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名校尉齐上阵,只是打棍,就是大汗淋漓,粗喘阵阵,倒不是说他俩力气太小。
    只是这打棍,也有很多讲究。
    监刑太监双脚闭拢,眼神飘忽不定,分明是要置这士子于死地,二十棍打死个大活人,这不是体力活,这是技术活。
    十棍下来,士子已被打的皮开肉绽,但还在痛呼,伤势虽重,但好像没什么性命之忧,此情此景,让两名打棍的校尉都冷汗直冒。
    打不死他,死的就是咱俩了!
    两人相视一望,皆在心中默念:
    “用心打、用力打。”
    余下这十棍,显然是一副不打死你誓不罢休的气势,两名校尉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和巧劲。
    终于在第十八棍的时候,这士子晕了过去,进气儿多,出气儿少,眼见是活不成了。
    见状,两人都松了口气。
    不多时,二十棍已毕,方才还腰杆直如尺,慨然而立的士子,已是没了丝毫声息。
    打完这二十棍,两名校尉都是拄着大棍,疯狂的喘息。
    东厂的监刑太监脚上动了动,上前头望了望血肉模糊的尸体,满脸讥讽,宣了罪行,这才向围观百姓幽幽道:
    “都散了吧。”
    话音刚落,承天门忽然大开。
    一名宫中的宿卫戚兵,左手托着圣谕,向京城东大营疾驰而去,见了这副情况,锦衣卫堂上官面色凝重,道:
    “怕是又出了什么大事吧?”
    监刑太监也不知道,对周围人群的议论,也权当没听见,边走边道:
    “咱家只是听说,山东大震,朝廷赈灾拨款几百万两,动员了直隶几地的人力,刚要稳定,陕西又震了。”
    “不会吧,又震了…”
    锦衣卫堂上官此刻也不再与这东厂的太监竞争,只是为朝廷叹惋,嗟然道:
    “这是什么年头,年年大震,年年大旱,天下是怎么了,天爷不给人活路了?”
    喃喃几句,他想到什么,忽然又问:
    “这次又死了多少人?”
    监刑太监闻言,瞅了他一眼,不复有方才对那士子时的尖酸、刻薄,叹了口气,终究还是没能说出口。
    他带着其余的太监留下一个背影,和满是无语的回话:
    “自己去问吧,咱家累。”
    。。。。。。
    天启二年六月中,陕西固原州星殒如雨。
    当地人见状,以为是天爷降怒,尽皆大惊,随即,各地市集相继罢市,城关紧闭,街上空无一人,风声鹤唳。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段时间的地方经济损失,无以估量。
    这还没完,六月底,平凉、隆德诸县及镇戎、平虏等所,马刚、双峰等堡地震如翻,墙裂有声。
    明代的城镇,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根本没有什么抵御能力。
    相比运河流经的山东,陕西更加贫穷,这次忽然来袭的大地震,那里损失更严重。
    陕西有司上奏。
    仅一次地震,各地城垣就已震塌八千九百余丈,房屋倒塌两万一千八百余间,牲畜压死三万六千余只,男女被压死的,也有一万六千余口。
    在有司奏报抵达京师前的半个月,陕西又接连遭受了两次震级逐渐减弱的余震,损失尚未统计。
    这倒不是有司进度缓慢,而是大部分的地方官府,在这次大地震中,都丧失了该有的职能。
    说实话,当时朱由校刚看了毛文龙报捷,大明在朝鲜战争打赢了,这本是应该高兴的事。
    可是他高兴不起来。
    明末这个时候,天灾人祸,连绵不绝,随便一次地震,就能将朝廷两年来的努力,付诸东流。
    只说死亡人数,这次陕西地震,已经接近山东地震的两倍,地方经济也因此遭到重挫。
    山东能恢复起来,已经是朱由校提早准备,调度有方,人力、物力,财力源源不断的结果。
    陕西道路偏远,更加穷困,损失更重。
    想从这种大规模的地震中恢复元气,没有和平时期的二十年、五十年,可能吗?
