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秣马南宋-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纵马狂奔出了太原,让人感到的不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而是顶天立地的豪气。
第七十四章 伏击
  石斌那一路的刺激让元人火冒三丈,恨不得生啖其肉,饮其血,抽其筋,将其挫骨扬灰。
  自从占领太原,虽然宋人偶尔会有几次得逞的刺杀,但杀手都是在得手之后立刻逃遁,隐至丛林小巷之中,绝无敢在逃跑时还敢故意留下活口报信,如此无视他们的狂徒。
  石斌的行为算是狠狠的抽了元人一大嘴巴,也让他们明白大宋还多的是无所畏惧的铁汉,不全是畏首畏尾的懦夫。
  怒火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尤其是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刺激,哪怕只上过半年战场的士兵都能看出这明显就是诱敌。
  但他们却不以为然,最让元人感到自信的便是那无往不胜的铁骑,所以他们毫不畏惧这点可能的小风险。
  在这已经被占领十几年的土地上他们早已将自己视为此处的主人,他们认为石斌等人绝对无所遁形,只要追上,等待这伙狂徒的就只有覆灭。
  若是太谨慎反而会被同僚嘲笑他们怯战,丢了大元勇士的脸,故而太原达鲁花赤立刻派人马直追那帮窜入丛林的狂徒。
  果如石斌所料,追上来还就真就只有五十来骑轻骑兵和两个营的轻步兵,而那步兵从面相上看似乎都不是蒙古人,有汉人、回人、甚至还有维吾尔人。
  如此两个“杂种”营是肯定没多少战斗力,何况骑兵和步兵两个战斗单位之间还拉出了不少距离。按石斌这个军事迷,半吊子将军来看,这就是欠抽、找揍了。
  虽然愤怒,但领军的元兵骑兵队长多少还有些理智,追入林中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便不再前行,而是等着后队步兵跟上来。
  当然不能让其二力合一,石斌便命王三带一小队士卒去袭击元人骑兵,激怒他们,使其分散战力。
  元人最大的优点是不惧生死,最大的缺点是缺乏理智,容易激动,这二者都是情绪暴躁的结果。
  经王三不断放冷箭的刺激,那骑兵队长又狂躁了起来,仅仅五十骑被他分了十几骑去追王三。
  之前看上去似乎是“疯子”的统领,如今则被众人认为是很有战术头脑的大将之材。
  因为在他不断的引诱下,这帮追击的元军已经被分成了至少三股,而且被弄到了一个口袋型的小山谷里。
  而石斌给部下下的命令则是: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射死或者轰死这帮不知死活的家伙。
  谁都知道,在山林之中最有战斗力的就是手持轻便武器的山地步兵,尤其是弩兵,而最没战斗力的就是紧握马刀的蒙古骑兵。
  更让他们信心十足的是,这支北上的突击队还被石斌给配备成了人手一把弩和总共三十门虎蹲炮。
  正当石斌雄心满满的准备让手下的三十门虎蹲炮轰晕那帮元兵,让他们溃不成军的退出去时,王三却突然送来了“火药受潮无法使用虎蹲炮”的消息。
  这可让他一下就泄了气,以逸待劳加有心算无心,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要打是肯定能打赢的。不过损失肯定不小,那就无法将接下来的计划进行下去。
  贾玲却蹦出来笑道:“石统领,没有虎蹲炮你就打不了仗,就准备撤退?”
  在如此紧急的战斗时刻,是绝对不允许有任何嬉笑散漫的情况,任何人都必须严肃认真。
  二话不说石斌立刻就怒目圆瞪,冲着贾玲就是一句:“给我闭嘴!要扯淡,回鄂州去扯;不想死,就给我好好在这趴着!”
  实在没想到一到打仗了,自己这平时彬彬有礼的丈夫居然会对他恶语相向,虽说眼泪都快从眼眶里蹦出来,但她还是忍住。哽咽的问:“想不想知道怎么以最小的代价赢他们?”
