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的崛起-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大明朝的舆论风潮向来是小弟们先上:开宗明义,表明这次我要搞谁,因为什么原因,不相干的人让开。
大佬们不会在一开始就表态。
在这股风潮之中,科道言官,六部主事这个级别的官员纷纷上书。不仅仅张昭挨骂,王承裕、王恕都被吊起来打,王小娘子亦被安了个“品行不淑”的骂名。
这要是在现代社会,够的上打一架的标准了。但是,在大明朝的骂人特色中,只是一般般。大臣们骂皇帝,都敢连皇帝的祖宗一起骂的。
在这“嘈杂”的骂人声中,有的人认为张昭提出和鞑靼人互市,是为了转移废除卫所的注意力。
还有人骂张昭怯弱避战,封爵之后开始腐化。
京城之中在短短的数天之内,仿佛一个巨大的木材堆被火星子的点燃,烈火熊熊。
而张昭正在新军卫中。
…
…
三月十八日,弘治十五年的殿试照常举行。题目是弘治皇帝给的:论与北虏互市之利弊。
最终的一甲三人是:康海、孙清、李廷相。会试第一的鲁铎的名次是二甲第二。
这一科的会试主考官是李东阳。这些士子全部都算是他的门生。
殿试的时间就夹杂在这次舆论风波中。三月十九日,弘治皇帝下旨,令二十日上午在武英殿廷议与北虏互市之事。
十九日晚,一场春雨不期而至。
已经改名为“新军营”的新军卫军营外的住宿区中,没有在张昭身边当值的王武和妻子吴姗厮磨后,在房间床榻中说着体己话,窗外夜雨滴落。
吴姗是原甘州卫指挥使吴桉的女儿,王絮雪的好友。本来家世不错,现在自然是衰落下来。固原镇的卫所、军户、军籍都废除掉了啊。
而王武虽然因战场指挥失误被贬斥,失去带兵的机会,但作为张昭的亲卫首领,地位并不低,而且还是新军卫的元老。官任千户。每月的饷银60两。朝廷赏赐和战场缴获另算。
吴姗枕着枕头,“老爷,妾身听说外面很多官员都在弹劾张相公,这没事吧?”
王武幸福、惬意的躺着。他当日跟着相公、王姨娘游湖,倒是一眼看中吴小娘子,后来在固原城成就姻缘。
“能有什么事?相公这是挡着一些人的财路了。在西北时,有新军卫镇着,你爹他们不敢动。回京之后,这天下的反扑压力都汇聚过来。闹腾的很。”
吴姗担忧的道:“那还不怕?”
这可不是在西北。张相公在新军卫的军权,指不定一道圣旨就会被剥夺。她跟着新军卫家属一路抵达京师。可是非常清楚新军卫的门道。新军卫有一门课,叫做思想教育课。每天都在讲忠君爱国。
这或许也是天子并不猜忌张相公在京城外手握重兵的缘故。
王武笑呵呵的道:“这天底下的事,总就是天子说了算。相公只要不在这上头犯错,有什么可怕的?
相公这段时间在营中制定提高辅兵、乙等兵、甲等兵待遇的方案。没功夫理会外头的事。那帮人加起来,都打不过新军卫。
睡吧,明天还要早起护送相公去皇城中。可以你家老爷我官职太低,不能进去看大戏。”
“哦。”
吴姗乖巧的应一声。不管她的少女时代是如何刁蛮,又是如何调皮、狡黠,出嫁从夫。她不可能如好友王小娘子那样,在张昭的宠溺下,还保持着少女时的本色。
不过,她闭上眼睛,脑子里还是在想自家老爷说的大戏是怎么回事。
邸报上不都在说废除卫所的事吗?
