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清化学家-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馒头这种淀粉类的食物土著人显然没吃过,这让他们感到很好奇,但似乎还有些不适应,马鲛鱼肉干却是很对他们的胃口。这些马鲛鱼肉干经过了腌制、油煎和晾晒的过程,其中加入了多种调味料,可不是这种做熟就行的土著人所能吃到的,自然受到了欢迎。
  事实证明美食是沟通人类关系最好的渠道,在吃了冯子超送去的一包军粮之后,双方气氛顿时缓和下来。其中几个强壮的战士在领头中年人的带领下走了过来,向冯子超长篇大论了一通,在场战士们却一个字也听不懂。
  那名首领显然也发现了问题,他开始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这种语言是人类共通的,很快冯子超等人连蒙带猜的就明白了,对方想要更多的马鲛鱼肉干。冯子超是个好客的人,见到对方一副渴求的样子,他哈哈大笑着挥手道:“去多拿些马鲛鱼肉干来。”
  “队长,那是咱们的军粮啊。”旁边一名士兵提醒道。
  “这里水土肥沃,又靠着海,你还怕饿死不成?”冯子超瞪了那个士兵一眼道。几个士兵再次返回营寨,很快把警戒排所有携带的马鲛鱼肉干都搜集了过来。冯子超毫不犹豫得将所有马鲛鱼肉干都给了对方,那些人显然都很高兴,对着他们连连点头,随后这些人就离开了。
  “队长,他们走了。”跟来的排长齐浩看着远去的土著人说道。
  “走就走了吧,咱们回去休息,今天的工作可不少。”冯子超转身带着人走了。按照刘磊的说法,虾夷岛是苦寒之地,每年温暖的时期很短。虽然如今正值初春气温在一天天升高,但若等到了冬季还没做好保暖准备,他们必定会付出惨重代价。
  吃过早饭以后,所有人就分成了三个部分,除了必要的两百人警戒部队以外,五百名战士配合一千居民伐木建设码头,以便让大船靠岸,另外五百名战士与一千名居民合作,开始建设正式的定居点。
  这个定居点不同于昨天建设的临时房屋,那些都是用小树捆绑成架子,铺设帆布和干草而成的临时住所,只是暂时使用的,建设的定居点则是永久性质的,而且要有很强保温能力的。
  刘磊是北方人,对冬天的印象很深刻,自然也懂得许多防寒知识,他讲这些注意事项一一列举出来交给了冯子超,让他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冯子超虽然是南方人,也不知道北方严寒究竟有多厉害,但他对刘磊的命令却不会有丝毫违逆。
  新定居点完全按照北方的设计标准,首先寻找所需材料,石灰石在哪里都不会缺少的,尤其是日本这个满是火山的地方,很快居民中的工匠就带着人建设起了石灰窑,开始大量烧制石灰。
  在这里制造水泥建房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古代劳动人民有着自己的智慧。按照北方的建设方式,他们在黏土中掺入石灰并加水至半干,然后就用这种泥土作为筑墙材料。


第139章 建设营地
  具体方式便是先挖掘浅坑用石块做地基,然后在地基上用木头做成夹壁墙,在中间空隙填入这种混合泥土,在两边分别用大锤不停击打将土压实。每次泥土被完全压实之后,木板夹壁墙都会增高再重新填入泥土打击。就这样一层层的往上叠打,犹如铁匠锻打百炼钢一般将土墙建设起来。到了最后这堵墙不但能高达三米,厚度也能达到半米左右,而且坚固无比连钉子都很难打入。
  在打制土墙的过程中,会在四角加入木柱作为框架,同时用木框预留出门窗的位置。这样的制作过程比较耗时,但胜在墙壁结实耐用,甚至不怕雨水侵袭,而且因为墙壁够厚冬季也非常保温。
