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帝国的崛起-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现在在家里的私塾读书。夫子教的东西,姐姐早就过了。他早就不想去。
    李婉儿一看虎子抹嘴的动作,气恼的道:“哎呀,虎子,我说你多少遍了。不要这样。难看死了。”
    又拿出姐姐的款儿,教训道:“你想的美!二哥写信回来,专门叮嘱要我好好看着你好好读书呢。”
    虎子心里小声嘀咕。他其实有点怕婉儿,长姐如母。而姐姐近年来管理家里几十口人,精明果决,身上的气质越发的令人敬畏。
    李婉儿见弟弟的模样,禁不住展颜一笑,道:“二哥明天就回了。这两天社学你就别去了。在家等着吧。”
    虎子这才高兴起来。
    …
    …
    李婉儿、方晶、虎子三人吃饭闲聊时,张家老宅中,老管家吴春时也在和家人一起吃饭。
    周大娘盛饭过来,吴春时正和长子、管着酒厂的吴言喝酒。
    长媳和小女儿吴娘子听着两人说话,时不时的问几句。
    吴春时喝了酒,脸红着,摇头晃脑的道:“现在酒厂里酿造着二锅头和五粮液。虽然有寿龄侯府的竞争,但总体而言,家里的生意还是扩张不少。一月有个两千两银子入账。一年就是两万四千余两。”
    吴言道:“那爹你怎么还不高兴?”
    吴春时提高音量道:“咱们张府,啊,不,咱们新秦伯府算是初具气象。但是家大业大,花销的地位也多。目前,我只是仅仅把私塾开起来,将来培养自己的账房和伙计。少爷回来,我怎么和他交差?”
    吴言觉对父亲这有点飘了,“爹,少爷不在家,虽说丁叔把东西带回来,谁敢去和长宁伯府、平江伯府那些人打交道、谈生意?国泰商行的董少爷忙的脚不沾地,根本没精力管这事。其实,就算他管,我看也难说。”
    吴春时还要再说。
    周大娘骂道:“得了,你个老头子,你帮少爷把家看好就成了。还想七想八。小臣在西北打生打死,没见你们操点心。”
    吴春时将酒碗放下,接过饭碗,道:“诶,我说你的老娘们抬什么杠?小臣上次写信不回来,他现在都已经是千户。好好的。我担他什么心?”
    吴言对着老娘“补刀”,这是生平第一次,“娘,二弟如今是正五品的千户,带兵过千,光宗耀祖啊!这还需要担心吗?”
    长媳和吴娘子都笑着。
    灯光下,气氛在吵吵闹闹中越显温馨。
    明天,少爷回京后,张府这里一切都将不同了。

第两百七十章 将归(下)
    张昭即将回来的消息,在春天的雨夜里继续发酵着。
    不要去怀疑为什么这则消息有这样大的话题度。只需寥寥数语就可以说清楚:第一,圣眷正浓。第二,未来领军出征的第一人选。
    换言之,张昭这个新秦伯即便比不得国朝那些国公世家们的底蕴,但至少在弘治朝,他的份量会非常重。最少,最少,在已经腐朽、堕落的武勋们中是一个山头!
