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努尔哈赤没有遇到任何阻力,迅速渡过辽河,紧接着,便率领近五万骁勇善战的八旗骑兵以披靡之势杀向巴林部。
    巴颜部很显然也是早有消息来源,在努尔哈赤翻过一处山头的时候,迎面撞见了巴颜部的大军。
    “呜呜呜——”
    乌央乌央的号角声席卷而来,巴颜部到底不愧为内喀尔喀中势力最为强劲的大部,仅肉眼所见,动员出来的骑兵就不比努尔哈赤带来的人数要少。
    为首的人是巴颜部首领囊努克,此时的囊努克,依旧对努尔哈赤没有什么好脸色,他策马于前,大声嘲笑。
    “努尔哈赤,你的八旗铁骑不行了!”
    “辽东之战,科尔沁五部联军都未能战胜乌齐叶特一部,最后反被出塞的明军包了饺子,依我看,还是趁早向明朝皇帝投降吧!”
    “投降得早,我还能给你说句好话!”
    努尔哈赤冷笑道:“囊努克,本汗这次来,是算你去年背金助明的旧账,你以为辽东之战我战败了,就无力应付你巴颜了吗?”
    “我告诉你,巴颜在本汗面前,还是伸手就能捻死!”
    话不投机半句多,话音落地,巴颜部忽然万箭齐发。
    天空中落下刷刷的箭雨,但此时出征的八旗骑兵大都是环身重甲,受到的伤亡十分有限。
    努尔哈赤后撤几步,命各旗进攻。
    这次之所以只带出来三四万人,实际上就是努尔哈赤的自尊心在作祟了。
    他刻意挑选了身强力壮,久经沙场的老兵,就是要以人数劣势在草原上堂堂正正击败内喀尔喀蒙古的巴颜部,也叫其余的蒙古部落看看,大金虽然战败,但是依旧有三万人灭一大部的实力。
    实际上也真是这么回事儿,辽东之战的胜利,是朱燮元利用了地利优势和各方战策最后的结果,而不是直接猛打硬冲击败的后金。
    比如能征善战的蓟州总兵王威血洒疆场,是此战中唯一一个战死的总兵级别将领。
    虽说是因为山海关总兵高第增援不及时,可实际上当时明军人数并不比后金少多少,却打出了完全劣势。
    说到底,还是单兵战斗力存在根本上的差距。
    现在蒙古巴颜部想凭借人数优势,与努尔哈赤亲领的八旗骑兵硬扛,结果如何显而易见。
    没用两个时辰,辽东战败后的“八旗勇士”们就一扫颓势,在混战中射杀了巴颜部的首领囊努克。
    囊努克一死,巴颜部转瞬间失去了继续作战下去的决心,加上后金八旗军已经有些杀疯了,巴颜骑兵们很快就溃不成军,呼啦啦的四散撤退。
    经此一战,八旗军的军心也算是稍有提振,这达到了努尔哈赤的第一个目的,但他并不打算就此罢手。
    他要彻底消灭巴颜部,以警示其余的蒙古部落。
    努尔哈赤马不停蹄,挥师继续前进,攻打因囊努克身死,已经是一盘散沙的巴颜部。
    由于巴颜部势力范围比较广袤,就算是主力已经被八旗军一战击溃,后续追杀也够耽误工夫的。
    当然,巴颜部如此不堪一击,也是努尔哈赤事先未曾料到的。
    七月底,随着初战告捷,射杀巴颜部首领囊努克的消息传到后方,后金国内也算是稳定下来。
    许多先前劝阻且犹豫不决的王公贝勒们,也都纷纷率领部下前往内喀尔喀,痛打落水狗。
    实际上,这也是辽东之战惨败后的八旗军们,在这一战中找回自信,发泄这几月来郁闷心情的一个口子。
    。。。。。。
    消息传到关内,正在山海关收拾东西准备去京师的孙传庭也大吃一惊。
    他先前估计,巴颜部至少能撑上一个月,却没想到,第一仗开始就全面崩溃了。
    仔细看过塘报以后,孙传庭倒也觉得能有这样的结果,这实在无可厚非。
    巴颜部虽然兵强马壮,但其首领囊努克却在最初迎战的时候犯了一个大错,即率领部族主力正面迎击努尔哈赤。
    囊努克不死还好,偏偏他就在第一战时就被建奴给射死了。
