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谋明-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是泛泛而谈,闵乾德还是听出一些不同的东西,他看了看闵元启,说道:“元启你能见到这一步,平时读书的功夫没有白废。”
“我也就是胡思乱想。”闵元启道:“我辈武人,功名富贵还是要在马上厮杀而来,今次虽是升官,侄儿其实并无太多欢喜。”
“确实,而且贿赂买、官,大体也就到此了,再往上千户,指挥一级,营伍将职,没有实绩兵部和中军都督府收了银子也办不好事情了。”
梁世发至此才明白,此前闵乾德带了银子至南京活动,今日算了有了最终的结果。
闵元启的试百户原本还得有几个月时间才能去掉这个“试”字,结果闵乾德一番活动,不仅把这个试字给去了,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兵部和中军都督府的人才拿了几百两银,副千户的职官便叫闵乾德替闵元启拿到了手。
副千户好歹也是从五品官职,这事在几十年前也是能办,但要费不少曲折,下不少功夫。闵乾德感慨的便是不管是兵部还是中军都督府,对这事都几乎不放在心上,那些文官和吏员都很少银子便打发了,一路绿灯,根本不过问背景,甚至闵元启本人都不必上南京述职报道,告身和腰牌便是直接下发,卫所武官的官职形同儿戏,确实有些叫人唏嘘感慨。
“不管怎样,副千户就是副千户。”闵元金脸上满是笑容,躬身叉手道:“替副千户大人贺喜了。”
“恭喜大人。”
众多在屋中的武官们纷纷贺喜,各人脸上都带着笑意。
闵元启这里事业越做越大,已经非昔日光景,可以说附近的百户们都远远不如。但名不正则言不顺,在很多百户眼里闵元启不光是后辈小子,还只是一个加着试字的试百户,辈份和官职均不及这些百户们,工地和盐池里颇有乱象,好在有旗军镇着,闵元启有凶名在外,这才勉强压的住场面。
如今花了不到一千银子,副千户官职到手,除了所城的李可诚和闵乾德这个佥书千户外,整个千户所闵元启算是能横着走了。
千户,指挥佥事这一层级便不是花钱买的着了,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涉及到军户,卫所田亩等利益划分,南京兵部和中军都督府只要不昏聩到家,断然不会直接授闵元启千户或指挥佥事,要到这个层级,就需要熬资历,或是拿出实在的功劳出来。
实在的功劳,背后毫无疑问的便是手中的实力了。
“各人均好生做自己份内之事,我今日便是诸君的明日。”闵元启也不废话矫情,副千户官职确实是拿银子买的,也瞒不过人,但银子也是实力的一种。普通的百户家里能拿出一百两便算富裕,闵乾德这一次拿的银子是闵家一族凑出来的,族长和族人的全力支持才有这般结果,若不是闵元启个人相当出色,使得族人信任支持,这副千户哪得这般轻松就到手。
既然如此,不必唏嘘感慨,坦然接受,同时再勉励一下部属们。
在场的韩森和诸多小旗官们都有些激动,闵元启才二十出头年龄,这一下便是副千户,底下积攒实力,没准真的能到千户,佥事,同知,甚至是指挥使。
若如此,自己等人到百户,副千户,千户,亦有这般可能。
“世发回来了?”在众人纷纷躬身应答之时,闵元启终是看到了在门前等候的梁世发,眼前顿时一亮。
梁世发躬身一礼,答道:“刚刚入营,直接便来见大人,正好赶上给大人贺喜。”
“我这是小事情。”闵元启走到梁世发身前,说道:“你连家也没回直接来见,想必是有要紧的事情要来回说。”
梁世发看看左右,见屋中除了闵乾德外俱是本营内的军官,当下便是将一路所见一一道来,说到一半之后,闵元启等人便都是神色相当凝重了。
“多半是杨世礼了。”闵乾德又惊且怒,拍桌道:“这人阴险狠辣,表面上一直没有动静,就是要在暗处给咱们狠狠致命一击。”
闵元启相当平静的道:“那些土匪都算是有字号的?”
