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帝国的崛起-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韩芷慧将长兄和其长随带到旁边一个小帐篷中。
    “大妹妹,我要洗个澡,你让人送桶热水来。”
    韩芷慧容貌姣好,只是年过三十脸上已有岁月的风霜,可以看出来她年轻时定然是一个大美人。此刻她冷笑的看着面前的长兄,根本就懒得理会这个要求。自顾的说道:“
    大明的军队已经出塞,三四天之内,必然会打到这里来。部落里的头人们现在都在争吵是战还是逃走。大哥,大明的总督让你来这里的任务已经完成。届时,何去何从,你自己决定吧。”
    说着,就要离开。
    韩梁一肚子怨气,这时冲着已经掀开帐篷门的韩芷慧爆发出来,怒道:“芷慧,你这是什么态度?我是你大哥,大哥!爹给朝廷逼死了。我给他们逼着来这里。你就是这个态度?”
    要走的韩芷慧反而又转回身来,声音尖锐的笑起来,“大哥?你还知道你是我大哥?你把我推到鞑子这里来时,你怎么不是我大哥?我有没有求你?
    你知道我这些年在这里吃的是什么苦吗?你知道我十年来被多少男人抢来抢去吗?你看看我的手,看着我的眼睛说啊?”
    韩芷慧伸出双手,上面全是老茧。这说明她平日里需要干活。
    韩梁气势衰落下来,道:“但是家里这些年还不是年年送财物给你。没有这些东西,你能在朵颜卫这里站稳脚跟吗?”
    韩芷慧冷笑道:“只是给我送财物?你们家里的商队赚得更多吧?”说完,怒气冲冲的甩门而走。
    韩梁感受着妹妹的怨恨,对他的,对家族的,心里评估着他留下来的前途,半响之后,对两名长随说出他的决定,“我不回去了。等大明的军队打过来,我打算跟着朵颜卫走。我要复仇!”
    小吴和黄伯两人对视一眼,没说话。
    …
    …
    蓟镇军并没有让位于承德的小镇上的朵颜卫灭里部落等多久。十三日清晨出塞,下午时就陆陆续续的有人逃回来报信。
    十五日,古北口守将李秀和统领南兵游击将军孟平江就分别从西、南两个方向围攻而来。
    李秀在山路口看着平野地区摆着的一千名鞑靼骑兵,对副将道:“鞑子有点本钱啊!”
    此刻,他麾下的三千精兵基本都在宽约二三十米的山路出口处。两天的行军作战,基本没有什么损耗。就是士卒们有些疲倦。
    “将军,这要是好打,咱们蓟州镇的历任总兵早就出塞捞军功了。哪里能几十年无战事?”
    “和孟游击那边联系上没有?”
    “信使还没有回来。”
    “算了,咱们先打吧。你带三百兄弟去诱敌。”
    李秀交代一番,把副将派出去。
    大约半个小时后,带着步兵的副将仓惶的逃回来。这已经不是诱敌,而是溃败。这并非他们不够悍勇。而是骑兵对步兵,在平坦的地形上优势太大。
    “杀啊!”一个个杀红眼的朵颜卫骑兵追着溃兵冲杀过来。
    显然,根据骑兵的战术,驱赶溃散的步兵去冲击对方的阵型就能获得胜利。
    但是…
    李秀部署在山路口的神机营突然露头,一阵排枪打的朵颜卫骑兵们哭爹喊娘的逃窜。
    明军部队中向来是会配备“神机营”。但是,蓟镇军的神机营没有新军营那么恐怖。所以,这就决定他们只能打一阵排枪。而且,不能让敌方的骑兵有侧翼突击的机会。
    李秀一看神机营建功,立即挥兵追击。
    …
    两个时辰后,经过奋力的厮杀,李秀和孟平江领兵在集镇中心汇合。
    初战告捷。

第四百二十一章 还是大明的百姓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异常的残酷。而决定胜负的关键通常只是一些细微的因素。
    有时候,可能是一场大雨带来的潮湿导致弓箭射程不足,精度不足。
    有时候,可能是骑兵的骑弓锲而不舍的射击令步兵方阵出现细微的空隙。
    弘治十五年九月十五日上午,在燕山山脉中的这两场战斗同样如此。
    用兵沉稳的卫指挥李秀在使用燧发枪排枪射击打掉追击的骑兵势头之后,迅速的投入兵力反攻。