    这样一来,巴颜部其余的蒙古军必定惊慌失措,还谈什么抵抗建奴。
    照这样下去,巴颜部估计不到半个月就要被建奴彻底攻灭,到时候内喀尔喀五大部成了四大部,其余的四个部落定然会瓜分巴颜部领土,更加对建奴马首是瞻。
    东线虽然收复了辽东,但周遭形势却并没有随着辽东大战的胜利得到改观,科尔沁为首的东翼诸部,以及内喀尔喀蒙古,还是连成一片了。
    可话又说回来了,这次如果自己能成功击败林丹巴图尔,起码大明会在西翼打开局面。
    左翼诸部、漠南蒙古,还有塞北三卫,也会随着察哈尔部的败退而接连一片,没了西线的压力,大明只需要应付东面的东虏们就行了。
    所以,现在的关键就在于,自己能不能击败声势浩大的察哈尔部。
    要知道,察哈尔部可不是乌齐叶特那种只能拿得出几万兵力的软柿子,这可是黄金家族的直系本部,号称如今蒙古第一大部,动员十几万规模数量的骑兵还是不成问题。
    直到现在,孙传庭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重要的战役,当今皇帝会突然想到自己。


第五百一十一章:平台召见
    孙传庭,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典范。
    万历四十七年,孙传庭在二十六岁时才中举,时任永城知县,以政绩卓越为人所知,被朱由校特旨调往榆林镇,负责组建“秦军”。
    朱由校当时的想法,就是等不到历史上崇祯年间孙传庭才发迹的历史节点,想利用自己穿越者的优势,将这张王牌提前培养出来。
    事实证明,孙传庭能在历史上留下如此大的威名,自然有其真正的本领。
    之前朱由校想着要他在基层多加历练的想法,现在看来几乎是没有什么必要,无论天启元年在榆林组建秦军时,还是眼下在山海关任兵备,孙传庭的政绩一直都能令人瞩目。
    榆林是天下间将门汇聚最多的地方,那里的老兵油子也是最多,常令许多地方上的督抚要员头疼。
    孙传庭去了,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在榆林竖立起威信,组建起了秦军的基本盘。
    山海关兵马此前是由高第统领,在辽东之战时作为一支预备部队,也正是因为这支兵马的支援不及时,导致蓟镇总兵官王威战死。
    面对这样一盘散沙的军队,孙传庭依旧没有令人失望。
    从天启元年至天启四年六月的四年间,虽然他一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名声,但朱由校的较事府却一直都在暗中观察。
    孙传庭稳扎稳打,加上朱由校的特意扶植,逐步提升,性格却还是那样,极其稳重,让人看着放心。
    大明的情况,不能完全指望一个朱燮元走南打北,当类似于崇祯年间那样的救火队,总归是还要倚重别的人才。
    孙传庭,就是朱由校特别在意的一个。
    。。。。。。
    “嘚嘚嘚……”
    伴着一阵马蹄声,一行自山海关来的风尘仆仆的骑行人,停在了一户人家的院子前。
    这是一个不大的宅子,孙传庭一家在京师的落脚地。
    从外面看来,这位被天启皇帝寄予厚望的山海关兵备的“府邸”竟还比不上一些稍微富裕些的百姓,但却胜在简约整洁。
    一间瓦房,一处不大不小的院落,院子当中正有一名穿着粗糙布衣的妇女在锤洗衣裳,这是孙传庭的发妻张氏。
    街道上,孙传庭一身簇新的官服,带着几名随从,飞马而至。
    孙传庭及随从在门口下马,进门环视一眼,望着贤惠的妻子,心中一暖,还没来得及说出什么,就见到张氏不可置信的目光。
    “老爷?!”
