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的崛起-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昭和张泰平早上出门,来回二十多里路,这会儿早就饿了,吃的过瘾。而王武在金吾卫中当差手中没几个银子,美酒、羊肉在前,亦是大快朵颐。
张昭边吃边和王武聊着。
“可曾有表字?父母可在?家里几口人?现如今住在哪里?”
“我在家行二。张相公叫我小二就好。我父母都在老家庐江府中。我去年来京中投奔大伯,在金吾卫中外的小集市中住着。”
“嗯。这几日你先住在我家中吧。我打算年前就要将新军千户所的训练抓起来。”
“好的。张相公,我在卫中听说调来京师的卫所兵早被三大营和团营分光。你这会去兵部要人,只怕都是被人挑剩的歪瓜裂枣。可得留意。”
张昭笑着点头,道:“小二,你还不了解情况。第一呢,我在天子面前立下军令状,他们是不会给我闹的机会。但同样的也不会给我好兵。兵源的素质必定是平均水平。
第二,马兵部是海内名臣。他既然承诺,就不会在这上面玩花样。调兵是兵部的事,这点掌控力他肯定有的。
第三,一事不烦二主。我需要把你们这些帮手都找齐,才好去兵部点兵,顺便帮你们办理调动的事。”
王武不好意思的笑一笑,心里升起佩服之意。他在练武上颇有天分,且性格仁厚、仗义。但哪里想的到这里面有这么多的说道?
他所担心的事情,张相公已经想在前面。
张泰平嘿嘿一笑,在桌边喝酒、吃肉。少爷的本事你小子见过几分?
一问一答间,酒足饭饱。张昭和王武相互慢慢熟悉起来。
…
…
中午时分,三人由正阳门进京城。穿过繁华的棋盘街,便是六部衙门所在。
明朝的军事制度,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按照明太祖的设计,兵部是用来牵制五军都督府的将领们的。
兵部的职责包括:后勤供给,装备制造,军官升职等。
但是,随着土木堡之变武勋将领损失殆尽,兵部的职权开始扩大,逐渐的占据主导地位。而五军都督府反而是从属者,并逐渐丧失在中枢参政、议政的地位。
所以,张昭到兵部时。即便将近年关兵部大堂前院中是人头涌动,如同闹市。各级将校、各种人物怀着各种目的汇聚在此。呃,大约类似于找工作的人才市场。
吏部管着文官们的选官工作。兵部这里一样如此。按照制度叫铨选。文官经由吏部,武官经由兵部。
一般而言,部选的职位是:京官五品以下,地方官四品以下。中级官员需要尚书和侍郎商议,谓之“部推”。高级官员则是廷推或者皇帝指定。
张昭的千户是正五品的武职,由兵部决定。他没管正在排队的队伍,将敕牒拿出来递给一名小吏。小吏看过后,将敕牒交给案几后的吏员,领着张昭往兵部武选司郎中伍庸的公房中而去。
正在案几千排队等着登记的武将们顿时鼓噪起来,“这小子是谁?凭怎么不用排队?”
有个老成的吏员道:“你若是能在天子面前立军令状,自然也不用排队。”
金吾卫那帮士卒都听到的消息,这里都是将校岂能没有听到?人群中一片哗然。
“原来是他!当日马老大人亲口应诺的,难怪不用排队。”
“新军千户所的张昭!唉,瞧瞧,人比人气死人。人家这年纪就是千户。劳资在战场上九死一生才混个百户。”
“嘿,气焰嚣张啊!练兵可不是用嘴说的。”
…
…
喧闹的大堂声音,随着张昭走进兵部衙门的深处逐渐消失。在小吏的带领下,步入伍庸的公房中。
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难题
伍庸伍朗中正在公房中悠闲的喝茶。别看外面大堂里如同闹市,吏员们忙碌个不停。但是真正需要他这个武选司郎中处理的事务其实并不多。
张昭跟在小吏身后进来,悄然的打量这位青袍官员,躬身行礼,一板一眼的道:“学生见过伍郎中。”
大堂前院里的议论声,张昭听不到,但是他心里有数。京师中数百万人中真正有几人看好他能练兵成功呢?所以,他已经做好被伍郎中“刁难”的准备。
按照网文中的装逼打脸套路,伍郎中此时嘲讽他几句都稀松平常。
伍庸笑着从书案后站起来,招呼张昭落座,热情的道:“哈哈,张老弟,你怎么今日才来?大司马早吩咐下来,调拨给你的千户所早定好。”
说着话,翻翻书桌上的文件,将张昭的敕牒递给他,“大司马担心你掌握不住这支兵马,将原千户抽调走。现只留两个副千户在军中。军中的职务你可以任意调整,兵部这里绝无问题。”
这就是全力支持了。
张昭倒是给搞的一愣,心里暗赞一声马文升做事地道,接过小吏端上来的茶,起身谢道:“多谢伍郎中。”
伍庸笑呵呵的道:“这谢什么?这是我本分之事。这新军千户所算是交到你手里。驻地就在城北十里的军营中。在籍册上是1120人。实额800百人左右。张老弟还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
张昭知道伍郎中说的是明军中吃空饷的现象。心里默默一算,大约七成左右。看样子明中期的局势还崩坏到要灭亡的程度。当然,伍郎中这话点的有点透。
张昭哪里知道伍郎中的想法?他是打定主意:上面的“游戏”,他一个兵部郎中犯不着搀和。照着本部尚书吩咐的办事就行。
张昭道:“学生有两个心腹之人想要调进新军千户所中。这是二人的姓名、籍贯。”
伍庸接过来,见一个是宛平县不入流品的典史,一个是金吾卫中的士卒,痛快的应下来,“此事包在我身上。年前定然能将调动手续办好。”
张昭没想到此行如此顺利,和伍郎中道谢几句,拿着敕牒告辞离开。
…
…
兵部大堂的前院中,一帮正在苦逼等候的将校见张昭进去没片刻就出来,而且手中还拿着新的敕牒,顿时议论纷纷。
想想自己每日来兵部里等候,等着一个月一次的部选,人家直接进去,出来就是千户。这找谁说理去?
