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余烟-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雷远随手提着剑柄比划道:“曹军明日将抵新蔡,而葛陵在新蔡的西北,我们要绕到曹军大队的后方去,看似甚难。但曹军是从葛陂的北面经过,我们从南面走,隔着数十里宽阔的湖面,只要沿途小心,并不致有失。另外,一旦葛陵存粮被焚,曹军必定收缩,老郭和丁承渊那边,也就得到了脱身的机会……怎么样?干不干得?”
任晖以拳掌交击,大声道:“干了!”
“这种抽空子杀人放火的事,乃是我的本行。我麾下汝南黄巾旧人甚多,对这一带的地形都很熟悉,愿为先锋!”邓铜大声道。
第五百四十一章 葛陵
“那是重地,曹公难道竟不防备?”众将尚在激动,阎圃忽问。
众将一愣。
雷远慢吞吞地道:“或许有防备,或许没有。”
曹操无疑是此世间精通用兵的大行家之一。雷远前世看些闲书,记得书中有谁说,曹操平生最好断人粮道,所以对自家的军粮必然看顾得紧密。所以若在两军对峙时,雷远便是发了失心疯,也不敢去碰曹军的粮道。
“只是,葛陵那边……”雷远继续用剑柄敲打舆图:“葛陵那边,乃属屯田系统,由典农中郎将、绥集都尉、典农校尉、屯田校尉等官负责,中郎将和校尉等自有军兵、属官,与邺下兵马并非同一体系。此番曹军铁骑长驱,一应需求,必定沿途征发解决。他们要征发屯田区的粮秣物资,自然一封军令即可,或许也会派人去驻扎督粮……但要将之统合守备,我以为,不是一日之功。”
这几日里,雷远的侧脸显得比往日瘦了一些,颧骨突出得厉害,在烛火的闪耀下,眼窝也有些深。这使得他的神情格外冷峻,而眼神则凶恶得像是某种即将扑食的猛兽。
“我们面对的是曹孟德!还指望有什么样的机会?眼下这就足够了!”他环视众人,沉声道:“这其间既有空子可钻,我们就对准这空子,狠狠地一刀搠进去,搠他个肠穿肚烂、鲜血横流!反正已到绝境,就算此计不成,难道还会比现在更艰难么?”
雷远平日想法细密周全,言辞举措和和气,像个文人。真到了关键时刻,比谁都敢下决心,比谁都敢玩命斗狠。他既这般说来,众将无不知他下了拼死一搏的决心。
当下再无人发出异议,立即点兵。除了阎圃之类的文官和少量武人前往安丰催促南下,其余众将全数行动。
蓼县周围的军营当即封锁,随即隆隆鼓声响起。不过半个时辰,吴班、雷铜、邓铜、任晖等将所属的骑兵、跟随雷远行动的马岱所属凉州骑士、雷远本人的扈从骑士尽数取齐,当即出发。
此前击败夏侯惇时缴获的战马虽多,雷远能够骑马作战的士卒却少。此番又是长途偷袭,须得特选骑术出众的好手,所以这支兵的数量并不多,一千骑出头。
月落日升,天光由黯到亮。
这支兵偃旗息鼓,先向南行,绕到淮水上游己方掌握的渡口过河,然后继续向西北方向疾驰。
淮水两岸在这个季节正是温暖多雨的时候。一路行来,只见林木密集,郁郁葱葱。骑队在树木的掩护下奔走,他们又熟悉地形,挑的都是行人稀少的道路,行进十分顺畅。
许多将士们都知道,此行是要奇袭汝南屯田区,以阻断曹军近几日的粮秣供给。也知道此行是要穿插到曹军的后方,所有人命悬一线,不胜则死。但身为二千石大员的雷远亲自带队,部下们又怎会有半点畏惧犹疑。
他们懒得去想敌人有多强大,既然过去在雷远的带领下,从一个胜利走向了另一个胜利,那今后想必也会如此。在看到雷远的时候,他们甚至会兴冲冲地挥手示意,展现自己的高昂士气。
