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还影响到了数百里之外的通州。
    可你要说这次有什么隐情,谁都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这个幕后黑手,甚至王恭厂灾变到底是不是人为,现在他们全然不知。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有幕后黑手,五天的时间,想要查出真正的幕后黑手,那也根本不可能。
    就看现在街上这个情况,只怕王恭厂更惨,找到相关人等全去问一遍话,没有十天半个月也根本挡不住。
    两人对视一眼,迈着坚定的脚步向京师城郊走去。
    不坚定不行啊,查不出来,他俩一个是乌纱帽保不住,一个是身家性命都要没了。
    天子脚下出了这么大的事,要是没个合理的解释,让天下人信服,到时候从上到下会牵连一大批人。
    王恭厂隶属工部,工部尚书薛凤翔一定会是那个背锅被杀的,这点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要想躲过这一劫,就只能在这五天废寝忘食的查案!
    刑部掌管天下刑狱,作为地位最高的司法衙门,王恭厂这件案子一定是要交到他们手上的,这是正式程序。
    要是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刑部尚书李养正或许不会有性命之忧,可引咎辞职以谢天下却是必须的。
    到时候回家了,整个老家的人都知道你是怎么被朝廷罢官的,那张老脸往哪儿搁?
    薛、李二人是级别最高的官员,必须伏法,然后在他们之下,以王恭厂为半径,一大票相关人等都要遭受牵连。
    该革职的革职,该查办的查办!
    为了什么?就是堵住天下人的嘴!
    然后这还不够,因为这种事此前从未发生过,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影响太大了。
    现在传播谣言的速度比好消息要快千百倍,五天的时间,足够王恭厂天灾的消息传遍畿辅了。
    不出半个月,这个消息就要随着商人和行人的永不停歇的脚步,还有东林党人能生财通神的嘴皮子,传遍大江南北!
    那个时候再去证明什么,就已经晚了!
    如果这五天之内朝廷没有查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当说辞,就连朱由校这个皇帝都不能幸免。
    老百姓都会琢磨,你是天子,怎么本朝却出了这么大的事?你敢说与你这个皇帝无关?
    是不是阉党祸乱朝纲,是不是穷兵黩武、杀戮甚多?
    看来东林党说的不假,这件事就是天变示警,告诫本朝!
    谣言不可能自己消除,只会越传越邪乎,而且这东西依靠人心,威力比一场大造反还要更动摇明朝的根基!
    到了那个时候,起码一道罪己诏在等着朱由校,告祭祖庙检讨、悔过,甚至于吃斋念佛做做样子,这些都避免不了。
    人心,就是一柄无形的刀,无时无刻不在想要撕裂大明朝!
    薛凤翔和李养正都是官场中的佼佼者,各种明枪暗箭都过来了,皇帝召见的真实意思,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说到底,工部管着王恭厂,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工部必须在里头挂个名,处理此事。
    至于刑部,更不用提了,这种大案交给刑部才是正式的司法程序。
    但是天启皇帝呢,真的是让他们去查案吗?
    并不是。
    现在东厂和锦衣卫势力一个比一个大,一个督办司遍布天下,一个则倚靠天子亲军的身份,就连皇亲国戚也不敢招惹。
    这种大案,怎么可能会真的轮到工部和刑部来管?
    至于大理寺,在这件事上,压根连过问的权柄也没有啊,更别说协助审案了。
    在大明的各个司法衙门里头,大理寺是最排不上号的一个,天启皇帝不重视,所以他们在本朝的权利也不大。
    两个人走在街上,实际上心知肚明,当今皇帝已经不止一次在刚才暗示过,这次说白了,他们两个是顶上去垫背的。
    真正要来查案的,不是工部和刑部,而是东厂和锦衣卫!
    当然,还有一个隐藏极深的较事府,这是除了朱由校以外,其他所有人都不知道的秘密机构。
    工部和刑部在这五天要做的不是找到幕后真凶,而是顶着查案的名头,给朝廷堂而皇之的编一个理由出来,应付即将到来的谣言和诋毁。
    当然,这个理由不能是随便拉个人当替死鬼。
    王恭厂爆炸这么大的事,全天下都在关注,如此马虎行事,传出去闹了笑话,是在逼皇帝杀人。
    这五天他们主要做的,就是要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然后定性为人为放火。
    他们不会管这个人是不是真凶,只管放大这些蛛丝马迹,再让门生故旧出去跟风起一些哄,定性为凶手,就完活。
    只要这些证据看上去完美无缺,剩下的事,满朝文武都会帮忙擦屁股,毕竟,谁也不想这种事真的牵连起来。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朱由校则会睁只眼闭只眼,明面上先把这事儿应付过去才是主要的。
    至于暗地里,不查出真凶,绝不会罢手。
    走着,薛凤翔和李养正来到东城区,还未到京师外城的崇文门,这里便是与方才的中城区一副截然不同的凄惨场景。
    崇文门至京郊的王恭厂处,尚有四、五里之隔。
    出崇文门往东,至京师外郭城墙并东关外,还有五坊、三十七牌,一百九十九处村落。
    在最东部一石塔寨村,再向东约二里地,才到王恭厂的最西侧厂房,距存放火药的仓库,尚有一段距离。
    可是在此处,便已经能看到远远王恭厂发出的浓烟滚滚。
    街上,更是满目疮痍。
    如果说中城区只有五成左右的民房受损,这里便是七成甚至于八成的民房,都已经无法再继续居住。
    大部分的官署都不能继续使用,行走在街上,倒是都是咳嗽不止、哭声阵阵的京师居民。
    道路两侧,许多的房屋更已经倾斜,摇摇欲坠。


第七百六十七章:邪火
    冲天的火势仍在熊熊燃烧,“噼啪”的声响,伴随着扑面而来的热气,将本就愈发燥热的天气烘托得好似火炉一般。
    热浪扑面,薛凤翔由于平日房事不知节制,很快额上便虚浮出了一层热汗,他不断抖着衣襟,埋怨说道:
    “这鬼天气。”
    李养正也很热,但他看着周围哭喊成一片的受灾百姓,心中却愈发的凉下来,自己不过是受了些热气,可他们呢,如果没有朝廷帮扶,他们的一生也就这样毁了。
    两人继续向前,来到三条街外的崇文门出,这里的民房受灾情况显然比城内更为严重。
    方才那一阵余震过后,这里的大部分房屋都已经坍塌,行人及百姓尽皆惊骇不已,哭喊着逃离。
    从这里开始,尸体开始变多了。
    崇文门一带,随处可见死于此场灾难的各色人等,残肢四散,遍地头颅的数量甚至比无头的尸身还要更多。
    原本的血迹已经被余震惊起的尘土掩盖了大半,渐呈黑褐色,使两人及身后一行官差,都是触目惊心。
    自洪武立国以来,京师之地,还从没有过这种规模的大灾!
