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帝国的崛起-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昭在前院里请帮忙的下属、幕僚、朋友们吃酒。赵师爷拉着一名眉目舒朗的中年男子过来,介绍道:“伯爷,这位是在下昔日同窗好友扬州崔坤。文案娴熟。可堪大用。”
    张昭刚和李幽碰一杯,正被崔元取笑“艳福不浅”,英国公第三子张铭在酒桌边起哄。张昭笑着应付众人几句,看着孙启栋在那里和新军营的将校们骂朵颜三卫,在走廊上给赵师爷堵着。
    赵师爷这话有举荐的意思在里面。
    张昭今天酒喝的不少,苦笑着道:“子龙,我今天喝了不少酒,这样和崔先生见面有些失礼啊!”说着拱手一礼,歉然的道:“今日怠慢崔先生了。”
    张昭虽然为当朝第一红人、宠臣,但是请幕僚,还是依足规矩。一个人若取的一点成就就开始飘,那估计也长久不了。
    崔坤约四十多岁,容貌清俊,身量消瘦,客气的回一礼,道:“在下能参加今日的喜宴已是荣幸至极。岂敢让伯爷言‘怠慢’二字。”
    张昭微微笑着,道:“那我就厚颜请崔先生先留下来。明日再详谈。”他这边确实缺幕僚。而如果主持移民辽东,更是缺人。他不可能把新军营的将校拿去当做移民官使用。他们有训练新军营的任务。
    崔坤躬身行礼,文绉绉的道:“敢不从命。”
    张昭和赵师爷道别,带着酒意,返回到婚房中。
    …
    张昭位于小安镇这里的府邸偏小。陈夕凤的住处被安置在王小娘子住处后的一间四合小院中。
    此时,这里已经布置的喜气洋洋。窗户上贴着红喜字。红烛高照。张昭推开门进去,就见陈夕凤一身大红色的凤衣,盖着红色的盖头,坐在拔步床边。
    四名俏丽的丫鬟齐齐的屈身福一礼,清脆的道:“见过少爷。”
    张昭微笑着点点头,伸手虚扶,“起来吧。”然后,走到拔步床前端坐着一身红衣的佳人面前,伸手将她的红盖头掀起来,露出那张宜喜宜嗔的美人脸。
    陈夕凤娇俏的白张昭一眼,羞答答的低下头。她性子里有泼辣的一面,但此刻她已经是张昭的人。如何还泼辣的起来?
    张昭禁不住一笑。这只金凤哟,给他的感觉完全不同。这是另外的一种风情。或许,他也因此而被吸引吧。
    其实,以他和陈夕凤的交往,在现代社会,顶多算个红颜知己的程度。欣赏大美人,是正常男人都会做的事。而和大美人产生一点若有若无的默契、羁绊,这也不犯法。
    这种状态,通常只是感情的开始而已。可以选择继续发展,或者维持此状态。但是,在明朝,他就得对这姑娘负责啊!没见她堂嫂都说闲话?
    这点担当他还是有的。
    陈夕凤水汪汪的丹凤眼飞快的瞥张昭一眼,偏头,视线挪开,刻意的用张昭能听的见的声音嘀咕道:“你笑什么?”
    她自执掌陈记以来,早在商场中历练出来。否则,陈记不赚钱,她不知道要给长兄嫁给谁。但于她而言,纵然是商场上的女强人,在她的新婚之夜,她依旧羞涩。
    而羞涩的最深处,其实是幸福吧。
    她并不爱慕他的地位和权势。她喜欢的是他那双温润的眼睛,带给她的安宁感。
    其实,她很清楚,张昭对她有兴趣,还是那晚她喝酒的美态,抬头挺胸吸引到他。但接下来的交往,她能感受到他的真诚。所以,他每次摆出上司的模样“欺负”她时,她会配合。
    谈什么工作呀。他来找她,从来就不是谈工作。
    而在堂嫂说她后,她一度以为会和他有缘无分。毕竟,张昭并没有一定要纳她为妾的必要。但张昭把一切都安排好。她今天穿嫁衣时哭着笑。
    “你知道我笑什么。”张昭笑一笑,将陈夕凤头上沉重的凤冠摘下来,牵着她的手坐到卧室正中的小桌边,“先吃点东西吧。”说着,吩咐四个俏丫鬟们去打水来。
    他准备洗个澡。夏天热的很。
    张昭一边看陈夕凤吃东西,一边和她闲扯,“夕凤,你怎么带这么多陪嫁丫鬟来?想要累死我吗?”
