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不过就是为了这个宝座,你想当大汗!”
    多尔衮的话,激起了殿上贝勒们的言论纷纷,黄台吉却一声没吭,看似好像懂事的大哥哥,在安抚起了脾气闹事的小弟弟。
    多铎是多尔衮的同母弟,感情最好,这时候也吼道:
    “说得对,他就是想当大汗,他看见父汗宠爱额娘,喜爱我们兄弟就嫉妒,发了疯的嫉妒!”
    “这份遗诏,肯定是他篡改的!”
    黄台吉冷冷看着这两个人,他特别想说出这些话。
    没错,我是嫉妒你们,我嫉妒父汗宠爱你们嫉妒得发狂,我替我那死去的额娘不值!
    我也是想当大汗,那个位置,有哪个男人不想坐上去?
    不过这些话,黄台吉只能在心里喊,现在他的表情只要稍有心虚,就会让众人怀疑。
    这个时候,他只能淡然淡然再淡然!
    阿巴亥醒了,她唯一的女儿,此时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额娘…你不能走…我们不让你走!”
    多尔衮护在两女身前,瞪着在场所有人,大声道:“额娘,我绝不让你受到伤害!”
    多铎也拦着道:“还有我!”
    阿巴亥这时候反而冷静许多,她轻轻抚着女孩的脸颊,一个个看着多尔衮、多铎。
    “我苦命的孩子们,可这是你们父汗的意思啊…”
    多尔衮和多铎就像两只野兽,护在阿巴亥的身前一动也不动。
    “父汗不会的!”
    “这么多的妃子,为什么偏偏让额娘殉葬!”
    多尔衮指着黄台吉,冷冷道:“黄台吉!你听着,如果这是你的阴谋,我绝饶不了你!”
    闻言,黄台吉也针锋相对,冷眼回视。
    你个小娃娃,一没兵二无权,等日后我做了大汗,就算告诉你是我逼死了你额娘,你又能怎么样?
    可笑!
    代善看着这一幕,他的心在滴血。


第五百四十一章:皇太极即位
    多尔衮知道,众人之中,只有代善能与黄台吉一较短长。
    犹豫了片刻,他跑到代善身前,“噗通”一声跪在了生硬的地面上,磕头如捣蒜:
    “大哥,请你救救我额娘!”
    多铎不明所以,但也跟着跪了上去,“大哥,现在只有你了,我额娘就靠你了呀!”
    “我们给你磕头了!”
    黄台吉也没想到,才十二岁的多尔衮眼光会如此的犀利,他感受到了一丝威胁,决定趁热打铁。
    “大哥,你怕不是忘了几年前的传言了?”
    黄台吉来到面色动摇的代善身前,小声说道:“父汗为什么曾经废黜了大妃,这时候阿巴亥可留不得!”
    “你要是硬留下她,日后消息走漏了,我们爱新觉罗宗族的子弟,还有八旗的旗人们,都该如何想你?”
    “九泉之下,你有何面目去见父汗?”
    其实说到底,篡改遗诏,让阿巴亥去殉葬,真正该下去无颜面见努尔哈赤的不是别人,正是他黄台吉自己。
    不过黄台吉并不怕这些,死后的事情,现在离他还太远,炙手可热的唯有这份担任大汗的权利。
    这是他看得见的!
    代善就不一样,他的心思被太多寻常情绪羁绊,怕这怕那,这也是努尔哈赤觉得他斗不过黄台吉的原因。
    果然,听了这些话,稍有些动摇的代善,选择不再去看眼泪汪汪的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
    看他这样,多尔衮心中一凉。
    不等他说话,阿敏就在一旁大声嚷嚷,给黄台吉造势,“那是父汗的遗诏,咱们除了执行,还有别的路可选?”
    “阿巴亥,你应该好好管教自己的儿子,连大汗的遗诏都敢怀疑,日后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
    “所以啊,还有什么好议的?”
