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6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贺松用了个声东击西的法子,城东鏖战到最激烈时,城南的两个曲乘机突袭。他们将数十把云梯集中使用,一口气送了上百人登城。
  为首的一批人,还并非交州军的甲士,而是曲长黄小石下属的蛮兵们。这些蛮兵虽然硬碰硬的厮杀不如汉家精锐,但他们惯于攀援,在莽林群山中往来,便如猿猴一般。此时猱身纵跃,快如闪电,汉家将士上去一人的时间,他们能上去三五人不止。
  就在众将士的注视下,有人从云梯上纵身跃起,单臂抓握城头堞雉,翻身而上。还没站稳,身边四五名守卒一拥而上,刀枪齐举,但这登城勇士一手持剑,一手持斧乱砍乱杀,将敌军的刀枪劈断了不少,挡者披靡。
  有个曹军军官领着一批部下,皆举长枪,在城墙上方结阵横推。瞬间杀死数名登城将士,那勇士觑得清楚,暴喝一声,将手斧投掷过去。
  那手斧如一轮银光滴溜溜飞过数丈,狠狠劈入曹军军官的兜鍪上,顿时将兜鍪砍成两段,脑浆迸飞。
  被曹军军官聚合起的长枪手们发一声喊,狂奔而逃。
  战场上的气势,一方稍有低靡,另一方立刻十倍百倍地增长。当下后继的蛮兵不断涌上,不禁控制了整片墙头,还能够两侧扩张。
  城下众将士暴雷也似地叫好,而攻打东城墙的各部眼看南城得手,攻得愈发猛烈了。
  贺松满意地点了点头,问身边的行军司马王佐:“这人是谁?”
  王佐谙熟军中事务,立即回到:“这是罗阿惮宁。他是廉水部酋长之子,素有勇名!”
  这几年里,被纳入交州军本部的蛮夷精锐数量很多,但大体的来路,还是以几个与军府亲善的部落为主,比如徵氏部落,还有与徵氏互为友盟的小部落。贺松顿时想起:
  “廉水部?不就是那批自称为缚娄国后裔的蛮人?酋长之子,不去雷将军身边为扈从,却来我这里从军?”
  “听说他看中了合浦郡右贼曹掾史牛安的女儿,所以想从军杀敌立功,给自己挣个汉家官职。”
  “哈哈……有趣!”贺松道:“传我将令,记他第一功,赐铁甲、赐缳首刀!”
  一名传令兵纵马直出,沿途高呼道:“将军有令,甲字第六曲罗阿惮宁,记第一功!赐铁甲!赐缳首刀!”
  用兵之法,无非是严刑厚赏,而刑赏都不能拖延,必要及时颁布,及时兑现。听得酋长之子立功受赏,蛮兵们狂呼嚎叫,蜂拥向前。曹军依托军堡内部的箭楼引弓乱射,有人身上连中数矢,冲锋的脚步却丝毫不停,直到撞入曹军队列,才不见了人影。
  须臾间,东门、南门齐开。贺松麾下带领骑兵的营司马邓淳高呼挥刀,带领数百生力军直接撞入城内。
  又过片刻,城中爆出惊天动地的欢呼:“杀了焦触了!杀了焦触!”


