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清化学家-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木料从哪里来得?”刘磊问道。
第114章 东山船厂
“船厂本来就存了不少木料,我们又从广东各地买了些,暂时够用了。我师父心急,造了一艘小船练手之后,便一下子开工了三艘大船,如今一艘完工了,另外两艘也差不多了。”方中通笑着说道。
“这么多?”刘磊眼前一亮:“怀南先生真是大手笔啊,居然一次造三艘。”
“师父造船多年,不是有把握的事情,他断然不会如此大手笔的,这也是因为原来船厂的三百多名船匠被留用的缘故,我们有足够的人手造船。”方中通呵呵笑道。
两人说话的时候,船已经靠近了船厂旁边的码头。刘磊登上码头极目远眺,查看起周围的地形。他发现造船厂和码头都位于圆屿山和葫芦山之间,这里有着平直海岸非常适合建设造船厂和港口。尽管水道内的水深只有八米,但在木制风帆时代已经足够用了。
当众人走出港口的时候,立刻看到吴怀南老先生带着几个人等在那里,刘磊连忙走上去一把扶住老者道:“怀南先生怎么到港口来了?这里风大可千万不要受了风寒。”
“不妨事,不妨事,老汉我身子骨结实着呢。”吴怀南看着刘磊笑道:“这次请刘大人过来却是冒昧些,只是第一艘大船下水事关重大,不得不请大人来看看啊。”
“应该的,老先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造出千料大船,可谓难得了。”刘磊扶着吴怀南,两人一起向着船厂走去,其他人全都簇拥着他们同向前走去。
吴怀南感叹道:“如今工匠身份不同往日了,大家干劲很足啊,我们是一天没耽误,这才赶着将船下了水。”
“老先生如今还有什么困难?”刘磊询问道。
吴怀南摇了摇头:“困难有但不算多,我们已经开始收购木材进行晾晒了,等再买两批材料,我们自己的货就足够使用了。此外就是人手还是太少了,凭我们这些人,同时造三艘大船已经是极限了。可惜大人评定工匠等级和脱离匠籍的决定不许外传,否则不消半月东南沿海的船匠都会跑到我们这里来的。”
“放心吧,再等一年我们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宣传了。”刘磊笑着说道,两人说着话已经走入了船厂。刘磊边走边观察着四周,各种工坊井然有序得排列着,不时就能看到有人在里面埋头工作,真是无一人清闲。
看到刘磊满意得点头,吴怀南笑道:“大人见谅,他们干活的时候要集中精神,没发现大人过来。”
“我没有怪他们的意思,这样集中精神才能做出好的产品嘛。”刘磊笑着回道。
吴怀南颇为感叹得解释:“大人评级和脱籍的两个决定,让这些人牟足了劲干活,谁也不肯偷懒片刻,否则也不会造船如此之快了。”很快他们就来到另一个船坞前,这里面的就是新下水的千料大船了。这艘船已经下过水了,在经过试航之后又被送回了船坞进行检修,并重新用沾了灰泥的麻絮堵塞缝隙刷上桐油,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刘磊跟着吴怀南从木梯爬下,走入了船坞内。从下面看这艘大船,更有种气势恢宏的感觉,尽管按照排水量计算,它只有七百多吨而已。这艘船的船体是刘磊设计的,他所用的蓝图来自于百年后的独立战争中,美国海军使用的汉考克号战舰。
战舰基本遵循了英国尚未彻底定型的战列舰舰型设计,同时依靠福船特有的水密隔舱加强龙骨和肋材强度,将船体的长宽比从四点五比一提升到了五点五比一。这样的长宽比虽然不及后世的钢铁巨舰,但已经比如今欧洲主流战舰的长宽比要强多了。
