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不说,老朱家的人,那都是玩儿权谋的高手。

    就算是一个木匠皇帝。

    那也是安安稳稳地当着自己的木匠皇帝,并且,还有一个短暂的繁华。

    就算是崇祯皇帝,那也不在历史上把自己老朱家的传承权谋,给玩儿出一朵花来了。

    所以说啊。

    这洪武六年。

    那真的是一个让人喜,又让人忧的一年。

    随着时间的到来。

    高产农物终于获得了丰收,仅仅是那一点儿种子,就收到了惊人的粮食。

    这第二年,怕是都可以慢慢地推广出去了。

    让人忧。

    是因为这一年,李善长奉了朱元璋的命令,考察天下百官。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地方的官员因此而被罢官。

    这一点,却也让那些刚刚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们,高兴不已。

    因为官员被罢免了,被问罪了,这空缺的职位就不较多啊。

    所以这一年,科举考试的考生们,算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很大一部分考生,都得到了一个进士的名。

    并且很大一部分进士,也都到了地方或者是进入各地官署任职。
………………………………

第两百章 崇祯从海外换来的粮食

    崇祯皇帝享受了一桌子的美食。

    如今这鞑子被打退了。

    那些个有功劳的将士们,也都以赏赐可乐给搪塞过去。

    一瓶可乐,外加一点儿军饷。

    至于袁崇焕、洪承畴这些个有功的将领,则是学着当初仙师私下里指点的话。

    让人做了几面旗子。

    袁崇焕领着一面“天下无双”的金黄旗帜。

    其他的将领,要么是“忠勇无敌”,要么就是“运筹帷幄”等等。

    再让他们扛着旗子,骑着高大的白色战马,从皇城门走出去,逛了一次正街。

    这才回到府上。

    有了这面旗子,就相当于是免死金牌一样。

    不管如何。

    他们也是相当有面子了。

    不少文官,那是一个羡慕,恨不得骑在马上的人,就是自己。

    可惜,他们是文官,注定是不可能骑着战马,来一场东华门唱响。

    享受着百姓的瞩目。

    在邸报上面,也是大肆宣扬了袁崇焕这些将士们,在战场之上誓死拼杀的过程。

    打的鞑子灰头土脸,不敢南下。

    “仙酿拍卖的事情,如何了?”

    崇祯皇帝用完了膳。

    对站在那里的曹化淳问道。

    他还是留下了两千听可乐,用来拍卖。

    “回禀万岁爷,非常顺利,这一罐仙酿,最高价就有两百万。”曹化淳恭敬地回道。

    要说这仙酿,那味道,当真是妙不可言。

    曹化淳也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以五十万的钱财,“买下”一罐,尝了尝。

    便喜欢上了这个叫做“可乐”的仙酿。

    听到一罐就可以卖这么多,崇祯皇帝还是非常高兴的。

    这些年来,曹化淳的东厂在各地都建立了商号和工厂,再加上,有他这个帝王的官方支持。

    还有东厂这个强大的势力存在,把以前存在的一些小商号给排挤出去。

    算是拥有了一个强大的国企,从而给自己赚取钱财。

    不管是琉璃,还是造纸厂,又或者是印刷厂,还是酒楼、青楼和槽帮。

    在曹化淳觉醒了商贾这一个能力之后,他的手,是伸向了大明很多个商业领域。

    这是他以前从未发现的。

    原来,成为一个富可敌国的商贾,不仅能够救大明,还可以让万岁爷开心。

    而他自己的日子,也不用如履薄冰。

    毕竟在魏忠贤的影响之下,以前崇祯皇帝对东厂可是没什么好印象。

    “如今,这商号和工厂,乃是大明的重中之重。”

    “此番打退了鞑子,可能这几年,鞑子都不会想着南下。”

    “这正是大明休养生息,好生发展的时机。”

    “仙师有言,想要应对大旱,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开海,去海外购买更多的粮食。”

    “所以,你那工厂的货物,不久之后,就要用来去海外换置粮食。”

    曹化淳连忙说道:“请万岁爷放心,东厂的那些个工厂,如今招收了不少的工人,每天都可以生产不少的货物。”

    “如今这纺织厂,已经存下了非常多的布匹,可以用来远销海外。”

    崇祯皇帝听到这些个好消息,这心情也就更加好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早朝之上,由太监徐应元宣布了开海禁的圣旨。

    下面的大臣,是大吸一口凉气。

    有一些还是有那么一点儿迂腐的官员,便上前,陈述开海禁的害处。

    说的头头是道。

    然而,崇祯皇帝早就不是以前的那个崇祯皇帝,宣布一些政令的时候,还会被大臣们集体反驳。

    他早就召见了一些大臣,说明了自己的心思。

    这江南之地,就算是海禁,然而还是有着郑芝龙这样的人出海行商。

    而如今的郑芝龙所作所为,正是说明开海,其实对大明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

    仙师都是大力支持,让大秦自大明的所有皇帝,在合适的机会之下,开海。

    当年之永乐,郑和下西洋之事。

    是何等的荣耀?

    如今之大明,正是遭受前所未有之旱灾的时候。

    仙师有言,海外之地,粮食非常充足,而郑芝龙在海上,打败了荷兰的舰船。

    这就相当于是大明已经可以在海上称霸。

    这个时候,还要海禁。

    那真的是无知。

    经过崇祯皇帝这边的大臣一阵义愤填膺。

    那些个有些迂腐的官员,也不敢说什么了。

    他们也算是看出来了。

    这些个官员,那完全就是皇帝的鹰犬。

    他们的反对,在这朝堂之上,实在是太薄弱了。

    什么党争?

