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帝国的崛起-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张昭在废除卫所和整训蓟镇军的过程中,刻意的遗忘掉了一批人:原永平府内的一批卫所军官。
    这批人没有在长城上戍边,窝在卫所里种地,靠着世袭的卫所官职欺压军户,张昭能给他们什么好处?没把他们祖传的卫所官职收回去就算是手下留情。
    九月上旬,张昭在永平府将闹事,殴打改革司李副使的开平中屯卫曹指挥使等人处罚,投到铁矿中去挖矿。缓解矿工不足的困境。至此,整个永平府的反对力量立即消失。
    废除卫所的工作变得很顺利。
    而随着国泰商行的粮船抵达天津卫码头,随着开平中屯卫的水泥厂、砖厂建立。基建商行的筑路队抵达开平中屯卫。
    在顺天府,在永平府,战争的气氛越来越浓郁了。京师中的大小报纸正在连篇累牍的报道这场战争。
    据闻,朵颜卫的骑兵正在燕山中汇聚。
    张昭于九月初八的下午返回京师。他不得不返回。九月初五在京中开售的战争债券销售失败。
    他还没有募集到足够的、可以支撑第一阶段作战的军费。
   

第四百一十二章 回京了解情况
    京城东面通往天津卫的官道已经铺上水泥路。这是工部的政绩。于弘治十四年冬提供水泥,征发徭役完成的。
    深秋的下午阳光不见丝毫的暖和。骑马实在是个苦差使。
    张昭带着亲卫连,奔驰在通往京城的官道上。红色苍龙旗迎风猎猎而响。
    新军营剿灭朵颜三卫的战略,其核心就是:以我为主。
    张昭并不准备搞奇袭。
    但是,该有的“惑敌”之策还是会用的。
    借助于整训蓟镇军的大动作,古北口守将李秀,调任喜峰口的参将张哲宇,统领南兵游击将军孟平江都在三日之内,选好三千精兵,枕戈待命。
    张昭在开平中屯卫检查种种物资积蓄时,颇感满意。
    董朗办事还是可以的。
    准备工作完成,他准备秘密调动新军营主力出京。此时,却传来战争债券发行失败的消息。
    这真是只差临门一脚,突遭变故。
    …
    …
    京师在入秋之后越发的繁华。新增的人口、商业区、物资主要集中在城东。
    从朝阳门至通州四十里路的这片区域中,大批的建筑拔地而起。
    而东城警察局的设立,京师大清扫行动的展开,迅速的降低各种违反犯罪的案件。这一措施更是加速人口往城东流入。人口的流入又进一步加速东城这片区域的繁荣。
    以美食镇为中心点,往东两里便是一座可容纳五万人的大球场,预计在弘治十七年底完工。
    从美食镇的东南角,往东南方向一里是新开张的京师纺织厂。其出产的棉布,在京师、北直隶非常畅销。倒不是质量多么好,而是价格便宜。
    在八月份在大球场的北面,直线距离五里左右,新增一栋占地二十亩的水泥砖墙建筑。名叫大明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往西的区域,是美食镇的高档住宅区。
    京师中的高档住宅区其实就是四合小院。但比住在筒子楼狭窄的单间中的工人们强太多。
    证券交易所三楼的办公室中,在午后时分浸润着菊花的香味。
    卢员外和陈夕凤两人愁眉不展。
    这是九月初五战争证券发行失败后,两人的第三次见面。主持此事的卢奉卢员外压力非常大。他不得不频频的和新秦伯张昭的妾室陈夕凤见面,商议对策。
    陈夕凤的主要精力还是在管理美食镇上。发行战争债券是一个新生事物。她固然是商业才华出众,但依旧难以把握其中的门道。
    卢员外拉上陈夕凤,主要还是存着万一张昭怪罪下来,让陈掌柜帮忙顶着的想法。
    “陈掌柜,伯爷大概什么时候回京?”
    陈夕凤穿着葱绿的长袄,秀发盘起美妇发髻,带着金凤金簪。白皙的鹅蛋脸上带着郁闷的神情,如葱般的手指拨着小算盘,道:“这我哪里知道?再等等吧。”
    “唉…”
    卢员外长叹一口气,愁眉苦脸。这可是很重大的任务。伯爷将事情交给他,他却没干好。会不会被认为能力不足呢?
    这时,陈夕凤的侍女柳二姐从门外进来,白嫩的俏脸上带着欢喜的笑容,“小姐,少爷回来了。他派人来通知你回府里。”
    窗明几亮的办公室中,气氛忽而变得轻松起来。
    …
    …
    张昭下午回京,洗去征尘。自八月中旬立京去追查古北口被朵颜卫攻打的事宜,他将近二十天不在家中。
    第二天上午,张昭带着陈夕凤坐马车前往大明皇家银行的总店中和卢奉见面。
    大明皇家银行是基于晋商卢奉在京中经营的银号发展起来的,在得到张昭的支持后,卢奉将银行的总好设在崇文门大街外的商业区中。
    但以目前的眼光来看,这间总号还是不够气派,面积也不够大。而且南城这里固然有锦衣卫巡查,但在安全性上感觉还是不如东城。
    张昭下车,带着陈夕凤、两个俏丫鬟一起往银号中走去。
    店面中有几个客户正在窗口处办理着业务。
    早就下楼来迎接着的卢奉赔笑着道:“伯爷,近来京师的经济发展不错。虽然咱们这里只开一百两、五十两的银票。但来办理存钱业务的商户还是不少。”
    存款有利息的。
    张昭微微颔首,笑道:“不够明亮、气派啊!迟早要换到更大的地方去。”
    卢奉道:“那我在城东拿一块地?”
