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世鸿将密信贴身收好,苦笑道:“换谁来呢。”
  马城语塞,突然发现诺大个朝堂之上除了熊廷弼,居然没有一员能拿出手的名将,熊大人年事已高,也不知还能不能上阵出征。一阵语塞,马城还是态度坚决,不拘是齐楚浙党,还是京师勋贵,公侯伯爵,只要能换掉那书呆子便成。马城是真的被袁大人,信心爆棚的进兵计划吓到了。
  和方世鸿在长城外草原上道别,方世鸿还未出发,一队自京师来的骑兵便狼狈赶到,身穿京营服色的骑兵滚鞍落马,人人都是一身缟素,看样子是来报丧的。方世鸿正困惑时,马城突然脸如死灰,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万历陛下,驾崩了。
  当日,开原提督府。
  来报丧的传旨太监魏朝,一面凄然,在马氏父子面前哭的一塌糊涂,马林也是老泪纵横,朝着京师方向扑通跪下,哭丧的诚意起码有九成九是真的,马城也跟着抹了几滴眼泪,等到众将官哭完了丧,马林才黯然吩咐全城缟素,依旧制禁宴饮,派使者去京师奔丧,琐碎礼法是免不了的。
  之后魏朝收起眼泪宣读圣命,显皇帝薨,圣太子即皇帝位,改年号泰昌。马城黯然,自此大明朝的武勋不再,短暂的万历武勋盛世结束了,名将凋零,之后这大明朝领兵打仗的多是文官,也让这中原王朝陷入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试想如果后世一个强大王朝的前线统帅,不是军人,而是外交部长,法官,甚至水利部长,这样的王朝如何能打胜仗。
  现任辽东经略袁应泰,上任前便相当于后世的水利部长,这大明朝的事情便是如此荒谬透顶,一个搞了一辈子水利的东林党人,赫然掌握了辽东军政大权,因此袁大人手握大军,收复沈阳抚顺的进兵方略,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魏朝一路从京师至山海关,又至辽阳,至开原早累坏了。
  马林命人将这传旨太监扶下去休息,便呆坐在衙门里发起呆来,马城无法,只得嘱咐诸位姨娘好生照料。
  晚间,开原马府。
  方世鸿也是一身缟素,要过几日才回京师了,新皇登基,那封写给方首辅的密信可以烧掉了,长长的密信被蜡烛点燃,化为灰烬。新皇朱常洛亲近东林党,这在朝中也不是什么秘密,昔年国本之争便是东林党人,替新皇保住了太子之位。
  方世鸿久居京师自是一清二楚,沮丧叹道:“东林将兴,自此便要一飞冲天了,齐楚浙党将成往事了。”
  马城想到这位短命的光宗皇帝,笑道:“这倒未必,天意最是虚无飘渺,方兄久居京师,以为这位新皇品性如何?”
  方世鸿不屑哼道:“嗜酒好色,言而无信,小人尔。”
  马城知他所言非虚,在京师纨绔圈子里,方公子消息还是很灵通的,又有见识,当知新皇为人如何。
  方世鸿发了一会愁,方哈哈笑道:“再不用做这恼人的首辅公子,哈哈,总是好事,再无人弹劾我行事不检点了。”
  马城听的差点喷酒,笑骂道:“你这纨绔,你爹都快丢官了,你却满脑子想着玩女人。”
  任谁都知道方首辅的位子坐不长了,三两月内就该去职养老了。
  方世鸿端着酒杯放肆笑道:“人生苦短,做首辅有什么好的,成天里忙的昏天黑地,倒不如携三五佳人,泛舟湖上,累了便以天为被,以地为席做一场好梦。”
  马城笑的直捧腹:“简直混账。”
  方世鸿脸皮自然是极厚的,干笑两声便糊弄过去,酒过三旬越发狂放了。
  马城也隐有几分醉意,沉吟着道:“方兄,你在京中可有相熟的大太监?”
  方世鸿错愕道:“自然是有的,马兄是想结交阉人?”
