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骑队的进入,有一群乌鸦惊飞,见无其它异状,又慢慢地降落下来。
  在很短的时间内,骑士们就悄无声息地隐蔽下来。得益于从张喜手中的缴获,他们随行带着七八匹替换用的战马,这时有人从战马背上解下皮甲和头盔等物,互相帮助穿着起来,也有人负责检查弓弩、刀剑等武器。
  这二十余名骑士是雷远目前为止的全部班底。人数虽少,却都是经过他精心挑选,然后逐渐加以笼络的人才。
  这些骑士中,为首的是郭竟。他是陈国阳夏人,性格刚强果决,少年时本为陈王刘宠帐下的骑将,曾随刘宠击退黄巾,战必当先,颇立斩将搴旗的功勋。后来陈王遭袁术所害,部众星散,郭竟在江淮各地游荡许久,干过打家劫舍的勾当,最后才被雷远解衣推食的手段打动。数年来,郭竟处事忠勤干练,是雷远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地位与郭竟相仿的,是被雷远急遣回大营报信的王延。王延是所有从骑中最早追随雷远的,也是众骑士中最年长的,雷远平时对他特别尊重,常常称他为“延叔”而不直呼姓名。王延曾是徐州大将曹豹的下属督将,身为老资格的军人,曾与青徐黄巾作战、也曾与时任兖州的曹公所部交手,甚至还经历过飞将吕布与刘豫州的往来厮杀,军旅经验丰富之极。
  再有樊宏与樊丰,他们俩是堂兄弟,家族乃是庐江灊县某地的小豪强。因为雷绪身为庐江各路豪强的宗主,这两人自幼寄养在雷氏族中,有几分质子的意思。他们俩与雷远一起长大,彼此情好甚密。两人各有所长,也都通晓弓马刀枪的技艺。近来雷远出于培养人才的考虑,逼迫这两兄弟读了些兵法,不知实际能学到多少。
  原还有孙慈,他是众人之中特别机灵的那个,可惜已经死了。
  其余的骑士们也均有来历,诸如郑晋、陶威、王北、宋景等人,都不是平庸之辈。能够在不被父亲重视、既无权力也无名分的情况下,一点点聚拢起这些忠诚可靠的部下,需要非凡的耐心和持续投入。
  他们代表着少年的雷远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代表着他对自己未来有所作为的期待,而在此时此刻,他们是雷远信心和胆量的来源。
  “这片谷地的入口很难找到,正好用来藏身,再往东去大都是平野,便无适合的所在了。让战马缓一缓,喝些水,立即出发,小郎君以为如何?”郭竟一边替雷远调整皮甲丝绦的松紧,一边压低了嗓音解释。
  雷远轻声笑着,拍拍郭竟的胳膊:“我明白,我明白,好在有你提醒。”
  郭竟点了点头,又替雷远试了试弓弦的松紧,点了点腰间革囊里的箭矢数量。雷远的箭术很一般,因此往往忽视这些。而郭竟久随雷远出行,总是会替雷远提前想到每一处细节。或许是因为距离敌军不远,此刻他的比往日里更加仔细。
  在小谷另一头的樊宏突然附耳在地,随即连连挥手,让所有人小心戒备:“西北面,来了股骑兵!”
  谷中众人立刻警戒。人和马匹都寂然无声,所有人牵着战马默然站立于黑暗之中,刀枪紧握在手,随时做好暴起作战的准备。
  没过多久,土地微微震动,沉闷的马蹄声隐约可闻,听声音,至少有两三百骑。这支骑队沿着北面与淮水平行的大路前进,毫不耽搁地越过了小谷附近。
  曹军骑队数量如此之多?来得如此之快?所有人都神情肃然。
  雷远皱起了眉头:在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人都肉食摄入不足,所以或多或少地出现夜盲症的症状。能够在夜间行动的,必定是平时里得到优渥待遇的精锐。能够派出两三百骑的精锐斥候骑兵,在其之后的主力部队规模绝对不小,却不知道是曹公麾下哪一路兵马?