    张昭摆摆手,含笑道:“我随口一说,你们自己把握。不过,金库、银库最终得选个安全的地方建造。嗯。放到城北新军营那边去。”
    随口闲聊着,穿过大堂,到后面的庭院中。有侍女上了茶。
    张昭坐在主位上,喝着茶,问道:“到底怎么回事?说说情况。”
    卢奉站在厅中,小心翼翼的道:“伯爷,九月初五第一次组织战争债券拍卖,总共报名的有二十多家。但出手拍卖的人寥寥无几。还是张铭张校尉、崔都尉、镇远侯府世子顾士隆一起帮衬才拍卖出两万两债券。”
    张昭努努嘴,“那就是不信任我们咯。”
    要说张昭内心里不着急那是不可能的。他回京的路上心里还非常的不爽!就差临门一脚,结果没法出兵,他能高兴得起来才怪?不过,昨天回京后,他大致的听陈夕凤说了缘由,此刻心里已经有解决方案。情绪因而显得放松。
    陈夕凤水汪汪的丹凤眼忍不住嗔张昭一眼,道:“老爷,你还这么轻松呢。京中这些权贵、富户根本就不相信你说的话:大宁都司旧地有银矿。他们不卖我们的帐。”
    张昭不以为意的道:“不信任我们,最终会是他们后悔。我大致知道明白了。我们的方法再略作改进,其他的是政z问题。卢员外,你现在去真理报登广告。
    要在头版头条连登三天:诚邀天下所有的商户前来大明证券交易所参与拍卖战争证券。允许匿名购买。个人的保证金下调到一百两白银。
    拍卖份额不要再采取一次拍卖一万两债券。而是分批次拍卖。设五百两、一千两、两千两、五千两、一万两这几个额度。这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另外,大明皇家银行现在有多少银子?”
    卢奉赶紧道:“我去拿账本来。”
    张昭制止道:“不用。你说一下大概的情况就行。我要皇家银行带头拍卖战争证券。”
   

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来处理
    卢奉担任大明皇家银行的总经理,经营范围只在京师,对自家银行的数据,还是非常了解的。张口就来,“
    伯爷,皇家银行目前的资产约为五百余万两。其中负债额为4百余万两。负债率为80。银行中储备的银两为八十万两。从开业至今,总计发行银票三百余万两。”
    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属于非常专业化的东西,张昭也听不大懂,但有一条是懂的。在没有纸币的时代,八十万两现银就是银行的现金流。
    银票只是皇家银行发行的票据而已。
    张昭手指微微点着额头,道:“以方便交割的名义,强制要求拍卖战争债券必须使用我们的银票。另外,允许战争债券在个人之间相互交易。你在广告上添上这一条。”
    卢奉眼睛顿时一亮,恭维道:“伯爷,这真是个天才的构思。”
    以后军都督府的名义发行的两年期战争债券,朝廷批准的额度为八百万两白银。
    其销售办法是:在大明证券交易所进行拍卖,价高者得。购买者支付费用,在交易所进行登记购买数量,最终拿到手的是不能流通的凭证。
    两名购买者之间的相互交易,必须在交易所的见证下才能进行。交易需要更换凭证上的数字,还有交易所登记在案的数字。
    如果这些债券全部销售出去,这八百万两白银实际上就在大明皇家银行的银库中。
    这对大明皇家银行的补充是何等之大啊!八百万两白银啊!
    当然,大明皇家银行不可能印刷八百万两银票给后军都督府。这都是战争经费。你拿银票去南方购买粮食,江南的商家理你?用银票支付士卒军饷,他们会卖你的帐?
    但是,后军都督府不可能一次性将八百万两白银全部花费出去。这就可以占款使用,只需要支付少量的利息即可。
    陈夕凤娇俏的翻个白眼。她认识的卢员外不是这样的人。但在张昭面前,他满口奉承话。
    张昭笑笑,不吃卢奉这一套。没有那么神,借的钱终究是要还的。大明皇家银行要发展,还是得真金白银的去赚钱。
    “大宁都司那里的金矿、银矿不少,足够偿付这批证券。你先去登广告,接下来的事情我来操作。三日后在交易所举行第二次拍卖。”
    …
    张昭之前给弘治皇帝上过一个奏章,关于金矿开采的事宜。明朝的矿产资源在名义是归国家所有的。但是,如今民间盗采屡禁不止,形成民矿、国矿并立的局面。
    所以,后军都督府打下大宁都司旧地。金矿、银矿等资源都可以拍卖出去。所得经费是用于偿还战争债券。
    而朝廷对所有的矿产企业,每年都要征收其产量3至5的商税。这是长久的财政来源,比朝廷自己去开矿来钱舒服得多。
    从改革明王朝的货币角度而言,张昭目前的做法,还停留在大量储备金、银,以求未来能发行货币的阶段。
    其实这种事以国家的名义来做,会顺畅得多。但是鉴于大明朝皇帝的任性,以及对金融的无知,他真不敢和皇帝们合作。
    大明的皇帝们已经玩废了宝钞、盐引。张昭不想他费尽力气推广的银票,最终面值下降,沦为废纸。
    大明朝的货币,目前是标准的银本位。但是,从张昭所知道的历史而言,这只能作为过渡的。
    因为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经过几百年,全球范围内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银矿。白银的产量会很大。这就会使得其币值波动。银本位、金银复本位最终都会淘汰。
    金本位才是未来货币的本命!
    …
    …
    张昭和卢奉再聊了一会儿大明皇家银行的发展。
    目前随着业务的扩充,肯定是要招募人手的。卢员外这个人划圈子的思想比较浓厚。目前只招募他老家的伙计,还有就是张府私塾出来的学生。
    但这明显已经不够用。
    小学生到知行白酒商行中当账房学徒,再磨练个两三年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