增加长宽比的设计好处是不但让船显得更加修长,船速也能得到相应提高,此外更长的侧舷也能安置更多的火炮。
事实上虽然这艘船只设计了一层火炮甲板,却开了多达28个炮窗,如果计算上甲板的18个炮位,这样一艘船足足可以安装46门火炮了。以七百多吨的排水量,安装这么多火炮,这可是绝对的欧洲一流战舰配置。更有特色的是吴怀南给所有下层炮窗都做了鲁班锁设计,炮窗一旦关闭便和船板一样结实,根本不怕风浪拍击,同时也让这艘船在战舰和货运船之间来回切换角色而不会出问题。
比起这样小小的改良设计,它的帆索系统则是全新的设计了。同样的三根桅杆上,安置的是三面巨大的硬帆。这是华夏特色的风帆,拥有风利用率高和可以正逆风行驶的特点,缺点则是重量太大。
为了解决这一点,吴怀南专门设计了一套绞盘系统,利用齿轮比不同节省力气,这样每个帆的升降只需八个人便可以操作。同时因为帆索系统被省略大半,到了实战中欧洲专门对付帆索的链弹就不好用了。
总的来说,这艘船上改进的帆索系统利大于弊,若遭遇欧洲海军同类战舰至少在航速和转向灵活性上绝对可以完胜。按照方中通的说法,只要风向得力,它甚至可以跑出九节的高速。
看完了这艘船,刘磊皱眉道:“方二哥,船已经有了,水手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这个我早就准备好了。”方中通呵呵笑道:“天地会内部的船家不少,尤其是在疍民中间更多,我擅自招募了一批开船,还请副总舵主见谅。”
“好事啊,多招募些人手,我以后要造更多的船啊。”刘磊忽然想到了方中通话里提到的疍民询问道:“方二哥,你所说的疍民是不是连家船民?”
“正是如此,大家也叫他们游艇子或者白水朗,这些人也够可怜的,他们终生漂泊水上,以船为家不许上岸。”
“方二哥可知他们的来历?”刘磊感觉自己抓到了一丝灵感。
方中通说道:“来历很难说,有几种流传的说法,其中一种是说他们属于古代的百越族,本就临水而居,后来秦始皇挥军南下的时候,逼得他们不得不离开陆地。另一种说法是他们乃是客家人,东晋时期抗晋失败的卢循残部被迫逃到水上的。还有人说是明初陈友谅余部逃到此地的,据说有些疍民还有族谱,祖上甚至是山西的。”
第115章 惊慌失措
“无论如何都是一群可怜人。”刘磊慨叹道:“今后若我们起兵成功,便取消他们疍民身份,让他们能够登陆居住吧。”
“这是好事啊,我若把此事告诉他们,这些人必定死心塌地为副总舵主办事。”吴怀南呵呵笑道:“这些人中间好水手多得是,数量估计不下十万人。能跑远路的船长也有很多,保证你以后都不用愁水兵来源。”
“大人不可。”方中通却出言阻止,让刘磊大出意外。
方中通解释道:“历朝历代开国之时,不乏利用疍民建功的,却从未一朝肯解除他们的身份,让其登陆休养生息。盖因沿海地少人多,本就难以养活太多人,若让数十万疍民登陆,将与陆上百姓发生争执,若引起民乱恐怕难以收拾。”
“这是个问题。”刘磊点了点头,历朝历代初创自然是求稳的,绝不会为了区区疍民的生存,搅动了地方安宁,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刘磊的想法却完全相反,身处这个时代还怕没有土地可用吗?大不了出去抢掠便是,想到这里他如醍醐灌顶般想到了一个问题。这是个什么时代?殖民的时代啊,为何欧洲各国会满世界殖民?这不仅仅是白人烧杀抢掠的劣根性作祟,更是因为在这个时代殖民才是壮大自身最快的方式。欧洲人可以殖民,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刘磊已经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答应他们解除疍民身份允许登陆,至于土地我可以解决的。”刘磊的话不容置疑,方中通也只好点点头答应下来,至于是否真的有足够土地,他是持怀疑态度的。
