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议。
  山上的人自然认识魏征,所以非但没有阻拦,最先看到魏征的两名镇国军还领着他走到山庄后方,这里是一个花园加湖泊,颇为幽静。
  虽然秦天朗没有明令禁止,但镇国军之间已经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一般情况不会来到这里,除非是遇到了非常紧急的事情。
  所以到了这里,魏征便只能一个人独自往前走,穿过了一道道曲折婉转的青石小路之后,眼前豁然开朗,一方闪烁着粼粼光芒的湖泊映入眼帘。
  魏征眼前一亮,在如今的寒冬里面,能看到水光潋滟的湖泊可是一件稀罕事。
  更为难得的是,湖泊上空白雾氤氲,将此地笼罩在朦胧之中,宛如仙境,温暖的白雾扑面而来,让魏征的身体一下子放松下来。
  隐约间,他看到了一道笼罩在白雾之中的身影,辨认一番之后,认出那就是帝师身影。
  魏征露出一抹喜色,脚步加快几分,逐渐看清了秦天朗的身影,发现在秦天朗的前方还有其他的人,这些人穿着麻鞋,身穿朴素布袍。
  这些人的装扮魏征很熟悉,因为这正是首阳山下的佃农常穿的服饰。
  更让他惊异的是,这些佃农都卖力的干活,或两人相互抬着一桶桶的白浆,或几人围在一起,正在往一个小池子里增添一种他不熟悉的材料。
  稍加思索之后,魏征觉得这些佃农像是在造纸,不过这造纸的流程很是奇怪。
  虽然魏征对于造纸不是很擅长,但作为博览群书的大儒,对于造纸术也是有所了解的。
  据他所知,造纸总共要经历数十种流程,从选料开始,随后要经过伐条、蒸煮、浸泡、剥皮、日晒、制成皮胚。
  这还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涂浆,再蒸煮,过浆,淋灰,如此放置十多天等待自然糜烂,这是第二步。
  最难的还在后头,最后还需要进行全料配水,配胶,捞纸,压榨焙纸,选纸,剪纸等步骤。
  这些步骤环环相扣,工序繁杂,且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否则的话根本制不出纸,制出来的只能是废料。
  而再看眼前的制纸过程,过程简单,看起来就像在儿戏,让魏征一阵摸不着头脑。


第104章 洁白如雪的纸呀
  “帝师,敢问这是在造纸?”魏征终于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问出声。
  秦天朗点点头,实际上他早就知道魏征的到来,只是不忍心打断他的沉思。
  得到秦天朗的准确答复之后,魏征心中的疑惑更加浓郁,便又问道:“据我所知,造纸极为复杂,工序达到数十道之多,要是想制作上乘的纸张的话,工序又更为复杂,所需的钱财和人丁极为庞大。”
  “可我观眼前的长工只有不到百人,许多造纸得到工序也没有做,这如何能造出纸张?”
  秦天朗一笑,道:“因为我所造的纸,与市面上的纸有所不同。”
  秦天朗想要造的纸当然不同,如今的大唐虽然已经出现了纸张,但制作工序极为复杂,制作成本极高,就算是贵族们都无法做到日常使用纸张,只有在一些较为正式的场合才会使用纸张,平日里练习书法,依旧是用竹简。
  纸,在唐初依旧是寻常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上佳的纸张可以跟丝绸相媲美。
  秦天朗所造的纸,使用了后世的造纸工艺,这可是上千年历史浓缩在一起的精华,再加上点石成金能力的完善,确保万无一失和可行性之下,一道精简的造纸工序就被他搬了出来。
  其实秦天朗做的改变也很简单,第一步就是将造纸的原料进行了重新调配。
  这个时代的造纸,多半用的是树皮、麻头、青藤等多纤维的植物,这些植物的柔韧性很好,确实是制作纸张的好原料。
  但是,这些原料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易发酵腐烂,往往需要十来天的时间,才能转化为皮胚。
  而且还是品相不好的皮胚,因为这时的原料还没有彻底发酵完毕,如果想要更好的皮胚的话,那就得等上更久的时间。
  这时间实在是太久了,秦天朗可不打算等那么长的时间。所以,他在这些原料的基础上增添了部分的稻梗。
  如果是接触过稻田的人,或多或少都会知道,秋收之后的稻梗堆在一起之后,很快就能发酵腐烂,这个时间短则数小时,长则十几小时,这种发酵腐烂的速度可远远比树皮等原料快得多。
  不过,使用稻梗作为造纸原料的话也有弊端,那就是造出来的纸粗糙不堪,类似于后世的厕纸。
  所以这该怎么办?秦天朗融合了两者的优点,摒除掉缺点,将一小部分的稻梗加入树皮等原料当中,只是充当促进发酵的作用,而不是作为造纸原料,等到发酵完成之后,这些稻梗也就尽到了职责。
  同时,秦天朗依托于山上的温泉,用石灰水进行第二次发酵,将原料制成熟料之后再进行漂白,那么一大摞半成品的纸就大功告成了。
  实际上,唐初的造纸术之所以工序如此繁杂,只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对于造纸术的认识还比较浅,而到了清末的时候,历经上千年发展的造纸术已经相当成熟。
  那时的造纸术不再需要技艺娴熟的能工巧匠,制作工序也大大精简,导致纸张价格不断下跌,最终成为演变为普通人也能用得起的廉价消费品。
  秦天朗在融合后世的技艺,又对造纸术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如果不是条件限制的话,他能制出比后世还要好的纸。
  远处,李靖走了上来,双手捧着一沓纸,神情郑重,比捧着一把黄金还要郑重。
  “秦帅,第一批纸已经制作出来了,请秦帅过目。”
  秦天朗拿过纸张,抚摸了一番之后,笑着对魏征说道:“玄成,你来看看这纸如何。”
  魏征呆滞的脸上如梦初醒,在他第一眼看到李靖手中的纸的时候就被惊到了,这纸洁白如雪,丝毫没有枯黄色,就算比大唐最上乘的纸都好,而且好的还不止一星半点。
  他极为郑重地接过秦天朗手中的纸,明明只有一张纸,落在他手中却像有千钧之重,让他浑身一颤。
  这种光滑的质感,完全不像他见过的任何一张纸,这仿佛不是纸,而是光滑无比的丝绸……
  “如果能用这纸书写的话,老夫此生足矣。”魏征忍不住唏嘘感叹道。
  一旁的李靖深以为然,他虽是武将,但平日里也喜欢博览群书,深知一张好纸是多么的难得。
  如果能得到秦帅手中的纸张,实乃人生一大幸事啊。
  秦天朗望着神色呆呆的魏征,心中觉得有些好笑,便说道:“玄成如果喜欢这纸的话,那就拿几斤回去好了。”
  咯噔!