  一看自己着娇妻又是这副模样,知道刚刚让她受气,但现在他可没时间当个体贴老婆的好丈夫,又是硬邦邦的一句:“说!”
  “小组弩箭隐蔽攻击。”贾玲冷冷的说完便真的躲到了一棵大树后再不管其他。
  的确,这才是丛林战的真谛,虽然一再强调丛林战,就连士兵挑的都是常年生活在山里的。
  不过留给他的战斗经验却是在劫粮烧粮时对元兵的列阵伏击。潜意识还是每人想带着至少二三十士兵在不同的地点进行远距离攻击。
  却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全部分散成小组形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中远距离攻击。
  让敌人即使想肉搏也困难,因为这是山谷,石斌部居高临下,谷中敌军就是靶子,若想肉搏他们首先必须爬山。
  而虎蹲炮则应该是用在阻击和消灭成群的敌人上面,如今既然不能成群消灭就干脆四处开花,打得他们顾头不顾腚。
  石斌认为的确不该纠结于一法,要灵活作战,立刻按照贾玲的意见,将原本就以分好的战斗单位再细分,并命令:‘分散出击’,按照当年在山林捕猎时的办法杀人,汇集不许超过五人,亦不许单独行动,更不许出这个小山谷。
  换了个战法,效果的确不错,这倒是让他想起了《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那群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绝对不集团冲锋的中国士兵。
  回到了猎人的位置上,石斌便开始了他的捕猎。慢慢的爬到了一个正骑着马搜索的骑兵附近,对准那家伙脑袋就是一弩箭。伴着那弩箭划过发出的轻微声音,他应声而倒。
  也不管那元兵是否已死,石斌转身又缩到了山腰的丛林之中。
  刚开始当然不会那么快就全部散开,跟着他的那一都人马,更并不太理解这所谓的分散进攻是什么意思。
  打猎的要领虽然明白,是要一击必杀;但以多人对多猎物的狩猎却从没干过,就是想去试试却对这从未接触的陌生战法感到不安。
  那些亲卫当然以保护石斌为第一要务不会散开,石斌也破例留了十人在身边。
  渐渐的,手下的其他士卒发现,跟着他石斌像是在树林中被追杀,压根就不像在伏击。
  也开始发现走在一起容易被追上,容易被骑兵的箭射死,倒是那些跑得掉了队的,往草地、树后一躲就什么都不怕了。
  他们统领的行为让他们更加不解和惊讶,传统猎人也就是用陷阱和弩箭狩猎。这位却还用石头砸,用腿绊,把铁蒺藜撒跑过的路上,若实在跑不过了干脆都不顾脸面的往路边一滚,藏了起来。总之,绝不搞肉搏战。
  这也叫打仗?手下这群业余的山地兵仿佛在看什么戏剧,在这些不知道什么叫游击战法的士兵们眼里,石斌更像是在逗巨兽玩的孙猴子。
  不过实际效果胜过千言万语,他们这位完全不要脸面只求杀人的统领确实已经杀了不少莽撞的元兵,而自己却几乎没受伤,最多也就是在逃命时的一点擦伤而已。
  仿佛都明白了‘分散出击’的含义,于是各人都拉着几个顺眼的弟兄组成了小的战斗单位去‘狩猎’了。
  元军骑兵最厉害的就是利用骑兵的速度和集团冲锋在敌军还没醒过神的时候就将其冲散,随之就是一场用箭和马刀进行的大屠杀。
  如今却碰上了这么一伙不堂堂正正出来战斗,却喜欢猫在丛林中打黑枪的无赖。
  追上了就像个英雄一样决斗也好啊!却绝不肉搏,只在甩了他们这帮草原勇士之后,又从另一个地方冒出来射弩箭。他们虽然气得七窍生烟,却毫无办法。
  不知不觉中,这帮追兵已经折损过半,清醒过来之后终于想到了撤退。
  在被自己占领的土地上却被一小股的宋军打得要撤退,这种行为当然是对他们大元勇士的侮辱,是不可忍受的,即使是再理智的人都会不甘会犹豫,但如果再不撤退就会全军尽墨,所以只能向现实低头。
