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忠贤无奈地一摊手:
    “陛下不胜酒力,这就醉了。”
    朱由校说完这番话,踉跄地跌回座中,瞥了魏忠贤一眼,轻哼一声道:
    “朕也就是随便说说,上天祥瑞?”
    “天上神仙,何尝管过人间生灵,三皇五帝哪个又得以永生,就算是始皇,还不是生老病死。”
    “自朕御极以来,战事频兴,西南土司造反,哪个神仙派遣天兵下凡荡寇?”
    “还不是,还不是靠老子自己提着剑上阵,勘定平乱…”
    朱由校本性同历史上那位性格不同,太过我行我素,只因身处庙堂,长期以来,不得已而收敛锋芒。
    此时他借助酒力,说出了肺腑之言。
    众人闻言也当是皇帝醉酒胡言,顾之一笑,又开始敬酒,酒过三巡,懋勤殿内正觉酣畅,忽听东面嘈声四起。
    几名太监风风火火奔至御前,尖声报道:
    “皇上,不得了了,三大殿走水了!”
    话音落地,方才还欢声笑语的懋勤殿内顷刻间寂静下来,众人脑中混沌,方才记起万历年间三大殿失火的事。
    韩爌腾地起身,快步走到殿外,眺望东边宫宇,果见天际血红,火光烈烈。
    还不待他说话,朱由校摇摇晃晃地站起来,问道:
    “可…可有人伤亡?”
    小太监心中害怕,诺诺禀道:
    “回陛下,三名直殿监宫人被压死,余的都已暂避它处,只是…三大殿经此一遭,怕是彻底毁了。”
    “毁了、就再建!”
    朱由校冷笑一声,仰头又饮满一杯酒,潇洒地挥了挥龙袖,在众人眼中,恍如百年前的正德皇帝。
    他指着远方冲天大火,高声笑道:
    “好、好一场天火!”
    “还不退去?”
    朱由校勃然怒叱,小太监秃自支吾,得了魏忠贤的授意,方才退走。
    旋即,在皇帝的坚持下,懋勤殿内乐宴又起,只是此刻的文武众人,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再不剩下几分心思。
    没过多久,又有小太监慌忙来禀:
    “陛下,三大殿火势忒大,风起的也邪,把火苗吹到东宫去了,连慈庆宫也折了几间屋子。”
    内阁首辅韩爌静静坐在文官之首的位子上,冷眼揶揄着皇帝的神态,想从中找到那份窘迫。
    小太监说完半晌,朱由校也没什么动静,少倾,传来一阵微弱的鼾声。
    众人面面相觑,宫中起了大火,这位大明朝的皇帝,竟没心没肺地睡着了…
    “爷、爷…”
    魏忠贤轻声唤着。
    韩爌静静坐在位子上,他没有叶向高那举一反三的能耐,只是心中对这位皇帝更加看不起。
    此前,尽管朱由校是玩世不恭也好,放浪形骸也罢,这都只能说他是我信我素的叛逆少年。
    可现在,叶向高全族说杀就杀,一时兴起,下旨关闭全国的东林书院,逮捕无数学子。
    韩爌分明见到,这位天启皇帝,正一步一步变成武宗那个荒唐天子。
    想到这里,他心底冷笑一声。
    看来此前叶向高的确是太过高看这位皇帝,他哪里有什么帝王权术,不过是不良不莠,等闲的俗人一个。
    伴着乐音,懋勤殿外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
    宫门之间的廊道被新雨冲刷,带着黑色碎末的水流注入紫禁城的地下沟洞,几队禁军兵士提着小桶来往奔走,泼灭火灾的余烬。
    待懋勤殿夜宴完成,醉醺醺地朱由校行至坤宁宫门前,直殿监掌印老太监颤颤巍巍近前,奏道:
    “奴婢失职,惊了圣驾,火已尽灭,只损几间废屋。”
    此时的朱由校,早已不省人事,支支吾吾说不出几句整话。
    魏忠贤眼珠一转,把手扶住皇帝,示意这老公公附耳过来,低声道:
    “东宫乃先帝故居,岂可蒙尘,尔等务要悉心料理,事出万全,莫使皇爷违逆忠孝之道。”