    陈夕凤呵呵一笑,俏脸上带着讥诮,道:“呵,这你要我大哥。他为了讨好你可是下足血本…”说到这儿,反应过来张昭大概在说什么,禁不住俏脸变得绯红,嗔道:“去你的。”伸手作势要锤他。
    张昭哈哈一笑。
    …
    …
    弘治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弘治皇帝批复张昭的奏章。加张昭为征虏前将军,充总兵官,总督宣府、辽东、蓟州三镇军务,兼辖辽东都司,剿灭朵颜三卫。
    这个消息传出,朝堂内外震动,天下关注。
    这意味着大明的一个局部战略被交给张昭具体负责、实施。不管天下人做何想,大明朝廷有灭朵颜三卫之意!
    这是此前数十年从未有之大变。之前,都是被草原骑兵压着打啊。而韦州大捷给了朝廷更大的底气。这是明朝在战略相持阶段继续奋进的一个标志件。
    那么,张昭又将藉此开创出何种局面呢?
    (第五卷完)
    下一卷:雄姿英发
    文案:黑土地上来了一个年轻人。
    那一年,英雄正年少。

第三百七十六章 装逼不易
    进入七月就是初秋。早晚之季,气候便渐渐的凉快起来。金红的朝霞洒落在城东半里处的报社镇中。
    此时,报社镇沿街的两排早餐店铺中里外都是食客。支起的铁桶被煤块上的火苗烧着,沸腾的高汤在清晨飘香。令人食欲大增。
    “来一碗卤煮、一碗豆泡汤,一碗面茶。再来几笼包子、烧饼来半斤。”
    余夫子熟门熟路的点着早餐,和李梦阳、方珍两人一起坐到酒楼的大堂中。
    这家名叫“望海楼”的酒楼,不仅经营中餐、晚餐。早餐也做。
    李梦阳时年三十一岁,在三人中算小子辈,但他却是《文学报》的主编。这时,乐呵呵的夹起汤包,慢条斯理的吃起来。报社通常在早上并不忙。
    他为办报,连户部点卯都懒得去。不过,鉴于他在士林上的声望,户部堂官侣钟也没管他。
    自六月中旬,朝廷开报禁之后。京中在极短的时间内新增了十一家报社。如今,加上真理报、论道报两家前辈,十三家报纸的报馆全部都在报社镇中。
    为此,报社镇的人流,新建的屋舍、厂房都在增多。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此时:整天街上来吃早餐的食客极多。
    南北走向的报社镇其繁华在向外延扩张。由一条街道,扩充为两条街道。
    文学报的报馆位于报社镇的南端。从那里出去,恰好可以顺着拐到南城外的法华寺一带。
    文人墨客都爱去那里啊!法华寺那一带的姑娘和教发司的姑娘各具风情。
    如今京师这里越发的繁华。夜生活丰富。城外没有宵禁,反而更受一些人的喜爱。
    五十多岁的方珍穿着洗的干净的蓝色文士长衫,头戴四方平定巾,环顾四周,忍不住微微感慨道:“报社镇是愈发的兴盛啊!望海楼早餐生意便如此之好。”
    余夫子吃着面茶,带着一种参与在时代洪流中的兴奋感,道:“连器,报业兴盛正是言路大开的表现啊!你我亦能藉此发挥余热啊!正所谓: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是吾辈报业人之心愿。”
    方珍,表字连器。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句话出自真理报张昭的某篇文章。如今流传的非常广。
    李梦阳笑一笑,喝着豆泡汤,说道:“这两天京中还在热议朝廷要剿灭朵颜三卫的国策。在下其实颇为不懂,且不说能不能剿灭朵颜三卫,这策略为何要公开呢?”