满堂的目光都集中在张昭身上。
一名身材高大的将官忍不住出言问道:“敢问张大人是实职千户还是署理?”
张昭心情甚好,对这浓眉大、相貌俊美年纪约二十七八岁的军官拱拱手,笑着出门。
一名老吏接话道:“朝廷有练兵的旨意,咱们大司马当然是全力支持,给的是实职千户。”
那军官仰天长叹一口气,“唉…”他仕途蹉跎,至今还是个百户。
大堂中一阵唏嘘声。
刚才张昭来的时候,众人怪话很多!羡慕嫉妒恨啊!十七岁的年纪,从正八品的勋卫散骑舍人直接跳到正五品的千户。谁心里舒服啊?他们的官职是轻易到手的?
然而,张昭这明摆着是要被朝廷重用:实职千户。很明显,新军练的好还会提升。这反而令众人没有多少负面情绪。差距太大啊!指不定张昭什么时候就成他们的上官了。
“唉!要说这张相公也是有本事的!被谢阁老盯上还能脱身。在武英殿上抓住机会立下军令状,得以执掌实权。一般人可没这胆魄,智商。”
“这是羡慕不来的。咱们去武英殿上面圣,腿不打哆嗦就算好的。还要玩脑子怎么应付的过来。张昭以文人之身去练兵,也是个带把的。”
“关键是他这军令状哦。一年为期,兵练不成就要两罪并罚。不管他练兵结果如何,确实个有血性的人!”
在议论声中,那百户看到张昭已走出兵部的前院。
…
…
搞定林典史和王武的调动问题,张昭心情不错的返回家中。
韩娘子、张泰平安排着王武的住处。住刘二狗、张泰平的隔壁客房中。韩娘子再去拿棉被来。这些都是为客房里准备着的。
张泰平照例逮着小霞吹牛,“小霞,你是没看到少爷进兵部时,那帮家伙说话酸溜溜的语气。好了,等少爷出来,千户职位到手。那满大堂里就只剩下羡慕的份。”
小霞六岁的年纪,肌肤晶莹,咯咯的笑着。她知道小黑胖子在吹牛,但喜欢听他吹嘘。
王武坐在桌椅边,听着张泰平吹牛,只是笑笑,心里琢磨着“练兵”的事情。
不提刚才回来的路上张相公给他说的确定调职,便是他答应跟着张相公做事,那他和张相公就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他喜欢把事情想在前头。
看张相公的意思,要在年前就进到军营中开始练兵。虽然原千户被兵部调离,但是仅靠他们几个人根本没法掌握一个千户所。张相公还得去弄点心腹下属来才行。
张昭回到家中,便开始写信催促庞大郎带人来京中和他汇合。练兵的时间紧急,只争朝夕。他这个年都是不打算在家中过的。而是打算直接去军营。
刚提笔写了几百字,就听到外头有喧闹声。片刻后,就见长随陈康进来,躬身行礼道:“少爷。”
张昭放下毛笔,好奇的道:“伯宁,你怎么来了?”陈康是他看好的人才放在知行商行中锻炼。他这次练兵倒没想把陈康算上。
陈康直起身,笑呵呵的道:“少爷,将近年关,商行那里都没什么事。我回到村里听小姐说你在京中要练兵,所以来听候差遣。这是小姐的信。”
张昭笑着摇头,“你啊…,自己坐吧。要喝水自己倒。”用小刀裁开婉儿写来的信。看着信,稍后微微抿抿嘴。“伯宁,庞大郎那边是什么情况?”
按照他的计划,需要抽调五十人的“家丁”来京,作为他的直属卫队,控制住整个千户所。
张昭很清楚,想要练出精兵,就得按照他的办法来。而按照他制定的新训练计划,这个时代是“三日一操”的训练节奏,那帮士卒能同意才怪。
陈康将茶杯放下,陈述道:“少爷,庞大郎那边最多只能抽调出十人的队伍。随着咱们二锅头卖的越来越好。最近,村子里附近有很多闲人转悠。护卫队有些压力。”
张昭微微皱眉。
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次聚餐
张昭立下军令状练兵,第一步绝对不是制定什么完备的训练计划,这是书生之言,纸上谈兵。第一步是什么?第一步应该是掌握这支军队!
所以,张昭在赴任前要“收罗”人才,组建自己的“督标营”。要能在新军千户所发出自己的“声音”。
好么,现在还没去上任,问题便来了。他的护卫队长庞大郎只能抽调出十名家丁。
如果他是武将世家出身,家里的家丁都是武艺高强的战兵,可以直接充当中低级军官使用。那十人也足够。但问题是,他只是个小地主出身。
这十名家丁在几个月前还是种地的庄稼汉。根本不知道军阵的事。
“罢了。伯宁,你去把小二叫来,我要将千户所的兵额募满。”张昭将手里的书信放下。
没有亲兵卫队当督标营,那他只能改变方法。新军千户所还有300余人的缺额,他想把这部分人数以募兵的方式逐渐补齐。当然,这会考验他的“钱包”。
陈康应声出去。
…
…
蒋太监府中。
银作局太监蒋清神情略显疲倦的回到府中,他又在宫中当值近十天。蒋府的二管家在小书房中服侍着自己老爷。
书房陈设雅致,名家字画、文物古玩因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