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4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了他们前来,指挥救火的京师戍卫游击将军上前笑道:“是什么风把二位部堂吹到这里来了,不怕再炸一次,命也丢了?”
    倒也不怪乎游击将军会如此意外,一般出了这种事,都是他们这些刀头舔血的继续卖命,朝堂执笔写奏本的,大部分都要缩在家里,等风声过去,再跳出来喷人。
    李养正拱手道:“没什么法子,王恭厂隶于工部,而我又是刑部尚书,现下生出这种祸事,不能不出面。”
    “陈将军,火势如何了?”
    闻言,游击将军陈嵘耸了耸肩,道:“我们已经在这一个多时辰了,带来的水已快用光了。”
    “可是这火势…”
    他顿了顿,将目光重新望向眼前火势烈烈的工厂,重新组织了下语言,吞吐说道:
    “这么和二位说吧,我觉得这火邪祟得很,扑不灭,而且越扑越旺!像是…内中有什么东西,在助涨火势…”
    “我知道这话听起来有些奇怪,可…”
    不等他说完,李养正忽然打断,说道:“不奇怪,一点儿也不奇怪,相反,本部堂还觉得正常得很。”
    陈嵘闻言一愣,下意识道:
    “部堂大人何出此言?”


第七百六十八章:石漆水
    话音刚落,前边陡然间一声巨响。
    却是救火官兵用光了水源,调集来王恭厂原本备存的水桶,从中取水,想要继续扑灭火势。
    不承想,官兵们提着水桶,将水泼到火上,火不仅没灭,反而如同火上浇油一般,“噌”地一下窜起老高。
    官兵们吓得扔下水桶,转身就跑,就是这样,许多人还是被突然燎起的大火烧掉了眉毛,额上光秃秃的一片。
    “闪开!”
    “老吴,闪开!”一名官兵大声喊着。
    老吴站在马车边上,正卖力的装水协助灭火。
    谁也没想到,众官兵扔了水桶,火势居然顺着地上的水迹一路反烧过来,引到了装着水桶的马车上,轰的一声炸开。
    一下子,救火的官兵死伤惨重,哀嚎一片。
    那个老吴,双脚都被直接炸飞,整个人躺在地上,身下血迹斑斑,眼看着便是活不成了。
    余的官兵,也都没有好到哪儿去。
    有些人被炸成了轻度耳鸣,有些人浑身都沾满了王恭厂取出的那些怪水,在地上惨嚎着翻滚,最终还是被活活烧焦。
    薛凤翔活到这么大年岁,什么场面没见过,但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人在自己眼前被活生生烧死的。
    他后撤了几步,一下子便呕出来。
    李养正毕竟是经常去刑部大狱的人,虽说频频蹙眉,但是神情还算稳定,站定在原地,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陈嵘被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搞得目瞪口呆,连忙上前指挥局面。
    不想,马车接二连三的爆炸,引得拉车马匹受惊,撒开蹄子乱跑,一匹马就这么直直的撞在了陈嵘身上。
    毕竟是血肉之躯,陈嵘直接撞倒在火中,这么在地上一扑腾,盔甲上也沾满了那种怪水。
    李养正看着指挥救火,反而死在火中的陈嵘,面色微微动容,转身道:“走吧,这里还不安全。”
    “我们回去,向陛下禀明陈将军的忠贞。”
    薛凤翔道:“不继续查了?”