  马城笑道:“结交些阉人又如何。”
  方世鸿色变,委婉劝道:“此事不妥,阉党是成不了什么事的,结交阉党后患无穷,不妥。”
  马城笑着安抚道:“结交些阉人也未必就是阉党,我倒宁愿这辽东经略换个阉党来,总不至比那书呆子还差吧。”
  方世鸿无言以对,良久方颓然道:“这倒也是,不会比现在更糟了。”
  马城放下酒杯放肆道:“东林之害,尤胜阉人!”
  方世鸿吓了一跳苦笑道:“马兄这话若是传到东林诸公耳朵里,怕是要参你个言行无状,无君无父了。”
  马城轻笑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会传出去呢。”
  方世鸿闻言颇有些感动,知机道:“也罢,内城中也有几位大太监的外宅,我便替你送几份厚礼。”
  马城笑着递过去一万两山西票号的银票,方世鸿接过银票眼睛亮了起来。
  这纨绔对银票倒是极在行的,笑着道:“马兄可曾想过开一间票号,这票号的生意可是一本万利,传递消息也方便些。”
  马城大喜追问道:“方兄要做票号生意?”
  方世鸿尴尬道:“正是,愚兄能中个举人已是侥幸,进士及第是从未想过的,倒不如多赚些银子做个富家翁。”


第一百三十三章 造炮
  马城好笑,这纨绔倒有自知之明,首辅之家,自幼良师无数,仍培养不出一个进士来,可见这中进士的难度了。突然想到此君身后便是浙商,心中一动再拿出三万两银子,参上一股,若是能和浙商搭上线,有百利而无一害,方世鸿大咧咧收了银票,首辅之家,自然不会贪墨区区三万两银子。
  这大明朝的首辅就没出过清官,做过首辅的个个都是巨富。
  两人彻夜长谈直至天色大亮,才各自回房歇息,意气相投仍有些依依不舍。
  两日后,方世鸿和魏朝结伴而行去山西,两路护卫加起来有三百余人,安全方面应不成问题。送走方世鸿,袁应泰许诺的造炮工匠也到了铁岭,在铁岭卫一处荒废的寨堡里就地造炮,同时也带来辽阳最新的消息。那门长炮身的隼炮被推了出来,作为样炮,长身管隼炮上配备的炮耳,瞄具,让造炮工匠也大开了一回眼界。
  马城兄弟商议了良久,最终咬牙决定造青铜炮,造价昂贵也是无法可想。青铜炮和铁炮相比虽更加笨重,却不易炸膛,考虑到新造大炮是作为固定炮台使用,性能更优良的青铜炮便是不二之选了。在造炮作坊里蹲了三天,马城终明白铸炮的难度之大,超乎想象,铁炮易炸膛且不能及远,青铜炮太过沉重造价又昂贵,两种炮都有无法弥补的致命缺点,炮模更是需要熟练工匠手工雕刻,一刻都急不来。
  好消息是这门西洋隼炮还算先进,这门长身管炮已经具备了加农炮的雏形,装填新式火药的这门样炮,射程居然超过了五里,发射炮弹重量也接近五斤,自身重量则超过了两千斤,发射一次需要三斤新式火药。
  造炮过程中,马城趁机将发射药颗粒化,定装化,也只能如此了,炮表射击还是个难以解决的难题。然则开原军中大部分炮手,已然学会使用铳规,总结出一套装药量与射程的大致数据,起码可以做到熟练调整炮身仰角,调整装药量,定点射击的准确率极其惊人,虽只是做到了精确的定点射击,已然让马城狂喜了。
  野战炮兵还只是一种奢望,用于守城威力却是极其惊人的,这便是一门西洋隼炮,和一个半调子现代炮兵结合的成果,五里之内,开原炮手拥有了精确定点炮击的能力,在这时代的辽东战场,毫无疑问是极其惊人的。以至马城突发奇想,后世宁锦防线是不是也掌握了这种大口径火炮精确打击能力。
  实情多半便是如此了,否则,宁锦炮手万万做不到在万军丛中炮毙敌酋。
