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吃惊地张开嘴,瞪大了眼睛。
    “大、大人…?”
    来的正是东阁大学士,当日在官道上的胡士广。
    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今生这是他第一次真正走进一户寻常的民居,一路而来,泥路草房、矮墙水沟,都让他十分难忘。
    “大人为什么要管这闲事?”
    胡士广一愣,没想到佣工会是这个反应,走进门道:
    “我救了你,你不应该感激我吗?”
    佣工护着女儿和妻子站在一旁,脸上的菜色比起几日前更严重了:
    “大人救了我,可我却丢了赖以为生的活计,现在整个太原城都没有一家米铺要我。”
    “大人要我这一家三口,怎么活?”
    胡士广脸色一变,的确,这是他没有考虑到的。
    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温饱过来的,当个官,谁还不贪点拿点儿,苦日子更是没沾上半点。
    却没想到,底层人如此的难熬。
    忽然间,他抬起头,望向女孩儿笑着问:
    “饿了吗?”
    “饿…”女孩脆生生应道,然后被佣工身后的妇人拉到了身后,“翠儿乖,这些当官的和那些商人,都没一个好东西。”
    听见这话,说实在的,胡士广感觉不到半点气恼,相反,他却在一瞬间明白紫禁城里那位,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了。
    看着女孩儿也逐渐变为敌视的神情,胡士广站起来就要离开,走了几步,却是回头:
    “若是我能打掉那些吃人血的晋商呢,那我还算是个坏人吗?”
    “大人说什么?”
    “没说什么…”
    胡士广自嘲的笑了一声,头也没回的离开。
    这一趟又是白走,可也不是完全的白走,起码,胡士广知道了自己为什么非要办这些晋商了。
    不亲自下来一趟,是真不知道下边已经变成什么样了。
    这边进展缓慢,刚回到驿站不久的许为京,却是见到了哼着小曲回来的许为京。
    许为京平日都是黄白脸,可现在却像抹了一层妇人所用淡淡的水胭脂,光润照人,健步如飞。
    “看许老弟这样子,是有什么好消息了?”
    许为京本以为胡士广还有一阵子才会回来,所以才会如此的奔放,却没想到已经打先回来了。
    他定了定神,坐下来笑道:
    “今日局面,虽然棘手,却并非无法应付。”说着,又伸出手轻轻在胡士广肩上一拍,用老朋友的口吻道:
    “胡阁老,有好事儿等着咱们!”
    “什么好事儿?”
    “瞧瞧你,按捺不住了吧,我就知道你要问!”许为京大笑出来,迫不及待道:
    “我今日去了曹家,本以为曹家会学其他人那样,闭门不出,却没想到,曹三喜不仅见了我,还说设宴为你我二人接风洗尘!”
    “你说,这算不算是好消息?”
    这下,胡士广是真的吃惊了,拍桌惊呼:
    “曹家?!”


第五百八十五章:曹三喜的见面礼
    太谷曹家,未来的全国首富。
    只不过现在这个时候,曹家还陷在太谷县的泥潭里挣扎,远没有到后世清朝年间那样的程度。
    现在曹三喜不过二十余岁,刚接手家产,年轻得很,正值意气风发,想要大展身手之时。
    要是现在有人跟他说,二十年后曹家会跟着他跋山涉水的“走关东”,只怕是会被笑掉大牙。
    不过胡士广还是很吃惊,尽管曹家现在能耐不大,可毕竟也是远近闻名的富商。
    曹氏从明初发源,至今怎么说也有个三四百万两的体量,能顶着风头设宴招待自己,恐怕也是别有用心。
    “他没说是何用意?”
    “管他是什么用意,胡阁老,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没有人愿意招待你我两人,你要认清楚形势啊!”
    许为京看他一眼,鄙夷道:“你以为我不知道曹三喜别有用心?可现在咱们有得选吗?”
    “太谷县商人云集,商帮遍地都是,我们这次去了,一是探探曹家的口风,二来也可以找几家商帮谈谈,没准就能打开路子。”
    “毕竟,晋商体量虽大,晋中总不会所有商人都会跟着他们干,只要是做生意的,就总有利益纠纷。”
    “怎么样,去试一试?”
    果然,能在朝堂上站着的,没有一个是政治小白,能进到内阁里去的,更是老滑头中的老滑头。
    别看这姓许的平日里一副不靠谱的样子,可胡士广知道,这不过是他摆出来给你看的。
    实际上这家伙心里细着呢,怕是就连太谷县商帮的消息都打探好了,只是一直没和自己说。
    同样的,胡士广也是在藏着掖着,不肯全部发力。
    现在这个情况是,谁发力多,谁将来在政治斗争中暴露出的弱点和底牌也就多,傻子才会直接出招。
    虽说两人现在是同一条船上的蚂蚱,可官道上那事以后,上边那位应该已经看见了他们的态度。
    换句话说,朱由校如果真着急要办晋商,早特么就派人下来逼了,或者直接动用地方驻军也行,还用得着你们两个在这墨迹?
    直到今天都没新的消息,这就说明朱由校对目前的进度很满意。
    除此以外,也对他们两个既要互相暗斗,还不得不聚在一起对抗晋商很感兴趣。
    胡士广和许为京都知道,办晋商不能一蹴而就。
    晋商被办掉以后,山西商局会出现短暂的真空,皇帝不会想见到再出现一个不听话的这种事发生,所以一定要选定接班的人选。
    这个人得听话,还要主动加入皇商会。
    最后,也得跟他们有点合作关系,不然这次岂不是白下来一趟?
