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铁血宋徽宗-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旨,命令博学之士编撰新的数学物理课本,数学以物理以沈括的水平为基底,再加上一些别的知识。
  下旨,把钢笔的虹吸原理简单说了一下,让将作监研究能储墨的笔。显然不能用钢的笔头,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要耐磨,出水流畅不泄露,骑马颠簸都不能漏水,密封的好,还不能堵塞。
  钢的笔头会刮破宣纸,就连自己早些年用纸卷着石墨条做的简易铅笔,都会一不小心就刮破宣纸,如果下面垫了防洇的毡子,还会直接捅穿。
  问了皇后才知道,羊皮纸是真的用羊皮做纸,看来不行,羊皮还是留着给穷人做衣服吧。
  ……
  一转眼两个月过去。
  关于《苏轼治水条陈》的议论非但没有分出胜负,反而传遍全国,黄河两岸任职的地方官,以及老家在黄河两岸的官员纷纷上奏,一些乡绅百姓都来上书。卷入了大量的无关人员、以及无知群众。
  是个人都想出来评判一番,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慨和观点,其中不乏没见过河流的人。
  苏轼粉和苏轼黑展开激烈骂战,御史们趁机刷足了本月的KPI,一半刷了苏轼,还有一少半刷章惇。
  林玄礼心里有计划,只是不说。看完了一百多份、分四个立场对治水提出探讨的奏折之后,感觉自己脑袋里都是水,瘫在椅子里喃喃自语:“说好的真理越辩越明呢?我疯了我让他们都探讨。”光是看的就要把人累死了。
  童贯在旁边满脸心疼:“官家辛苦。小人见官家为了天下大事,这样忧愁劳烦,小人心里,呜,想替天下万民叩谢官家隆恩。”
  “哎,官家就应该做这个。”太受用了!
  有些人简单直白诚恳恭谨的上奏,有些人趁机掉书袋,把那些佶屈聱牙的词儿,蚂蚁抱团似得字,还有不知道从哪儿援引出来的神话故事一顿使,阅读难度加两倍。
  揉揉眼睛,走到窗口看了看。
  为了防止刺客,官家的书房周围连一颗大树都没有。幸好杨戬知道官家喜欢看茂盛的植物,按季节送了许多开花不开花的盆景过来,水缸里的碗莲也开始发芽长叶。
  正盯着枸杞树、白玉兰、晚香玉的盆景看了一会。
  “官家,枢密副使求见。”
  “请他进来。”
  枢密副使手里捧着三封信走进院里,直接被引到檐下。抬眼偷瞧,官家正往养了金鱼和碗莲的大缸里扔鱼食,脸上看起来有些疲惫。深深作揖,直接说正经事:“官家,臣得知西夏王李乾顺又遣使往辽国求娶公主、郡主,依然被辽主拒绝了。”
  “不错不错。”
  枢密副使又说:“辽国女真部,最有可能谋逆辽朝的完颜阿骨打在平乱之战中中箭,不治身亡。他的次子完颜宗望,名斡离不继承酋长位置。”
  怕官家忘了这个酋长的事,补充资料道:“完颜宗望此人骁勇,十三四岁起随父征伐,常在左右,屡建殊功。虎父无犬子。斡离不此人精细,执著,仁慈善良,喜谈佛道,面相饱满光润丰腴似佛,女真诸部都归心与他。”
  林玄礼非常镇定:“我听粘罕说起过他。仁爱勇猛,可算是佛门护法力士。”
  打铁还要自身硬。果然不出我所料,江山代有才人出,继位的果然是斡离不。
  枢密副使心里暗暗的畅想了一会,辽国再分裂成契丹国、渤海国、女真国三个大国以及零星的小部落,这样一来大宋就是最强大、最辽阔的国家了!那该是多么美好的局面啊!
  林玄礼心说:'历史向着未知的走向发展,新的冒险开始了。'
  '我要成为五大洲四大洋之王!'