和北虏互市的事情,有什么大戏可看?无非就是反对和支持罢了。
…
…
二十日的清晨,张昭在军号中起床,洗漱完毕后,换上伯爵公服。头戴乌纱帽,穿右衽盘领纻丝绯袍,系玉带,踩黑靴,手拿笏板,坐马车进城。
他刚刚签发了提高新军营普通士卒待遇的命令。将乙等兵的军饷从每月五钱银子提高到一两,甲等兵提高到一两五钱。小旗、副总旗、总旗各有提升。
盖因有些新兵娶妻后,有小孩,家里开销增大。而京城这里的粮价还是一两银子两石。他必须得让军中精锐士卒安心训练、杀敌。而不是为柴米油盐苦恼。
“以后物价还要涨。军饷也得慢慢提高啊。养兵的花销逐步增多。”
张昭轻轻的抿抿嘴,把思绪回到今日武英殿议事上来。他需要给重臣们讲一讲贸易课。
明帝国的崛起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两百八十九章 激辩(一)
乾清宫中,宫女们帮弘治皇帝穿衣、洗漱。看天色,今天早朝自然是有免掉。
其实,明朝自成化皇帝之后,皇帝不上早朝不是什么稀奇事。弘治皇帝在早朝上早开始懈怠。阁臣每次劝谏,点头而已。只是,弘治皇帝每天都会召见大臣,没人会说他不勤政。
弘治皇帝在东暖阁中吃着早餐,清晨的阳光在宫殿檐角斜斜的照射来。太监萧敬在餐桌边侍立着,顺着天子的意思,讲着最近宫内外的一些“趣闻”。
“殿试结束后,士子们在京中交游。基本都是在议论新秦伯张昭关于废除天下卫所的议论。”
弘治皇帝喝着燕窝粥,神情温和,不疾不徐,“王承裕的折子递上来了吗?”
“还没有。”
弘治皇帝点点头,“嗯。这样也好。事情一件件的来。”
自去年西北大胜后,本来今年开春以后就非常轻松的。他每日只是照常处理政务即可。最忙时就是二月份免掉河南灾税粮。可自打张昭回京后,他倒是忙起来。
忙一点无所谓,能解决问题,让皇明蒸蒸日上,他并不介意。
其实,是否和鞑靼人互市,他本来只打算和三位阁老、兵部尚书马文升商议。
但是,在御前会议中,首辅刘健和次辅李东阳意见不符。刘健持反对态度。而李阁老支持张昭的提议。谢阁老又是另外一种意见。
他不得不下令廷议此事。他个人内心中,还是倾向于张昭的方案。
早饭后,弘治皇帝消消食,看了几本奏章后,就往武英殿而去。
…
…
昨夜小雨,到二十日上午,云消雨霁。
皇城东南的文渊阁中,首辅刘健交待服侍他的中书舍人几句,离开公房,往武英殿而去。
沿途的官吏,纷纷避让在路旁。和刘健有关系的,则恭敬的行礼。
稍后,李东阳,谢迁两人纷纷从文渊阁中出发。
而此时,参加廷议的文武官员已经陆续的从东华门、或者西华门进宫,往武英殿汇聚而来。
张昭上次来武英殿还是前年。因为,他教朱厚照踢足球,被刘健等人知晓,谢迁令人弹劾他荒废太子学业。
当然,这件事的本质,是文官集团中的某些人想把他从太子身边清除出去。
当时,在武英殿中的群臣规模要小得多。毕竟,涉及到皇太子的学业、名声。只有重臣在。
而现在张昭走进武英殿中,就发现足有三四十人。或是绯袍,或是青袍。青袍很好理解,这是科道。十三道掌道御史,六科都给事中都有廷议资格。
张昭的便宜岳父,新上任的户科都给事中王承裕就在殿中。不过,他最近挨骂比较多,正闭目养神,并没有和同僚们交谈。
绯袍自然是阁臣、尚书、侍郎们。外加都御史戴珊,通政使秦云舒,大理寺卿。
相比于文臣们豪华的班底,武臣们就只有寥寥数人,俱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这还是和军务有关议事的廷议。若是人事议题,武臣就不用来了。
大殿之中,以御座坐北朝南为基准,文左武右。张昭走到武臣班列的末尾站着。
张昭刚一进来,各种目光就冲着他看过来。
满朝文武大臣,见过张昭本人的不少,没见过他的一样不少。甚至几个科道言官在奏章上骂张昭骂的狗血淋头,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正主。
张昭倒没什么好怯场的,目光平静的站在自己的位置处。正好在镇远侯顾溥下首。
随后,净鞭三响,弘治皇帝在随行的太监们簇拥下出来。
“臣等参见陛下!”