    在崇祯皇帝进入仙境后不久,就不存在了。

    喜欢玩弄权谋的崇祯皇帝,经过了楚风的点化,那就相当于是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

    随着崇祯皇帝的一道圣旨。

    大明的开海如期而至。

    曹化淳的商船、郑芝龙的商船,算得上是这大明最大的两只船队。

    他们从码头出发,一路南下,到了南湾。

    大明的纸张、布匹、手工艺、珠宝等等,乃是南洋和西洋最受欢迎的货物。

    至于粮食,对于这个时候的西方海商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他们那里,珍贵的乃是货物,是黄金白银和钻石。

    最不珍贵,就是他们手中的粮食了。

    当然,除了粮食之外,大明还需要他们的火炮。

    在山海关一战结束之后。

    崇祯皇帝和袁崇焕、洪承畴这些将领,对于火炮的威力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

    野、战、炮的造价有些高。

    而西洋的火炮在威力上,也是十分的强大。

    所以崇祯皇帝等人,还是决定,以货物换来西洋的火炮,装备在大军之中。

    这样一来,也可防备鞑子时不时地扣关。

    几炮下去。

    鞑子的铁骑就不敢上前了。

    经过几个月的海上漂泊,出海的商队陆续地回到了大明码头。

    这个时候,被曹化淳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槽帮,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他们搬运着货物。

    也就省去了一些时间,让粮食和火炮,得以快速进入内地。

    早已经等待在码头的洪承畴,看着运作起来的槽帮,看着那些个扛着粮食的工人。

    “有了粮食,百姓们就有救了啊!”

    如今之大明,各地的旱灾还是不断。

    特别是北方,在深秋、冬季和开春的时候,白天还一个大晴天,晚上就能冻死人。

    下了点儿雪,白天一个太阳,又给晒没了。

    这样的天气之下,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丰收。

    万岁爷已经在南方不少粮商手里面,买了一些粮食,但是这也是杯水车薪。

    毕竟南方的百姓也需要粮食。

    如今能够从海外换置回来粮食,大明的百姓,也就能够用这些粮食度过这个无情的旱灾。

    期望这一场影响太过广大的旱灾,能够早一些过去。
………………………………

第两百零一章 阿秀之死

    “阿秀!”

    许昌城外,这里有着很多的流民。

    但是在许昌城外的十里坡,却有着一伙子的马匪。

    这些人非常的猖狂。

    在孙传庭带领着大军,打败了反贼射天塌,但是对于这些马匪,却是未能清扫赶紧。

    因为这一年,崇祯皇帝为了抵御鞑子入关。

    把很大一部分的兵力,还有资源都调派到了北地的边关。

    所以也就造成了中原一部分的兵力,有一些空虚。

    在旱灾未能完全平息下来,也就出现了一些马匪。

    陕西之地,在洪承畴的强势横推之下,不少富商也都纷纷拿出自己的家产来支援陕西的旱灾。

    不拿出家产来,那就只能是把自己的命送上去。

    洪承畴可是派人,挨家挨户地去要粮,面对那些死要家产,不要命的富商。

    洪承畴就带着百姓们围住了他们的家宅,逼着所有人一起吃糟糠之食。

    又或者是搜集了这些个富商犯罪的证据,直接开堂审理,以罪论罚。

    最后的结果就是抄家。

    如此一来,陕西之地算是平稳下来。

    洪承畴的功劳也就真正的拥有了实质性的提升,声誉也传了出去。

    要不然,这民宿,他怕是还不能进去。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洪承畴最后是投降了鞑子的。

    而在河南。

    因为当初的八大贼之私掠。

    后来又没有一个像洪承畴这样的有着强势手段的大臣,来横推四方,安定河南之地,安抚百姓。

    又因为一场北地守卫战。

    让天下本来就承受着太大压力的百姓,这压力也就更大了。

    很多人,到现在还在吃着树皮草根过日子。

    而在许昌城外。

    阿秀的哥哥蔡旭昆,眼见马匪杀了自己的父亲,正要举起血淋淋的大刀,杀死自己的妹妹的时候。

    他大声地喊叫,以最快速度扑上去。

    在大刀落下之前。

    他扑到了自己的妹妹,两人摔倒在地上。

    “大人,行行好,不要杀我们,不要杀我们,求求你了,求求你了!”

    蔡旭昆翻身跪在地上,使劲儿地磕头。

    “哈哈哈,你说不让杀,那就不让杀,我岂不是很没面子?”骑在高大的战马上的男子,看起来黑眼圈有些重,一嘴的斜斜歪歪的牙齿。

    脸上也有一些蜡黄,整个人却肥头大耳,看起来似乎是比较剽悍。

    “大爷我今儿个,还非要杀死你妹妹不可!”

    “哐当。”

    马匪抖了抖自己手中的大刀。

    看着被吓傻了的小女孩,还有一直在磕头求饶的瘦弱男孩。

    感觉自己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飘飘然。

    这种可以掌握被人生死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行了,你拿小孩儿撒什么野?”

    就在这马匪举起大刀,要砍向阿秀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