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年纪差了许多,但孙夫人很欣赏自己的丈夫,毕竟那是一位名震天下的英雄!她下意识地牵着刘备的袍角,将他拉向自己,然后又将他推开。
  刘备愕然:“怎么了?”
  孙夫人双手用力,把刘备推远些。
  “来人!来人!”她叫唤着:“先带家主去沐浴!”
  原先不知道藏在屋子哪个角落里的仆妇、侍婢们一拥而上,将刘备簇在中央,往另一处屋子走去。
  莺莺燕燕、香风阵阵,刘备晕晕乎乎、手足无措。待到清醒过来,已经光着膀子,坐在一个极大的浴盆里,温暖的热水一盆盆地倾倒进来,直没到他的胸口。蒸腾的热量带着氤氲香气,让刘备说不出的舒适。如果说他在城门处有五分的怒意,见了孙夫人,便只剩下了三分;到此刻,就连那三分怒意都快发不出来了。城门为什么深夜不闭?显然是城门尉失职,夫人初来乍到,不知道其中的规矩,怎能怪她?
  正在乐乐陶陶的时分,孙夫人的声音在帷幄以外响起:“郎君,今天有件事,我想了想,得和你说一声。”
  “什么事?你且说来听听。”刘备漫声道。
  “今天我出城闲逛到了乐乡……被偏将军雷绪的骑队堵住了。不过我照你的吩咐,没有和他们争执……还给了他们二十端锦缎呢!”
  孙夫人并非那种全然不顾及周边想法的恶人,此前几次出城游玩的时候,因为与人争道、或者践踏禾苗之类的事情引起了数次纠纷,刘备已经委婉提醒过她了。她也按照刘备的吩咐,随身多带钱帛以赔偿损失,不要仗势欺人。
  因而此刻她说起此事,带着一点点的得意,像是做了件好事,等待着丈夫的夸奖。
  当然,引发起数百骑规模的对峙,本身怕是有些过份。但刚才不是遣秋浦在城门迎接了吗?还安排了很舒适的沐浴呢。有这份心意,夫君一定不会生气的吧?
  刘备一时无语。
  在自己前往京口之前,曾与雷续之深谈一夜,双方就此明确了主从之分。但刘备自然不会以为,君臣间的忠诚和信赖也会就此牢不可破。这需要双方合力经营,更需要自己在实际利益和感情上,不断地给予和付出,最终才能使得雷远本人,和他背后的庞大宗族势力彻底归心。
  按照孙夫人的说法,必定是她在乐乡纵骑奔行引发了庐江雷氏的不快。对于这强大宗族来说,二十端锦缎的物质补偿算不得什么,自己明日还是得派简雍走一趟,好歹打个招呼以示安抚……
  正在这么想着,屋外走廊上忽然传来仆婢们的喧嚷,有人排开众人拦阻,甲胄铿锵,疾步而来。
  这甲叶碰撞之声就像是一把冰寒刺骨的利剑刺向面门,让刘备猛地振奋精神。
  他跃出浴盆,水花四溅中一把抓起衣物,同时厉声问道:“何事禀报?”
  屋外熟悉的声音响起:“主公,赵云在此,有紧急军情。”
  赵云平缓语气中隐约含着焦躁,刘备听得出来。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体
  紧急军情?难道有敌来犯?