  半月后,第一门青铜炮造了出来,耗掉了开原接近一半的铜料,如此大的损耗让马城嘴角直抽,只得将口径小一些的铜炮融掉,同时向蓟镇求援,倾家荡产也要造出一些仿制隼炮应急,融掉了大量小口径青铜炮,一月之后才造出八门隼炮,安置在铁岭卫两侧的炮阵上,至此,马城方知养军之难,难于登天,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王朝的支持,想坐拥天下完全是痴人说梦。
  一月之间,辽东镇局势僵持住了,建虏不敢轻易攻打辽阳,也是被马城背后一刀捅怕了,说不得大军才至辽阳,马城便依样画葫芦再断一次后路,说不定连建州老寨都被一把火烧了,大金便只能迁都了。可建虏这一月间也没闲着,正驱使明人奴隶将抚顺关拆了,所得石料重修抚顺城,还给抚顺换了个名字,新城。
  侦骑报告,建虏骑兵每日往返于老寨,抚顺之间,铁了心要将战线南移了。至此沈阳以北,开原以东的辽东千里沃野,人口,牲畜,土地都归了建虏,依据侦骑报告,建奴各部正在向漠北草原疯狂扩张,每日都有蒙古降人进出建州老寨。马城一概装作不知,有本事便来攻开原一线,倒要看看新归附的蒙古人,海西人,汉军愿不愿为新主拼命。
  此时,马城
  深秋,铁岭大小豪强终招架不住,往开原求见马提督。
  货币地租彻底摧毁了开原,铁岭的小农经济,造成大批佃户涌进开原新城,做羊毛生意,做山货生意,甚至有人学蒙古人养起了牛羊,胆子大的青壮佃户加入商队,胆子小的则成群结队进山采参,总归是没人肯回去种地,到了交秋粮的时候只需要从家中拿出碎银子,铜钱抵租,便万事大吉了。
  豪强望族之家对着大堆散碎银子,铜钱欲哭无泪,还要四处购粮供养族人。更要命的是大量上好水田荒芜,长满了杂草,怕是用不着几年便要荒废了。马城心中其实也捏着把汗,眼下的开原是一种畸形的繁荣,繁荣之下,埋藏着田地荒芜,粮食短缺的巨大危机,山里的老参会越挖越少,去蒙古的商路也早晚会受到建虏的威胁。
  到山里的老参挖光了,蒙古人从旱灾中缓过劲了,这种畸形的繁荣也就该完蛋了。马城其实是在和大小豪强对赌。马城赌的是这些豪门望族熬不过这个秋天,倘若这些望族仍不肯就范,那便只能动刀子了,然而马城赌赢了,铁岭李氏先撑不住了,李氏族人也有精明的,自然早就对商路带来的丰厚利润垂涎三尺。
  最先就范的是铁岭李氏二房,李成材的四个儿孙辈,带着厚礼至开原提督府求见。马林一脚将四个李家二房子孙踢回铁岭,四人才终于找对了门路,厚礼求见团练总兵马城马大人,礼单包括鱼鳞甲二十副,强弓百张,黄金百两,现银千两,尚有美貌丫鬟十名,大包小包的礼物堆满了指挥使司库房。
  马城大喜,毫不掩饰对李氏二房的偏爱,便在指挥使司大排宴席,副营官以上将官尽数到齐。李氏二房四人受宠若惊,马城在席间当即封官,一个铁岭卫指挥佥事,两个千总,还有一个参将,其中真正有兵权的还是这个实职参将,麾下拥有一千人编制的两营骑兵。
  铁岭李氏世代为将,李氏二房也是如此,人人都是弓马娴熟的,二房四人大喜过望,就此抱紧了马氏父子的大腿,翻身压在了长房头上,两营吃皇粮的镇军兵马,便是提督大人许给二房的好处了,这好处是无法拒绝的天大诱惑。有了官身的二房子弟自不会客气,次日便手握提督衙门军令去长房逼宫,要分祖产。


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献
  长房李成梁的孙子们无奈,只得服软,却只得了一个指挥同知的虚职。
  三五日间,铁岭李氏私兵编入了开原团练,挑选后新编了两营骑兵,两营步卒,就地在铁岭卫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