如何有足够的时间下令去杀五百余人你若不信,可以找仵作去验尸,看看他们被杀的时间是何时”

    这时卢植出声道:“这事简单,就让河南府派仵作去验尸,确定那批西凉兵大致的死亡时间,很快就能得出结论”

    “咳咳”刘成捂着嘴咳嗽两声起身抱拳道:“太后、陛下,昨夜张杨麾下兵马撤回时有人不小心把火把丢在了堆放尸体的柴堆上,引发了大火,所有的尸体都被付之一炬,已经找不到完整的尸首了,全部烧成了白骨”

    不仅朝臣们都是一愣,太后和皇帝刘辨也觉得这事是不是太巧了一些

    太傅袁隗冷笑一声:“这就是说死无对证喽刘将军,老夫记得在丁建阳没有上任之前,是北军在负责执行执金吾衙门的任务吧,现在北军是你在统领,你是不是应该给一个交代”

    刘成扭头看向袁隗,笑道:“北军是我管的没错,可那些在街面上当值的北军兵士也只是巡街、打击不法之徒罢了,他们干什么都是执金吾衙门下的令,我刘成又不是执金吾,我凭什么给个说法执金吾衙门的事情跟我这个右将军、兼羽林中郎将有何关系袁大人,我看你是老糊涂了吧你若脑子有毛病,不如趁早上奏请辞回乡养老,以免行事说话贻笑大方”

    “嗤嗤嗤”任何地方不乏一些幸灾乐祸之人,殿上有些看不惯、对袁家不满的朝臣忍不住笑出声来。

    袁隗气得脸色发青,手指发抖的指着刘成:“你”

    丁原明知道杀人的事情是刘成下令干的,也早就猜出刘成肯定会一推二六五,现在看来果不其然,刘成若不承认,他丁原就要把这个黑锅背定了,现在的情况是既然注定要背这个黑锅,那就必须要让杀人的事情变得合理合法。

    想通了这一点,丁原对何太后抱拳道:“太后、陛下,不管这事是谁下令的,执金吾衙门的做法都没错,臣以为那些西凉兵进城之后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简直是无恶不作,如这等不杀,还有何人可杀雒阳城的百姓们还有安全可言吗再说了,那些犯事情节较轻的也都放了,我执金吾衙门行事还是有法可依的,不是滥杀无辜”

    这时司徒丁宫站出来指责道:“丁大人,杀人也是有规矩的,你不审不判就直接下令杀人,难道也是有法可依谁说那些西凉兵就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了这只是你一面之词吧行事要有法度,若不讲法度、不讲规矩,这天下岂不是大乱了吗”

    找这么争论下去,只怕不会争论出一个什么结果,何太后看向卢植,决定让他来说出一个解决办法,于是问道:“卢植,你说这事该如何解决”

    卢植见董卓和丁原的争论已经越来越激烈,连丁宫都跳出了出来,如果再继续下去,只怕会牵出很多朝臣,那时只会更加难以收场,他认为不如快刀斩乱麻,于是站出来说道:“太后、陛下,以臣之见,如今双方的争论已经没有意义,因为已经死无对证了,所以无需在此事上浪费时间。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李肃和张杨私自出兵,特别是李肃,公然违抗圣命,必须要严惩”

    何太后问道:“按律当如何处置”

    卢植道:“按律,张杨当革职下狱查办;李肃之罪当斩立决”

    何太后毫不犹豫抬手下诏:“那就按律办理吧”

    “不行”董卓这时没有做任何思考就跳出来反对,李肃毕竟是他的人,要杀要刮也得他点头同意,不经过他同意就杀他的人,他如何肯

    “太后,李肃跟随臣多年,有武略,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臣请太后对其从轻发落”

    那些攀附董卓的一些大臣也纷纷站出来替李肃求情。

    各种脸孔可谓是粉墨登场,好不热闹和滑稽。

    袁隗也站出来拱手道:“启禀太后、陛下,臣听说李肃此人武勇非凡,有大将之才,此人虽然罪不可赦,然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如今河东匪患严重,不如让李肃带兵前往河东扫除匪患,让他戴罪立功他若胜了,就功过相抵;他若败了,再杀他也不迟董司空,你说呢”

    董卓一想,这倒是一个可以替李肃脱罪的好办法,既能救了李肃的性命,他又不用冒着莫大的风险跟朝廷闹翻,于是答应道:“同意”

第81章 朝堂上的较量(3)

    何太后冷笑道:“李肃违抗圣命,董卿以为哀家就这么轻饶了他倘若日后有人争相效仿,哀家之命还能走出皇宫”

    董卓的语气也变得不一样了,他盯着何太后问道:“那并不知太后要如何处置才能满意总不能真杀了他吧那样只怕臣也难以控制麾下兵将们因心中不满而发生兵变了”

    这几乎是明目张胆的威胁,朝堂上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朝臣们似乎感觉到气温都下降了好几度。

    刘成这时站出来盯着董卓道:“董大人,说话之前请你想清楚了再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会耍横,如果你想来硬的,我刘成奉陪到底大不了大家鱼死网破,谁都玩不成,让其他人去得利”