  刘备挥退左右,简单披上袍服、挽起发髻,随即走出室外。
  自从平定荆南以后,刘备已经将近半年时间未闻兵戈之声,此刻听说军情如火,他并不紧张,反倒有些跃跃欲试。
  此刻,刘备的实力与往日大不相同。他麾下将近三万五千人,已经远远超过了昔日主政徐州时的兵力规模。这其中,包括了刘备自身多年纠集的四方精锐,包括了原属刘琦的荆州军,包括了从荆南数郡里沙汰简拔出的可战之众,而这些兵力,又完全掌握在刘备信任的、有能力的将领手中,指挥起来如臂使指,绝无滞涩。
  凭借这三万五千兵力,哪怕曹孟德再度南下,刘备也自信可有一战之力;如果其它方向有什么敌人敢于滋扰,哪怕益州刘璋出夷陵、交州士燮北上……不过都是些土鸡瓦犬罢了。
  “怎么回事?”刘备沉声问道。
  赵云并不回答,只微微躬身:“请主公移步外堂。”
  这个回答让刘备瞬间心头一紧。
  他心念急转:为什么不当场禀报,而要去外堂?这是要避开孙夫人吗?难道……难道竟然是孙权背盟来袭?不可能啊,我在京口时,可没看出这小儿有如此毒辣手段。他也不该如此,曹操尚在北方虎视眈眈,这时候向盟友下手,除非是疯了。但如果孙权果然背盟,那荆南局势,可就……
  无数念头纷至沓来,简直要让刘备的脑子炸开。但他保持着神色如常,先向满脸不快的孙夫人摆了摆手,歉意地道:“夫人,我有公事,你且歇息去吧。”
  孙夫人努着嘴,明显有些失望,可总算没有多生事端。她轻哼了一声,裙裾飘拂间,带着成群侍婢们转身去了。
  刘备沿着廊道向外走去。
  由此处到前院,要穿过三个月洞门。虽然刘备竭力自持,可是走到第三个月洞门的时候,已经健步如飞。最后,他干脆甩开了跟随服侍的仆妇们,亲自挥开帷幕,一溜小跑。
  站在院门值守的一队宿卫见得刘备出来,慌忙参拜。
  刘备无心理会他们,立即再问赵云:“究竟怎么回事?”
  “适才关平、刘封等人叫城而入,带来消息说,今日孙夫人纵骑于乐乡,惊动了卧病的庐江雷氏宗主,以致逝世。此刻,雷氏部曲群情汹汹,雷续之已令彼等集结,并在乐乡全境戒严,或有异动。”赵云的语气平稳,但脸色有点难看。
  而这个消息的每个字,都像是一块巨石压到刘备的胸口,最后化成千钧之重,让他透不过气来。刘备愣了半晌,才缓缓问道:“这消息确实吗?”
  赵云道:“适才盘问过。今日是社日,所以关平、刘封他们几个,特意去寻雷续之射猎游玩,同行的还有霍仲邈、马幼常等人。其间的情形经过,是关平、刘封亲眼目睹。”
  刘备点了点头。
  刘备很清楚,一个没有与本地紧密结合的政权绝不可能长久延续下去,所以,他在各种场合都鼓励下属们彼此多所往来,希望见到元从部属与荆州士人能够亲密如一。今天这群年轻下属们去乐乡射猎游玩的事情,他也知道得很清楚。这本该是庐江雷氏与荆州军府越来越亲密、渐渐融为一体的开始。可是孙夫人的肆意妄为,破坏了一切。
  这件事情如果未能妥善解决,让庐江雷氏那三千部曲、上万壮丁闹将起来,只怕整个荆南都不会太平,且不说在军事上的严峻挑战……那当然是个大麻烦,但刘备身经百战,倒也并不畏惧……关键在于,这件事情必定会狠狠地败坏自己仁厚恢弘的好名声。
  刘备不是迂腐的宋襄公,他知道,仅靠好名声并不能得到天下人心,但有一个好名声在前,总能够带来些额外的益处。若非自己长期以来的好名声,孔明能接受延揽么?荆州士民百姓能主动投靠么?何况眼下自家势力已然稳固,刘备正待发扬自己仁厚恢弘之名,以谋取实际利益。
  然而偏偏出了这桩事!在外人看来,夫妻天然便是一体,孙夫人所为,与刘备本人所为有什么区别?庐江雷氏宗族千里迢迢来投,前后不到三个月,宗主就受惊扰而死,刘备打算对庐江雷氏做什么,会凭空生出多少恶意的猜测?各地的士人、豪强、世族又会如何判断?
  适才刘备奔走得太急,出了一身热汗;此刻穿堂的冷风袭身,汗水一下子变得冰凉,又让他打了个寒颤。
  他稳住心神,又问:“刘封、关平那几个,现在何处?”
