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谋明-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为刘泽清的心腹,若不是被派了这腾房盖屋的差事,李化鲸也是有可能被派到云梯关去,到了那头,只要将地盘打下来,刘泽清多半是派自家心腹子侄去看守盐池。
身为盐池的看管,当然也要兼顾生产出货,这里头上下其手的空间很大,就算刘泽清再狠也不可能杜绝部下贪污,所以有油水的职差多办是派自家心腹去主持,这样也算是肥水不落外人田。
其实刘泽清所部数十将领,多半也都是跟随多年,也可以做到令行禁止,但毕竟还是远近亲疏有别,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心腹。
“多谢化鲸哥提点。”刘之幹不是蠢物,一下子也是明白过来,当下脸上显露笑容,抱拳一礼,便是急急的打马走了。
半个多时辰之后,刘泽清的驻地派出传讯塘马,急召多名大将前往其府邸议事。
至傍晚时分,李化鲸看到刘之幹簇拥着刘泽润,姚昌,刘可成,阮应兆等大将在一千多亲军骑兵的簇拥下,离城而去。
李化鲸这才明白,年产数十万量的盐池在大帅心里有多么要紧。
刘可成和阮应兆两人原本是接了往山东的差事,正在准备行程。
刘泽清南逃匆忙,为了活命和不应召根本没有理会山东的事,结果到了此时此刻,在李自成已经夺得京师,八旗兵已经入山海关之时,山东的防御相当薄弱,应该是还有一个巡抚在山东,但现在是流寇,明军残部,地方武装犬牙交错之时,后来清军入关,顺军急退,清军先派八旗兵至山东,打下大半州府,赶走了进入山东的顺军。
然后设山东巡抚和多名总兵,但八旗主力分为三部,一部准备随多铎南下,一部是阿济格所部,实力最强。还有一部是豪格所部,预备入川与张献忠交战。
山东是最空虚的地方,只剩下山东巡抚的几千杂兵,还有若干地方武装。
刘泽清在此时派了刘可成和阮应兆前往山东搬取家眷,两人率精骑千余,大摇大摆进了山东,千多兵马大摇大摆的在山东境内巡行,不仅把刘泽清的家人都带了出来,还沿途又募了几百壮士,然后安然无事折返回淮安。
当时的四镇若有意恢复,清军主力在河南与顺军交战时,完全可以直上山东,甚至能威胁北京。
若真如此,清军只能放弃全力攻顺,左右为难,其南下得江南的进程也会被打乱。
几百上千兵就能在山东镇内横行无阻,可见当时清军的兵力有多困窘。
待多铎南下时,高杰残部,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的大半部属,左良玉部,瞬间近百万明军投降归附,其中不乏骄兵悍将。
南明的残余势力,就是被这群降兵降将给消灭掉,其无耻之处,简直难以尽述。
现在为了盐池之事,刘泽清是将自己弟弟,侄儿,还有心腹将领全部派出,若不是李化鲸差事也要紧,怕是也会被派到云梯关那边去。
诸将先出,然后驻在城中的步兵也在隆隆鼓声中集阵而行。
在淮安府城所有人的眼前,整整三个营头六千多营兵从城中各处校场上涌出,这些客兵多是驻府城的精锐,应该也是这一次战事的主力。
李化鲸知道出兵多半不是眼前这些兵,在城外山阳灌南各处驻守的兵马应该也会派出几千兵,几千主力配千多骑兵精锐,加上几千炮灰,对一个拥兵两三千的卫所武官来说,这一次派出一万多兵,也算是以狮搏兔了。
估计还是因为盐池要紧,刘泽清应该是害怕战事拖延对盐池有损,打算是雷霆一击,大军压境压跨闵元启等人的反抗意志,顺利入驻,然后能以最小的代价接收盐池。
府城中人也不知道出了何事,就看到大股的山东兵从各个驻地蜂拥而出,所有人脸上都显露出忧心忡忡的神色。
他们也谈不上什么队列,多半的人戴范阳笠,少数的兵和武官们戴兜鍪铁盔,多半的人手扛长枪或长刀,也有拿长斧,长戟,或是拿着刀棒,狼牙棒等各色武器。