倒是雷远看到将士们挥手,连忙派人勒令他们安静。
他继续策马赶路的时候,不禁回顾此前参与的诸多战事,自己觉得有些荒唐。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希望做个运筹帷幄的智将,可落到沙场上,最终总免不了此等暴烈凶猛的决死突袭之法。
邓铜果然担任了全军的先锋,所部又有个数十骑走在最前。带领这数十骑的乃是一个曲长,名唤郑高。郑高便是邓铜所说的那批汝南黄巾旧部之一。
郑高名字带个高,其实是个五短身材、肚腹很圆的中年人,他也不记得是谁给自己起的名字,反正那些族人全都已经死了。大概是因为水灾,又或者蝗灾,还是疫病?谁记得那许多。
郑高有记忆的时候,就四处流浪,所见惟有死者枕藉相望,饿殍遍野。他自己靠吃桑葚、树皮、垩土之类挣命,勉强过活。
光和七年的时候黄巾起事,说推翻了这个朝廷,大家就有饭吃。于是郑高跟着厮杀攻战,没想到,那个说要带领大家的大贤良师当年就被杀了。汝南黄巾变成了葛陂贼,坚持不懈地造了十几年的反,有时候攻城略地杀人掠夺,有时候被不知道哪里来的朝廷官军围剿。
郑高胆子很大,杀了不少人,算是汝南黄巾中有点名气的狠角色,但这仗却越打越难。最后几个首领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大家散了伙。有人逃亡灊山,试图依附袁术的部将雷薄和陈兰,也有人留在汝南的湖泽中继续为盗,后来听说被曹丞相抓了起来种田,日子过得连狗都不如。
建安十四年的时候,曹军攻入灊山,当时郑高在丁立的麾下做个什长,跟着雷远逃亡到荆州。后来雷氏部曲几经整编,郑高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卒升了几次官,现在转到了邓铜麾下,当上了曲长。
今日他为全军先导,带队从林地湖泽间快速穿行。
虽说有好几年没来汝南了,但这些道路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只是树木更茂盛些。路边的尸体倒确实少了,大概被野狗吃得倾尽,剩下脏污不堪的骷髅掩藏在深草里,有风吹过时才能看到。
凌晨出发,一口气赶路到下午,中间没有半点停歇。
沿途撞上过几拨行人,郑高将他们全都杀了。这时候容不得妇人之仁,杀了妥当些。
未时前后,郑高穿出林地,看到了水波浩瀚的葛陂。葛陂上承澺水,东出为铜水、富水等注入淮河,秋冬时周围三十里,春夏则扩张为一连串的湖泊沼泽,周回六十余里。如果军报不差,曹军此刻就在葛陂的北岸行军,只是隔的远,彼此看不见。
而葛陵城在葛陂的南岸不远处。这地方原本是个县,后来因为县民逃散而屯田民聚集在此,所以索性撤县,设了葛陵屯田都尉部。
从此处再往前,就是绵延的民屯区,人烟渐渐密集。再要偷偷前行,就不可能了。
曹军也必定有巡弋之兵在此。
不过,毕竟雷将军早有安排,郑高自觉瞒过这一程并无难度。
他看看自己,再看看同伴们,满意地笑了笑。
和夏侯惇打过一仗以后,大家缴获的好东西可不少。此刻他们全身的衣袍、甲胄、武器全都是曹军精锐的形制,就连战马的烙印也都没差。看起来便是一队再寻常不过的曹军巡逻骑兵。哪怕碰到真的曹军,也没人能看出破绽来。
待要前行,林地间又奔出数骑,为首一名瘦削而高大的军官,穿着曹军别部司马服色。看他面容,可不正是雷远?
