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5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面的千秋坊后头,有个鱼塘,与外间的柳池相通,据说时有红尾鲤鱼出没。今日恰好起了兴,就想带乔儿去看看。”
  “是么?”
  对答几句的当口,车马就停下了。
  诸葛亮所说的鱼塘,原来是城中某片园林。林木森森,溪水潺潺,有草庐掩映其间,还有几座小桥跨水,脚踏上的时候,竹制的桥板发出噶吱嘎吱的响声。
  天色已经暗了,园林里没有游客。本该有负责管理的人,也不知去了哪里。诸葛亮此来未携卤簿,所以干脆和雷远一人提了一个灯笼,带着诸葛乔慢慢闲游。
  灯笼放光,只照着空气中洒落的细雨,并不能让人看不清水中的鱼儿。水池里偶尔有哗啦拨水的声音,然后大片的涟漪荡漾,将灯光打碎成起伏的小块,再慢慢弥合到一处。
  诸葛乔倒是有备而来,片刻后就从袖中取出一包鱼食,自己找了僻静的所在慢慢投放。留下诸葛亮和雷远二人,在桥上并肩而立。
  “此地如何?”诸葛亮问道。
  “颇有缥缈出尘的意境,很不错。”雷远望望四周:“上次来成都的时候,子远、元雄他们带我游玩,倒不曾来此地。”
  “这地方是新建的,你上次来的时候,自然见不到。”
  “哦?”
  “此地是孟子度在成都的时候兴修的,费了不少心思,据说园林形制仿造了襄阳城外的凤凰山。”
  “看来孟子度倒是雅兴非凡?”
  诸葛亮摇了摇头:“玄德公入蜀前后,孟子度与法孝直友善。法孝直任蜀郡太守时,对当年旧怨有所报复,而孟子度跟在法孝直身后,乘机扩充自家部曲田宅。这座园林,便是孟子度夺取了当地人的田宅之后改建,打算以之作为与荆州士人置酒高会之所。当时参与此事的,还有子乔、正方等人。”
  便是当年扶助玄德公入蜀的带路党咯。雷远心里这么想着,口中道:“孝直和子度都是很有雄心抱负的人,此举或是想结好荆州士人,以支撑他们在汉中王麾下的地位吧?”
  “或许如此。只不过,荆州官员愿意来此嬉游,与孟子度往来的并不很多。”诸葛亮道:“当时我与士元治政,对益州世族威之以法,颇尚严峻,人多怨叹者。有心人便将孝直和子度的所作所为,与我们联系起来,声称玄德公有意洗劫益州人的财富,交给荆州人。这事情一度闹得很大,引得人潮激愤不成体统,所以大王下令追究。”
  此事似乎与当前的情形并不想干,但诸葛亮既然专门提起,必有缘故。雷远微微颔首,安静地听着。
  “追究下来,好几个人受了牵连。孝直毕竟劳苦功高,所以只被褫夺了蜀郡太守,依然保持着扬武将军的职务,作为大王的谋主。子乔沉寂了一阵,去年出任汉中王国侍中,只负责执掌诏令章句。而正方毕竟有才,大王隔了一年多才将他调到了荆州去。唯独子度,他是具体办事的人,却藉此自肥,所以大王格外不满,当即使他和宗族部属一同迁往上庸。”
  “结果他在上庸,结识了伯昇。”雷远摇了摇头。
  “是啊……”诸葛亮应道:“孝直等受到主公告诫以后,子度、正方两人抱怨孝直自家身在中枢,却不照应伙伴,故而与孝直疏远。而此时伯昇却与孟子度一拍即合,约定在仕途上守望相助。有了伯昇这个核心人物为号召,子度和正方又在成都重新笼络了一些人。当然也有看中他们,主动加入的。”
  “比如彭永年么?”
  “是。”
  雷远抚着颔下短髭,问道:“彭永年今日来访,他说了些什么,军师你知道么?”
