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堪设想。也有人想到,雷远身前这个扈从显是个猛人,万一厮杀起来,先得将这厮和吴侯隔开,以免有碍吴侯安危。
  雷远徐徐问道:“吴侯以为,我说得不好么?”
  孙权冷笑:“雷续之,你口舌甚利,却不知比我兵锋之利如何?”
  “吴侯之兵锋自然锐利。只是,岂不闻,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
  孙权勃然斥道:“你是在诅咒我此行将败?”
  “不敢诅咒将军。可惜此来江淮,未见率义以正天下的壮举,却只见到如狼似虎般地侵掠百姓的暴行。吴侯,我深知曹操暴虐,江东若想在这上头与曹公一较高下,怕不那么容易。”
  他的言下之意是,原本曹、孙两家兵力就有多寡,正该施恩收揽民心,方能与敌对抗。如果效法曹军的凶横作派,那怎能在江淮长久立足呢?
  孙权默然片刻,挥了挥手,召来一名部属:“传令诸军,莫要滥杀。”
  雷远知道,这已经是孙权做出的极大让步,再不能要求更多了。他下马行礼,诚恳地道:“多谢孙将军!”
  孙权却不下马,围绕在雷远身边,手持刀剑虎视眈眈的将校们也不退开。
  明明城中纷扰渐熄,大部分将士们都听从了吴侯的意旨,不再杀戮,吴侯身边的气氛却愈来愈紧张压抑。
  “续之对江淮之人如此加意关照,我甚欣慰。却不知,在言辞以外,你还愿做些实际的事么?”
  “全赖孙将军宽宏,遂使黔首稍少刀兵侵害之灾。”雷远丝毫不惧,微微笑道:“此来江淮,本为支援。孙将军但有所命,我自当遵嘱奉行。”
  “好!”孙权目光炯炯,盯着雷远道:“皖城既下,接着我就要挥军合肥。上次攻合肥时,正是庐江雷氏负责在六安、灊山沿线拒止曹军。此番便请续之所部辛苦一趟,再往灊山大营一行罢!”
  再往灊山大营?
  孙权此言一出,跟在雷远较后方的李贞登时面色一变。
  吴侯说得轻松。此前淮南豪右联盟在灊山时,前后动用上万兵力,为吴侯遮蔽来自东面的曹军主力,结果豪右们损失惨重,不得不翻越灊山,弃甲而逃。途中被曹军追击,经历了不知多少惨烈情形。全靠了玄德公派遣精锐的白毦兵千里救援,才勉强得一生路。
  如今吴侯又要雷远越过灊山阻击?
  这明摆着是用危险的任务威吓雷远。真要去往灊山大营,粮道如何保障?退路如何保障?援军可有安排?若都没有,只让雷远他领军走一趟,那如果撞上曹军的援兵,和送死有什么两样?
  夏口可在吴侯掌控之中。雷远若有不协,就算想请求荆州军援救,也断然够不着了!
  李贞顾不得失仪,他疾步向前,扯了扯雷远的袍袖,想请雷远姑且敷衍,待到晚间细细商议之后,再定行止。
  雷远却轻轻推开李贞的胳臂。
  他有些失望。
  或许这个主意是此前江东僚属们私下所设,这会儿孙权恼怒,便不管不顾地拿出来用了。
  本以为孙权是气度恢弘之主,现在看来,不过如此。他的气度和才能,大概离不开得力部属的支撑吧。当周郎为之出谋划策,他便有气度;当鲁肃为之出谋划策,他仍然有气度。可离开心怀宏略的部属以后,真实的孙权是什么样的?他更像个急躁而苛刻的庸主,徒有心气,与之匹配的手段却粗劣得有点可笑。
  我倒还想着找一适合时机行事,你却赶着将机会送上门来。我若拒绝,自家心里都说不过去了。
  想到这里,雷远向孙权躬身一拜,答道:“事关孙刘两家并肩作战的大计,我怎么敢退避呢?自当遵命!”
  孙权哈哈一笑:“好!”
