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秣马南宋-第6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石斌一直眉头紧皱,明显不痛快,许风主动问道:“皇上,请问你是不是有什么不痛快?若是有不痛快,请说出来。说不定微臣可以帮忙出出主意。”
“西北兰州出现了三大汗国的马匪。”石斌说道。
乍一听,许风觉得没什么,因为三大汗国境内也有他们湘人的马匪。何况这些马匪多数是见人就抢,压根不会分国籍。最多也就是个劫财不害命。正要开口劝石斌不必太在意时,许风又感觉石斌绝不会因为几个马匪而如此的不快,其中必定有别的原因。故而许风并未立刻开口,而是站在一旁细细思索起来,没多久他便想出了一个可能的原因。
“皇上,您是不是担心西北忽然发生战事,我们应对不及导致损失惨重甚至丢失大片土地?”
这些是石斌都没想到的,之前他只是隐隐的感到不爽和不安。如今被许风这么一说,石斌豁然开朗,立刻顺着许风的话说道:“正是如此,如今我大湘定都临安,离燕云十六州有两千五百里。离嘉峪关更是足足五千里,这实在是太远了。何况西北还是一马平川,太容易被占领。”
“皇上说的是,五千里实在是太远了。若是西北出了什么事,即使八百里加急,也要七天以后才能得到消息。等朝廷能彻底反应过来事情就已经发生至少半个月了····”
接下来石斌又想到了之前西安和洪州公文之事,西安驿卒能比洪州驿卒更快到达临安,那当地兵马行军的速度也肯定会更快,尤其北方汗国多少骑兵。说不定朝廷还没反应过来,整个秦凤路就已经全沦陷了。
这个情况石斌可不会允许出现,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要是因为无法控制而丢失,那可就是奇耻大辱。所以石斌决定尽快找出一个应对之策来。
“许风,给我去将两位皇后,王三,李超叫来。让王驿和李韶暂代他们二人的工作。”
“是,皇上。属下这就去办。”说完,许风便飞奔离开。
贾玲和赛西施自然是最早到的,看着石斌的熊猫眼,姐妹二人心疼得很,连连劝石斌不要那么拼命。认为他一天工作四五个时辰就足够了,绝对是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不必发疯似的一天工作六个多时辰。
当然明白二人是在关心自己,石斌心中非常高兴,但是仍旧表示不这么拼不行,不少事情半点都耽搁不得。若是耽搁了,会要付出百倍甚至千倍的代价来弥补损失。
本以为贾玲与赛西施会妥协,不再劝阻,没想到二女却拿石斌如果不知爱惜身体她们就不再做智囊做要挟。这可让石斌感到为难,二人绝对是他的左膀右臂,缺少不得。稍稍思考了一番之后,石斌打算来个阳奉阴违,假意应允。
听到石斌的‘保证’,二人虽然有些不信,但是也不能对石斌这皇帝怎么样,只好将此事放在一旁。询问石斌为何叫她们过来了。
“你们觉得临安比西安、洛阳、开封、幽州四地如何?”石斌问道。
“夫君为何忽然问这些?”贾玲有些不解的问道。
“别问我为什么,你们先跟我说说你们对这五个城市的看法。”
“临安自然是五地里最富庶最繁荣的。西安经济稍有不如,但是八百里秦川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洛阳与开封两地的经济和战略位置都不是最重要,但是对整个国家能做到有效控制。至于幽州,目前是五地之中最落后的,但应该说是五地之中最有发展前景的城市。”贾玲说道。
“你认为呢?西施?”石斌笑道。
“妾身不知,但是妾身记得所有的强盛王朝都是在北方建都。建都南方的都是些败落的王朝,仗着长江天险偏安一隅罢了。”
仗着长江天险偏安一隅?这话虽然不好听但是石斌必须承认赛西施说得很正确。自这片土地统一起,南方建都的就没有一个强盛,北方建都才是强盛的标致。
“嗯,言之有理。夫君我是今天批阅奏折时想到这些。”
“奏折?什么内容?”赛西施好奇的问道。
“有两份奏折同一时间,用同一个等级发出,结果西安的奏折反而比洪州的奏折要早到一日。那一份奏折禀报的是现在西北兰州地界出现不少马匪,当地衙门无力剿匪,希望有军队支援。”
二女都是聪明人,一听就知道石斌是担心无法有效管理北方导致巨大的损失。
“夫君是想迁都?”贾玲与赛西施异口同声的问道。
“二位夫人果然聪明,我正有此意。但是不知道是否合适,所以将你们叫来。待会王三和李超也会来。咱们再仔细商议。”
石斌三人还没开始喝茶,许风便带着王三和李超进了御书房。
王三是几人之中最聪明的,只听了许风的一席话就确定石斌是想迁都。所以进门行礼之后直接就问道:“皇上,你是否是想迁都?”
“是的,想必许风已经将其中理由跟你二人说清楚了吧。”
李超说道,“臣认为皇上和王三考虑得对,此事是该考虑了。”
没想到李超居然如此直接的表示支持,这让石斌非常意外。毕竟迁都是大事,普通人的都不会这么快表态。而李超绝对是聪明人,他敢如此表态必定有所依仗。
这也就引起了石斌的兴趣,于是笑问道:“李超,你如此快的表示支持令我这个大哥非常意外。可否说说其中原因?”