  “本来是不知道的……”
  诸葛亮忽然挥着羽扇,向诸葛乔嚷了一声,让他离水边远些。
  转回身来,他换了个话题:“此前数月,续之向中枢连续举荐了多名交州豪霸,使他们出任郡守。这样做,其实大不合朝廷的制度、体例。”
  雷远有些汗颜,他打了个哈哈:“军师,这些人并非我的私人,任用他们,是为了尽快平靖地方。”
  “我明白续之出于公心,所以我才会支持续之的举荐。但确实会有人不信任,不理解。所以此前包括彭永年在内的一些人,就此指摘续之行为跋扈。”
  诸葛亮看了看雷远的神色,见他不以为意,这才继续道:“到了昨日,大王得到副军将军刘封的家信,说要归宗复姓为寇。而今日的军议上,彭羕又说,续之在交州和荆南的影响力过于强盛,应当稍稍滞留于成都……这几件事联系在一起,我可就完全明白了。”
  “军师明白了什么?”
  “伯昇想去荆南,取代续之,成为荆南、交州一线防备江东的主将。而彭永年是来做说客的,对么?”
  “铺垫到了箭在弦上的关头,才想起应当说服我。”雷远冷笑:“或许伯昇对我们的交情太有信心。”
  “续之会同意么?”
  雷远按剑挺身:“军师以为呢?”


第七百七十三章 携手(上)
  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回答。
  如果要问,雷远来到此世这么些年,最主要的成果是什么。那其中必须要提到的,便是完整地参予了孙刘联盟间的每一次冲突,而以强硬的手段,将这些冲突全都导向了对刘氏政权有益的一面。
  由此造成的影响,便是孙刘联盟早在数年前就已经貌合神离,而汉中王麾下文武,都对此非常清楚。毕竟占了便宜的人,总会提防着吃亏的人报复,而江东孙氏……虽说每次都是他们自家生事,但这几年吃的亏,实在也已经数不胜数了。
  在眼前的局势下,谁又能保证江东那边,不再度生事呢?
  江东虽然近年来势弱,却依然坐拥广袤领地,举众数以十万计,堪为天下鼎足之一。江东果有异动的话,有能力、有实力作出妥善应对的是谁?
  雷远觉得,刘封根本没有这本事。他相信诸葛亮对此应有共识。故而,在公事上,雷远绝不可能顺应彭羕的要求。
  而在私事上,刘封和彭羕等人,又能拿出什么利益来交换?自从庐江雷氏抵达荆州的第一天起,够资格与雷远协商利益交换的,就只有玄德公和孔明两人而已。
  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有资格在我面前胡言乱语!
  “雨有些大了。”诸葛亮拍了拍雷远的臂膀:“我们去屋檐下说。”
  “阿乔呢?”
  两人一起转头过去,才发现诸葛乔玩得上了头,不知从哪里找了个木盆,哗哗地往水塘里探手捞鱼。车夫紧跟在诸葛乔身后,一手撑着伞,一手提着灯,满脸紧张神色。
  这突兀情形,让诸葛亮下意识地往那里踏出几步,随即他猛止步,向雷远干笑解释道:“那是我家的老仆,最是忠诚可靠不过。乔儿的水性也很好,无妨,无妨。”
  雷远很怀疑,是不是诸葛乔平日里被管束的太多、太紧了,所以这会儿稍稍得空,就欢脱成这样。雷远自家孩子阿诺就不致如此,那孩子有用不完的精力,每时每刻都很欢脱,所以雷远从来不觉得突兀。
  但眼下这环境,似乎不适合交换育儿经,于是他只颔首:“……我们往那处屋檐下去。那里能看得到水塘。”
  “好,好,哈哈。”
  有了这么个插曲,两人间原本偏压抑的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了很多。两人随意在檐下走廊的地板上落座,雷远还往后靠了靠,用廊柱来靠背,让自己更舒服些。
  雷远素来不好享受,所以在哪里,都着一身极其寻常的灰色戎服,只有腰带中央一枚兽面纹的玉带钩,颇显贵气。而左侧腰间原本挂着一柄形制高古的长剑,这会儿被雷远解下来,平放在身前。