    李梦阳是弘治六年的进士。因弹劾寿龄侯张鹤龄,成功“作死”一次,不久前才返回京中。他于文学上颇有见地,但在政治、军事上等同于小白。
    余夫子宦海多年,摇头道:“取法其上,得乎其中。新军营要击败朵颜三卫不难,但是想要剿灭基本不可能。新军营名传天下。现在谁会把骑兵往他们枪阵上撞?
    而且,故大宁都司之地易攻难守。大明打下来容易,却很难占据下来。否则当年宣宗皇帝何以宣示天威之后,仍许朵颜三卫占据此地?”
    史载:初,大宁之弃,以其地畀朵颜、福馀、泰宁三卫,盖兀良哈归附者也。未几,遂不靖。宣宗尝因田猎,亲率师败之,自是畏服。故喜峰、密云止设都指挥镇守。
    余夫子接着,不屑的道:“由此可见,张昭是在虚张声势。他能总督三镇军事,关键是因为他承诺给朝廷新增二十万户在籍百姓。
    他想要借朵颜三卫捞取军功,再获封赏。但想要通过移民辽东积蓄钱粮北攻朵颜三卫,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去。”
    李梦阳一脸的恍然,拱手道:“余前辈高见。”
    余夫子微微一笑。神情略微自得。
    …
    方珍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情略微复杂。他其实不大喜欢“女婿”张昭的。
    张昭的行事风格和他的理念不和。而他对女儿成为张昭的小妾,心中多少还是有些疙瘩。因此,顺带着他也不喜欢在新军营做事。
    他很清楚,他的新同事余夫子余籍对张昭成见很深。这样信口开河,他固然不喜欢张昭,但还是有点受不了。
    方珍缓缓的道:“其实,在下的两个儿子在新军营中当差。知道一点这方面的消息。张昭为何要将他的战略公布出来?
    第一,经历韦州大战之后,大明其实有这样喊出来的底气。朵颜三卫数万骑兵在新军营面前不够看。
    第二,不得不泄露。这样的一个大战略,涉及到方方面面,数百万军籍的人口。不可能密谋于暗室。必须要递奏章给天子。而奏章的内容被泄露出来,这在大明太常见。
    第三,把旗帜竖起来,凝聚人心,减少干扰。
    如大家所看见的,消息公布出来后,持反对意见者不少。因而,在战略实施之初就开诚公布,能争取到更多的支持。”
    李梦阳再次一脸的恍然模样。这话说的也有道理啊。可不是吗?大明现在高喊着要灭掉朵颜三卫,他们敢有意见吗?就凭那几万盔甲不整的骑兵?
    甚至,士林中反对的声音都很弱。
    因为,朵颜三卫是叛徒啊!当年太祖时为大明效力,靖难之后,太宗皇帝待之如何?塞上九十城之地,全部划给他们休养生息。然而,这三卫如同白眼狼一样。
    国朝中盛传其土木堡之变时协助瓦刺大军。近几十年来,更是屡次袭扰边境,掠夺财物。
    如此这般养不熟的白眼狼,留着干什么?
    …
    很显然,从方珍给出的答案来看,立意要高得多。而且,颇令人信服。余夫子那些话,有太多个人猜测的部分。
    余夫子脸色顿时变得不好看,将手里的汤碗用力的搁在桌面上,“老夫吃好了,你们慢吃。”
    说着,一甩袖袍走出望海楼一楼大堂。
    余夫子这个逼没装成功。反而被方通判装了一波。当张昭的便宜岳父了不起啊?
    方珍和李梦阳两个面无表情,各自吃着早餐。
    …
    …
    七月初四,正被李梦阳等人议论的张昭正率领着亲卫和王承裕一起抵达永平府(唐山)。
    在永平府开铁矿的董朗率国泰商行在这里的高管前来迎接。

第三百七十七章 开平中屯卫见闻
    张昭和王承裕两人并没有沿运河到天津卫,而是直接从通州往东而来,直达开平中屯卫。
    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