    黄台吉呵呵笑了一声,来到多尔衮面前摸了摸他的脑袋,却被后者一下子甩开。
    黄台吉面色上毫不在意,脸上尽是哥哥宠爱弟弟那般慈祥的笑容。
    下头很快也有支持他的两蓝旗贝勒们,以及一些爱新觉罗家的宗族子弟大声呼喊。
    最后,就连两黄旗也纷纷表态。
    “我们别的不知道,我们只是知道,大汗的遗诏,要是谁敢不遵行,两黄旗都要找他拼命!”
    “我们两黄旗就是这个意思,既然大汗遗诏令阿巴亥殉葬,那阿巴亥就必须要死!”
    两黄旗乃是努尔哈赤最为忠诚的部下,遗老遗少更多,他们望风使舵了半天,居然也相信了这份“遗诏”的真实性。
    两黄旗的最终态度,才是多尔衮绝望的开始。
    他心里明白,两黄旗掌控着老寨,也尽是八旗中最能征善战之辈,他们的态度一旦决定,几乎就能决定整场争端的走向。
    代善太过懦弱,又被抓住了小辫子,不敢在众人面前与皇太极争夺汗位,至于阿敏,自然有其所想。
    随着连两黄旗也纷纷倒戈,这场努尔哈赤死后的汗位之争也就算是走到了尽头。
    黄台吉成为众望所归,被正式定为所谓大金汗位的继承人。
    至于多尔衮和都铎,虽然少而勇武,但毕竟年龄太小,根本没有任何人支持他们的想法。
    两人的反对,没能激起任何浪花,最后都被强行架走,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额娘被关进昏暗的汗宫。
    所有人都没料到,本该在努尔哈赤死后权倾朝野的阿巴亥,却成则为了此次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
    五日后。
    黄台吉负手站在汗宫门口,看着沐浴更衣过后,更显得妩媚动人的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眼眸中闪过了一丝怜悯。
    但是下一刻,随着身后多尔衮和多铎愤怒的咆哮声,连这点仅剩的怜悯也是荡然无存。
    “大汗遗诏,令大妃乌拉那拉氏殉葬!”
    阿巴亥没有反抗,他在几名奴婢的侍奉下走了出来,最后望向人群,极力寻找多尔衮和多铎的身影。
    看到后才是安心下来,冲他们微微一笑。
    现在阿巴亥恨不得能毫无波澜的殉葬,因为她在昨晚忽然想明白了,想的十分透彻。
    无论如何,多尔衮和多铎都是老汗的儿子,只要自己服从,那黄台吉就没有理由为难他们。
    阿巴亥是亲生母亲,自然知道多尔衮的能力,她相信,这个孩子日后一定是会比黄台吉要强。
    现在她只是害怕,在殉葬之前多尔衮太过冲动,搞出什么太大的动静来,影响了他与多铎日后的前程。
    “大妃请进宫——”代善望向汗宫内,此时已经有奴才将阿巴亥的灵柩与努尔哈赤的摆在一起。
    人还活着,但是已经相当于死了。
    阿巴亥想着,走进去的最后一步,回首望向人群之中,她看见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已经不再高声喊着什么。
    十二岁的多尔衮攥紧了拳头,满眼瞪出了血丝,一眼也不肯离开阿巴亥的目光。
    见状,阿巴亥彻底放心了。
    看着大妃毫无反抗的走进汗宫,等着大门一点点关紧,黄台吉的心咚咚直跳,他没有一丁点儿放松的感觉。
    只是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想到这里,黄台吉回头看了一眼人群之中。
    此刻,多尔衮和多铎已经消失不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再没听过他们的喊声了。
    这两个小子,居然这么冷静。
    随着汗宫内凳子被踢倒的声音传出来,周围聚着的贝勒宗亲们,都是一片片的趴匐在地。
    “大妃去了!”
    “大妃走好——!”
