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谋明-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家是认识很多权贵不假,甚至有一些南京的部堂高官都在盐货里头沾手,镇守太监之类更是从朱家拿好处。
    但这些都是盐商打通关节的必要之举,甚至各家大盐商都或多或少有些背景。
    只是终究力量是来自自身的家族,别人最多帮个忙,真遇到大事的时候,还是得靠自家。
    朱家的子弟中现在就有好几个在地方上当官的,进士出身的族人也不是没有。
    若是承平时节,一个总兵还真的算不得什么,闹的过份了,朱家花几百两银子就能买个御史弹劾,准保弄的不守规矩的总兵灰头土脸。
    现在这种时候,朱任重再愚钝也知道不比往年了,不要说一两个御史,就算把现在南京城里几十个御史都买通,群情汹汹弹劾刘泽清,也断然是伤不到这人一根汗毛。
    现在这种时候,靠的住的还是手头有武力的武将,别的都是虚妄。
    “不知道闵大人对战事有几成把握?”
    梁世发摇头道:“兵凶战危,打起来之前谁知道会是怎么样?”
    朱家父子沮丧之时,梁世发又接着道:“不过我临行之前,我们大人交代过。请我告诉朱老东主和朱家二爷,刘泽清必有不安份之时,若其出兵向云梯关之时,也是我们大人率兵与其争雄之时。我们大人说,刘泽清不来招惹,其是大明藩篱,北方长城,淮上重镇。若其举兵来向,就算他是什么藩篱,重镇,云梯关也没有坐着挨打不动的道理,道义在,人心便在,还有地利之便,战而不说必胜,却也绝不会失败,请朱老东主和朱二爷放心便是。”
    朱万和略感振奋,脸色都好看了许多。
    朱任重却不会被寥寥数语打动,只是沉声问道:“闵大人那里,兵力如何?我看这城中出兵就有三四千人,尚有千余骑兵,多是亲兵内丁精锐,加上在外会调兵相随,此役估计刘泽清会出兵过万人。我也知闵元大扩军备战之事,但不知道兵力如何?”
    梁世发知道此时便是关键,当下便含笑道:“这事也不能瞒朱老东主,咱们上一次仗打完,隔了一阵银钱凑手了,大人就立刻募了一营兵,两个千总部近四千人。后来又在地方上募了三千人左右,咱们也有七千人的兵力。以我们大人的练兵之能,又是打造铠甲兵器火铳等物,又有朱老东主帮着购买的上等精铁,苏钢,战马,硝磺等物,前几天还有朱家帮着从南京购得了三十门佛郎机和操炮的营兵,工匠等,我云梯关的守备兵力,进取不足,自保却是绰绰有余了。”
    “这样吾真的放心多了!”
    朱任重眼眉一挑,果然是有释然之意。
    眼前这事,如果刘泽清所部将士以雷霆一击灭了云梯关的守备,把闵元启轻松拿下,朝廷不会说什么,马士英和史可法都不会替云梯关出头,以免恶了刘泽清,影响淮上的防御,破坏四镇守备江北的格局。
    就算是周亮工这个淮扬道,现在借着拉拢闵家的东风,在江北官场的存在感都强了许多,据闻南京的许多大佬级的人物,都是写信向周亮工示好致意。
    这一仗,在官场上刘泽清极度不得人心,地方上刘泽清的打粮队做的是天怒人怨,如果刘泽清此时被绑赴西市问斩,估计会有成千上万的淮上百姓蜂拥而至,食其肉,剥其皮也不能解心头之恨。
    人和自是在闵元启那边,地利方面,其实有些牵强。
    刘泽清部驻淮安各府州县已经数月,且分兵到处打粮征饷,对地方的道路河流基本上是摸清楚了。
    云梯关一带全是近海滩涂地带,有大量的沙地盐碱地和湿地沼泽,整个盐城地方原本就是中国滩涂沼泽湿地最多的地方,后世有几个大规模的沿海的生态和湿地保护区。
    以后世江苏那么长的海岸线,港口城市却只能算连云港,也就是现在的海州一个,盖因除了连云港之外,其余的地方都形不成什么大规模的港口,更多的就是荒芜的海滩滩涂,没有景色也没有港口,这样的沿海线毫无意义。