  “只是,我的部下现在都在东关,将他们调动到皖城,还要遣人踏勘沿途山路,需要一点时间。还需要足额的粮秣。”
  “你需要多久?”
  “须得十日。”
  “军情如火,岂能迁延?续之,我给你五天时间准备!一应粮秣物资,五天以内也全都会配齐!”
  雷远应声道:“多谢孙将军!五日之后,我便领兵出击。”
  在雷远的脸上,孙权一点都没有看到疑虑或紧张。这让他感到自己的谋划毫无效果,发力完全在了空处。他本人在这一瞬间反倒有些动摇,仿佛堕人所算而不自知,将要在哪里吃了亏去。偏偏话已出口,再怎么也收不回来了。


第四百九十七章 奴隶
  既然确定了下一步的任务,雷远便不随同吴侯大军行动,转而在皖城的一处中暂住,等待自家部曲和粮秣物资等抵达。
  负责城防安排的都督唤作公孙阳,他给雷远安排了一处宅院,还配备了仆婢数人。雷远去看了看,见那宅院被洗劫过一番,诸般物事都缺,还不如船上自在。他索性让公孙阳划了一处城中的军营出来,正好在自家部曲抵达时候,与部属们一同落脚。
  没想到军营里中聚集了很多兵士妻子家眷,雷远入住此地后,算了算营房足够,并不要求什么。可当天下午就有江东吏员带着从官寺收集到的簿册,按照簿册将她们聚拢,说要分批运往江东去。
  这些家属的丈夫或儿子许多都战死了,遗孀难免要被配为江东士卒为妻。还有些妇女竭力向吏员解释说,我的丈夫没有死,而是降服后被吴侯征调,将要去攻打合肥了。吏员们也很坦诚地回答道,既然被征调走,那十有八九会在攻城战中死在城下的沟壑之中,所以别多想了,老实接受配嫁吧。于是妇女儿童无不洒泪。
  自从建安元年曹公在许下屯田以来,大受其利,号称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是以各路诸侯陆续都以屯田为亦兵亦民,耕战结合的妙策,然而无论军屯、民屯,参与者往往出于被迫。
  许多军民在屯田制的压榨之下,被驱使如犬马,被无穷无尽的兵役和劳役所折磨,而力耕所获,仅得四分甚至更少,每日里都在挣扎求活。是以皖城中这座军营深沟高垒,外墙和城墙一般高,门口还有专门的岗哨,却不是为了防备外敌,而是防止饱受苛待的兵户逃亡。诸葛亮说,江淮百姓在曹操治下受尽驱使,形如奴隶……老实说,若在太平时节,就算奴隶也不至于过得这般凄惨。
  然而江东那边对待兵户会不会好些,谁又知道呢?江东诸将世袭领兵,将士及家属居于将领的奉邑,无事耕种,有事出战。只希望他们能被分配到某个心软的将军手里吧。
  雷远对此也并无办法。即便在所谓的盛世,蚁民们都难免受人欺辱践踏,何况是如今这大乱世呢。他再怎么心软,至多只能救得几条性命,却挽回不了那么多人的命运。
  他只能安慰自己说,与这些屯田兵相比,庐江雷氏部曲所获得的待遇,简直有若天堂了。将士们的斗志和韧劲远远超过彼辈,实是理所当然。
  终究他不愿意目睹这种场景,当下离开军营,在皖城内外闲逛。
  此时便看到东吴数万之众陆续登船起行,重新由皖口入江,当会转至濡须水前往东关。另外,又有一支精锐部队走陆路,经过硖石隘口向合肥去。
  显然,此番吴侯是打着水陆两路夹击合肥的主意。能提此十万之众在复杂地形间水陆并进、分进合击,又能以游动的舰只与陆上坚固营垒互为掩护,虽然胜利还遥遥无期,倒已证明了他确有统兵作战之才。
  之所以在后世不以兵法传诵,可能是他面临的对手太过强大,而舟师上陆作战又的确多有不利吧。
  到第三天的晚间,马忠和阎圃等僚属先期赶到皖城。
  为节约时间,众人不坐舟船,而是轻骑快马,两日一夜兼程倍道,目不交睫,待赶到时,全都累得不轻。