    李养正先是安排了救火的官兵秩序撤退,处理好伤员,才冲他说道:“一来眼下王恭厂情势未定,还不安全。”
    “二来,我们查案,只知道这些就够了。”
    。。。。。。
    南海子行宫。
    朱由校的怀里抱了一只蓝猫,一手在猫的身上轻轻抚着,靠在座椅上,出神的望着宫外。
    世人皆知,天启皇帝自幼便喜家禽,尤甚好猫,继位之初,便在大内添设猫房,还有专用的宫人负责照料。
    而王朝辅常在皇帝身边,数年如一日,自然知道,这位爷每每心情异常烦躁时,就会在怀里抱着一团蓝猫。
    上次天启皇帝这样的时候,还是一年多以前了。
    他站在旁侧,看着行宫之中,也是叹了口气。
    兵部官员正在念诵朝鲜塘报,只是这一声声的捷报传闻,似乎也并不能让皇帝的表情转好。
    兵部官员走出来,户部的官员随后进去,前者向王朝辅叹气说道:
    “陛下满心想着王恭厂灾变之事,竟连朝鲜的塘报也听不进去了,本朝日益转好,可是这天爷,却并不打算罢手啊。”
    王朝辅朝这兵部郎中微微一笑,说道:
    “天塌下来,自有皇爷顶着。”
    “我们这些做奴婢的,只管照顾好爷的日常起居,你们这些个做臣子的,做好分内之事,不给爷添乱,便就行了。”
    那郎中点头,转身离去。
    兵部、户部,吏部官员一一进去,离开,直到听见一些话,朱由校才是停下了手中动作,默默抬起头。
    “你说什么?”
    “陛下,京军卫戍游击将军陈嵘,在王恭厂救火时马匹受惊,被撞进火场,烧死了…!”
    “恳请陛下木凤传书,就地勘著,忧恤陈将军及亡于救火的将士家属。”
    礼部官员拜在地上,泣不成声。
    朱由校脑海中一下子浮起一道面容,这个陈嵘,在西南一战时,还只是个千总,为自己牵过马缰。
    他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是死在了这场该死的天灾!
    “勘著什么?还有什么好勘著的?勘著陈嵘是不是假死吗?你们这些繁文缛节,什么时候能学会察言观色再往出提!”
    朱由校的眼眶红红的,心中十分悲痛,情绪少见的有些暴躁。
    礼部官员闻讯,连忙伏跪在地,浑身发抖。
    说完这句话,朱由校随即闭上眼睛,缓和了一下情绪,下一句开口仍显得冷静,淡淡说道:
    “加封陈嵘为昭毅将军,荫一子为大宁都司佥事,赐谥忠献。”
    “遵旨。”
    “下去吧。”
    。。。。。。
    当晚,薛凤翔和李养正来到刑部大牢,找了个偏僻的牢房,准备商议大事,也就是这次的王恭厂灾变一案。
    薛凤翔抽空回府沐浴,又换了一身清爽的官府,此刻坐在牢里,环视周围石墙,道:
    “这里先前住着谁?”
    “繆昌期,东林党的人,由东厂移交我刑部,不过半月前已经处死了。”李养正不以为意,随口回了一句,道:
    “薛部堂请看,这是什么。”
    说完,他将一桶水摆在了桌上。
    薛凤翔毕竟是当朝的六部公卿,见多识广,这桶子一摆上来,他马上问道一股子刺鼻的气温,低头一看,顿觉霹雳。
    “这就是白天守城官兵提着灭火的水?怎么有一股子石漆水漂在上面?这种水怎么能用来灭火?”
    “救火的兵士该是没有细看,这才有今日之祸!”
    李养正见薛凤翔也看出来这是什么了,冷笑一声,“王恭厂存放的火药虽多,却也根本不会引起如此威力巨大的爆炸!”
    “石漆水,这种东西不会无缘无故混到王恭厂里,何况,还是混到了用于灭火的木桶中。”
    “看来你先前想的不错,此事蹊跷甚多,有一点可以确信,是有人故意放火,引燃王恭厂!”
    薛凤翔猜对了,却是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喃喃道:
    “那会是谁呢?白天见到的那个厂监孙明吉?他去厂房,会不会就是为了安置石漆水?”
    “不会。”李养正说道:“孙明吉为什么去的厂房,在扒开废墟前,都是不知道的,但我看,他该是知道了什么。”
    “我觉得,要么是建奴的细作,要么,就是有什么手眼通天之人,一早策划王恭厂之灾。”
    “这事愈发的离奇了…”薛凤翔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本就不是查案的料,这次若非是工部被牵扯进来,他也根本不会趟一泡这么深的浑水!