    云梯关千户所是沿淮河布置,主要防御地方是当初的淮河出海口,明初时这里尚有大量海船往来,海运废驰和海禁兴起之后,这里就已经基本荒废了。
    从淮安府城而出,沿淮河一路东向,直抵淮河海口一带便是云梯关千户所的所在。
    淮河的出海口在此后逐渐淤塞,大量堆积的泥沙不停的往海中填充,这也是大片滩涂地的由来。
    在淮安之南不远又是灌河,再往南就是里下河,几条大河如血脉一般,将大片原本的空白区域连接在一起,并且逐渐民户聚集,形成村落集镇。
    在明初时候,这里除了卫所驻军之外,几乎是空荡无人烟的无人区。
    几条官道将各州县连接一处,没有山,也没有丘陵,江北淮安这里除了海州有个花果山外,盐城这一片地方,连高过十米的小山包都没有一个。
    村落掩映在田亩之中,田亩沿着河流和渠道舒展,沿着官道和夹渠小道种了不少树木,如果是在清晨的薄雾之中远眺,到处都是一片绿意盎然,除了稀疏林木之外,一切景致俱是在眼中。
    若是晴朗之时,更是可以一眼看到极远之处,除了林木房舍外,就没有能遮拦视线之所。
    这样的地利,说实在的是相当勉强,相借着地利与客兵交战,效果委实有限的很。
    不过好歹闵元启和部下们更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对河流,支渠,小道,都是更为熟悉,相比较而言,仍有些微的地利可言。
    七千多兵力,闵元启在朱任重眼里也有万夫不挡之勇,对这些老辈人物来说,武将除了戚继光之外,皆是以身作则悍勇冲锋来带动家丁部曲的打法。对闵元启的印象也是勇武强悍,胆大包身的纯粹武夫。
    有这么一个悍将带着几千人,有人和地利,那就真的未尝不可一战了。
    朱任重大为高兴,对梁世发和朱万和笑着道:“有数千兵马,依托人和地利,这仗也就能打了。只要扛上半个月,淮上激战不休,影响大局,朝廷也就不能不管,自会派大员到淮安来调和。刘泽清性子再暴戾阴狠,也是不能乱了四镇拱卫南京的大局,拿不下,吞不掉,他也只能认了。这一役只要顶住,云梯关一带到灌南,盐城,两个千户所,三十多集镇,四五百个村落,六十多万人,就算都落到闵大人手里了。此后再募集兵练兵,坐稳游击,再望参将,稳守地盘,将来总兵有望啊。”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力
    朱任重内心委实欢喜,这一阵子他的压力极大,杨世礼派人到淮安来活动,又岂瞒的过朱家?
    只要说动了刘泽清,云梯关的基业在朱任重看来多半保不住。
    朱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赚到太多,前期的铺开商路花费极大,又出大力替闵元启购买多种物资,赔进去的银子和人情都不算少。
    这才刚开始赚钱,还等着闵元启继续扩大盐池,将销量提高到每天四十到五十万斤。
    闵元启每天能赚两三千银子,一年收入七八十万两至近百万两。
    朱家一年也能多赚十万两。
    只是中转渠道商,能赚这么许多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了。
    很多盐商家族身家百万,那是多少代人积累所得。
    朱任重有一种感觉,如果一切顺利,可能自己有生之年,就可以看到朱家积累百万以上的财富。
    从几十万身家到过百万,这是一个质变,一次飞跃。
    朱家可以从普通的盐商巨户变成最顶尖的大明豪商世家,可以扩大族学,可以用联姻等诸多方式扩大交往的权贵圈子,栽培更多的族人为官。
    这样一个家族,等闲的势力就没有办法将其连根拔起,只需要二十年时间,朱家就会成为深植大明的巨树,大明不倒,朱家便是富贵绵延!