  皖城的城守非常严密,进出盘查严格,僚属们虽然带着符信,还是等到李贞迎到城门,才将他们接入军营。
  马忠远远看到雷远,便急忙跳下马来,结果脚下发软,差点扑地。
  “怎么?德信没想到我这么快就和吴侯闹起来了?”雷远抢前扶起马忠,轻声笑道。
  马忠苦笑道:“想着将军总有办法,但没想到做法会如此激烈。”
  此前雷远领兵到扬州,立即就被编入渡江北上的船队。随着船队编组分列,雷远本人和扈从们与吴侯一到前往皖城,以备咨询,而将士们则到了东关。
  说来这是江东正常调度,但马忠等人都觉得这样下去不妙。
  将军麾下无兵,便没了行事的凭依;将士们未得主将号令,被裹在大军之中,万一被垫了刀头也没处说理去。如果江东是有意如此,那这心机可真够深的。
  故而在江上分别之际,雷远就与部属们约定了,都须得盯紧了战场局势,尽快找个机会脱离吴侯的直接控制,腾出手来完成玄德公的暗中吩咐。
  只不过雷远竟然用当面嘲讽的办法激怒吴侯,让众人都没料到。
  阎圃连连摇头:“万一吴侯勃然大怒,直接把我们发还建业,岂不是反而麻烦了?”
  雷远道:“定然不会的,我有把握。”
  “何以见得?”
  “吴侯此番兴兵十万,意欲与曹军虎骑决战于野,江东大将虽然尽数随行,却未必都愿承担苦战的损失。此时若有谁言辞失礼,结果却被发还建业的话……吴侯怕不要天天与部下吵架了?”
  众人凑趣一笑,都道吴侯有御下之能,或不至于如此狼狈。
  雷远答应吴侯第五日起兵,这时候已经到第三天了,预计部曲大队明日乘舟抵达,诸多事务耽搁不得。当下马忠、阎圃等人去联络皖城守将公孙阳,索取粮秣物资,并请求调动民夫、畜力。
  而樊尚、梅成、雷衍等人在军营中饱睡一晚。次日他们换乘良马、带上印信,身上备足珍玩财物和足以自保的刀剑弓矢,随即带着少量护卫径直向北,直入灊山中去了。
  灊山乃大别山的东段,规模庞大,将庐江郡分为南北两部分,山岭本身就几乎占据了庐江郡三分之一的面积。群山之中,有无数可以藏匿亡命的深谷大壑,哪怕淮南豪右联盟离开了,这些地方也未必能被许昌朝廷所控制。
  雷远派出的这些前导使者,个个都是昔日淮南豪右联盟中的骨干人员。樊尚年轻时是著名的浪荡轻侠,梅成和雷衍都是交游广阔的人才,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大山的了解远远超过常人的想象。
  他们甚至不需要特意去寻找,只要沿着山间道路随意穿行,自然而然就能找到有人的地方。
  只要有人在,就有他们施展的空间。


第四百九十八章 催促
  江东船队排列成松散的队伍沿江向东,待到接近濡须口时,又重新集结编组。
  在夕阳下,浩瀚的旌旗和樯橹仿佛要遮蔽天空,无数舰只横江排开,船只的甲板几乎能连成厚实的土地,供人马自在往来。这样的舰队规模,是过去十年间毫不停歇扩充的结果,应属自古以来未有。
  此时吴侯所乘坐的五楼巨舰和其它的楼船直接靠近水口的港湾下碇,而为数众多的艨艟、走舸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靠近濡须坞,沿着浅水处的长栅停船,还有一部分转至中洲和羡溪两地停泊,明日返回。
  由于大江上风势、水势变幻无穷,而每一艘船只又各有其特性,所以船队愈庞大,想要将之长久维持成一个有序整体就愈难。哪怕以江东水师的熟练,船队此时也不得不停止行进,进入到漫长的整编过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