    这一点,两人心知肚明,最近他们像是无计可施,到处乱转,实际上忙的也就是这个。
    内阁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只有自己。
    胡士广和许为京,背后都有一股势力作为支撑,对于办晋商来说,他们两个其实有的是手段,根本不需要朱由校亲自出场。
    对于他们来说,现在不过是在找一种能利益平分,而且能让紫禁城里那位高兴的。
    既然姓许的已经先出了一张牌,自己于情于理也就应该真正做点事给他看看了。
    于是胡士广道:
    “行,去就去!”
    。。。。。。
    第二天,两人如约来到了太谷县曹府。
    太谷县商帮云集,曹家所在的河帮,不过是其中名声稍大的一支,可底蕴雄厚,也有称雄的资本。
    曹府后堂厢房的一间精致深密的小花厅,清净喷香,曹三喜正在这里接待他的两位贵客。
    “二位阁老,请!”曹三喜面色全是喜悦,举茶道:
    “饮酒误事,添为行商之人,便以茶代酒了!”
    说话间,两名丫鬟走进来,在胡士广和许为京身边各都放置了香茗、梅汤、茶点的小圆几。
    不过两人都没什么心思去动那些东西,胡士广举杯道:
    “曹老爷盛情相邀,不敢不来!”
    “是啊,我们到太原多日,曹家还是第一个相邀的,人心如何,可见一斑哪!”许为京也道。
    曹三喜放下茶水,自有心思。
    他当然想通过这两名阁老,带着曹家踏上一步。
    要知道,文华殿大学士许为京和东阁大学士胡士广都是山西人士,结识不少地方豪强,连许多官员都是收过他们的提点。
    这次下来承办晋商的是他们二人,只怕剩下的十一家晋商现在也是吵翻了天,因为现在他们这个利益集团,已经被打破了。
    胡士广和许为京看起来被孤立,可曹三喜知道,没有表象上这样简单,这多半是他们刻意而为。
    就从山东等地的事情来看,朝廷每要办一处的商人,后面必定都会推出一家作为主管。
    也就是当地皇商会的建立和领头者,曹三喜要为曹家挣一个前程,虽然这可能被十一家富商联手打压。
    可一旦成功,带来的好处决计无法估量。
    曹三喜生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决定发起一场豪赌,他押晋商十一家会被朝廷彻底打掉!
    “听说朝廷要办晋商十一家…”
    说这话的同时,曹三喜在暗自注意着两人的神情,可惜,并没见到什么波动,只好继续道:
    “小人为曹氏家主,一向奉行为商要走正道,如榆次常氏那般,囤积粮米以抬高市价的做法,说句实话,谁不会啊!”
    “可是那样去做,与西虏又有何异?”
    听到这里,两个人都明白了,曹三喜这是有心跟着朝廷干,找他们两个来试探。
    不过曹家虽然有心,他们却还不确定对方有没有这个能力。
    许为京笑道:“曹家行正商,远近闻名,本官早有耳闻,今日见了曹老爷,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曹三喜听得出来,这是客套话,需要自己再出几张牌,这两个老滑头才会真正相信。
    他想了想,说道:
    “二位阁老都知道,茶马盐铁这四样,是我们这边与西虏交易的大头,可晋商十一家是如何拥有的铁器?”
    “山西乃盐铁大省,各府都有铁矿和盐庄,去年八月,祁县的渠家听说在大宁一带开采出了成色极佳的赭石矿。”
    “渠家有没有上报官府小人不知道,小人只是知道,渠家此后大发了一笔,眼下朝廷都监府的矿监,还只是在顺天府有设吧…?”
    说到这里,曹三喜戛然而止,似笑非笑的看着两人。
    胡士广当即站起身,正色道:
    “私采铁矿,这是诛杀九族的大罪!曹三喜,你这消息如不属实,你也是抄家灭族之罪!”


第五百八十六章:朱由校的一盘大棋
    出了曹府,两人寻了处偏僻的茶肆,打算真正的谈一次,这一回,没有明争暗斗。
    因为他们都知道,眼下已到了事关生死的时刻。
    说起来,这事还是天启皇帝几年前做的,当时没人想那么多,没想到在今日却成了他们两个命运的关键一环。
    朝廷早就设置了都监府,而都监府又分矿监和兵监两种,当初刚设立时激起了朝野的群起反对。
    可是这么多年下来,矿监一直未设,兵监大多也都在熊廷弼收复辽东以后撤回,眼下还有兵监下派的地区,只有登莱以及福建等地。
    时间一久,众人也就都淡忘了,加上皇帝近些年来加强集权的种种措施,敢于冠冕堂皇去反对的人,已经不再那么多了。
    过去了这么多年,这悬而未设的矿监,就像是一直摆在商人和地方豪强头顶上的一把利剑,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
    听见曹三喜的消息后,两个人都是不约而同的想到,现在怕是到时候了。
    “看起来,陛下之意,不只要让皇商会接管晋中局面,更主要的,还是要收回山西的矿产。”
    许为京说道,神色有些慌乱。
    胡士广也知道,自己意识到这个的时候的确是有些晚了,任了谁也不会想到,这盘棋,皇帝居然在刚继位的时候就在下了。
    到今日,自己二人不过都是两枚棋子而已。
    其实何况是他们两个,就连那剩下的晋商十一家,不过也都是朝廷接管山西的绊脚石而已。
    对,只是绊脚石,还远谈不上是拦路虎。
    “胡阁老以为呢?”许为京发觉他没有说话,便提醒道:
    “都到了这种时候,你我二人就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无论怎么样,这是陛下的意思,做臣子的,只得遵行。”
    胡士广点头,道:
    “不,我只是在想,皇商会、矿监,陛下到底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