  累年军旅生涯下来,使他的脸比诸葛亮印象中黑了一些,也瘦了一些,下颌的胡髭则浓密很多,凭空增添了几分威仪。以诸葛亮的身份,能在他面前从容不迫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但雷远的态度始终如此。
  诸葛亮总觉得,雷远与同时代的任何人都不太一样。他谦逊有礼的外表下,隐藏着事事皆在掌中的强烈自信,换个角度看,便是常常俯视他人而不自知。唯独对玄德公、对诸葛亮本人,他又有一种独特的亲切和信任。
  今日诸葛亮在军议散后,又与玄德公单独密议了一阵,出来听说彭羕去了雷远府邸。诸葛亮是中枢中的中枢,时时刻刻都要平衡各方。此时他既担心彭羕果然说动了雷远,而使寇封执掌重权变得理所应当,又担心雷远对彭羕不满,进而对中枢的某些决定生出怨怼之意,顿时大惊。
  他又不愿刻意登门,与最近极受汉中王信重的彭羕明着打对台戏;于是连忙回府,带了诸葛乔出来,这才有个名义邀约雷远私下闲谈。
  彭羕心大志广,是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他会在雷远面前说些什么,诸葛亮很清楚。彭羕绝不会低三下四地恳求,而会危言耸听,不惜以制造中枢、地方间的裂痕,来迫使雷远退让。
  寻常为人下属者听到这种说辞,就算不信,也难免自疑,进而生出与中枢的隔阂。但雷远似乎全不受影响。诸葛亮既然邀约,他便跟上,诸葛亮轻车简从,他连一个扈从也不带。
  这种信任真不知从何而来,使得诸葛亮有些感动。
  此时,在雷远眼中,诸葛亮的眼睛反射着灯笼中的烛光,看起来格外明亮。
  雷远问道:“军师在看什么?”
  “续之的举动随意,却彷如卧虎。当年从容晏然的风度犹在,而英豪之气胜于往昔。”
  雷远微笑摇头:“军师说笑了,我哪来的英豪之气。”
  诸葛亮默然片刻,沉声道:“续之自然是英豪。当年我初见续之就知道,若非天下鼎足之势已成,你断不会跟从任何主君。若早生二十载、三十载,以续之的才能、心气,恐怕是要争衡天下的。”
  “哦?”
  雷远一时记不起初见孔明是什么情形,回忆了一下,才想到,原来是父亲雷绪受惊亡故,自家统合部曲,将要问玄德公要个说法的时候。当时庐江雷氏所部已经全体动员,人人都不惜蹈危赴险,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全赖诸葛亮巧舌如簧,才避免一场大乱。
  他摇了摇头,大概是当日自家的态度过于强硬,而使诸葛亮误解了么?
  他轻笑了几声,待要闲扯几句,抬头看见诸葛亮眼神灼灼地注视着自己,顿时又不屑于说那些废话。
  过了好一会儿,他徐徐道:“我们身处此等乱世,无数人自以为是英雄豪杰,纷纷起于草莽,争夺大权、大位;数十载下来,白骨曝于野,豺狼行于道,饿殍填沟壑,城郭变荒丘,而那些英豪们,现在何处?要我说,这天下间心高志大的英豪够多了,应该少一些才好……”
  说到这里,雷远忽然不知道怎么继续。
  穿越者的身份,给雷远带来任何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底气。早年间在灊山,生死悬于一线,很多事情根本不敢想,可后来渐渐掌握权柄,那些事情仍然不敢想么?想一想,又不会脱层皮,又不会有什么负罪感,雷远当然是想过的。
  但他同时也有此世的经历。他亲身目睹、经历了乱世中百姓的苦难,他对此感同身受,焦心如焚。他无法想象因为自己的某种意愿而延长这乱世,而加重亿兆黎民的苦难。
  必须尽快地结束这乱世,尽快重建一个属于中华的、强盛的王朝,什么王朝都好。
  眼下看来,玄德公和他的伙伴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