    老太监浑身一振,忙答应下来。
    待直殿监众人退去,魏忠贤送皇帝到了坤宁宫门前,正欲离开,却不知朱由校有意无意,喃喃细语:
    “老东西,倒会体察上意。”
    魏忠贤刚刚转身,听到这话身躯一颤,却没有回头,权当没有听见。
    他抖着手示意掌事女官徐氏紧闭宫门,径自离去。
    。。。。。。
    碍于大火焚宫,朱由校在第二天下谕,原定天启二年恢复的临朝视事,又被拖延一年。
    各部院大臣闻讯唉声叹气,都说这天启一朝怕是很难再有早朝了…
    对于朱由校来说,早朝与否,完全不影响对整个帝国的掌控,剩下这些时间,正好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三大殿在万历二十几年的时候,就已经烧毁一次,至今已荒弃二十余年,残垣断壁、杂草丛生。
    朝廷一直以来,就有关于重修三大殿的议论,只是因耗费甚巨,加之满朝文武反对,才不了了之。
    这回又烧一次,便是彻底坍塌得不能再用,可真是不修也不行了。
    这天,内阁签押房,各部院大臣正在此处商议关于三大殿重修一事,朱由校也在场。
    刚说了没两句,却见魏忠贤不请自来。
    除了阉党,其余的人对魏忠贤本就没什么好印象,自然不会给好脸色,赵南星更是冷哼一声,别过头去。
    “老奴见过皇爷——”魏忠贤甫一进门,就朝首位上的皇帝,大大行了一礼。
    朱由校大笑,道:
    “再有十几天,就是天启二年的正旦节了,藩属各国使臣都要入京,按例要举办一次大朝仪,这事儿,朕就交给厂臣去办了。“
    阁臣顾秉谦忙道:“陛下圣明,厂臣有能力有手段,这大朝仪定能让藩属各国,对我大明更加俯首帖耳。”
    “奴婢遵旨,这回三大殿及东宫走水,在藩国面前,奴婢不能让大明朝丢了面子。”
    魏忠贤心中一喜,故作谦态。
    “行啊,有厂臣这话,朕就放心了。”朱由校说完,静静注视着魏忠贤,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后者倒也配合,眯眯眼,故作神秘地道:
    “爷、奴婢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有什么不当讲的,莫非厂臣也学那些东林党人,没事上个奏本,故弄玄虚?”
    这二位一唱一和,搞得韩爌等人心中恼怒,却又不敢多说什么,一时之间,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非也、非也——”
    “老奴这一辈子,什么也不会,就只知道如何为皇爷分忧,好好儿地侍候皇爷。奏本这么高深,老奴可不会奏。”
    魏忠贤摇头晃脑地道:
    “老奴不是想添乱,却是正旦节就要到了,外朝的中极、建极、皇极三大殿遭了两次火灾,快三十年了,一直没有重修。”
    “那副景象,不管谁看了,都觉得大明朝似乎已是夕阳将落、暮气沉沉,人心涣散。”
    “这还是奴婢,四方藩国、地方官员和进京的士子、百姓,看到后心中又会作何感想?”
    “老奴觉着,三大殿是大明朝的门面,坏到今日这个地步,已不可再用,不能再拖着不修了。”
    “何况,若想恢复视朝,三大殿也是非修不可,诸公觉得呢?”


第一百六十五章:劳厂臣多费心
    这话似乎有些道理。
    三大殿不修,皇帝就一直有借口不恢复视朝,文官们议论一阵,先是由崔呈秀出来说道:
    “既要重修三大殿,莫不如动工把整个紫禁城重新修缮一遍。”
    “整个紫禁城?”韩爌看他一眼,冷哼道:
    “修中极殿的耗银,就要一百多万两之巨,这还没算建极、皇极二殿,再加上紫禁城,朝廷出得起这些银子吗?”