  屋顶同样需要做得非常厚实,在无法烧制瓦片的情况下,他们利用河边芦苇打成捆横列在橼子间,用混合泥土抹在上面固定,再铺设一层树皮并用石片压住,可谓即保温又防水了。
  为了达到保温效果,这些房子的门窗都开得不大,而且全都朝向东南方向,以避开冬季猛烈的西北风,同时接受早上的阳光照射取暖。至于里面的家具,则由居民中的木匠统一制作。这样的房子内部空间不大,光线也不算好,但胜在保温。事实上冯子超没有任何寒带居住经验,就算想要改良也没有方向。
  因为是第一批移民,考虑到当地生活的艰苦性,所以两千人全都是青壮年男女各半,另外还有不少匠人掺杂在其中,只要彻底安顿下来,他们很快就能完善当地设施,甚至能住得上砖瓦房。
  忙活了两个多时辰,直到日上中天的时候,冯子超下达了休息吃午饭的命令。这时候他才有时间观察一下工作进度,差不多三百栋房屋已经开始建设了,不过都仅仅是开始罢了,除了地基差不多全部完成之外,墙壁打制速度并不算快,大多数房屋刚刚作出一个墙基,这主要还是黏土和石灰数量不足造成的窝工现象。
  最令冯子超有些头疼的问题还是土方活,挖土是最累人的工作,而这种建房方式恰好需要非常多的泥土,而移民数量太少,造成大部分人都要去挖土,让建设的进展十分缓慢。
  不管进展如何都要先吃饭,只有吃饱了饭才有力气继续干活。移民和士兵的午饭都一样,馒头和马鲛鱼肉干,另外还有各种腌菜,这些都是从福建带过来的食物。
  食物数量剩下的并不算多,就算加上大船尚未卸下的,也最多支持他们半个月的粮食,接下来至少还需要分出三分之一的人去山里采集或者去海里打渔,这样的人员分散建设工作必然更加困难。
  定居点是一切的基础,有了自己的根基才能算是站稳脚跟,才能继续拓展生存空间。可是人数限制了发展速度,冯子超也只能劝自己有些耐心,等下一批移民抵达才能提高建设速度了。
  他一边想着心事,一边味同嚼蜡得吃着午饭,香喷喷的马鲛鱼肉干吃在嘴里,根本就尝不出味道来。正在冯子超发愣的时候,一名排长急匆匆得跑了过来:“队长,南边山上发信号了。”
  “什么?”冯子超猛地站了起来,这个时代通讯落后,为了及时传递消息,部队规定了远程传递消息的信号规则。在山上安营扎寨的几个营地除了阻挡可能的敌人之外,还有警戒哨的指责,而他们传递消息的方式就是各种彩旗。
  这些彩旗都尽量选择鲜亮的颜色,让人老远就能看得清楚,要传递消息只需按照事先规定好的信号规则,将相应旗帜挂上旗杆即可。此时南面山头上就挂着一面象征危险的红色旗帜。
  “全体士兵列队警戒,居民到码头去防守。”冯子超大声喊着,正在吃饭的移民们顿时有些混乱,但好在有士兵维持秩序,让他们迅速撤退到码头区,如果遇到危险,连一半也没有建成的栈桥同样能让他回到大船上去。
  护卫队战士们终于列好了队伍,他们其中一半人以排为单位面向南方站立成三排火枪射击队形,另一半人则在后方列成方队做预备队,随时准备反击来自其他方向的进攻。
  队伍刚刚站好,冯子超就看到两山之间的树林里闪出大片人影,紧接着黑压压的一片人便朝着营地走来。山上的警戒哨人数太少,不敢擅离职守,他们能做的只是谨守营寨,不让对方攻上来抢占有利地形。
  那些人似乎完全没有抢占有利地形的意思,而是源源不断的从两个营寨所在土山的中间越过警戒线,向着护卫队直扑过来,看数量足有近千人。
  士兵们显得很紧张,他们大部分以前只是疍民,少部分则是乞丐,参加军事训练的时间非常短,排队都有些不熟练,枪更是没有摸过几次,这让他们的心里没底。面对着黑压压的一片人,他们的心理素质并不过关。