只有少量戴铁盔的身上才有甲,或是绵甲或是皮甲,骑兵已经早早出城,这些后出城的俱是步行,只有极少数武官够资格骑马,他们夹杂在步兵之中,意态骄纵,扫向那些围观的府城居民时,就是一种高高在上,掌握人生死的骄狂神色。
客兵一惯如此,甚至在行军之时,还踢打碍事的小贩,挡路的百姓,将那些人打的满脸是血的躲开之后,客兵们便是一阵放纵的狂笑之声。
这帮人,几乎身上都没有了人味,他们在崇祯十年前后跟随刘泽清,一支部队的新兵补进来,没有几天就会被原本的气氛转化改变,就算有的人禀赋并非坏人,但进了这支军队时间久了,在染缸里泡久了,好人也是变成了十恶不赦的恶棍。
这些客兵,在河南,山东,再至淮安,到处抢掠,杀人,绑票,开初可能是为了打粮需要,待到后来很多杀人抢掠奸。淫等诸事,已经是完全是为了释放兽性。
这伙客兵,就是一群人形野兽。
这些兵也是和刘良佐的兵一样,都是恶行累累。
扬州,嘉定等屠城诸事,多是这些兵所为。
甚至他们远到广西,广东也是屠城,广州屠城,就是李成栋率部所为,其现在是四镇中高杰的部属。
可以说,南明的诸多惨事,包括南明灭亡,江北四镇和三顺王,吴三桂,这些汉人降将才是最为可恶可鄙的汉奸叛徒。
四镇之中,又以刘泽清刘良佐两部军纪最差。
当时人的记录便是:各镇分队于村镇打粮,刘泽清尤狠,扫掠民间几净!
寥寥数语,说不尽的便是刘泽清的骄狂跋扈和残忍之处,描述不了的,便是淮安府下各州县村镇百姓的惨况。
客兵大举涌出,在出城之时还怪啸吼叫,城中百姓先还敢出来看看,看到客兵越出越多,各人都被这声势所惊,加上不知道出了何事,到天黑城门还未关闭,尚有客兵陆续出城,城中已经是谣言四起。
朱任重站在自家宅邸的楼上,看到客兵川流出城之时,也是忍不住忧心忡忡。
朱万和也是和老父站在一处,看到几千客兵精锐出城的景况时,更是面无人色。
“大兄尚在云梯关”朱万和说了半句话,便是将目光投注到身边的客人身上。
客人至淮安府城已经多日,也并未说明目的,只是象是在府城中游玩一般,住在朱家十来天了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朱家倒也不在意,不要说这几个云梯关的客人,便是再多十倍人过来也是无所谓的事情。
哪个豪绅巨富家里,不养十几二十个清客?上门来告帮的故旧亲朋,住上十天半月,再给一笔银子打发走路,这才是豪门巨商家族的底气。
朱任重和朱万和的别扭之处在于,这几个云梯关的来客对他们父子二人几乎是寸步不离,每日都跟随左右。
哪怕是在此时此刻,城中出了如此大事,父子二人想密谈商议的时候,仍然是有一个云梯关来人跟随上楼,不离左右。
“朱老爷子有什么说的可以直言。”云梯关来人穿一身灰衣箭袍,头顶一顶竹笠,看起来象是个武人,又象是行商雇佣的保镖,说话爽直痛快,身上武人气息虽不明显,但自有一股利落干练气息,令人感觉也算是个人物。
说话的便是梁世发,这一次他是奉命前来淮安,一则看刘泽清的动静,二来便是紧盯朱家,免得发生大事之时,朱家受到牵累,或是出什么不该有的变化。
当下见朱家父子皱眉不语,梁世发便又接着道:“这些客兵大举出动,事出突然,近来南北方向都没有动静,当不是对付流寇来袭,我们在城中安插的探子又查到杨世礼再派人来府城活动,从动静来看,多半就是往我们云梯关而去,目标自然是我们闵大人和咱们的盐池。”
朱任重有这方面的考虑,并且感觉多半是如此。
朱万和听闻此言,也是落实了心中猜想,一时间脸色更加难看起来。
第一百六十一章 地利
朱任重沉吟片刻,说道:“梁兄弟,我看要不要去刘某跟前活动一二?许诺他一年分三成左右的好处,怕也差不多能打动此人。我朱家虽然只是商家,背后也有若干人撑腰,东宁伯总不会一点面子也不给?”
