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帝国的崛起-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来说说该如何处置他们?”
    韩芷慧屈身行礼,道:“贱妾都是大人的财产。此事自然是随大人的心意。”
    灭里满意的一笑,在看韩梁三人,矮冬瓜脸上带着残忍的笑意。
    此时,他内心中早就后悔派兵攻打古北口,并偷入顺天府中袭扰。否则,怎么会惹来明廷的大军?
    而出这个主意、和他联络的就是韩家。所以他才会在最近一个月中冷落美艳的韩夫人。
    “老头,就是你想要逃走?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确定要回到明朝去?”
    长相如同黄鼠狼一般的黄伯,给雨水浇的浑身湿透,冻的发抖,蜷缩着道:“是的。”
    他听的出来这鞑子在威胁他。他是真的不想再往北走了。再往北去,变成鬼都找不着回去的路了。他圆滑、小心、谋算了一辈子,在此时却顺着本心来回答。
    中国,自古就有家国天下的文化、概念。这是一种很朴素的家国观念。黄伯说不出来,但他知道他是大明的百姓,不想当鞑子。仅此而已。
    灭里嘿的一笑,站起来,从侍卫手中抽出刀,走上前,“很好。那我送你一程。”
    一刀将黄伯的脑袋砍下来。
    韩梁顿时吓的瘫软在地。自出关以来,他的复仇大计屡屡出现挫折、问题。他也没想到他今晚只是大吼几声,竟然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这时,一直跪着的小吴忽而道:“大人,小人有话要说。小人三人是明人的间谍,特意带来消息迷惑大人的判断。小人愿意投降,为大人效力。”
    “小吴,你…”韩梁的怒火再次从心底冲起来,伸手指着他忠心耿耿的长随。
    灭里哈哈一笑,“很好。”
    他战败正需要一个借口。而这个借口,被这个青年很完美的送到他面前来。
    再一刀,将韩梁杀掉。可怜韩大少报复张昭的“雄心壮志”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命丧黄泉。他死在了他想当狗投靠的主子手中。
    然后,命人将小吴作为他的奴隶带下去。
    至此,出塞的三人其命运就此截然不同。
    …
    …
    燕山山脉中的秋雨下了一夜,在第二天的中午时逐渐变小。
    在初战告捷的文书还在顺天府的道路上狂奔时,古北口内的各种后勤人员开始冒雨出发,和前线恢复联络。
    傍晚时分,位于今滦平县的小镇中,到处可见明军的伤兵、青壮,还有往前线去的新军营连队。
    真理报社的随军记者宋兴启在衰败的小镇中茶馆中喝茶。说是茶馆,其实就是用绳索在柱子上拉起一块隔水的毡布,摆几个桌凳,就成了茶馆。
    宋兴启今年三月份毕业于新军营初级学堂,是第一批毕业生。他们本来有六个人在报社中做事。如今赵统和张静去了辽东的真理报分社。
    还有两名同学被抽调到国泰商行做事。国泰商行的摊子铺的很大。隶属于后军都督府的幽州商行,现在还和国泰商行是一套人马。
    还剩下他和一名女同学在报社中做事。他因为是男生,被派出来,实事报道这次张伯爷剿灭朵颜三卫的战争。他的稿件将会直通报纸第一版。
    “这位兄弟请了。”宋兴启十七岁的年纪,客客气气的和一个桌子上喝茶的三人搭讪,聊起前面战争的情况。
    “这场雨没下好啊!不然,现在都打到朵颜城去了。大军都停下来。”
    “嗨,不说朝廷大军走不了。咱们这些小吏一样的难受。早点把鞑子都赶走,咱们勘探队也安全。”
    “话说鞑子真是差劲啊。燕山这里的土地肥沃,他们却用来放牧,真是脑子有病。就我的眼光来看,这里至少能开垦出五十万亩以上的良田来。”