    若能做到这一步,自己便也是对的起祖宗和后世子孙,将在朱家的族谱之上,被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本在刘泽清出兵之时,朱任重已经绝望,不要说云梯关的基业了,此前的谋划布局和投入看来都等于扔进水里了。
    原本一个小小云梯关不会引人瞩目,引发刘泽清这样大人物觊觎,毕竟有兵保护,又地处偏僻,刘泽清的目光不会投到那边去,对一个小小游击,这个已经封爵的大人物也不会生出什么妒忌之心。
    不料有杨世礼这个败类在其中生事,将云梯关盐池拿出来吸引刘泽清的注意,此人一旦决定便是立刻出兵,没有丝毫犹豫和顾忌。
    朱任重心痛之极,也是沉重之极。
    经梁世发这么一说,才略有回转,甚至又感觉大有希望。
    梁世发当然也不会明说,现在是七月中旬,新军入营差不多三个月,初步的训练已经是完成,并且开始经常远程拉练和进行大规模的实战演练。
    少部份的新军将士也被分为旗队和百总规模,出动南下去剿灭小股的土匪,以此获得实战经验。
    总体来说,训练和实战都是交错进行,以闵元启练兵的强度,三个月的新军将士,在体能和阵列之上,比三年的营军老兵都强的多。
    枪术刀牌和火铳,多半已经是娴熟,但论个人搏杀技巧,不逊营兵,比起家丁亲兵来个人的技艺肯定还远远不如,但结合阵列战法,未尝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对云梯关所的将士们来说,个人技艺只是为了服务阵列,只有阵而后战,才有机会获得胜利。
    这也是闵元启对诸将的教导,甚至可以说是灌输。
    唯阵而战,阵而后战,这是闵元启的原则,也是云梯关将士们上下都认可的信条。
    甚至梁世发这样已经不再接受战阵训练的武官,内心深处也是这样认为。
    相比云梯关的战阵训练,刘泽清的营兵就是一群乌合之众,那些所谓精锐,无非就是战场经验丰富,也有一些搏斗技巧的老兵。
    虽然人数众多,梁世发也未感觉到有什么威胁。
    只有那一千多精骑,几乎全部是老兵劲卒,武艺和胆魄都有过人之处才有资格成为骑兵一员,战马精贵,没有过人的骑术和本领,绝没有机会成为骑兵,更不要说成为内丁亲兵。
    这一千多骑兵算是刘泽清的老本之一,他的十万大军,骑兵绝不会超过五千人,整个军伍的战马,包括杂马和骡子在内,也不会超过万匹之数。
    原本的山东镇就是二线军镇,战马数量和将士的精锐程度,披甲数,火炮等火器的配给都远在九边之下。
    也就是九边精锐俱丧于松锦之役,剩下的一点精兵在孙传庭之手,又丧于李自成手中。
    大明输光了家底,剩下的高杰,白广恩,唐通,这些二流将领和其兵马才有走上舞台中央的机会。
    若换了曹变蛟等总兵官和其九边将士还在,有刘泽清等人什么事?
    唯一的精锐,也就是驻守宁远和山海关的辽镇,那三万余人就算只有万余精兵,其实力也远非刘泽清能比。
    辽镇兵能在李自成六万多精锐老营主力的强攻下坚持两天,打的有来有回,虽然败象已成,其精锐敢战也不是普通明军能比的。
    山海关换刘泽清或是唐通等人去守,怕是一天也坚持不下来,直接就被李自成的老营兵给拿 下来了。
    刘泽清的麾下精锐,无非就是山东镇兵打的底,精锐则是刘泽清跟着朱大典参与剿灭登州东江叛兵时的兵马。
    其后刘泽清又参与了中原对李自成的战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