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汗,你拿个主意吧!”
    身边四大贝勒与诸大臣都是纷纷附和:
    “请大汗做主!”
    “我们是去福余卫还是去辽阳啊,大汗!”
    帐中顿时乱糟糟一片。
    努尔哈赤还以为这一战自己诓骗了那明国小皇帝一通,却没想到,是被对方用声东击西给耍了。
    见努尔哈赤坐在上头半晌没吭声,四大贝勒与诸大臣识趣地一一闭嘴,站在下面,静静等着答复。
    努尔哈赤内心翻江倒海,又怒又感到羞辱,苦不堪言。
    他脸色控制不住地阴沉下来,这一仗早已闹得天下人尽皆知,就连南面的朝鲜,还有西部的察哈尔也都知道。
    被明朝耍了一通,窝在兵备虚弱的沈阳城外半个月毫无动作。这个消息传出去,自己沦为笑柄不说,也一定会引起军心震动!
    就在帐内寂静无声时,努尔哈赤忠心耿耿的狗腿子范文程也闻讯赶来,站在一旁,神色肃然。
    科尔沁出人意料地惨败在乌齐叶特手上,本就挫了军心,要是明军再入援福余卫,五部联军肯定是抵挡不住的。
    那边出了大乱子,也会让八旗大军的军心不稳,甚至可能会动摇到大金的国本!
    努尔哈赤脸色不断变幻,最后居然慢慢的恢复平静,他遥望着福余卫方向,看向范文程,淡淡问道:
    “先生,你说,本汗现在该如何做?”
    范文程既然来了,那就是早就胸有成计,他一抬手,沉稳道:“请大汗立刻发兵,全力攻打沈阳!”
    “惨败的是科尔沁,我们大金并没有败。明军战斗力不强,内喀尔喀四部都是骑兵,就算打不赢,也不会被迅速击溃。”
    “以辽阳明军的力量,自保尚且不足,根本无法支援沈阳,现在的沈阳,只是一座孤城!”
    努尔哈赤微微点头。
    范文程的意见向来简单明了,他也听明白了,唯今之计,只有利用自己八旗军队强悍的战斗力,全力进攻沈阳。
    只要攻陷沈阳,然后迅速迁都,不但能够稳定军心,也能打击辽阳一带明军的抵抗意志。
    甚至于,可能还会给明朝内部带来到底是驰援辽沈,还是继续帮助福余卫的争执!
    努尔哈赤沉默良久,猛然起身道:
    “传令,命莽古尔泰、阿敏,各率八旗军三万为先锋,包围沈阳,大贝勒代善领兵四万,威胁辽阳。”
    “剩下的都随本汗一起,随时调动!”
    “喳!”
    白衣白甲的巴牙喇护卫连忙转身,跑出庭帐,向各部传令。
    没有多久,后金军大营飞快动了起来,拔营的,调动人马的,蹄声如雷,尘烟滚滚,仿佛天塌地陷一般向沈阳、辽阳逼近。


第三百五十一章:督促朝鲜
    辽阳,城北角楼。
    “奴兵奔沈阳去了。”
    参将王松放下手中千里镜,叹气说道:“朝廷就不该大张旗鼓的说苏温河大捷,这下好了,被建奴知道了。”
    “这有什么?”
    曹文昭现在也是参将,只不过不同于眼前这位,他是辽东经略熊廷弼的心腹爱将。
    虽同为参将,可王松却也知道,曹文昭作战起来骁勇善战,日后前程绝非自己可比,早晚是能晋升总兵,官镇一路。
    他回头看了一眼,没说什么。
    “这辽东早就被建奴渗透成了筛子,就算朝廷不传首九边报捷,奴酋早晚也能知道。”
    “提前报捷,还能稳定人心,激振士气。”
    王松哑然,这一点他倒是没有想到。
    曹文昭说完,一手取出随身携带的地图,再想着昨夜从属下口中得到的消息,心里一叹,道:
    “这次绝非以往,建奴是来拼命的,不是来攻城的,据说奴酋已经做好攻下沈阳就迁都的打算了。”
    王松惊讶不已,道:
    “迁都?建奴是疯了不成…”
    “除了满桂,怕是也无人能担当此任,抵御建奴兵锋了。”
    曹文昭望向沈阳方向,心中在想,要不要出兵袭扰建奴一番,为沈阳守军减轻压力。
    这时,熊廷弼等人也纷纷赶来,曹文昭立即迎了过去,问道:“台台,满桂能挡住吗?”