  “就在议事堂中等候。”
  刘备点了点头:“你再遣人将这消息快马报呈军师,请他……”
  “军师今日申时已从零陵返回,此刻正在厢房办公,我这就去通报。”
  “这么快就回来了?”刘备记得,孔明是三天前出发去零陵督促春耕的,似乎还说了打算亲自拜访某位隐居的名士,没想到今天就赶了回来。回来了也不好好休息,竟又连夜处置左将军府的公务,他实在太过辛苦了。
  刘备又忍不住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有孔明在,刘备就有了信心:“你立即去请军师来。”
  说着,他挥了挥手,快步转向议事堂的方向。
  “主公!”赵云犹豫了一下,在刘备身后唤道。
  “何事?”
  赵云低声问:“是不是要让本部将士提高戒备,再往乐乡方向派遣斥候,以防万一?”
  刘备止住脚步,回首看了看赵云。他当然清楚赵云的意思,站在军事的角度,如果局势一定会恶化,那至少该做好应对的准备。但他踌躇了会儿,终于道:“暂时不必,一切如常……待我和军师商议后再做决定。”
  片刻之后。
  刘备怒气勃发地将一卷竹简投掷出去,砰地砸在刘封的脑袋上。
  “你这蠢材!关系到庐江雷氏宗主的性命,怎么能用补偿二字!你这么说,要雷续之怎么回答你?”
  刘封心虚地低下头。
  适才刘备让他和关平先说一次事情经过,当他说到自己保证会禀报父亲,为庐江雷氏索求补偿时,刘备甩手扔了一座笔架过来,正中肩膀。之后孔明来到堂上,刘备让二人再说一遍,刘封老老实实地再度说到这里。刘备瞬间按捺不住情绪,于是随手抓起竹简,又给自己的义子送去一记重击。
  刘封的额头很痛,心里也委屈极了,可现在没法表露出来。
  他尽量伏低身体,继续讲述。


第一百五十六章 吊孝
  “当时话说出口,我就已经后悔了,然则雷续之因此勃然大怒,再没给我解释的机会。”
  想到当时情形,刘封咽了口唾沫,继续道:“好在他行事还讲规矩,并没有拿我们如何,只是请我们同往乐乡,见证了雷宗主身故的现场。当时这件事情已经激起了城里百姓哗然一片,雷氏部曲也大规模的骚动,甚至有人当场刺臂出血,立誓雪恨的。雷续之在灵堂前号令全军集合、戴孝,并号称……号称他要的不是补偿,而是道义。”
  刘备沉沉叹了口气。
  他自己也素来是高举道义旗帜的,但这时候,他比任何人都烦这道义二字。皆因在这世上各人有各人的道义,出于利益的争执,还可以退让、划分和妥协,可一旦牵涉到了各人心中的道义,往往就是不死不休。
  古人有云:“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为了这份道义,就连君父都可以放在一边……难道雷续之也要做到这个程度吗?
  不,雷续之未必想要做到这个程度。雷远是聪明人,他不可能不明白孙刘联盟对左将军府的重要性。在这个时候,任何事都不能动摇孙刘联盟,同样也就不能触及孙夫人。别说庐江雷氏不行,刘备自己都不行。
  但雷远又不得不如此。
  早就听说了,近数十年来,灊山是无数流民、败兵、贼寇、亡命所聚集的渊薮。身在灊山之人,天然就缺乏对朝廷、对政权的尊重,甚至很多人还充满了仇恨。而要驾驭这群剽悍的部下,有些时候必须顺应他们的基本要求,甚至要表现的比他们更加强硬,更加凶狠。
  既然部曲百姓们绝不接受宗主受人欺辱而死,雷远也绝不能接受。只要他想继任庐江雷氏的宗主,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个道义所在,哪怕为此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刘备看了看案几上的两卷竹简。那是雷远让关平带来的文书,一份的内容是向左将军府告丧,另一份是雷远自请解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