    更何况,现在可不是和平年代啊!
    有时候,朱由校觉得自己能人定胜天,凭借自己的努力,挽救这个走到暮年的帝国。
    现在,朱由校发现,这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朝堂上,有文官与你事事作对,辽东,有建州蛮夷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入侵劫掠,屠戮你的子民。
    内部,年年不绝,且愈发严重的天灾人祸,让整个朝廷不得不拆了东墙补西墙。
    就连国外,都有正处于大航海时代的列强,想将你的领土,一点点蚕食为他们的殖民地。
    如果说陕西再次大震的消息,让朱由校感到有心无力的话,六月十一日,荷兰一支小型舰队强行登陆澎湖,以武力胁迫请求通商的消息,则是让他感到愤怒,极端的愤怒。
    大明的领土,一点也不能丢!
    荷兰人以武力胁迫通商,那就张开拳脚好好儿较量一番,看看是你们赔款,还是我大明割地!
    告诉当地的文官、武将,给荷兰人发最后通牒,不滚蛋,就宣战!


第二百零一章:港口被封锁
    七月份的福建,早早开始了复耕。
    相比中原地区,福建地区的农事往往要早两月开始,自荷兰人侵略澎湖,逃亡厦门的流民,日渐多了起来。
    这个时候的厦门,在民间拥有更多的市井用语——嘉禾屿、下门、中左所,都是百姓称呼这一带的方式。
    自万历二十二年开始,厦门一词,才出现在朝廷与官员文书中,成为官定的正式称呼。
    今年三月,英国人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顿,为了更好的将当地变为殖民地,屠杀了当地印第安部落。
    荷兰人来到澎湖后,对当地百姓,虽然还没到辽东地区奴贼对待辽民的那种地步,却也差不了太多。
    在这些人的眼里,东方人与印第安人无异,都是低等种族,一旦大明显示弱势,荷兰人必定会有将这里变为殖民地的想法。
    广柔海波,已有几个月都没有见到任何渔民的踪影,荷兰人的舰船驶过之处,碧海变色,遍地狼藉。
    多亏了大明朝廷还在,荷兰人做的还没有太过火,为了争取到大明通商,尚还保持着基本的人性。
    海面上阳光很足,甚至有点刺眼。
    伴随而来的,则是与辽地截然相反的酷热。
    中左所(厦门)港,一名十八岁的少年,面容黝黑,正站在船板上,等待装运货物。
    郑一官在此前一直跟随叔叔李旦,在日本与大明之间往来运输货物,牟取利润。
    上次苏州缇骑致死事件,实际上就是李旦策划,郑一官还记得当时自己的感受,看着那帮耀武扬威的缇骑被打死,实在解恨!
    至于为什么解恨,当时他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莫名觉得解气。
    当然,现在两年过去,郑一官的想法又与之前不同,因为他从《京报》上看清了那帮东林党所谓正人君子的嘴脸。
    他的想法在动摇,或许,当初打死缇骑是不对的?
    正想着,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地动山摇的炮声,郑一官望着远处逐渐沉没的小型苍山船,先是一愣,自语道:
    “这声音,不像海盗能有的火力…”
    “红毛番来了——”
    “红毛番打过来了,快跑!”
    路过中左所朝廷水兵们惊慌失措的呼喊声,替郑一官解除了疑惑。
    不过他并没有常人的惧怕之情,反是冷笑一声:
    “挂起我们郑家的令旗!”
    一声令下,上书“郑”字的红底三角旗被高高悬起,这种变故,也让来袭的八艘荷兰舰船一脸懵逼。
    一名荷语直译为“高文律”的荷兰提督站在甲板上,看见这一幕,也很是好奇。
    他放下千里镜,颇为好笑地道:
    “那旗子上写的什么?”
