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5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商人笑了,“正牌官军?这些不都是朝廷的官兵吗,还有正牌和冒牌之说?”
“我看这官兵出城,没个一时半会儿的也走不完,怕是有几万人!你坐,你们都坐,今天的茶水,我包了。”
这会儿是店家出来了,一个大腹便便穿着袍子的中年男人,满脸堆着笑,“哎呦,苏州的客官就是阔绰,敢问是哪家的老爷?”
那商人微微一笑,将一块银锭摆在桌上,好像轻如鸿毛,口中轻轻飘出三个字。
“黄华堂。”
“黄华堂!”店家毕竟是能在西安这种繁华道路上开铺子的,基本人脉有一些,见识也不浅,脸上一震,不可置信般问:
“是皇家商会的东家吗?”
黄华堂笑了笑,“那我倒要问问你了,这普天之下,皇家商会的掌舵者,还有人敢假冒不成?”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店家尴尬的笑了笑,“黄东家,您能来小铺,简直是让我们这儿蓬荜生辉啊!”
“欸,再说这些客套话便俗了,你还没回我,何谓时下百姓所说的正牌和冒牌官兵?”
店家请示了一下,这才小心翼翼坐在一旁,说道:
“倒也没别的,老百姓啊,都朴实得很,现在有些兵是不做事的,欺压良善是把好手,便是冒牌官兵了。”
“而那些朝廷新募的,都是从民间挑选的有家有室子弟,知根知底,军纪严明,才是正牌官军。”
“原来如此,看起来,百姓倒不糊涂…”
黄华堂说完,小呷一口,忽见官军队伍停了下来,起身一望,却见到是城门处有些拥堵。
“那是怎么了?”
不等店家回答,街边两侧就都议论开了,不知是谁,激动的喊了一嗓子。
“是张大帅,大同军到了!”
“正牌官军来了!”
要是以往,有人喊出什么正牌冒牌官军来,卫所军将们少说也要一顿好打,可是今日他们不敢,顶多只是瞪了两眼,在心底默默发狠,等老子带兵从关外回来的。
原因,自然是刚到城外那支举世闻名的强军。
军将们顾不得街边百姓充满阴阳怪气的欢呼,紧忙小跑着来到城门,向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大同军众人鞠躬。
“见过大帅,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西安府泾阳总兵督漕运事宋利是他们的头,现在也已经察觉到一些朝廷这次调他们出关的猫腻,可话虽如此,却不敢多说。
“不是说,调动兵马,整顿军需,少说要到今年三月吗?”
张万邦一手牵着马缰,望向长长的官军队伍,看着这些歪歪斜斜的兵痞子们,心中不免担心。
还好这次朝廷的意思,是把这些人临时调到关外整顿,不然要是让他们上了阵,真有可能再闹出一次萨尔浒之战。
眼前这个宋利,名号不怎么样,只是个杂号总兵,这样的总兵,在西安府就有八九个。
可他不同,宋利也督管着西安府的漕运事务,属于典型的职位不高但是权利很重。
漕运乃是重中之重,尽管有圣旨在上,还有讨伐建奴的大义为先,朱燮元这次调漕运兵出关,却还是有些说不过去。
有明以来,漕运兵出关作战都是从无先例,朱燮元的做法,很是在地方上引起了一阵议论。
但也就仅仅只是议论,朱燮元在山陕两省军中的威望,还是无人可比。
张万邦也猜得到,总督调宋利出关,肯定是不打算让他们再回来,想到如此,自然没给留什么好脸色。
他冷淡的道:“哦,反正是要来,边疆无事,蒙古诸部臣服于本朝,还不如提早来了。”
宋利只能憨笑,随后转身,道:“那末将带大帅入城,视察城中军备,看看有什么要添置的。”
“不必了。”张万邦却是果断回绝,“你只管领着本部兵马出宁武关,到了畿辅,自然有勇卫营的陈总督和英国公交接。”
“眼下讨贼事大,别的什么,都可以戴罪立功,你不必担心,本帅这次来不是查这些的。”
张万邦把话说的这么明白,倒是给准备了满嘴接口的宋利一时间给整不会了,他心中大喜,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
“既然大帅开门见山了,末将也不多说了,请入城吧!”
第九百零一章:卫所新制
虽说这次的轮防换驻和出关击奴赶到一起,事情有些蹊跷,可卫所军将们都是一盘散沙。
尤其是经过改制后,山陕两省的卫所势力大不如前,便是宋利,也只能在张万邦这样的九边大帅跟前点头哈腰,遑论其余的人了。
张万邦为了地方稳定,还是留了个心眼,给宋利卖几个好脸色,入城后并没有立即要查探兵备虚实的意思。
如此一来,卫所的军将们也都安心了,乐颠颠的前往太原城。
山陕两省的官军要在那里集结,并且同各省的官军一样,在通州一带驻扎,等待朝廷的下一步旨意。
在朱燮元和张万邦的一镇一调之下,山陕两省没有太大的乱子出现,只有几个千户所发生了哗变,但是很快平息。
这样的小事,现在基本已经无足轻重了。
山东由于有袁可立和海防名将张盘的存在,大抵和山陕两省相差不多。
至于说湖广、河南,倒是出现几次卫所官兵聚众反对,但是被湖广兵备傅宗龙和正在河南剿匪的孙传庭一一化解。
总而言之,这次朝廷调动各地卫所军队出关,就是连哄带骗,能少一事便少一事。
只要到了畿辅,那就不是他们说的算了。
。。。。。。
从去年十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天启八年的二月底,这次声势浩大的调兵行动总算是接近尾声。
虽然轮防换驻还在各地督抚的调度下进行,但江南以北的五个省份的情况,都已经被十分清楚的摆在朱由校的御案上来了。
多少年了,大明的皇帝也从未对手中天下的情况如此了解,尽管这还只是摆在台面上的半个天下。
“山西调卫所兵六万八千,山东调卫所军八万,以备倭军轮防换驻,湖广有兵二万六千,河南有兵一万四千。”
兵部尚书王洽正坐在西暖阁的椅子上,汇报这次兵部接到全国各地的情况。
朱由校听完,深吸了口气,“也就是说,这次朝廷从中原五省调兵几近二十万。”
“是,陛下,这还没算畿辅和九边要出关的兵马,全部加在一起,只怕现阶段准备的三十万套棉衣还不够。”
闻言,朱由校一愣,道:“就算全部算上,也难有三十万人,现在已经有了三十万套棉衣,怎么会不够?”