“朱东主,恕我直言,无用的。”梁世发经过多次历练,已经较此前成长许多。换了半年前,在朱任重这样的大豪商大东主面前,哪有他说话的份?不要说资格不够,便是资格够了,换成以前的梁世发也必定是唯唯诺诺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现在的梁世发却是相当的沉稳,自信,只是眉宇间也隐隐有些忧色。
对刘泽清的动作,其实闵元启早就有所准备。
梁世发领着一队人进驻淮安,就是准备的今天此时。
有杨世礼这个知根底的对头在,对方又和刘泽清有所牵连勾扯,加上有盐池的收入足以使刘泽清这种没底线的军阀眼红……
闵元启是没指望自己现在的官职能拦住刘泽清,这是在几年前能暗杀弹劾自己给事中的军阀,给事中是清流一等,在大明的官场体制中仅次于翰林,六年或九年给事中都给事中做下来,一转迁就是四品京卿,放地方就可以直接当上三品地方官,不要看官职低,在大明的体制之中,在军国大事上都给事中说话的权力比翰林还要大的多。
翰林是要养,给事中则是要搏,在大小事上给事中都能发话,并且言之有物很快就会转为军政实职,成为一方大吏或朝中重臣。
多少封疆大吏部堂高官,俱是出身为给事中。
这样的官员,刘泽清都敢刺杀,甚至在几个月后,其还派杀手去刺杀刘宗周。
这也是丧心病狂之极了。
刘宗周不光是左都御史这样的国朝顶级大吏,同时还是海内名儒,儒学重镇,其学说影响海内士子,是资历比黄道周还要老的大儒,名儒。
这样的大儒刘泽清都不放在眼中,何况是区区一个刚授职的游击将军?
破了云梯关守备,拿下盐池,给闵元启按上一个通匪通盗的罪名,这是什么大事?马士英还是史可法会追究,或是他们有这个实力来淮安彻查追究?
说白了便是现在世道不同,旧有的秩序在崩坏,朱任重的话,只是引得梁世发微笑摇头,这位老人,还是没有彻底明白过来。
“无用的。”梁世发摇头一笑,说道:“朱东主以为,跟一年四十万银相比,一年十万,以东宁伯的秉性会怎么选?”
朱任重面沉如水,也是明白了眼前云梯关来人的意思。
刘泽清的性格,要么不动手之前先拿足好处,现在既然决定动手,也就绝不会满足朱任重开出来的三成的条件。
“那岂不是完了?”朱万和跺脚急道:“大兄还在云梯关,父亲,我们得想办法把大兄救出来啊。”
“我想这一点朱东主和朱二爷都可以放心。”梁世发很沉稳的道:“我们大人把我都派到淮安府这边来,就是担心两位的安危。朱大爷是我们大人的好友,又是一直鼎力相助,我们大人绝不会令他身在险地而不闻不问。”
“是这个理。”大事当前,朱任重到底掌权主事多年,也见识了颇多风浪。
朱家是认识很多权贵不假,甚至有一些南京的部堂高官都在盐货里头沾手,镇守太监之类更是从朱家拿好处。
但这些都是盐商打通关节的必要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