“多半和流寇学的,什么一窝蜂,马回回,架金梁,扫平王什么的,都和流寇里有字号的差不多,多的三四百人,少而百多人,不过加在一起也该有过千人了。”梁世发嘴唇干裂,一路赶过来尘土满面,他当然不可能去洗漱喝水再来禀事,此时忍着干渴,继续说道:“这些土匪分布在盐城县四周三四百里范围,有的都快到长江地界了,在地方上也最多抢掠些富绅大户,一次抢上几家,也不怎杀人。各村给些钱粮便相安无事,富户交了钱也不会撕票,所以虽然大小十几股,啸聚数千人,南京也一直没将地方匪类当一回事,并没有派出官兵过来剿杀。”
闵乾德道:“其实最要紧的就是这些土匪为什么不过份杀人抢掠,是因其就是大盐商放在地方上的狗腿子,控制灶户,护持私盐销路,所以杨世礼这样的大盐枭才指使的动他们。要我说,这些土匪不足惧,千多人也不过乌合之众,但他们往海边聚集,多半是要和海寇勾结。咱们这一片海寇并不多,北边登州一带,往南福建广州一带海面上海盗诸多,咱们这里最出名的只有一股,经常在海州和盐城一带海边抢掠……”
“秦山盗?”
众人几乎异口同声,一下子便是想到了答案。
“就是秦山盗。”闵乾德道:“他们在秦山岛上啸聚成盗,岛不大,东西二里余,南北半里,不过住几百人也是够了。这些海寇才是真正心狠手辣之辈,还好一直在山东那边海面活动为主,咱们这边来的少,否则也早就有营兵到云梯关这里驻扎防备海盗了。”
闵元启眉头先是皱了一下,这秦山盗他也知道,主要活动区域是在山东威海外海,抢的也多半是山东那边。海州这边能上岸的地方太少,到盐城一带到处是滩涂沼泽湿地,后世盐城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但几乎没有一个象样的港口,整个苏北就连云港有良港,面积规模也不太大。而盐城地方最出名的就是沼泽湿地,也是后世中国拥有湿地最多的地方,海盗不在这一片海域抢掠也属正常之举。
至于云梯关这样的淮河出海口,在元时尚时两淮的海运中心,只是大明立国之后海运逐渐废除,以海改漕,云梯关逐渐只成了寻常的出海口,到明末之时,只偶然会有商船因风浪至此躲避,或是遇着什么事来此求援,海上也早就不复当年的繁荣景像了。
秦山盗是海盗,组织性和胆气身手均是要比土匪强的多,若以此盗为核心,再配上一千多土匪,这一仗确实是有些凶险。
闵乾德道:“要不要上报给卫指挥衙门,或是上报淮扬道?”