第七百六十九章:定案人为
    “王恭厂原在京城的西南一隅,是皇家专用制作火器的地方,为神机营专供火药。”
    “陛下许是怕它一旦爆炸,危及皇宫安危,所以令阳武候薛廉搬迁到荒无人烟的京郊。”
    “如此防备下,本是万无一失,谁想,还是在今日出了茬子,还在王恭厂内,发现了大量的石漆水。”
    李养正说着,忽然转头望向薛凤翔,笑问道:“薛部堂,听出什么名堂来了吗?”
    薛凤翔根本没细听,闻言一愣,没说出话来。
    李养正摇了摇头,“王恭厂的厂监孙明吉,是当今厂公魏忠贤的族亲,在他之下,又有佥事、贴厂等官吏共三十余人。”
    “这些官吏下,便是各厂的总匠、匠头,还有大量的匠户,今岁朝廷增产火器,雇佣了不少帮工……”
    “这些帮工之中,可是有不少底细不明的人。”
    薛凤翔一喜,“听李尚书这话中的之意,我们可以去找负责给王恭厂雇佣帮工的人问问?”
    李养正点头,说道:
    “这只是其一,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查出,搬迁之时到底是谁负责将这些救火的水桶填满。”
    “这件事,还得去问问阳武候薛廉。”
    入夜,万籁俱寂。
    建在南海子的行宫显得格外宁静,宫殿之中,独留孤灯一盏,朱由校在一本一本的批阅奏疏。
    须臾,殿外有轻轻的脚步声传来。
    却是乾清宫的管事牌子王朝辅蹑手蹑脚走进来,“爷,关于白天王恭厂的灾变,刑部现在有要务禀奏。”
    朱由校正在琢磨这件事,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示意小阉给王朝辅赏张凳子,问道:
    “查出缘由了?”
    王朝辅才刚坐下,赶紧又站起来,拿出工部给王恭厂记录的火药报表,放在御案上,说道:
    “刑部的意思,是这件事乃系人为,还请爷过目。”
    朱由校翻着报表,蹙眉道:“照报表上看,八日前刚有一大批火药被调往辽东,支应朝鲜战场了?”
    “是,工部反复推算,发现以灾变前在王恭厂仓库存放的火药数额,都不可能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嗯,这件事不用刑部上报,朕也猜得到大概。”朱由校将正在看的几份本子扔了下去,道:
    “这些都是畿辅各地才刚送到行宫的奏疏,其余各地,也都有人放火闹事,通州的军器司火药库便被一同引燃,烧毁了三千多屋民房。”
    “朕看,王恭厂之灾,仅限于京师,其余各地所谓的天变示警,都是有人故意为之,想要乱我大明。”
    “其心可诛!叫刑部继续查,大张旗鼓的查…”
    刑部查案,自然是要大张旗鼓,为天下人所注目,朱由校之所以这么高调行事,就是利用刑部再给厂卫打掩护。
    至于较事府,是朱由校手中的王牌。
    说着,翻开了刑部尚书李养正上的本子,看罢,笑道:“看来此事确凿无疑了!”
    李养正的本子,正是汇报今日在王恭厂的发现。
    刑部和工部在这件事上沟通过,王恭厂建造是工部负责,负责官员称主要使用砖石结构,只有很少的草木,而且厂房和仓库,几乎完全封闭。
    设计之初,就是为了防止火灾蔓延过大,所以就算失火,也只会持续一段时间,绝不会整日整日的燃烧。
    这种设计,几乎是不可能出现今日这种连灭火官兵都被火势反噬的情况。
    如果将这个消息通过京报放出去,基本上已经可以将这次的灾害,定性为人为。
    现在刑部距离结案只差一件事,找到一个合格的替死者。
    很快,侍卫将一桶在王恭厂内找到的石漆水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