    黄台吉没有跟着众人一起喊,因为他恨阿巴亥,更恨多尔衮,现在大局已定,他连这一声也不愿意再装了。
    看着黄台吉一言不发的离开汗宫,代善心里咯噔一下,他忽然有种感觉,是自己错了。
    。。。。。。
    天启四年九月,努尔哈赤因在温泉镇经毛文龙一吓,旧疾再发,救治一月无效而死。
    十一月十一日,代善召集八旗勋贵众议,以遗诏为名,逼迫努尔哈赤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和两个庶妃在汗宫殉葬。
    十二月一日,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等人,以“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为名,共拥黄台吉嗣汗位。
    众贝勒合词劝谏黄台吉继任大位,黄台吉则采纳汉臣范文程的意见,以汉规为制,谦辞再三。
    天启四年十二月四日,黄台吉在赫图阿拉汗宫即大汗位,焚香告天,以次年为天聪元年。
    当天,黄台吉更名为皇太极。


第五百四十二章:普天同庆
    努尔哈赤死后,整个后金都沉浸在哀痛之中,皇太极无论对努尔哈赤恨也好,爱也罢,总之这是他的父亲,虽然他并不难过,却也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复杂情感。
    不论怎么说,努尔哈赤的死,让后金接下来针对内喀尔喀的攻势暂缓。
    这个时候,大汗新立,除了披麻戴孝以外,八旗的贝勒们也都在考虑接下来自己的利益,无暇再去争夺什么战功。
    支持皇太极的两蓝旗虽然明面上在为先大汗的去世而悲痛,暗地里却是乐开了花。
    要不了多久,他们的新大汗皇太极就要给他们该晋升的晋升,该赏赐的赏赐,这才是他们期待的。
    至于代善和两黄旗那帮人,也都是在暗中琢磨,这个新上来的到底有没有做大汗的资格。
    对于皇太极来说,现在虽然成功继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放松。
    代善、阿敏虽然支持他继任,但其实都是各有心思,如果处置不当,也还有倾覆的可能。
    皇太极不是不知道眼下明朝征察哈尔给后金带来的机会,可是现在国内的安稳更加重要。
    老汗一口气吊着不死还好,总能压制那些蠢蠢欲动之人,但是这突然一死,马上就不是那么稳当了。
    对皇太极来说,趁着明朝与林丹汗动手这个机会稳定国内,才是当务之急。
    皇太极也的确是这么做的,他一继任,就直接往科尔沁和内喀尔喀派遣使臣,试探他们的意思。
    科尔沁的奥巴台吉没什么好说,他这个位子就是努尔哈赤帮他抢回来的,离开了后金,科尔沁根本不能单独存活。
    为表诚意,奥巴不仅第一个回复,声称承认皇太极的大汗地位,继续向后金称臣,还一次性上贡了三千匹草原马,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虽然经历过福余卫的失败,但科尔沁毕竟还是东部数一数二的大部。
    科尔沁一表态,其余的东蒙古各部也都纷纷向赫图阿拉派遣使者向皇太极称臣,这极大巩固了刚继任的皇太极在后金的地位。
    倒是自福余卫一战失败后与后金火药味甚浓的内喀尔喀五大部沉默已久,态度不明。
    不过皇太极也没有继续努尔哈赤的政策进行逼迫,他大有想要摒弃前嫌的意思。
    皇太极再次向五大部派遣使臣,还赠送了不少牛羊,说是抚慰福余卫一战后的伤痛。
    这样一来,五大部与后金针锋相对的局势也有了些许缓和。
    ……
    辽东外的剧变随着北风入关,很快传到了京师,又随着商人、百姓的口口相传,越传越远。
    努尔哈赤死了!这个该天杀的总算是死了!
    无数人拍手称快,对遭受战火荼毒多年的百姓而言,老奴酋的死无疑是自万历年起辽事以来的最好消息。
    尤其是在辽东,很多百姓根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没过多久,家家户户都在庆祝,就和过了年一样喜庆。
    男人们聚在一起,大声喊着今夜不醉不归,居家不出的妇女也多是在这一天梳妆洗漱,走上街头,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