“是。相信大哥一定知道‘七国之乱’。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御史大夫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采纳结果导致‘七王之乱’。当时景帝在八百里秦川上据关而守,调集全国兵力剿灭七王。若是大哥一直缩在这小小的临安城,北面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恐怕会再次出现‘七王之乱’。到时候只怕大哥想平息乱局就要花费比景帝更多的精力,即使最后平息,也会极大削弱我国力。”
“大哥,李超说得极是。当年‘安史之乱’也是如此。若非大唐建都西安反应及时,恐怕大唐再无以后的一百多年了。”
“皇上,微臣也想说一句。”
“许风,你说。相信你也有好的看法。”
“皇上谬赞,好的看法谈不上,肯定远不如二位皇后、王大人和李大人的。不过微臣想提醒一句,如今北面虽然平静,不少部落已经归顺,但是他们仍旧是最大的威胁。我大湘的威胁还是来自北方而非南方。若是继续定都于临安,会让世人认为皇上只图安乐不敢直面危险,不会带着他们抵抗威胁。这样一来,恐怕会丧失民心。若是来个‘天子守国门’肯定会让天下臣民更加归心。”
这样一说,贾玲、赛西施、王三、李超和许风五人全都支持迁都,让石斌感觉挺舒服。接下来还有一个具体问题:迁到哪里合适?
“各位,既然都希望迁都,那迁到哪里合适?西安、洛阳、汴梁还是幽州?”石斌问道。
“大哥,小弟以为迁往西安最好。”王三非常肯定的说道。
“为何?”
“西安是绝对的龙兴之地,西汉、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都曾在此建都。其中更有两汉、隋、唐、新这几个大一统王朝。”
龙兴之地?石斌不信,他是无神论者,但是必须承认强盛王朝都在此地建都。其战略位置确实非常重要。只不过石斌仍旧不想在那里建都。
“大哥,若是你不想建都西安,在汴梁和洛阳也不错。”李超看出石斌所想后说道,“西安如今败落,而且受到北方的威胁不小确实不太适合建都。而汴梁与洛阳身处华北要地,既能顾及全国又不受太多威胁,所以这两地都不错。至于幽州,此时还太落后,小弟不赞同在那里建都。”
李超这话句句在理,比王三说的更加实在,所以石斌很喜欢也很赞同。
“那你们认为是汴梁好还是洛阳好?这两城现在都差不多。”石斌笑道。
“我看还是洛阳好。”赛西施低声念叨,“宋朝从头到尾就没抬起头过,太没用。将都城建在汴梁,会让人以为我们是第二个大宋。”
众人都觉得赛西施的话非常在理。所以众人又排除了汴梁,定下了能与西安并肩的洛阳做都城。不过为了有效的治理大湘全境,石斌最终决定以洛阳为都城,临安为陪都。
第七百五十七章 兴道盛佛
迁都计划做好后便开始实施,先是将洛阳的一切都准备好,如城池修缮,城市规划,宫殿建设等。同时,开始做权力分割,将留在临安这陪都内官员的权力逐步缩小,多为有职无权的闲职,但仍旧留下南方中心的地位。将要跟随石斌北上洛阳的官员权力逐步增大,凸显都城的地位。这个过程花了足足一年的时间,直到昭庆七年(1280)事情才算基本做完,石斌也才松了口气。
想着即将住进洛阳那宏伟的宫殿石斌却没那么高兴,不是因为迁都一事会劳民伤财,而是因为石斌最想的是在荆湖路的潭州建都,不过那绝对是天方夜谭,所以他压根就没开口。一想到离家乡要更远,心中免不了有些悲伤。
这样伤感的情绪一直缠着他,让石斌连续七八天都精神萎靡,虽然政务都及时处理,而且也处理得不错,但他却觉得非常疲劳。当然不能一直这样下去,石斌明白他必须尽快振奋起来,所以很快便做了一个决定:将贾玲和赛西施叫来,向她们倾诉心中的不爽。
在就要向许风下达这项旨意时,却听许风说道:“皇上,我听手下说如今临安城大的恶事已经很少发生,多是一些小的争斗。看来那道士说的‘引人向善’是对的,行得通。”
“这样就好,朕就放心了。确实应该引人向善,只靠严刑峻法还是不够,会让百姓变得畏首畏尾,为求自保什么都不敢做。甚至可能有人会利用这严刑峻法公报私仇。你说到这道士,朕倒想去附近的道观看看,感受感受这些道士怎么生活,每天都干些什么。”
石斌的这个想法让许风非常兴奋,之前石斌出宫‘微服私访’不过就是临安城内闲逛,压根没去过什么有意义的地方。如今石斌打算去道观,这自然就有意义多了,受更多道家影响说不定就会让他变得更加谦和与仁厚。
“皇上说得对,是该去道观看看,最好是去那个和你交谈过的道士所在的道观。和这有道之人再谈谈或许会又有所得。”许风笑道。
看了看窗外的蓝天白云,石斌感觉非常舒服。这种感觉和那道士交谈时也有过一些,而石斌此时需要的就是这些,所以石斌立刻同意许风的建议,并命他立刻寻找那道士,找出他所在的道观。没多久,办事雷厉风行的许风很快就给了答案:那山楠道士住在玄清观。
原本石斌是想偷偷的溜出宫,没成想被贾玲与赛西施瞧出端倪,缠着石斌要他带着她们一起‘微服私访’,并胁迫石斌如果不带她们,她们便要石斌再也无法‘微服私访’。虽然不认为二女会那样干,但是拗不过二女石斌最后只好答应。
玄清观离临安城并不远,不过就是四十里路,即使道路蜿蜒曲折,走官道骑马飞奔不过半个时辰的事情。
到了山脚,看着半山腰上那烟雾飘渺的道观,还真点超尘脱俗如在仙境的味道。石斌立刻对此地更有兴趣,想早点观赏一下这让人仰慕的地方。于是石斌便飞快的上了山要求入观烧香祈福,并表示希望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