    小雨在夜间未停。
    平江伯府中。陈氏父子三人正在正房里说着话。
    平江伯陈锐经过一个冬天后,气色越发的灰败,根据御医的诊断,今年的冬天他怕是很难熬过去。此时,他躺在躺椅中,听着两个嫡子汇报。
    陈熊将近四十岁的年纪,性情贪鄙,好色。看一眼即将要死亡的父亲,心中有着兴奋,又有点惶然。
    兴奋是因为他是嫡长子必然会继承爵位。平江伯可不是新秦伯,可以世袭的。从今而后,没人能再管着他。
    惶然,则是因为平江伯府一天不如一天,若是父亲不在,他要怎么才能撑下去?当今天子才三十多岁,不可能再启用平江伯这一系的武勋。
    陈熊心里想着,嘴里的汇报没有停,道:“张昭率大军离京师只有40里。信使早就进城。他们明日将直接回军营,然后天使会到城北的军营犒赏。同时,颁布封爵的圣旨。”
    陈锐没说话。
    陈熊看一眼弟弟,道:“父亲,以张昭的战功,这是国朝自太宗皇帝之后前所未有的大胜,理当在朝堂之上封赏,以示尊荣。而现在却只在军营中封赏。
    这说明朝中对他还是想压一压。二弟的提议很不靠谱。让小妹和国泰商行做生意就行了。赶着送去当妾室,完全没必要。咱们不是三原王家那样的文官世族,经不起折腾。”
    陈泰二十出头的年纪,在宫中当差,性格是有想法但是没有执行力和胆量,急道:“父亲,大哥,去年韦州大捷传来,京中就有传言,是天子要压一压张昭。免得日后功高难赏,伤了君臣间的情分。绝非是其他的缘故。
    再一个,王家的嫡女都为张昭之妾室,小妹是庶出,这算什么折腾,又何可犹豫的?”
    陈熊冷哼一声。
    当然算折腾。如今庶出的妹妹陈夕凤执掌家中的生意,单单是二锅头的京城代理权就赚的一大笔银子,另外还有顺天府的玻璃生意。
    之前,他拿八百年银子在绿绮楼买一个美人都拿不出来,现在他去教坊司里逍遥,都不用看花销。
    把妹妹嫁出去,谁来给府里赚银子供他逍遥?况且,张昭前途未明,押注失败怎么办?
    陈锐道:“再看看吧。”
    陈泰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在宫里当差,听到的消息难道是假的?同僚们都在讨论张昭日后的威风、权势,后悔没有在其微末时结交。还有张昭的种种最新信息。
    他的顶头上司,深受弘治皇帝信任的驸马都尉崔元现在就差跪舔张昭,他们这些下属谁不知道,难道这都是假的?
    他父亲已经老了。而陈熊真是个目光短浅之辈。平江伯府日后肯定会毁在他手里!
    …
    …
    英国公府中。
    张懋正和三个儿子在书房中闲聊。他们这里的气氛要比平江伯府轻松的多。
    张懋执掌军权数十年,早就人老成精,如同一个参天大树一般庇护着英国公府。在新人的冲击面前,自然很稳的住。
    长子张锐汇报京中汇聚到英国公府里各路的消息,英国公现在是大明第一勋贵,比魏国公、徐国公府的权柄、地位都要高。
    张昭新冒出头来,搞出一堆动作,武勋集团自然会有反馈。明朝大大小小的武勋有一百多个。
    “父亲,张昭明日就会回京。我们府里对他什么态度,要有个结论了。”
    张懋六十多岁,精神很好,手里转着两个铁胆,目光炯炯有神的道:“安远侯府那边怎么说?”
    张锐道:“嗨,还能怎么说?张昭在文官们联合,在宁夏、固原两镇搞试点废除卫所军户户籍,安远侯他们都很不满。”
    试点,试点,试行好了,就要在全国铺开。把卫所都废除掉,那些世袭的卫指挥使、千户们怎么办?
    谁手底下没几个心腹啊?
    再者,把这些军户们都改为民籍,文官们肯定支持,增加赋税、户籍嘛。但是他们这些武勋呢?力量进一步被虚弱。卫所没了,五军都督府还管什么事?
    像他父亲就喜欢叫军户帮家里干活。这些人都成了百姓,他们这些武勋的隐性权力会大幅缩减。
    据说,有武勋子弟在青楼里骂张昭,“读书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幼子张铭道:“父亲,那孩儿明日还要去军营祝贺张昭得爵吗?”
    张懋喝道:“你怕什么?明天该去还是要去。但是,仑儿就不必到新军卫中历练了。”
    张锐松口气,“是,父亲。”他还真怕把儿子卷到这种风波中。
    国朝的勋贵,大约有四种。第一,太祖时期封爵传下来的。基本都是以魏国公为首!