    董卓对刘成极为忌惮,从刘成眼中流露出来的杀气和语气的坚定程度判断,如果他再要武力威胁何太后,刘成绝对会跟他死磕到底。

    这时何太后说道:“李愬违抗圣命,本应斩立决,但念他在西凉作战有功,可免除极性,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当廷杖八十,如他侥幸不死,可以命他本部人马前往河东剿灭匪患,若他挺不过去,算他活该此外,新任大司农李翕自上任以来完全不能胜任,把大司农府搞得乱成一团,到现在为止,欠了官员两个月的俸禄都没有发下去,以哀家来看,还不如让他安心做一个侍中吧,至于大司农还是让张驯官复原职,不知董卿家以为如何”

    大司农,相当于财政部长,管着举国上下经济和财政大权,是大汉朝的钱袋子,那李翕早已经投靠了董卓,董卓当场与朝廷和解的条件之一就是让李翕做大司农,想以此掌握朝廷的钱粮,当时何太后为了尽早平息纷乱,咬牙答应了,但很快就后悔了,因为钱袋子被董卓掌握,她根本就玩不转,这次借此机会正好把钱袋子拿回来。

    张驯是灵帝还在世时任命的大司农,为人正直、忠诚,为官资历深、履历丰富,深得朝野好评,让他官府原职,何太后是放心的。

    董卓知道这是何太后要同他进行利益交换了,他若不交出大司农的位置,李肃在接下来的廷杖之中必然性命不保,只有交出大司农的位置,李肃带能存活

    董卓想着他手下的大将之中,论武艺,只有华雄可以与李肃比肩,其他人都不行,即便是枪法通神的张绣也差了那么一点点,论统兵作战之才,李肃完全不属于李傕、郭汜、张济等人,之所以才是一个骑都尉的官职,只因为他资历较浅。

    拿李翕跟李肃相比,董卓脑子还没坏掉,当然知道选择李肃,大司农的位置以后还可以想办法,李肃如果死了就活不过来了,董卓只好答应道:“臣无异议”

    何太后心里也松了一口气,说道:“好,来人,把李肃押到殿外进行廷杖。至于武猛从事张杨,私自出兵,廷杖五十,也押来殿外一同行刑,行刑完毕,赵祐,你来监刑,若张杨廷杖完毕还没死,就革职让其返乡务农”

    丁原一听,哪里肯干,连忙站出来求情道:“太后,张杨出兵并非是私自,而是出自臣的授意,臣岂能让其代为受过,请太后饶恕张杨,臣愿辞去执金吾一职,带兵返回并州,请陛下、太后恩准”

    “大胆,丁原,你以为朝廷的官职是你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的吗”刘成站出来怒斥一顿,又对何太后说道:“太后、陛下,臣以为打张杨五十棍就行了,既然可以让李肃去剿匪戴罪立功,何不也让张杨返回并州去剿匪呢臣听说并州黑山军在上党附近山区活动猖獗,不如让张杨返回上党召集驻军剿灭黑山军,看他们二人谁先剿匪成功”

    天下人都知道黑山军规模庞大,从黄巾起义到现在,怕不发展到近百万人了,仅仅精兵就有数万人,而且黑山军首领张燕骁勇善战,身轻如燕,机智异于常人,人送外号“飞燕”,哪有那么容易剿灭

    何太后知道刘成这是在安抚丁原,不能跟董卓做完了交易,就把丁原打疼了,还得让丁原来制衡董卓,给董卓上眼药,于是同意道:“既然右将军求情,就这么办吧”

    丁原松了一口气,抱拳躬身道:“多谢太后”

    李肃和张杨很快双双被押来嘉德殿外空旷地上,两人被侍卫强行按着趴在地上,分别有两个小太监手执手臂粗的木棒轮番杖打他们二人,直打得二人哭爹喊娘、惨叫连连。

    监刑的老太监赵祐早就收到何太后的暗示,暗中吩咐行刑的小太监把李肃打得重,把张杨打得轻。

    张杨的五十廷杖打完了之后,他的腰背部和臀部已经被打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在两个小太监的搀扶下还能够站起来,而李肃的八十廷杖打完,整个人已经只有微弱的呼吸声,只剩下半条命了,被丢到皇城门外,四个西凉兵才跑过来把他抬走。

    行刑完毕之后,赵祐回到殿内向何太后复命,何太后听后说道:“好了,若无其他事情,就散朝吧”

    赵淳当即高声叫道:“退朝”

    群臣高呼万岁,何太后、皇帝刘辨很快离去,群臣却没有,因为还有军政要务要商议,卢植站出来说道:“诸位,去承明堂吧,有些军政事务要诸位一起商议如何解决,再呈报何太后”

    一些小官没有资格参加,各自散去,返回衙门坐班,三公九卿和一些有份量的军政大臣一起前往承明堂。

    到了承明堂,文官跪坐在左侧,武将跪坐在右侧。武将之中,这里以朱儁的官职最高,右车骑将军,尽管只是虚职,也足以显示他的地位,其次是右将军刘成,其他如五官中郎将董承、虎贲中郎将孔融、屯骑校尉徐荣、越骑校尉伍孚等一干人等的官职都不高。

    文官之中,袁隗的官职最高,他是太傅,位在三公之上,其次是司徒丁宫、司空董卓,要论实权,尚书卢植比他们都要大,官却比他们都小,只因他是尚书台主事人。以下是太常马日磾、光禄勋荀爽李儒被任命为弘农王郎中令、卫尉张温、太仆杨彪、大鸿胪韩融、大司农张驯、少府阴修等。

第82章 朝堂上的较量(4)

    卢植见众人都坐好,便说道:“今日召集诸位大人在此主要商议三件事:第一,水患之事,近一月来,黄河两岸各地相继连降暴雨,水患严重,以河内一代为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