  冯子超眯着眼睛看了半晌,忽然看到队伍中有他熟悉的人,那些正是刚才拿走马鲛鱼肉干的土著人。冯子超心知有异,生怕士兵们因为紧张而走火,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他连忙上前一步喊道:“所有人枪竖起,保持火绳燃烧。”
  冯子超要避免误伤,当然也要小心谨慎,如果这些人是来抢劫的,护卫队能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反击,随后他带着几个士兵大步迎了上去。再走进些冯子超终于看清了,这些人手上虽然拿着石器,却多是石斧、石锛之类的工具,打猎和作战时使用的石矛和石刀很少,也没人携带弓箭。再往后面看,许多人还扛着粗壮的圆木,背着大量草捆,这显然不是来打仗的。
  到了近前,冯子超尽量面带微笑,做了几个表示友好的动作,然后用手比划着询问他们来意。那个领头的汉子很聪明,很快就明白了冯子超的意思,他也连比带划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他们是来帮忙修房子的。


第140章 土著的友谊
  原来这些土著人相当淳朴,受人恩惠便思报答。而且他们处于原始社会,没有什么独立的观念,当族中有人受到恩惠之后便让所有青壮过来报答了。
  冯子超弄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算是彻底放下心来,他让士兵们放下火枪,迎接众多土著人进营地。这些土著显然是发现了营地内正在搞建设,所以带着大量材料来帮忙了,领头的那个土著很快用肢体语言让冯子超明白了这一点。
  “这些土著人还真是可爱,知恩图报啊。”冯子超微笑着感叹道,随后他对土著人表示了感谢,为了不辜负他们的好意,便在营地内选了块空地,让他们建设房屋。
  对于这些土著人来说,建设本地传统房屋是相当熟练的,这比一群刚刚开始接触建设北方房屋的福建人要强太多了。只见他们熟练的打下一层浅地基,然后将粗大的圆木砍出凹口,一层层叠加拼成半米多高的胸墙,然后在上面打出木架,用粗大的芦苇捆编制起来做成墙壁,内部用湿泥涂抹成墙壁防止漏风。屋顶也都是用芦苇捆堆叠而成,看起来既厚实又能防雨,而且还有宽宽的屋檐。
  短短半天时间,他们已经构建成了三十多栋房子,还有许多建了一半的。尽管这些房子没有窗户,进去后显得十分黑暗,但保暖却是没有问题的。见到对方建设如此迅速,冯子超只好找到了穆子辉。
  穆子辉是吕留良的弟子,也是这次被委任的民事主管,也是整个移民计划的副指挥,专门配合冯子超做辅助工作的。早上他带着人去修建临时码头,直到此时还没有完工,结果却发现本该主持营地建设的冯子超来找他了。
  将情况说明,穆子辉也是一脸的诧异,他只好跟着冯子超一起到营地去看看情况。
  “怎么样?这些房子应该能过冬吧。”冯子超指着那些房子说道,此时土著人丝毫没有休息的意思,仍旧在努力的工作着。更多的房子被建立起来,另一些则在做善后工作,利用用苔藓混合黏土堵塞木头墙壁的缝隙,用木头制作大门等等。
  “我哪儿知道?我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北方的冬天。”穆子辉摊了摊手,毕竟他是安徽人,连雪也没见过。
  “我看这样如何?挖土的速度太慢,这会大大拖慢我们的建设速度,到不如跟着他们修这种简易的土著房子住。他们是地头蛇,修建的房子肯定能过冬,腾出人手来修筑一道土质围墙,这样的安全性更高。”冯子超提议道。
  “这怎么行?刘大人特意嘱咐我们要修建保暖的土制房子。”穆子辉反对道。
  冯子超挠了挠头:“我感觉这些房子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