刘磊看了看忙碌的船匠又嘱咐方中通:“我看这样吧,我明日要去铜山守御千户所看看,你去邀约疍民首领,一切等我回来再说。”
“好。”方中通点头答应下来。
刘磊这一日好好看了看整个造船厂,他毕竟也是个玩木帆船模型的主,对这些东西有着狂热的追求,如今能见到真实的造船厂,实在难掩心头激动之情。走在造船厂里,刘磊东摸摸西看看,事无巨细都要问清楚才行。看到刘磊如此认真的模样,吴怀南也是老怀大慰,能有这样喜爱造船的上官,造船厂的发展可期。看着刘磊那爱不释手的样子,若不是他官职太高,又是天地会的副总舵主,吴怀南都想再收个关门弟子了。
刘磊当然不可能成为吴怀南的关门弟子,虽然他对木帆船有着浓厚的兴趣,职责却不允许他流连于这种地方。第二天早上刘磊便坐进修饰一新的千料大船,带上一批护卫前往铜山守御千户所了。
虽然前世经手了无数木帆船模型,刘磊还是第一次亲身体验这么大的木帆船,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通体舒泰,他感觉自己现在站立船头的姿势都能做个船模水景了。
这艘已经被刘磊命名为开创号的风帆战舰迎着风,很快接近了东山岛北侧的海岸。东山岛北侧靠近尖峰山的位置也有个小港口,这里是铜山守御千户所专门接受内地运送物资的地方,而在尖峰山下的军营里,就是守卫此地的士兵驻地了。
尽管操演早就不再进行了,但毕竟是海防重地,距离夷州岛郑家又是如此之近,每日的了望还是必须的。军营在尖峰山顶上有个了望哨,每日都有人在这里值班。今天正是老兵吴正义和新兵蛋子许强的班,两人喝了碗足以照见人影的野菜稀饭,便被赶着上岗了。
爬上几十米高的土山,来到那个早已朽坏的了望哨上,吴正义便把长矛往旁边一扔,靠在木栅栏上抽起旱烟来。因为没钱买烟草,他抽得是自己烤制的本岛棕榈树叶,虽然也有些烟草的味道,但呛人的浓烟却让他一个劲咳嗽。
“老吴头啊,你就少抽两口吧,会呛死人的。”许强也在不停的咳嗽着,他坚守着了望的岗位,还要尽量避开吴正义远些,免得被熏到了。
吴正义磕掉已经烧成灰的碎树叶叹气道:“可惜啊没有真正的烟草,我下南洋那会儿烟草随便抽,酒也随便喝。等上了岸还能找个土著娘们乐一乐,要不是……”
“要不是那年遇上海盗,你被人家打坏了腰,现在还吃香的喝辣的,烟草大把大把的随便抽,都说了一百遍了。”许强翻了个白眼抢话道。
“你这个孩子啊,你知道怎么看海上的船吗?若不是有我这样的老船家,就算有船来你也看不到的。”吴正义继续靠在那里喋喋不休得说道:“海上看船啊可不像在陆地上,海上的船往往是先看到帆的。只要水天线上有白色的影子,你可就要多加注意了,白色越多就越危险,不是船很多就是有大船经过,那些大船往往都是炮船,真打起来咱们这个小棚子连一炮也捱不住的。”
“你说得不会是那个吧。”许强的声音都有些变形了,他牙关打颤指着海上说道,在那里有与老吴头描述中非常像的一片白色帆影。
“你准是看花了眼,又没到大陆送粮食过来的时候,哪儿会有船。我刚当水手的时候也这样,总是把海鸟看成了帆影,我看……”吴正义说话间站起来,转头看向了海面上,当一片白色帆影迎入他的眼帘,嘲讽的话戛然而止:“快,快敲钟,敌袭,是敌袭。”
“老吴头,我们哪里来得钟啊。”许强无奈得看着四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