    宋兴启等人闲聊着,旁边几人也加入进来。他们的身份分别是:真理报的随军记者、由新军营中调任蓟镇军中的军法官、改革司的两个吏员。他们来勘察良田。
    还有,两个刚刚通过后军都督府招考的第一批不入流品的小官,他负责陪着工部的工匠、吏员们在兴州这里勘探矿产。最主要的任务是找金矿、银矿。
    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宋兴启(记者)、朱奕霏(军法官)、李晟(改革司小吏)、瞿嘉(后军都督府小官)、陈渠(工部工匠)。
    在这场战争之中,他们在此相聚。相信在时代的洪流中,在这场必将铭刻在史书中的战争里他们还会相遇在战场的各个角落。
    此时,他们因为初战告捷,他们都非常看好朝廷大军。

第四百二十三章 朵颜卫的对策
    九月十六日傍晚,雨势渐小,但天气依旧不佳。张昭停在宽城,不断的派信使和前面的张哲宇所部联系。
    他们已经抵达富裕镇,将这里的朵颜卫骑兵给赶走,稳固住防线。于十五日下午正分出一支1500人的军队去攻打兴州(今承德)。
    张昭在宽城镇的营寨中,看着四周连绵起伏的山峦,背负着双手,无奈的叹口气。
    谁让老天爷不给面子呢?
    大军一动,每天的消耗会非常恐怖。但是,他不得不在停顿在此。目前,他身边有两个团,计三千余人。后面的民壮、两个团,都在喜峰口还没出来。
    这样的消耗,让他担心开平中屯卫那里的粮食不够吃。
    而且,下雨天对纯火器部队太不友好了。纸装弹药如果不慎受潮,造成的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
    王武知道张昭担心什么,道:“相公,老林做事你还不放心么?弹药肯定会保存的好好的。”
    张昭笑着叹口气,“那也是啊!”在帐篷门口看着小雨,天蒙蒙的,道:“仗打到现在,就算是第二阶段。我们要尽快灭掉朵颜卫的主力。在大宁城建立起据点。
    而这场雨,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啊!否则,此时我把四个团的兵力摆在大宁城,足以震动朵颜城。
    不知道此刻朵颜卫那边现在是什么反应?”
    大帐内,庞泰听着张昭的话,正在看地图。大宁距离朵颜城约一百五十里。
    这个距离,新军营两天就可以杀到。而且,这一带是燕山山脉和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交接的地方。属于丘陵地带。但是亦有大片的平地。这是一个适合决战的区域。
    新军营想战。朵颜卫恐怕也在这样的开阔地形下开战。
    只是,如今他们得先打到大宁城去再说。
    …
    …
    张昭惦记着朵颜卫,而朵颜城中的朵颜部首领、贵族、头人们更是密切关注着他。
    明军于九月十五日突然出塞,攻进燕山山脉,这个消息瞬间就传遍朵颜三卫。而且,此时正在向大草原上(锡林郭勒盟大草原)的汗庭传播。
    新秦伯张昭之名,在草原上威名赫赫。他们朵颜部同样是听过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一统蒙古诸部的达延汗都是他手下败将!谁敢直面其锋芒?
    九月十六日的晚上,朵颜卫的首领合撒儿在朵颜城中再一次的召集部落里的贵族、头人议事。
    傍晚时刚刚有最新的消息送来:在燕山中放牧的灭里战败。八千余部众损失殆尽,身边只跟着几百人,正狼狈的往朵颜城逃来。
    城中的大毡帐中,合撒儿将情况给六名贵族通报,道:“大家都说说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打了这几日,连明人的兵力都没摸清楚?此次明军大举出塞,到底有多少兵马?”