  '额呵呵呵,先把西夏、大理、辽国、女真都收拾清楚再做梦吧。'
  下午有安排好的经筵。
  林玄礼坚持听经筵不是为了听古代的明君圣王、孔孟之道以及貌似很牛批很万能实际上并不好使的《周礼》,他只是有选择性的收集圣人言论用来支持自己的每一项大计划。扯虎皮做大氅和大臣们互喷,需要圣人支持。
  现在经筵的讲师开篇就讲大禹治水。
  三皇五帝就是政治正确,要是说秦始皇修郑国渠、隋炀帝修大运河那就是政治错误。讲师显然是支持治水,支持苏轼疏通山路水脉的思路。
  饱学鸿儒和上上一届的榜眼作为皇帝侍读,在经筵上好一顿煽动。
  林玄礼放空大脑听了一个时辰,期间专心致志的想蒸馏酒,回头一封草诏发往中书省,下令先在  ()等几路按照苏轼的计划开始动工。
  中书省直接驳回了这份草诏:恳请官家与群臣商议,厘定征调民夫人数、调拨款项、动工先后顺序再发诏书。
  官家直接吃了半只羊腿,修身养性,准备明天把这件事彻底定下来。
  吃撑了,得知皇后今日要斋戒,叫值班的史官过来陪自己下棋。
  史官:“臣的职责不在此。”
  林玄礼调侃道:“没关系,朕叫人给你做了方便随身携带的笔,笔里还要带墨水,你先把笔墨纸砚搬过来,一边和朕下棋,一边打谱。”
  史官:“……”官家真风趣,手里还不停笔。“臣记言记事,官家如果不说话,臣什么都不用记。”
  林玄礼做了一个涂上浆糊沾上嘴巴的姿势,也懒得说话,指了指棋盘。
  史官:“……臣遵旨。”
  刚厮杀了一刻钟,喝了一些安神助眠的甘草花茶。
  内侍急切的奔进来:“官家,出大事了。”
  林玄礼拈着棋子:“嗯?多大事儿?”
  内侍气喘吁吁的说:“水部衙门走水,有一名主簿将苏相公的《治水条陈》整箱……付之一炬。”
  史官震惊的站起身抓起笔,沾了点墨,开始记录。
  屋里的气氛近乎凝滞。
  谁都知道那是苏轼两年心血,十几箱资料汇总出来的一箱条陈,就放在水部允许人翻阅,一旦被烧毁,恐怕很难再完整的恢复如初。
  而官家刚刚令中书省拟旨,按照计划行事。
  林玄礼微微一笑:“呵呵,不要紧,我有备份!童贯,你去苏府一行,告诉他不要担心。”


第130章 
  轼得知消息时正在和弟弟、朋友喝酒,瞬间醒酒,差点昏倒。
  苏辙大为心痛,极力劝说:“哥哥,传言不可信,先去水部看一看。或许救火及时,还有残存的稿件图纸。这放火的主簿楚润是什么人?和您有仇吗?”
  苏轼也顾不得此时临近宵禁,哪怕丞相违反宵禁是重罪会被弹劾,立刻踉踉跄跄的站起来:“备马,快,快,去水部。”也想不起来楚润是什么人,心乱如麻,痛心疾首了一会,把脸埋进热毛巾里擦了擦。
  在爬上马背时,已经开始思考怎么再把治水的细致条陈整理出来,一箱子完整的条陈,十一箱资料中有三箱搁在水部供那些懂得治水的官员翻阅研究。多亏最近议论治水条陈的人太多,倒是能从他们引用的部分中找回来不少。但那些尚未公开的地形图样,恐怕很难再去找。
  被苏相公撇下的客人没有半点怨言,只是在暗中议论:“楚润,楚儿,呵呵。”
  “这名字,难怪品行不良。”
  “不可说这样的话,名妓的品行倒比这主簿强上何止百倍。”
  “看来楚家家风不良,没什么学识。”
  唐朝有个名妓,名叫楚儿,字润娘,楚润后来就成了代称之一,通常用来押韵。
  另外两名丞相和宫中同时得到消息。
  章惇大为惊惧,对妻子儿孙说:“有人害我!要栽赃嫁祸我!老夫这就进宫自辩。官家必然盛怒,老夫在官家眼里睚眦必报,唉,恐怕凶多吉少。幸好十天前已经命令沿岸的府城,派遣衙役插柳,或许可以稍加转圜,直到查出真凶。”