    沈阳的情况,也只有他们这些人清楚了。
    薛来胤等人脸上也写满了担忧之色,沈阳是辽东重镇,这三年来,大明和后金围绕着沈阳,做了许多次的你争我夺。
    沈阳曾被建奴攻陷过两次,又被明军夺回两次。
    几经反复,城桓早已残破不堪,内中百姓要么携家出逃,要么饱受奴兵骚扰、劫掠,早就应该放弃。
    但熊廷弼却无论如何都要守住沈阳,甚至不惜被朝臣攻讦,为言官弹劾,也要向朝廷讨要银两和百姓,充实沈阳城防。
    所幸皇帝圣明,乾纲独断,力主维系辽沈。
    熊廷弼为什么这么做,那些在京师朝堂之上,高高在上的文官们是不会明白的,只有他们这些将领最清楚。
    若是沈阳陷落,辽阳被攻陷只是时间问题,估计很难撑住半年,那个时候,整个辽沈平原,在极短的时间里都要沦陷!
    所谓的辽东,可就只剩下广宁松锦一线了……
    曹文昭非常佩服熊廷弼,他与大同援辽的总兵薛来胤只见过几面,在辽阳的时候都各有任务,并没怎么碰面。
    熊廷弼一手按在城砖上,想事情想得出神。
    薛来胤想了想,皱眉道:
    “难。”
    沈阳城虽然大,但是居民和守兵都很少,城垛几经修缮,也不复当初那般坚实。
    再加上后金军队在辽东攻城多年,有了一套攻城之法,这已经不是能力的问题,双方实力差距实在太过悬殊。
    换下满桂,沈阳陷落得可能更快。
    满桂的能力,就连熊廷弼都很认可,不然也不会让他去守卫前沿重地沈阳。
    现在的问题是,后金就是听了科尔沁惨败以后,援军短时间内不会来辽东,急眼了。
    如果他们不计伤亡代价,利用器械全力攻城,现在的沈阳城怕是连三天也守不住。
    熊廷弼平时话不多,但都很精髓。
    他站在角楼上遥望半晌,然后低头看了看曹文昭标注好的地图,说道:“若我所料不错,奴兵必有一路大军,奔我辽阳而来。”
    “沈阳一带,多山多河,地势狭窄,易守难攻,但守军与奴兵数量悬殊,现在只能固守。”
    “但是辽阳一带,皆为平原,奴军分兵而下,我军屯兵一处,坚壁清野,只会让奴兵趁虚而入,四面捣乱。”
    “传我军令,命辽阳周边诸城、堡、镇、所,化整为零,轮番出入,游旋打击,使南犯奴兵莫知浅深。”
    “奴军必然不敢孤军深入,这就为三方合击争取了时间。”
    熊廷弼最终的战略,是三方合击。
    所谓三方合击,便是熊廷弼争取以广宁孙承宗、朝鲜金景瑞、福余朱燮元合进会师于辽沈的战略意图。
    三方合击,不能少了任何一方的努力,朝鲜的态度更是重中之重。
    朝鲜作为大明附属国,这次不求他们能在战争中打赢,只要阵势造得够大,配合毛文龙和登莱、天津港的水师,就足以成事。
    “毛文龙的消息有了吗?”
    曹文昭冷笑一声,道:
    “回台台,毛文龙在义州和朝鲜国的八道元帅金景瑞吵了一架,没有管我们定下的日期,在五日前就先去宽甸一带了。”
    薛来胤道:“台台,东江军松山不容有失,他们的位置正处于建奴身后,我们是不是要督促一下金景瑞?”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大明得护犊子,什么原因吵起来的先不问,把金景瑞数落一遍,宽慰东江军心才是要紧事。
    这句话落下,熊廷弼的神色直接变得有些不对劲,他道:
    “不知道就去查!”