  魏征感觉自己的心猛跳了一下,眼睛留恋地看了眼手中的纸,神色却变得坚定起来:“多谢帝师好意,只是这纸颇为珍贵,玄成何德何能,得以享用此纸。”
  “这纸用不了多少银两,像这样的纸纸坊里面已经有上百斤。”秦天朗说道。
  一听这话,魏征感觉头晕晕的,仿佛被一记重锤锤中一样,让他有些神志不清,这……这纸竟然有上百斤?
  天呐,这确定不是在开玩笑吗?那么好的纸,竟然有上百斤之多……
  魏征感觉活在梦里一样,今天帝师给他的惊喜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一旁,李靖也露出了佩服的神色,这对于心高气傲的他来说,可是非常少见的。
  就连李靖也不得不承认,帝师真的是文武双绝,每一次行动都能给他带来惊喜,是真的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上百斤算什么,如果纸坊步入正轨的话,日产上千斤都不在话下,到那时,寻常百姓也能用上廉价的纸了。”秦天朗不以为然的说道。
  嘶……
  魏征仿佛石化,刚刚有所平复的内心再次被秦天朗的一句话刺激得不要不要的,意识陷入了良久的空白。
  他的脑海之中,只有一个词语在回荡:一千斤,一千斤,一千斤……
  一千斤啊,而且还是日产一千斤!这是什么概念!
  如今大唐最好的纸坊,一年的产量顶多也就在一百斤左右,这还是无数工匠日夜操劳的结果。
  可是……就在首阳山上的一间小小纸坊里,一日就能产出上千斤的纸,而且还是洁白如雪的上乘皮纸,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就算这话是出自帝师之口,魏征也感觉如此的不真实,但看着手中的皮纸,他知道这是真的,是真的……
  “哈哈哈……”魏征扬天长笑,声音传到空旷的山谷,又激起一道道回声。


第105章 帝师功德无量啊
  月光稀疏照耀,不知不觉下已是到了夜晚。
  随着造纸工艺的停摆,笼罩在山庄后湖的白雾逐渐淡去,魏征也得以看清整个纸坊的全貌。
  在湖泊边,一座占地十亩左右的纸坊静静矗立,与周围的亭台楼榭相得益彰。
  直到此时,魏征的心情依旧十分激动。
  他深深的知道,帝师造出来的纸到底有多么的难得可贵。
  在以往,大唐的文人日常使用的书写工具就是竹简,竹简的体积大、重量大,往往写下一篇文章就得用上好几册的竹简,如果是用竹简编撰一本书的话,那需用到的竹简更是难以计量。
  往常他尚在朝廷的时候,使用竹简记录公事,每日下来都能用上数十册的竹简,要是事务繁忙的话,用到的竹简会更多,这也导致了他的府邸不得不腾出几件房子专门用来储存竹简。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让他苦不堪言。
  实际上不光是他,全天下的官员都受这竹简繁冗的折磨,只是他们也没有好的法子来改变这种状况,也就只能咬牙坚持下去了。
  以上只是其一,其二就是魏征乃是嗜书如命的人,时常都是读书到深夜。
  博览群书之后,他时常发现有许多珍贵的典籍在岁月蹉跎之中失传了,为此他经常喟叹不已,这些典籍的失传,实在是大憾事啊。
  这些典籍之所以失传,除了战乱等因素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使用的载体是竹简。
  竹简不仅体积大,而且还不易保存,稍有疏忽就会遭受虫蛀,从而导致一部典籍的消亡。
  这种情况不是一两个,而是数不胜数,甚至多的让魏征都有些麻木了。
  如果……这些典籍能用上好的皮纸记载下来的话,估计就不会失传了吧,这可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啊!
  而以上两个方面,还只是魏征目前能想到的,纸张泛滥之后带来的好处,肯定还有许多他没有想到的好处。
  总之,如果纸张真的能普及化的话,那真的是一件称得上改天换地的大好事。
  纸张的普及化,其深远程度甚至可以跟后世的计算机问世相媲美,其带来的种种效益,绝对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帝师才情盖世,功德无量,此番造纸之术实在是造福万民的神来之笔啊。”魏征赞叹不已道。
  “如今玄成认为,我之前说的要让普通老百姓也能读书的话,是否还是白日做梦?”秦天朗笑着说道。
  “如果纸张真的能普及的话,百姓便有了接触到书的可能,不过……”魏征眼中闪过担忧,道:
  “不过,百姓大多愚钝,自生下来就没有机会苦读诗书,只怕将圣贤书放在他们眼前,他们也无法看懂其中的奥妙。”
  魏征的话算是委婉的了,实际上随便一个大唐的人都知道,寻常百姓压根就不可能接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