  立刻起身更衣准备进宫。他是反对苏轼的治水条陈,不是反对治水。而且经过这两个月的议论和对治水经验的学习,已经逐渐让步到觉得《治水条陈》中有九成内容合情合理,但希望苏轼不要冠名,改称《宣德治水条陈》,理由也很充分,因为官家大力支持他公费旅游两年多,才写出这箱条陈。
  范纯仁本来在练气功养生,虽然没有真气内功,还被吓得差点真气逆行。
  老头连声催促:“快,备马,备马,准备进宫。”
  ……
  林玄礼在屋里踟蹰了一会,越想越生气,三尸神暴跳五灵豪气腾空,气的太阳穴冒火,七窍生烟。“备马,朕亲自去看看。”
  高蜜慌忙劝阻:“官家,已经到了宫禁、宵禁时分。童贯去开解苏轼,肯定能劝的他不紧张。”
  “我要亲自去看看这烧书的主簿,什么个东西,胆敢公然对抗朕,”林玄礼咬着牙发怒,随手摘下墙上挂着的清霜宝剑,抻出来一瞧,宝剑光寒:“直接杀了反而便宜这朝廷败类。还不快去备马?谁敢多劝半个字,明天把你送到边关去!”
  高蜜赶紧给小内侍使了个眼色,对面完全没懂,气的他没办法:“小人这就去叫御马监备马。官家更衣。”
  出门去扯了一个小内侍:“快去禀告娘娘。”
  林玄礼飞快的穿好外衣,直接往外走。内侍们慌忙跟上。
  守这个宫门的正是狄谏,宫门使是个距离皇帝很近、很方便叫进去聊天的职务,而且关系重大。狄谏本该据理力争,诤谏官家在宫禁之后不能出门,那样是忠臣模样。但他这俩月数次听官家计划治水,治水之后攒钱打仗,策划的那么好。他不知道宫里还有两份备份,宫外的消息禀报来时,还以为官家期待的事又被毁了,正在心下戚戚。见官家佩着刀,杀气腾腾的大踏步走过来,他也不废话,走过去牵住马缰绳:“开宫门。官家,狄谏侍奉您出宫。”
  “很好。”
  狄谏嘱咐自己的扶手,随即也上了高头大马。
  史官迟疑了一下,翻身上了自己的小毛驴。
  宵禁时,能容纳八辆马车并驾齐驱的大路上连个人影都看不见,只有一些野猫野狗在游荡,影影绰绰的夜色中,小河中有些蛙鸣,乌鸦和猫头鹰的叫声从远方悠扬空寂的飘来。
  此时也算月明星稀,就算不打着灯笼照路,也能看清楚。
  狄谏带出来的宫中侍卫手持写有‘禁中’字样的灯笼,巡夜兵丁远远看见了,就知道是宫中派人出来,不上前盘问。
  二十一骑快马和一头跑得很快的小毛驴一起到了工部衙门,水部就在工部之中。
  此时水部内外乱成一团,工部尚书和开封府尹沉默相对但互不相让,各衙门留守的夜班成员,兵部管驿站的官员,连远处枢密院值夜班的官吏都跑来看热闹。
  狄谏在前头开路,小吏看他穿着武官服色,身边的人手执‘禁中’灯笼,就知道他是宫中戍卫的武官,长得又如此英俊,气质儒雅,没有半点粗鄙,真玉堂金马多风韵,就知道是谁。
  再看他身后按着佩刀、龙行虎步、怒发冲冠的布衣青年,也大概猜到了身份。
  狄谏说:“官家亲临,诸位还不近前参拜。”
  众人各按身份,拜的拜,跪的跪。
  林玄礼冷着脸问:“楚润在何处?烧毁的条陈还剩多少?”
  工部尚书连忙带路:“官家请随臣来看。楚润拖延不归家,监守自盗,偷拿了治水条陈一箱,资料三箱,搁在屋中,泼了几盏灯油点火。屋外有人看到火光冲天,慌忙呼喊,众吏一起取水施救,又用门闩、尺子打晕了楚润。潜火队(消防)还没到,火就被他们十几人扑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