第九百三十五章 对岸
  兵法有“拙速”一说,放到单一战场上,就是准备要慢,动手要快。
  便如此刻曹刘两部的对抗,虽然编县、宜城近在咫尺而两军并不轻动。前期的试探、诱导、欺骗皆费心思,各争先着、各有应手,小心翼翼地对峙了整日。可一旦双方主将下定了决心,行军如风,战如雷霆。
  贺松既然确定了无须再担负诱敌之责,当下全力攻城。
  他部下的四千人,都是装备齐全、武器精良的悍卒。这支兵力在交州数年,并非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按照左将军雷远之令,分批投入到益州牂柯郡、交州的交趾郡、九真郡、郁林郡等地作战。
  他们直接攻灭的蛮、越部落不下数十,参与过双方动用万人以上、步骑舟船具备、战象百余头的恶战。因为每战必挟裹蛮夷中的精锐从军,故而愈战愈强。
  贺松以之全力攻城,只用半个时辰,便打入了军堡之内,斩杀了一度统合幽州,堪称河北宿将的焦触。这一战打完,申时未过。贺松留了千人在城中收拾驻守,随即自领本部出击,正面迎战来增援的曹军偏师。
  曹军的这一支援军,乃是青州海贼出身的郭祖所部。此部的将士虽然凶悍,但组织和韧性稍有不足,换句话说,便是匪气未除。所以此前黄小石带着几名蛮人部下,才能潜入其营,抓捕到他们的营司马。
  彼辈列阵而战时,更有疏漏。贺松将麾下三千人,分左中右三路,轮番冲锋。只两阵,便彻底将之打垮。
  只不过,青徐一带的贼寇素有凶恶之名,哪怕队列溃散,仍有勇者挥刀死斗,掩护余部逃走,所以贺松虽然获胜,斩获却不多,郭祖所部两千多人,当场战死、被俘的不过七八百,其余部狂奔乱走,从编县东北面起伏丘陵地形逃跑了。
  贺松倒也没有穷追。毕竟关平所部正往宜城去,在贺松想来,曹军逃得再快,到了宜城,徒然撞入关平之手。他若追击,到显得刻意与关平争功。
  可惜,贺松猜错了。
  关平出发的甚早,发起军事行动的决心也很足。然而时近黄昏,他不仅没有抵达宜城,反倒在鄀县以西十余里,夷水和汉水交汇处的水滨地带停下了脚步。
  汉水经襄樊南下,不仅是江夏郡和南郡的大体边界,也将整个襄阳郡分成了东西两部分。只是,襄阳郡在汉水东面的地域稍多丘陵山地,在这块区域中只有一个县,就是鄀县。
  鄀县距离牙门戍城只有几十里,沿途都是平野,亦无河道阻隔。如果要向牙门戍城发起进攻,此地是最好的,也是唯一一个前沿据点。但此地和襄阳郡其它城池之间有汉水相隔,要经过此地去往牙门戍城,就得提前做好兵员运送、后勤补给。
  所以曹军这些年来,在宜城南面,夷水和汉水交汇处水势较缓的一片水汊间设了一个港湾,并排布了简单的码头、浮桥之类,作为贯通宜城、鄀县两地的要隘。
  之前关羽和雷远商议,要夺取来作为荆州水军前进据点的,便是这个港口。
  关平领兵直取宜城,半途中必得渡过夷水,要从这处港口附近经过。
  而半个时辰前,曹彰领着本部前往鄀县,也正经过这个港口。
  这处港口毕竟处在前敌,建设目的是为了宜城、鄀县两地守军互通声息、调动快捷,而并没有支撑数万大军往来的能力。偏偏此前两日大雨,河道涨水,几处原本能够通行的开阔浅滩也收窄到了数丈。
  朱灵带着本部五千步骑通过,倒还罢了,曹彰所部全都是骑兵,不少骑兵还带有副马、从马的。渡河时,这种大股骑队对桥梁、船舶的要求,比三五万步卒也不差。
  故而曹彰午时出发,足足过了一个半时辰,才渡过汉水。其间生出了林林总总无数的麻烦事,曹彰不耐这些琐事,几度恼怒得要责打部属。
  半当间,他不得不遣人急速通报朱灵,让他莫要着急南下,以免荆州军的援军抵达时,虎豹骑尚未赶到战场。
  然则他刚派出军使,斥候骑兵报道:“君侯,荆州军到了。”
  曹彰急问:“在哪里?”
  “荆州军沿汉水西岸,招摇而进。兵力极盛,旗帜如云,我们沿河随行,望不见头尾。看将军麾号,来将乃是荡寇将军关平!”
  “好!”曹彰大喜。
  关平是关羽之子,刘备之婿,荆州军的副将,近年来颇曾带领荆州军主力出战,渐有威声。当年曹军攻江陵失败的时候,曹彰在江陵城下曾与之对峙,到这几年,二将在荆北一带对面攻伐,也非止一次了,彼此都觉得乃是劲敌。
  如今曹彰带着一万铁骑在此,正好拿关平试一试己方的利刃,也让身在江陵的关羽吃一个大苦头!