王洽笑道:“陛下,棉衣还要分发给辽东各地的兵马,以及受灾的辽民百姓,还要考虑到收复建州后的俘虏,没有五十万套,都是不够的。”
“就算有五十万套,也不能停止,要一直生产棉衣和被褥,直到辽地完全足够使用,不然人心浮动,即便收复了建州,也迟早生乱。”
朱由校道:“倒是朕想的简单了,棉衣的事,朕已下旨让兵仗局和浣衣局加紧生产,征召民间的商人协助朝廷生产。”
“皇商会那边呢,没什么动静吗?”
王朝辅一旁笑眯眯道:“爷,皇商会的黄东家近日前往西安,正赶上张大帅带领大同军轮防换驻,他们俩商量好了,皇商会可以提供九边边军及灾民的棉衣、被褥所需。”
朱由校松了口气,靠在座椅上。
“如此看来,九边的棉服厂都可以腾出手来,去生产辽地这次作战所需的棉衣和被褥了。”
王洽也是一笑,道:“如此甚好,棉服和被褥充足,将士们有基本的保温措施,也能稳住人心了。”
换句话说,没他啥事了。
不过他刚在心底松了口气,朱由校便又说道:
“王爱卿,还有件事,这次从中原五省调兵二十万出关,地方势必空虚,是时候下发布告,在全国广募新兵了。”
王洽心下一紧,问道:
“这是自然,只是陛下要告知于臣,此次扩招,是仅限中原五省还是全国十三省。”
“新募兵员是以营兵为制,还是仍属卫所。”
卫所改制,朱由校想了很久。
完全取消,用另一种制度代替,这几乎是在这个时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可以在基础上加以改进。
于是向旁侧点了点头,说道:
“此事朕夙夜思虑,想了很久,觉得祖宗之制,还是不可轻动,但卫所制度行使如今,早已不合乎当今天下。”
“朕对卫所制度稍加改动,由兵部下发,以为新制。”
王朝辅一招手,王承恩立即上前,将文书奉至兵部尚书王洽身前,后者看时,脸上屡屡泛起惊异之色。
“陛下改制,臣…”
“怎么,爱卿有话,但说无妨。”朱由校笑道,“毕竟是日后要施行下去的新制,不能只听朕一家之言。”
“不不不,臣是觉得,陛下此番取消军户世袭身份,在中原五省撤销营兵,禁止募兵等诸多新制,实在是天下军民闻者大快之举。”
王洽看罢,浑身颤抖,起身匍匐在地,高声疾呼。
“臣,替全天下的军民百姓,谢谢陛下这大恩大德了!”
朱由校连忙起身,将他扶起,笑道:“爱卿这是为何,卫所改制,本朝已酝酿多年,至今尚未完全施行,朕时常都觉得对不起天下臣民。”
“时至今日,卫所制度陈旧腐烂,是该以新制代之。只不过朕想着,卫所毕竟是太祖爷定下的根基制度,还是不要更名易姓的好,还是叫做卫所,也免得麻烦。”
王洽被扶起,已然是老泪纵横。
君臣二人各自做好,缓和片刻,朱由校再度望向一侧,问道:“兵部之事已毕,此次大军出关,所需军饷几何,户部有没有个章程?”
。。。。。。
待兵、户两部尚书从西暖阁离开,已经是深夜。
朱由校伸了伸懒腰,拖着疲惫的身体,正打算前往坤宁宫歇息,正走到皇极殿前的廊道上,向外一望,顿时便挪动不开眼睛。
入目所见,皇宫大内,处处都是悬挂着明亮的灯笼,每一个灯笼下,又要有勇卫营兵士值岗守卫。
京师街巷,也是一片的灯火万家,与紫禁一墙之隔,仿佛像是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令朱由校喜欢欣赏的小民世界。
正欣赏着,一侧有静静的脚步声传来。
朱由校连头也没动弹一下,便是道:“朝辅啊,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吧。”
“爷,是皇家商会的黄东家,要奴婢禀明陛下,说有一种关于正牌和冒牌的新点子,还望爷能准许。”
朱由校呵呵一笑,负手转身,走往坤宁宫,轻飘飘说道。
“什么正牌冒牌的,随他去弄,你也回去吧。”
王朝辅立在原地,目送天启皇帝离去,笑道:“爷慢着点儿,天黑,当心踩空了。”
更远处,朱由校回道:“知道,知道了。”
第九百零二章:三班衙役
“皇爷,这才寅时,天还没亮,多歇会儿再去吧。”坤宁宫内,张嫣极不情愿的起身,替朱由校披上明黄色的绸袍。
“唉。”朱由校叹了口气,转身刮了刮她的琼鼻,“不起来不行啊,王朝辅方才说了,内阁的几名阁老已经到了,朕不好叫他们一直等着。”
“内阁首辅魏广微,武英殿大学士许为京,个个都四十好几的年纪,朕受得了,他们受不了。”
闻言,张嫣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替朱由校穿戴好最后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