    激励起三千将士士气的孟平江在另外一处战场则是用如猛虎下山般的气势直扑一千余鞑靼骑兵。
    狭路相逢勇者胜。
    晚秋之时,下午两点许,集镇(今承德)的山林、平野中到处是一片战后的气息。被砍倒的帐篷,随处可见的尸体。伤兵们在哀嚎,无主的战马在嘶鸣。俘虏们被驱赶到一起。
    落后二十里的民壮们过来打扫战场。袅袅的炊烟升起。
    李秀和满脸血污的孟平江在集镇东的营寨中,坐在沙袋上,商量着下一处的行动。
    初战告捷的捷报已经发出去。两人所部的伤亡已经统计出来。李秀部伤亡在五百人左右。主要是之前诱敌的伤亡。孟平江所部伤亡一千余人。他打的太猛。
    “朵颜卫的贵族灭里所部向东北方向的朵颜城(今赤峰市)逃跑。八成是要汇合朵颜卫本部。咱们现在要固守这里,等待右路的张参将战报。哦,这里叫什么?”
    一名校尉道:“问过朵颜卫的俘虏,叫做哈喇镇。”
    孟平江嫌弃的道:“什么破名字。回头让大帅起一个名字。老李,你看这地图。从这小镇前往朵颜城有两条路。一条路就是大帅要和老张他们要走的大宁都司运粮旧路。走宽城、松亭关、富裕卫一线。
    一条就是往北直通三百里外的朵颜城。咱们这剩余的四千多人,得把各路口的关卡守好。防务咱们商量商量。”
    李秀手指在新军营给的地图上一点,这地图是之前兵部府库里的老地图,并不够准确。但只能将就着用,“100里外还有一个小镇,我派兵去打下来。放一个哨兵所。”
    两人当即商议起来。
    出塞第一战就此落下帷幕。
    这两路先锋第一阶段的战斗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他们可以驻守在燕山山脉的各个隘口中。保护这处小集镇,等待工部和后军都督府的人来勘探矿产。
    整个明军的主力将会从宽城、松亭关、富裕卫一线,至大宁城。
    这是由地形、物资所决定的。在燕山山脉中,今承德市区那一带的路口太多,而且往西去就是永谢布部、察哈尔部。防守起来需要大量的兵力。
    所以,张昭不可能把后勤基地放在这里。别搞成另外一个“官渡之战”,粮草重地被人一把,然后向张昭恭贺道:“恭喜大帅初战告捷。”
    张昭并没有喜色,摆摆手,“这雨下的不好啊。”
    这年头没有天气预报。再牛逼的老农也不可能预测到三四天之后的天气情况。
    张昭道:“小泰,你们继续保持和张参将所部的联络。”
    大帐中同样在忙碌着的庞泰、高一典等参谋们应声。
    …
    …
    逃亡的路程总是非常狼狈的。
    朵颜卫的贵族灭里同样如此。朵颜两万多人,灭里在燕山山脉中放牧,麾下的部众约八千余人。几乎和朵颜卫首领合撒儿的实力相差无几。
    他本就是合撒儿的叔辈。
    其实,兴州(今承德)固然是在燕山山脉之中,但土地肥沃。战国时代属于燕国,这里就在使用铁器农耕。说明当时这一带的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
    只是朵颜卫不擅长种地,将这里搞成游牧之地。所以,纵然有八千部众供奉,灭里大人的日子一样过的紧巴巴。
    夜里一场突如起来的秋雨,让灭里所率领的逃亡的队伍不得不在山路中停下来。
    此刻经过上午两场厮杀,灭里身边的战士已经不足八百余人,其余要么溃散,要么就是被俘虏。
    就在他坐在一处大树下避雨时,忽而听的营地那边一阵喧闹。心中不快,“去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
    韩梁真的“兑现”他的诺言,他准备去朵颜城。
    上午时,明军攻到集镇中,朵颜卫战败。到处都是乱兵。他妹妹说是不管他,最终还是叫儿子前来,带着他们主仆三人跟着灭里的队伍逃跑。
    而到晚间因为秋雨不得不停下来时,黄伯向韩梁提出告辞,“大少爷,老奴跟着你有二三十年,打小看着你长大的。你要去朵颜城,老奴无话可说,特来向你辞行。”
    韩梁怒火攻心。他此去朵颜城还要仰仗两个长随出力,不想黄伯竟然要弃他而去,激愤的喝道:“黄伯,我们韩家待你不薄,你竟然要当白眼狼!你对得起我,对得起我爹吗?”