  几个念头瞬间闪过,曹彰这才想到,斥候所报有一个蹊跷:“等等,荆州军从哪里过来?”
  那斥候恭敬道:“沿汉水西岸而来……将军,他们就快到对岸了!”
  “西岸?”
  曹彰大吃一惊。
  身边的部将这时候也都反应过来,有人兀自不信,有人气急败坏。
  曹彰连声喝令:“快将巢车调来!”
  巢车顷刻便至,曹彰亲自登高远望。果然,开阔的汉水对面,十几里外,隐约有旗帜如林,有兵马列队,如巨蛇蜿蜒而行。
  毫无疑问,意图在牙门戍城附近打援的计划失败了。敌军比己方想象的更有决断,竟然不顾牙门戍城,而直取宜城!
  曹彰从巢车上几个箭步下来,厉声喝道:“全军止步回头!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本部扈从骑队,立即随我渡河回返!”
  宜城丢不丢,曹彰根本不在乎。这几个小县城,本来就预定要抛给荆州军,以促使他们北上襄阳的,曹彰急的,是己方失去了邀战的主动!
  随着他的命令,铁骑队中急促的鼓角声起,数十里外,入耳犹如滚滚沉雷。
  关平听到了鼓角声。
  他对部将们道:“虽然未能赶到宜城,但能在此地撞上曹彰本队,也是好事。”
  部将问:“既然撞上了,是否号令将士们预备会战?”
  关平挥了挥手:“他们还要渡河回返,哪有那么快?传令各部,就地休整,开饭!先吃饱了,再打仗!”


第九百三十六章 激怒
  曹彰和他的扈从骑兵们,沿着汉水东岸的浅滩,策骑急走。
  上千铁蹄践踏在漫流的积水中,溅起翻腾的水花;数百骑聚拢处,一股杀气直冲云霄。
  魏王希望荆州军尽快北上,故而要求朱灵统管三县防务,适当的时候逐次放弃城池。如今荆州军确实出动了大军杀来,而编县那头,十有八九已经不保,这样看来,朱灵的任务已经完成,他可以坦然收兵而走。
  但曹彰的任务呢?
  魏王希望曹彰带着声名赫赫的虎豹骑精锐,在曹刘两军大战之前取得一场胜利,用来激怒关羽……这场胜利在哪里?
  见到关平所部的那一刹那,曹彰就明白自己被愚弄了。按照正常行军速度,至多半个时辰,关平所部或到宜城,或到渡口。如果关平对己军的战斗力有信心,很可能一方面分兵围城,一方面另遣精锐急袭渡口,趁着曹彰所部半渡而击。
  曹彰自信麾下骑队进退自如,再怎么局势不利,抽身而走不是问题。可是,万一过程中应对不慎,被荆州军狠咬一口……在魏王面前,如何交代?骁骑将军的威名,又何以维持?
  最安全的办法,莫过于主动放弃渡河,直接沿着汉水东岸折回樊城。
  但曹彰怎么会放弃?他又怎会容许自己如此羞辱地退兵呢?
  他立即决定,亲领本部扈从赶回渡口,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己方安全渡河,然后在宜城以南,与关平决战。
  主意既定,五百虎豹骑立即出发,一路急行。
  当年威震天下的虎豹骑,严格来说,现在已不存在了。
  一方面,随着丞相为魏公,魏公为魏王,随从侍卫的职责渐渐被规模愈来愈庞大的宿卫所取代;而若用以征伐四方,由于战争规模的迅速扩大,单独编制的虎豹骑不满万骑的数量,并不足以起到决定作用。
  另一方面,大乱世锤炼出的如铁男儿,难免岁月摧残,渐渐老去。虎豹骑的补充不如当面那么容易。何况在三年前的关中之战里,宿卫、虎豹骑和中军各部都遭受到了惨重损失,有经验的中级军官缺额极大。这种情况下,自各地驻防的外军和州郡兵中抽调出的百人将,首先要满足搭建军队骨干的需求,充入虎豹骑为一骑卒,其实并不划算。
  故而从三年前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