    “就是。”
    合撒儿高坐在大帐中的木椅中,摆摆手,道:“你们别幸存侥幸了。明廷的报纸上都刊登过分析的文章。张昭要灭掉我们朵颜三卫,报复灭里惊扰大明天子之罪。”
    “灭里那个傻子!竟然掺和到大明的内斗中去。”
    “蠢货。”
    几名贵族纷纷指责灭里,相互对视着,眼睛中都有默契。拥有八千余部众的灭里是仅次首领的二把手,而只有几百人的灭里那就是待宰的羔羊。
    合撒儿叹口气,道:“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就算把灭里交出去,明廷会退兵吗?不会的。雅若前两天不是给你们念过明廷京师的报纸吗?赶紧想办法吧。”
    “合撒儿首领,现在就看察乌尔王子能不能在山脉中袭扰到明人的后勤补给线。我们正面作战才有胜算。”
    “哈喇慎部的博尔哈首领不是总结过对新军营的战术吗?其一,用射雕者远距离射杀其指挥官。再用骑兵冲锋破掉其方阵。其二,就是永谢布部太师亦不刺的战术。像狼一样跟着猎物,直到他们在行进中露出破绽。”
    “张昭麾下的新军营也要看部队。如果是西北回来的老兵,肯定不怕咱们骑兵正面冲锋。但其他新兵部队,那可说不准。咱们的儿郎自小在马背上长大的。”
    “合撒儿首领,仅凭我们一家的力量肯定不行。应该继续向泰宁卫、福余卫求援。唇亡齿寒。最好能催促两卫把家底拿出来,在朵颜城这里和明军决战。”
    合撒儿年龄四十多岁,不断的和麾下的贵族们商议着,方案渐渐的成型。
    朵颜三卫的力量太过于渺小。他们能做的事情其实很有限。这并不难以抉择。
    是战,还是逃?
    之前的几次会议就定下来。若是一仗不打,就放弃先辈们百年的基业,退到一千二百里之外的牧场,实在不甘心。这可是帮明皇靖难换来的膏腴之地。所以,他们决定打一场!
    那么,和明朝大军作战,他们所采取的策略就是联合同根同源的泰宁卫、福余卫,汇聚五六万骑兵正面和明军对持,等待山脉中的断敌粮草的策略生效。
    如果这没有效果,那他们就只能远遁了。和历朝历代中先辈们对中原大军的策略一样:逃之夭夭。反正他们是游牧民族,有草场、有水源就可以生存。
    唯一担忧的是,现在是深秋。冬季迁徙是要死人的。
    商议结束后,一队队的骑兵作为信使,再一次的往北方的泰宁卫、福余卫去求援。
    同时,随着明军的逼近,朵颜卫的牧民们开始向北方徐徐的转移。朵颜城这里即将成为前线。
    …
    …
    被朵颜卫上下寄予厚望的察乌尔王子在九月十六日的下午就带兵冒着小雨出发。
    诚然,在平原地形上骑兵对步兵的优势更大。然而,此次率军出塞的明军将领是张昭。他麾下的新军营燧发枪阵犀利无双,也非常喜欢在平坦的地形上作战。
    昔日,新军营能够以三千胜三万。如今新军15万余人,他们朵颜卫有多少兵马够打的?
    只能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上,到燕山山脉中去阻拦明军,攻击他们的后勤。
    他带着部落里最精锐的勇士一千八百余人,进入南面的燕山山脉中。
    十七日清晨,察乌尔王子在山峦上俯瞰着位于富裕卫平地上的明军。
    那里正是喜峰口参将张哲宇的队伍。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义之师?
    察乌尔王子年纪在二十岁出头,长相英俊。
    他在十六岁时就穿过大兴安岭,到哈喇慎部迎娶其首领博尔哈的长女,号称草原上的明珠,雅若。
    这让他在朵颜卫中有着极高的声望。被视为下一任首领的必然人选。
    而察乌尔王子在雅若的影响下,精通汉学,武艺高强,深得人望。
    “台吉,下面的明军视乎有点少。咱们…”
    “小心些。下面是‘张’字旗,搞不好是新秦伯张昭。”
    察乌尔在山林中,眺望着,低声道:“不是张昭。新军营的军旗是红色苍龙旗。这支军队不是。传令下去,趁着他们吃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