    张氏的惊呼,随即变成兴奋地喊叫。
    “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
    张氏恍惚间不敢确认,手里的湿衣服都来不及放下。
    孙传庭松开马缰,来到张氏身前,让她仔细瞧着,笑着说道:“我从山海关得了圣旨,要在平台面圣,顺道回来看看你。”
    “平台面圣,这可是难得的殊荣,没想到我孙传庭,在三十岁的时候终究是得到了…”
    孙传庭满脸的期待与兴奋,全然没有注意到张氏渐渐黯淡下去的眼神。
    她看得出来,眼前这个人,虽然人在家中,心思却全然跑到紫禁城中的皇帝身边去了。
    不过张氏也能理解,毕竟自家老爷一直都想为国效力,日日夜夜嘴里念着的,就是要为皇帝尽忠。
    孙传庭选择科举出身这条路,是因为出去办事方便,却不是为的投身官场,与那些粗鄙官员一样,你争我斗。
    所以在中举的第一年,他就毅然投笔从戎去了。
    “我知道,这些年,我先到永城、榆林,又去了山海关,成亲之后连家也没回几趟,苦了你了。”
    孙传庭握着张氏柔弱的双肩,盯着她的眼睛,尽量认真说道。
    听了这一句,仿佛四年来的苦难全都值了,张氏的眼泪刷刷的掉,强忍着不哭出来,点头道:
    “我知道,我知道,老爷有大志…”
    “不,不是我有大志。”孙传庭搂着张氏来到屋子里,不由分说将她按在铜镜边上,道:
    “是这个天下,已经病入膏肓、行将就木了。”
    张氏似乎对这些没有什么兴趣,忽然转身问:“老爷这次回来,要在京城待几天?”
    “我好准备准备…”
    一听这话,孙传庭看了看寒酸的家中,叹了口气,犹豫一会儿,还是直言说道:
    “不用准备了,今夜就走,直接去大同。”
    张氏一愣。
    “这么快,是陛下给你安排了什么要紧事吗?”
    孙传庭想了想,笑道:
    “是我一直都想做的大事,陛下能信任我,这我也是没想到的,我还要准备准备,以备进宫面圣。”
    张氏忍了一会儿,还是说道:
    “那…老爷准备吧,我去给老爷做饭。”
    孙传庭点了点头,沉默的望着张氏背影,心中一阵酸楚,但是转瞬间,又腾起往昔的壮志凌云。
    唉,终究还是苦了她了。
    。。。。。。
    傍晚,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宫中的宫娥、小阉们欢笑着开始换岗,每到这个时候,是他们一天中最高兴的时候。
    在各宫各殿当值,一个不注意就要出错,在外面还情有可原,可这里是皇宫大内,出了任何失当之处,都是十分致命的。
    要是上头一个不高兴,直接打死人也是偶尔有的。
    “哎,听说了吗,今晚陛下又要在平台召见大臣了。”
    一名换到皇极殿守夜的直殿监小阉才刚站在门口,见四下无人,嘴巴便就忍不住地叨咕开了。
    “平台召见,这可是本朝的第二回了!”
    “这次又是谁呀?”
    两名宫娥正觉无趣,闻言也是八卦之心顿起。
    “这些日在宫中都传遍了,带兵出关的不是山陕总督,却是一个叫什么…他叫什么来着?”
    另外那宫娥也想了好一会儿,还没等回答,就见到远远甬道上有人穿着大红官服,迈着稳健的步伐来了。
    她赶紧缩了缩脖子,冲其余几人低声说道:
    “诺,来了,就是这个孙传庭。”
    几人也知道这个时候的庄严肃穆,都是赶紧闭口不言,但水灵的眸子还是整齐地向来人身上投射过去。
    孙传庭抬首忘了一眼大殿周围,顿觉皇家之威严。
    他来到皇极殿外,躬身行礼,大声道:
    “臣孙传庭奉旨面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