    前方官道,不知被从何处卷来的十余颗大树,正死死挡在官道上,加上两侧民房多成废墟,导致崇文门外交通一度瘫痪。
    一队五城兵马司的兵丁正在扑灭火势,扒开废墟,救出受难百姓,为首的一名差头见了他们两人,连忙赶来。
    “二位大人,我们是东城兵马司的,奉了车御史的差遣,被调集来此扑火救人的。”
    发生大爆炸前后还不到一天,热气上浮,李养正见这差头上衣湿了一片,拱手道:
    “劳烦诸位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大人说的哪里话,这本就是卑职的分内事。”差头心中好受许多,打了句哈哈,便继续指挥救人去了。
    灾难发生的突然,朝廷反应也快。
    不到半日的功夫,五城兵马司、顺天府衙门,还有许多未曾损失严重的衙门便纷纷行动起来,前往各处救人。
    此时,街道的尽头又传来一阵脚步声,却是在西城的军营中有官兵上街,维持秩序来了。
    “扣了!”
    “军爷,小的冤枉啊!”
    身披甲胄的百总甫一上街,便盯住了一个正欲作乱的青皮,当即喝令左右将其拿下,闻言冷笑:
    “冤枉?我早看了个正着,你趁乱劫财,还要将那女子拉往暗处,行那苟且之事!”
    顺着百总的手势,一名断臂的女子正靠在墙边,呻吟不止。
    百总喝道:“就是因为有你们这种人,唯恐天下不乱,官军上街,防备的就是你们!”
    “给我押到刑部大牢,待后发落!”
    有了官兵上街,京师中想要趁乱作祟的青皮和流氓们,一下子便消停了不少,官兵上了街以后,还不只是维持秩序,更多的是帮助差役们扒开废墟,能多救一个是一个。
    看了一切的井井有条,两人这才安心离开。
    来到东南京郊处,这里更加是燥热难耐,薛凤翔上衣全然湿透,就连李养正都是口干舌燥。
    薛凤翔道:“李尚书,咱们还是先等等吧,热浪一阵紧似一阵,这样下去,我看到不了王恭厂,咱们就要变成烤猪了。”
    “陛下只给了我们五天时间,王恭厂才遭了灾,现在去正是时候,现在去才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李养正说着,脱下外套拎着继续向前。
    薛凤翔在后边叉着腰看了他半晌,也没什么办法,一边暗下决心逃脱此劫后一定要克制房事,强身健体,一边脱下外套赶了上去。
    过不多时,薛凤翔看着已成一片废墟的厂房,蹙眉道:
    “你瞧瞧,这全都塌了,什么也不剩,这还只是厂房而已,到后面的火药仓库,只怕更是什么都不会有。”
    “这里太热了,我们回去吧!”
    李养正正要反驳,向前一步,却是感觉脚下踩到了什么东西,低头一看,居然是个腰牌,捡起看了看。
    薛凤翔凑上来,顿时睁大了眼睛,一旁惊呼道:“这是王恭厂厂监孙明吉的腰牌,这一趟可没白来,这就是要找的证物!”
    李养正毕竟是刑部尚书,查案这种事还比较在行,将腰牌扔到地上,边向前走边道:
    “这个对我们没什么用,孙明吉是东厂厂公的族亲,你敢把这个屎盆子往魏忠贤脑袋上扣吗?”
    “只是我有一事不明…”
    薛凤翔看着地上的腰牌,正觉得可惜,闻言也是没了什么话说。
    魏忠贤那是何许人也,当今皇帝面前最大的红人,把王恭厂的事算到他的账上,那是嫌自己活的太长。
    想到这里,他只好讪讪问道:“什么事?”
    李养正停下来,环视四周,笑道:
    “厂房这种地方,平日里住的都是些穷困匠户,脏乱且差,孙明吉可是高高在上的厂监,怎么会死在这等粗俗之地?”
    薛凤翔此前还没想到,听他提起,倒像是被一下子点醒,叫道:“李尚书说的有理,我看此事定有蹊跷!”
    “往这里逃,岂不是舍近求远吗?!”
    “哼,有没有蹊跷,现在全都埋在废墟底下了。走吧,再向前看看,趁着灾变才发生不久,应该还能找见些其它有意思的。”
    李养正说完,便继续向前。
    不多时,两人来到王恭厂平日分类火药的一处工厂外围,这里还在燃着大火,不过已经有一队官兵在奋力的救火。
    见了他们前来,指挥救火的京师戍卫游击将军上前笑道:“是什么风把二位部堂吹到这里来了,不怕再炸一次,命也丢了?”
    倒也不怪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