雷远拨马到郑高身边,挥鞭一指远处城池:“我让其余将士们再彼此检视下,毕竟千多人的衣甲袍服呢,万不能露了破绽。咱们几个,先往葛陵方向探查一番,打个前站。”
第五百四十二章 机警
“将军何必亲身犯险?”郑高急问。
雷远的神情有些沉重:“适才有斥候从葛陂的北面来,说曹军已经和老郭他们厮杀起来了。”
陂者,泽障也。所谓陂,最初是指人工修筑的堤坝,后来成为人工蓄水的湖泽之统称。因为是利用起伏丘陵地形建造,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域面积又相差甚大,因此水面核心区以外有大量连续或不连续的沼泽、高地,甚至有可供骑马通行的道路。绕行边缘需四十里,经此道路,只需要二十里不到。
当然,如果是不熟地形之人进入,十成十会溺死在沼泽污泥里。惟有长期生活在此,又精通马术之人才能往来自如,雷远麾下恰好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纵马踏过淤泥塘和芦苇丛,为雷远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虽然雷远并不清楚,郭竟和丁奉巧设计谋,这时候已赢了曹休一阵,但他可以确认,敌我太过悬殊,他们一定会失败的,坚持不了许久。
“已经厮杀起来了?”郑高吃了一惊,他下意识地问:“承渊怎么样?”
郑高在灊山时,隶属于丁立所部,素来将丁奉当作自家子侄辈看待。后来雷远逐步整编部众,将各部的基层军官做过几次轮换,他才调到了邓铜麾下。他也算是庐江雷氏部曲的老人了,因而询问情形并无顾忌。
雷远摇头道:“北岸曹军大集,分布在四周的探马更是密如繁星。从今早开始,斥候便难以接近。这回也只眺望到东面烟尘大起,曹军先后派出两路骑兵,不下数千人出战。具体战况,实在无法查知。”
郑高有点忧虑,又有些急躁:“这可如何是好?”
“惟有尽快把葛陵的火点起来!”
“是!是!”郑高下意识地催马,走了几步,又勒马回来,跟到雷远身后。
“郑高你在前头引路!”雷远回头看看部下们,沉声道:“现在开始,我便是驻扎在原鹿的别部司马卢凯了。因为受到敌军攻打,被迫退兵向东,无奈走岔了路,与曹公大队恰好错开了!”
“遵命!卢司马!”众人俱都行礼。
其中叱李宁塔吼得格外响亮,也不知他是鹦鹉学舌,还是确实明白。
郑高心急,雷远比他还要心急得多。
今日凌晨会议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他始终没有提及。皆因一旦提起,很可能引发众将的动荡。但他自己心里,对此实在忧虑到了极处,之所以不顾一切地兴兵突袭葛陵,也有这方面考虑。
问题很简单:如果曹操出兵前的随手一击,就有三万骑兵之众,那么他派向江陵的兵力会有多少?身在江陵的关羽直面曹军主力,还有余力来江夏接引雷远么?
进而再考虑得周全些,赤壁之前曹军南下,尚且在江夏布置了于禁、张辽、张郃、李典等七军。这回再度南下,江夏作为重要的侧翼,会不派援军么?
一旦曹军的援军抵达江夏,则雷远可就真的四面受敌,除非投降曹军,否则断无生理。
所以何止曹操急于南下,雷远本人也急于南下,曹操要与孙刘两家争抢时间,而雷远要和曹军主力争抢时间。双方都一点也耽搁不得。
当下数十骑快马加鞭,沿着道路大摇大摆行去。
按照汉家制度,屯田系统独立于州郡,受大司农的管辖。然而此时身居许都的大司农、安阳亭侯王邑,素来与邺城的丞相府不睦。
此君原任镇北将军、河东太守,在当地深得民心,后来曹公为了控制河东,操纵许都朝廷拜杜畿为太守,将王邑召回许都。王邑与郡掾卫固、中郎将范先等求见坐镇长安的钟繇恳请,被钟繇勒令去职。王邑一怒之下,带着河东太守的印绶,直接前往许都,当时闹出了好大的风波。
当时为了安抚王邑,也为了利用他善于安抚民众、组织生产的才能,许都朝廷让王邑升任大司农。但后来曹公以司空掾属国渊直接负责屯田,王邑再度斗不过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