闵元启摇头道:“现在这局面,除非是客兵派精兵来,不然派一些卫所旗军,或是淮扬道那边的少数营兵,当不得用,还凭白滋扰地方。”
正文 第八十八章 军法
闵乾德醒悟过来,这边有盐池生利,风声早就传扬开来,他花银子给闵元启弄这个副千户,一则是闵元启的身份要区别于一般百户,总得有高低上下,便于闵元启和诸百户打交道。二来便是官职上升,那些暗中打主意的考虑到闵元启的实力和官职,总会有稍许忌惮。
如果现在上报盗案,不管是淮扬道,或是淮安府,又或是客兵将领,一旦知道这里有大量的晒盐池,每天出大量精盐,怕是直接就带一两千兵马过来驻守,这样虽然没有海盗土匪之患,盐池之利,也只能拱手让人了。
“我老了,糊涂了。”闵乾德后背被汗水濡湿,他执着闵元启手,沉声道:“那便唯有靠咱们自己了。”
“叔父大人放心。”闵元启微笑道:“土匪无用,海寇也不是我精锐旗军的对手,就算他们来,也管叫他们有来无回。”
……
土匪和海盗将要来犯的消息,天黑前也是传遍了整个百户和盐池工地。
人心略有骚动,有一些年龄大的胆子小的,傍晚前领了粮便想走,闵元启听到消息,令韩森带着镇抚兵前往弹压。
几个百户站在工地边,皱眉商讨,他们对大股土匪和海盗都感觉很畏惧,但叫他们放弃现在所有的一切也是舍不得。
这些眼看要成功的盐池给了百户们很大的希望和期盼。虽然后来的几个百户不象王三益和李国鼎拿的好处多,但闵元启也与他们沟通过,一旦后起的盐池晒盐成功,那么他们拿的好处也不少,前提是不能盘剥过来做事的各百户下的军户们。
这也是闵元启坚持由自己下发粮食的原因所在,他还打算过一阵子粮食储备充足了,各家也领了一定基数的粮食之后,便改发粮为发钱,估计到时工钱要比发粮高一些,各百户均有好处的话,再加上钱直接发到各人手中,想从穷困军户手中再把钱抢出来也相当困难,这样既保证了各官均有好处,也使军户能领到足额钱粮,保障军心士气。
“领粮的时候便说好了,盐池成功之前任何人不得擅离。”韩森瞟了一眼众百户官,并不将这些人放在眼里,卫所里也并不纯然是看官职高低,还是以实力说了算。以闵元启现在手中的实力,虽然众多旗军不是家丁,其实一直是按家丁的标准在发粮和训练,有这四百多人的武力,就算卫指挥使也不必放在眼里,何况是几个百户官。
韩森站在盐池南侧,一群背着粮的军户想走,各百户的人均有,被韩森拦住后各人面面相觑,一个四十多的军户上前赔笑道:“韩总旗,咱们都是年龄大的,土匪来了也当不得甚用,不如放咱们回去,大家都是本卫乡亲,何必将事做绝哩。”
韩森怒道:“现在放你们走了,便是动摇军心,人人想来便来,想走就走,还谈什么规矩?”
“不过揽工罢了,真当自己是什么黄子镇抚?”
“打这狗日的!”韩森是军中镇抚,盐池工地和窝棚生活区有什么争执也归他弹压,这些天着实得罪了不少人。他身边就带着几个拿棍子的镇抚兵,军营中规矩重,旗军一旦抗命后果会很严重,镇抚足够弹压军伍,但这些百户过来的人说是旗军,其实和百姓无异,对韩森事事讲规矩早就看不顺眼的人大有所在,此时众人一鼓噪,几十人一拥而上,对韩森他们还不敢动手,只辱骂推搡,几个镇抚兵被人流淹没,推倒在地,很是挨了一番痛打。
几个百户看到了大惊,赶紧跑过来弹压,但这么一乱,已经跑了百人之多。
闵元启听说了赶到盐池这边,纵是对李国鼎和王三益两人亦没有好脸色,只对韩森道:“此后愿走的不必拦了,除名不用,今日跑掉的一定要寻访记好姓名,此后永远不再录用。”
旗军不堪用,卫所糜烂,这是闵元启早就知道的事,但没有料想到军心民气居然崩坏到这种地步,在这边有粮领有吃有喝,自己待众人不薄,现在看来还是要以规矩约束,否则、民心军心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实在是靠不住。
天黑之后,陆续又有几十人走,剩下的人心也是浮动,没走的并非是胆大或是对闵元启忠心耿耿,也是实在舍不得那每天的四升粮而已。
但随着风声渐恶,走的人必定会越来越多,粮食虽是重要,但各人在这里十多天攒了不少,另外天气渐热,野菜野果渐多,人们凭少量粮食加野菜煮粥,已经可以轻松熬过春荒的这最后一点时光,如果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