武英殿中群臣在建极殿大学士刘健的带领下躬身行礼。明朝和“我大清”还是有区别的,不是每次见到皇帝都要下跪。大臣们有一定的体面。
“平身!”弘治皇帝坐到御座上,俯视群臣,目光从武臣班列末尾的张昭身上扫过,开始议事。
张昭关于和鞑靼人贸易的那本奏章,内容早随着邸报传遍朝堂,十三布政司。但是这本被内阁票拟后的奏章,还在弘治皇帝手中,此刻弘治十二年的状元、翰林编修伦文叙充任读本官,朗读张昭的奏章节略。
等中年大叔模样的伦文叙朗读完,弘治皇帝环视群臣,徐徐的道:“诸卿对张爱卿此议有何疑虑均可提出来,让他解答。”
武英殿中出现短暂的沉寂。
今日议事的主题,群臣当然都是知道的。只是,最敢言的科道言官们最近都集中精力骂张昭搞的废除卫所的事。关于边贸互市,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观点,总不能在御前乱开口。
户部尚书侣钟道:“张都督,本官有一事不解。何谓国内生产总值?天下之财九分,有其定数。按照张都督的观点,天下的财富是可以增长的?”
侣钟够不上名臣的坎儿,但也算是能臣。在明朝有一种财富观点很盛行:那就是天下的财富总值是定数。
朝廷收税也好,赈灾也好,都是在分配天下的财富,而不是创造出财富。
至于说,每年税赋的多寡,这是因为在各个环节的开支增长、浪费,还有就是缴税百姓在减少的缘故,更多的财富、人口被缙绅们隐匿、获取。
所以,这就有造成两种方法。第一,要求节俭。社会风气奢华往往会被士大夫们认为世风日下。第二,增加更多的在册百姓,增加税赋来源。
王承裕在西北试点,废除卫所,给国家增加数万可以缴税的百姓。所以在废除卫所还没有定论的情况下,就给其酬功升职。
至于说为什么不去清丈土地,清查人口?这个别问,问就弄死你。
新军卫晋升为新军营,张昭是以伯爵的身份担任新军营都督,拱手道:“侣尚书,在下认为是的。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到边贸这件事上来,核心思想就是两条。第一,朝廷只收税,交易完全由民间商号去完成。
第二,交易的物品要作出限制。用日常消耗品、奢侈品去交换战马,毛皮。”
张昭根本没和户部尚书争辩,而是直接往贸易问题上带。去阐述劳动价值论,他疯了才干。他理论水平没那么高!
户部尚书侣钟当然知道贸易的好处,他干的财务工作。他只是担心搞互市搞得亏本就麻烦。现在听张昭这么说,朝廷只管收税,点点头。
这时,另外一人出声。
明帝国的崛起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两百九十章 激辩(二)
说话的是一名五十多岁的官员,身穿绯袍,身量微高,消瘦,长须飘飘,颇显俊逸之态。
“张都督此言似是而非,讲的模拟两可。看似前景无限,实则是废策。本官有几个问题倒要请教张都督。”
武英殿中正“开小差”的科道言官们瞬间振奋精神。说话的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宇。
这个官职,在此刻的武英殿中不能算有决定性份量的。但是,刘宇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是大学士刘健一手提拔起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