  元兵骑兵队长最终迫不得已下了撤退命令,带着几乎伤亡殆尽的骑兵和折损大半的步兵撤出了山谷。
  看着漫山遍野的尸体,石斌又感到雄心勃勃。毕竟这其实是第一次真正的丛林战,而且只是靠弩箭和搏斗技巧并没有依靠火器。
  虽说刚开始的时候非常丢脸,折损不少。不过到了后来则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让人越打越来劲,仿佛元兵不够杀。
  从这次战斗中石斌发现了自己部队作战的短板:对火器依赖过重,应变能力不强。
  应变能力不强可以忍受,但对火器依赖过重就不好,看来还是必须练习弩箭和冷兵器的使用,否则敌人一旦靠近便成了待宰羔羊。
  向自己的娇妻投去抱歉和感激的眼光,贾玲也回以愤怒和骄横的目光,这却让石斌笑了起来。让他越发感到贾玲的可爱。
  打扫战场时,收集了不少弓箭和短刀,死马则成了食材,一人一份。
  有这些收获,那些新加入的山民士兵算是对这个有战术头脑的统领完全服气。
  要知道这些战利品是非常难得的,这可以说是身份的象征。现在一颗元人头颅就是很大的军功,能弄到战利品就更让人感到了荣誉。
  以前打仗完全是在死拼,奉行的是“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的思想。
  但这石统领的打法完全就是在虐杀元人,是一面倒的屠杀,虽说略显阴险狡诈,但战争只要结果。
  故而战场之中的这些士卒还想再来这么一次非常刺激而且过瘾的行动。
  毕竟这么个打法的仗和这么顺溜的仗到哪都找不到。
第七十五章 智取忻州
  众人正打算拿着这些武器和食材撤退时又被石斌给拉了回来,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他就开始做起了示范:扒下死人衣服往自己身上套。
  看来这统领坏水还没尽,不但想用赵刚诈开城门,将城中的守军诱出来歼灭,还想来点别的。
  有这么一统领,倒是让这些手下安心不少,毕竟‘兵者,诡道也。’
  来个鱼目混珠的确是很好的办法。不过,石斌并没有让所有人都换上了元兵的衣服,留下几十人穿着自己身上百姓的衣服。
  这一次可就是贾玲和王三都有点看不透了,要说用这些假元兵混入城去当然是好计,只是留这几十个不换衣服干什么?门被赵刚一旦诈开,不就是来个瓮中捉鳖吗?
  知道大家都看不透,不过这次石斌却故作高深的不解释,也算是让麾下感受下自己在计谋上的水平,加强自己的威信。
  虽然贾玲很讨厌他这种故弄玄虚,不过却也明白这是提高威信的最好办法,领袖是需要独断专行的。
  一旦说明白了,事后诸葛就会蹦出一大堆来,这可不好,其实是对部队凝聚力的一种削弱。
  军人的使命就是‘服从’,而且是无条件的服从,要达到这点,需要的就是‘盲目的信任’,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故弄玄虚’,用一次次别人无法预料到的成功来实现。
  将那帮死了的元兵草草埋葬,率领部队走出了树林,这时候只要不出明显的岔子,石斌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在官道上走向忻州。
  因为没几个人会想到一个杀了世子,宰了近千元兵的狂徒居然还敢带人奔袭忻州,想劫掠那座县城。。。。。
  即使会也许有那么几个大胆的幕僚会有此猜想,却实在是很难让人相信现在的宋人有如此胆略。
  故而即使有人会提议注意附近县城的安全,也会被同僚视为得了失心疯,认为他们被宋人打怕了。
  一路上,石斌并不是非常高兴,似乎了解他的不快,贾玲凑过去逗他说道:“我的石大统领,您这么能打可不能垂头丧气,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