    话音落地,众人不约而同都将目光放到户部尚书赵秉忠身上,搞得后者也是喉头一紧,不得不站出来。
    这位户部尚书出身官宦之家,从属浙党,却不是东林党人,其父赵僖在万历一朝官至礼部右侍郎。
    赵秉忠幼时被称为神童,万历二十六年殿试,为一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便是俗称的“状元”。
    早先,浙党首辅方从哲致仕,叶向高进位,东林众正盈朝,魏忠贤因朱由校刻意纵容,在朝堂之上大肆培植亲信。
    浙党、齐党等纷纷投奔“阉党”,赵秉忠时任礼部侍郎,私会魏忠贤,赠送山水名图,因而得后者举荐,天启元年三月时升任户部尚书。
    谁都知道,这重修三大殿及紫禁城,是个浩大的工程,耗费甚巨不说,没有三、五年也根本下不来。
    对赵秉忠来说,如今户部的财政状况,虽然有了关税的补缺,却依旧是入不敷出,根本拿不出银子支持动工。
    问题就出在这里。
    他赵秉忠知道的,皇帝和厂臣会不知道?
    这些年来,东厂查抄东林书院、变卖土地,还有查抄叶向高、王之采等人府第获得的巨额银两,都去了哪里?
    赵秉忠将户部库房看得很紧,反正这些银子一毛都没进国库,怕是三七分账,全都被皇帝和阉党瓜分干净了。
    内帑皇家私银,谁知道有多少?
    而且赵秉忠还觉得,这三大殿什么时候不走水,偏偏在皇家夜宴的当晚着火,皇帝还醉得不省人事。
    这事虽然完全联系不到一起,可回想起来,仍觉得有些蹊跷,会有这么巧?
    简言之,皇帝支持厂臣,在大内进行一个大工程的意图,已经很明白了。
    既然皇帝和厂臣都已经决定,自己这个户部尚书,也就没必要杞人忧天了。
    想通这些,他再没什么顾虑,坚定道:
    “臣以为,厂臣说的不错,再过十几日就是正旦节,四方藩国入京,见到这样的紫禁城,会令我天朝威望大打折扣。”
    “此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
    这赵秉忠明显是和魏忠贤穿了一条裤子,户部尚书都这么说,众人也就再没什么好议。
    这时,朱由校想了一会,说道:
    “满朝文武、也就厂臣能在这种时候提出来,朕觉得,还是厂臣忠贞能干,有头脑、有心计。”
    “这般大的工程,除厂臣以外,怕是没别的人选了。”
    “陛下圣明,不过这非是奴婢有什么头脑,只是敢说一些常人不敢说的话罢了。”
    魏忠贤连忙摆手,眯眼笑着,又是一通猛拍马屁:
    “陛下有魄力,是千年不遇、万世不出的圣主,诸位都想想,那三大殿为祖宗基业,煌煌天朝之象征。”
    “为何近些年来,诸藩国有些已经不来进贡了,就是因为这三殿久未修复!”
    “陛下聪明盖世,文能吟诗作赋,武可拨乱反正,没事去南海子狩个猎,都能一发中的。”
    “老奴觉得,不是陛下要修三大殿,而是三大殿一直在等着您去修…”
    “中兴之主,修复、传承祖宗基业,也是合情合理呀!”
    说起拍马屁的功夫,老魏称第二,这满朝文武,怕是没有人敢称第一。
    这种当着所有人面吹牛皮还能脸不红、气不喘,如履平地的功夫,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穿越来一年多了,各种马屁都被少听,今日魏忠贤一发力,朱由校还是被夸得晕乎乎的。
    却见他面色不动,微微一笑,道:
    “朕小时候倒曾立志,做一个中兴之主,也想过有朝一日,修复破损的三大殿,所以宫中才会有《贞观政要》这本书。”
    “不过朕却没想过,这些想法之间能有如此之多的联系。今日经你一说,朕倒是觉得,这三大殿非修不可了。”
    魏忠贤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