    “尊敬的提督,这是明朝海商郑一官的旗子,去年,我们东印度公司的总座科恩阁下,曾给予他理事的职位。”
    “郑一官,真蠢的名字,和他们的肤色一样蠢…”
    高文律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眼眸微眯,道:
    “这些船,能不能打?”
    听了这话,那荷兰人先是一呆,见这位提督如此兴致勃勃,也不敢忤逆了他的意愿,半晌,才讪讪道:
    “总座阁下的意思,是尽量不要对同盟家族动手。”
    “尽量不要,那就是可以动手?”
    高文律哈哈大笑,再度拿起千里镜,特意观察了一下这时候郑氏令旗的样貌,才道:
    “传我的命令下去,挂着这些旗的,一样打。”
    之所以如此富有自信,那是因为高文律对如今明朝的水师力量,不屑一顾。
    同样是这八艘舰船,在前几天刚在海商袭击了一批自香料群岛返回的明朝海商船队。
    那支海商船队,足有二百余艘舰船,居然连他们的毛都没摸到一根。
    虽说这只是商船,但荷兰皇家的商船,在海商也有一战之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小瞧。
    同样是商船,明朝的商船却如此不堪一击!
    这样愚昧、落后的国家,不去征服,反而去搞什么谈判贸易,高文律觉得,那位科恩阁下,简直是被门挤破了脑袋!
    前些天高文律洗劫的那个明国海商船队,让荷兰人尝到了不少甜头。
    恰好福建官府近期刚刚新换了巡抚大员,所以在对荷问题上,一拖再拖,并不是很强硬。
    这也让这支荷兰舰队的总司令雷也山产生了轻视,认为明朝不过是纸糊的老虎,与那些印第安土著一样,根本经不住一战。
    于是,雷也山经高文律撺掇几句,便毫不犹豫地决定先发制人,派出八艘舰船封锁厦门港口,给明朝人一个下马威。
    郑一官有恃无恐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已经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座科恩成为名义上的盟友。
    按照科恩的意思,只要挂着郑家令旗的船只,就不会受到荷兰东印度公司下属任何一支殖民舰队的为难。
    郑家的船队虽然不怕,其余的海商们却是怕的要命。
    中左所的朝廷水师早就军备飞驰、一蹶不振,遭到荷兰八艘舰船的袭击时,竟然一哄而散,跑的比商人都快。
    他们这一跑,整个港口更是毫无抵抗之力。
    郑一官躺在床上,听着外头荷兰舰队轰炸港口船只的声音,面上波澜不惊,心中却也是百般滋味,说不上来。
    “彭!”
    忽然,一阵天摇地动,一颗炮弹居然打在了郑一官所在船的船板上!
    眯着眼睛的郑一官猛然惊醒。
    他挣扎着坐起,一脸懵,很快被人生拉硬拽着跑到甲板上,见到了一副地狱般的场景。
    这支荷兰舰队,并没有把他们与郑家的盟友关系当回事儿。
    片刻发愣的功夫,一颗炮弹就砸在郑一官前面那艘船的船板上,一个熟悉的海员瞬间消失,变为一摊碎肉。
    港口中,也是随处可见一片片的血肉模糊,放眼望去,无数舰船遭毁,正冒着滚滚黑烟,悲鸣下沉。
    “这是怎么回事?”
    “一官,快走吧,这些红毛番连我们一起炸了!”郑一官的五弟,也就是后来的郑芝豹,正满脸泪痕,死死拉着他。
    “狗日的荷兰人!”
    郑一官双眼通红,怒吼一声,紧紧握着双手,被郑芝豹拉着逃下船。
    。。。。。。
    半个月后,中左所城。
    这几天刚刚赴任的新任福建巡抚南居益,临危受命,代表朝廷开始与荷兰人谈判。
    他望着眼前满脸得意的红毛番们,极力克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