    有着一张国字脸的小吴正鄙夷的看着黄伯。
    黄伯五十多岁,留着山羊胡子,小眼睛,像头黄鼠狼一样。这时,跪下来,道:“大少爷,咱们和朵颜卫做生意,就算犯法,咱们还是大明的百姓。
    就算是唆使朵颜卫惊扰到天子,朝廷也没灭韩家满门,只是流放辽东。这还在大明的地界上。咱们的子孙后代还是大明的百姓。
    大道理老奴也不会说。你去朵颜城给鞑子当奴才。老奴却不想当一个鞑子。不想死了之后,葬在异国他乡。不想见不了祖宗。告辞。”
    “你敢!”韩梁怒喝一声,闹出动静来。
    小吴一脚将黄伯踹翻。
   

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镇雨后的茶
    韩梁、黄伯这里闹出动静来,周边几十名朵颜卫人旁观着。
    秋雨淅沥的下个不停,茂密的树冠并不能遮挡住多少雨。
    这群人跟着灭里狼狈的往北逃窜,牛羊、帐篷自然是没有带在身上。脸上、身上都带着雨水。
    黄伯被小吴踢翻在泥水中。
    韩梁冲到雨地来,提着他的衣领,愤怒的道:“老混蛋!朝廷把我们韩家害得这样惨,你还惦记着干什么?你儿子、女儿都被流放到辽东啊!知不知道流放是什么待遇?”
    黄伯耸拉着脑袋,他不会和大少爷动手。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他的“道理”。
    主仆的情分,他心里当然有。所以,他陪着韩梁到塞外来。这条命,他就算卖给主家。
    但是,主仆的情分再大,不能大过他心里的另外一条“道理”去:他不想当一个鞑子!
    要说他对朝廷有多么的喜欢、感激,那是瞎说。不是张大帅清洗蓟镇军,直接把韩家抄家,他怎么会落到这般田地当中?他本来应该是遵化县中人人尊重的“黄伯”。
    但是,他从未想过给鞑子做事。
    经商归经商,各取所需。而他陪着大少爷来塞外透露明军的消息,真实情况是为大明在做事。
    他五十多岁的人,年轻时的记忆历历在目。鞑子在边关烧杀抢掠。他投靠鞑子,若传回到遵化去,他还能进祖坟吗?他的子孙后代能抬起头做人首发
    “你们在干什么?都过来,灭里大人要见你们。”
    …
    朵颜卫的那颜灭里年纪在四十岁左右,但是游牧很辛苦,他看起来颇为衰老。
    圆脸,像一个冬瓜。矮壮的身躯,扎着小辫子的发髻垂在脖子两边。穿着羊毛织的大衣。坐在一张矮凳子上。
    灭里摸着自己的辫子,听侍卫把情况说一遍,道:“去把韩夫人叫来。”
    片刻之后,韩芷慧过来。看到自己的大哥和两个长随跪在雨地中。紧紧的抿着嘴。
    灭里看着这个风韵犹存朵颜部中有名的美人,目光欣赏。这是他从侄儿手中抢来的。他侄儿自然是被他杀掉。指着跪在地上的三人道:“你来说说该如何处置他们?”
    韩芷慧屈身行礼,道:“贱妾都是大人的财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