    第二,太宗靖难成功后封的爵位。以他们家,英国公府为首。
    第三,之后这百年陆续续因战功封的爵位。像平江伯府,就是因新封的。威宁伯王越、张昭都属于此列。
    第四,外戚封爵。外戚这里,基本上是谁家在当皇后或者太后,谁家就是实力最强的。风水轮流转。
    张昭现在很有点武勋集团新山头的架子。据闻在西北时,团营大部分武将都暗中向他输诚。
    这其实还没什么。毕竟张昭的爵位不是世袭的。而且弘治皇帝宠信,再加太子一朝,那也就两朝。他们这些勋贵可是与国同休的,有得是时间。
    但是,张昭要废除卫所,这就动了大家的利益。这种斗争,他不希望他儿子卷进去。
    张铭讶然的道:“父亲你的意思…”
    张懋喝一口茶,笑道:“我们急什么?先看看吧。”
    和张昭的接触要保持着,但是更进一步的关系就算了。天子要靠张昭带兵。所以,最终的兵权还是得要靠他来掌握着。他稳居钓鱼台。
    至于说卫所的事,看看再说,不着急站队、下结论。
    …
    …
    不管京中多少人在关注着张昭回京。三月初七的下午,张昭率部抵达京师北面的大营中,结束长途跋涉,士卒们一阵阵的欢呼。回来了。
    翰林学士王华作为天使,稍后抵达大营中。

第两百七十一章 封爵,实至名归!
    “…封张昭为新秦伯,食禄五百户,钦此!”
    新军卫大营千户府中,钦差王华手捧圣旨宣读,在一连串辞藻华美的形容词和定语之后,俱是出自翰林之手,最终朗读出张昭的爵位。他是状元出身,仪表堂堂,声音洪亮。
    此刻香案前,只有王华一人站立着。府前大院里跪满着将校、文吏、军士。
    香烟袅袅。
    为首的一人就是年方十宁、陈康、韩瓒、李逍遥、赵辰、刘二狗、赵子龙、方俨、林同等四十多人。除开赵师爷,全部都是百户级别以上的军官。微笑着对众人点点头,
    “诸位,咱们终于回到京师,朝廷的封赏也下来。韦州之战的战后总结咱们早就做过。四个团的新兵、老兵都练的不差。那么,略微放松几日后,咱们新军卫的目标是什么?
    依我看,还是练兵。
    我已经上表天子谢恩,陛见就在这几日。我们新军卫才四个团,这点兵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扩军。
    我之前给大家说过我对于新军卫的构想。我们目前是团、连的架构。三个团,组建一个师,三个师组建一个军。军中的传言,大家应该听过。
    新军卫继续由我率领,应该不会再仅仅只是一个卫所的级别,而是要和团营看齐。差不多应该会有一万五千人的编制。
    所以,咱们的士兵还是不够。还要招募、训练。这个练兵不仅仅是军事技能,还要提升文化,从思想上训练、改造。
    而后,就是实战。国朝四周并不太平。或许,过段时间咱们又得出征。所以,大家不能有松懈、享乐的思想。
    当然,在今晚,咱们不醉不归。为我们自己,为逝去的兄弟。为昨日的苦难,为今日的胜利,为明日的辉煌,干杯!”
    “干杯!”
    在张昭去京城期间,军中的厨师们早就将饭菜准备好。张昭说“干杯”,早准备好的炊事兵们将今日宫中赐下来的一坛坛的贡酒倒在碗中,众将校齐齐举杯。
    气氛热烈。
    而整座军营中,亦是热闹的不得了。军法官们都放开约束,让士卒们享受今晚的时光。
    …
    …
    第二天上午,张昭刚刚起床,就有一名小太监打马前来军营通知:弘治皇帝要在西暖阁召见他。
    张昭昨天晚上和众将士宴饮,并没有喝多,而是很节制。这倒非他装逼,而是醉酒的滋味不好受啊!
    当此之时,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