    “这事谁做错了,咱们就得帮谁,况且现在非常时刻,朝鲜八道的兵力非常重要,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毛文龙擅自出兵,军法不容情,等这一战之后,本督亲自去问他为什么不遵军令!”
    。。。。。。
    毛文龙不知道是在义州和金景瑞闹了什么矛盾,本来说好出兵的朝鲜毫无动静,毛文龙也是提前几天出兵,彻底打乱了熊廷弼部署。
    由于这件事的重要性,熊廷弼在当日的晚上就写了一份急奏,叫人快马加鞭,面呈天启皇帝,还说片刻不容有失。
    由于距离原因,当身在西暖阁的朱由校接到熊廷弼的急奏时,已经是一天之后了。
    这份急奏上写的很全面,熊廷弼把他关于此战的部署和担忧,还有目前的变故,全都列了出来。
    在最后,向朝廷提出了一连串的要求。
    熊廷弼早在半月以前,就做好了三方合击的部署,他先是和朱燮元商讨,决定了一个大致的合击时间。
    然后为广宁的孙承宗、袁崇焕、祖大寿三部,还有朝鲜八道元帅金景瑞,镇江总兵毛文龙,指定了严格的联合出兵时间。
    熊廷弼也数次上疏强调,三方合击战略的实施,必须联络朝鲜,他也早就派出信使给金景瑞,叫他克期出兵。
    由于这次毛文龙产生的变故,致使朝鲜没有按约定时间出兵协助,这大大增加了辽沈的压力。
    熊廷弼在急奏上举荐监军副使梁之垣为钦差大臣,说他在海滨长大,熟知朝鲜的语言文化,可以担当大事。
    朱由校自然没什么好说,全部准奏。
    熊廷弼的三方布置,这是事先请示过自己的,熊廷弼以国书命令朝鲜出兵协助,朝鲜居然放了鸽子。
    看来不派个钦差大臣过去,他们是不知道大明在这件事上的态度!


第三百五十二章:逮捕袁崇焕
    “传旨,命沈阳右屯监军副使梁之垣出使朝鲜,一切俱照行人奉使之惯例,钦赐一品官服,以重话权。”
    毛文龙和金景瑞的事,就让这次出使朝鲜的梁之崱ネ诽郯桑煊尚2嘧拍源衅蘖Φ亟芡㈠龅淖嗍璺诺搅艘槐摺
    吩咐道:
    “如果梁之崱谌コ室郧埃星肭蠊裁矗嫠呶褐蚁停兆季褪橇耍槐卦偎偷角骞恕!
    王朝辅是魏忠贤的人,这话天启皇帝一说,他自然明白。
    不出意外,这次出使朝鲜的梁之崱隙ɑ嵘鲜枨肭笠恍┦裁矗际锹榉呈拢膊恍枰度耪馕灰
    虽说京师现在有皇帝镇着,明面上没什么事,可暗地里,却一直都是波涛汹涌。
    况且,最近天启皇帝频频召见统领五军都督府的英国公张维贤议事,像是又在谋划什么大动作。
    朱由校有更重要的事去忙,这等小事,交给魏忠贤去办是最放心的,其他人办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个效果。
    先放一边,朝鲜出尔反尔不出兵协助,那是打大明的脸。
    果然,朱由校下旨准奏熊廷弼奏疏中所请“三方合击”之策,并且旨意达到沈阳右屯卫城的第二天,梁之垣的请奏就被送到了司礼监。
    这其中的请奏内容,都是关于朝廷要加强这次去朝鲜使团的事权,确定职责等要求,做起来麻烦,道理却很简单。
    作为宗主国的出使大臣,梁之垣的任务是督促朝鲜征发八道之兵,应援辽东战事,所以必须在朝鲜君臣面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这就要很多事,诸如钦赐的一品官员朝服等来确定。
    最近这段时间,朝廷也在对辽东的战事每日分析。
    崔呈秀带着兵部的官员,正在和有司商议东江军、辽东郡兵饷和新式军械盔甲配送的问题。
    以前,朝廷也有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