  他向樊丰比了个手势。
  樊丰会意点头,他起身略微活动下身体,随即双足蹬地发力,如同狸猫般腾身翻上侧面的岩层,全程悄无声息。待到站定脚步,他立即垂手拉起兄长樊宏。两人又各伸一臂,帮了雷远一把。这樊氏兄弟俩对窜高伏地的手段好像有些独特天赋,雷远自问算得身手矫健,也只能瞠乎其后。
  留下郭竟领队戒备,三人从密林中慢慢向外潜行,约莫走了一箭之地,到了月光能透过枝丫的林木稀疏之处,便停住脚步。
  此处地势较高,可以看到淮水如惨白的白练一般,宽宽窄窄地自西向东延伸,渐渐远去的骑队就在淮水南岸凋零的田野间奔驰。由于无人维护,常见某段的道路被灌木沼泽隔断,骑队便顺着地势自然分流,到了较远的某处又重新汇合,甚至发现某处道路无法通行,不得不退后另择方向的时候,骑士们依旧沉稳有序,队列丝毫不见散乱。如果仔细分辨,甚至可以发现骑与骑之间的间隔距离也几乎不会有剧烈变动。雷远知道,这是因为骑手们每个人都具备精湛的骑术,在马匹奔走时可以轻易控马避过路上的石块或凹陷,而速度并不稍缓。
  昏暗的夜色中,他们黑色的身影穿行于苍茫平野。双方相距甚远,雷远本不应该看得这么清晰,但黯淡的月光洒落下来,照射在那些骑士身上,竟偶尔反射出星星点点的寒光。
  “竟然是……那些是铁甲骑兵!”樊丰的声音有些颤抖。


第十三章 大军
  樊丰显然是有些害怕,这也正常。要不是提前隐藏入小谷之中,自家二十余骑很有可能被这支军马撵上,那时的情形,便和羊入虎口没有区别。
  铁甲在当下属于战略性的重要物资,一名士卒持刀披甲,便足以战胜十人以上同等训练水平却未着甲的士卒。但铁甲制作复杂、保养不易、战斗中的损坏率又极高;雷远隐约记得,昔日河北霸主袁绍统辖冀青幽并四州数十万众,所拥有的铁质铠甲也不过万领,而当时占据兖州的曹公,据他自己所说,手中不过“大铠二十领”而已。眼下这支骑队如果确有许多铁甲骑兵在内,那在战场上冲阵突击的威力,就足够击溃数十倍之敌。而能够给斥候骑兵大量配备铁甲的军队,又会是怎样的实力,怎样的规模?
  莫说樊丰害怕,雷远自己也害怕。
  他忽然想到了,自己对局势的判断有个极大的疏漏。因为此前张喜带领一千骑兵救援,他在猜测第二批援军数量时,下意识地以一千骑兵为基准:或许三千?五千?但是……如果更多呢?如果曹公此次向淮南挥出的,是一记足以痛击吴侯的、真正的重拳呢?他顾不得细想下去,猛地转身:“敌军侦骑如此,足见其本部规模极大。我们就算冒风险,也得尽快离开了,否则陷入曹军大部队的行军队列之中,可就有大麻烦!”
  转过身来,却见樊宏又一次附耳在地,樊丰满脸紧张地看着自己的兄长。
  片刻后,樊宏起身:“西南面,又来一股骑兵!”
  第二拨骑兵应该是沿着南方山区与平原交界处的道路,一直向东,行进的路线距离小谷很远了,所以在凌晨的黯淡天色中完全张望不到他们的身影,唯有低沉的马蹄声隐约传来。
  “走吧走吧!”他加快脚步,准备尽快撤离。
  曹军数量比预想得要多得多,真的不能耽搁了。
  樊宏跟在他走了几步,突然涩声道:“小郎君,好像又来了一队骑兵,第三队了……还是冲我们的方向来的。”
  这是什么样的鬼运气!雷远情不自禁地抱怨。
  这队骑兵果然是直冲着小谷的方向来的,就在眨眼工夫,沉重的铁蹄踏地声就连雷远也听得见了!
  “你去传我命令,全体小心隐蔽,人出声杀人,马出声杀马!”雷远厉声向樊丰道。
  樊丰应声往密林深处跑去了。
  雷远与樊宏向被树林覆盖的坡地另一侧紧走了半晌,眼前渐渐开阔,他们潜藏在一处巉岩之后,向外探看。
  骑兵们的身影渐渐近了。
  他们的数量比之前的两支骑兵更多,大约在五百人左右。限于复杂的道路状况,这支骑兵并没有以纵队行军,而是沿着东西向的多条平行道路同时行动,铺开将近两里的宽大正面。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雷远可以清楚看到这些骑兵们统一身着黑色兽面兜鍪、黑色鱼鳞铁甲,甲胄映着月光,散发出幽暗的光泽。他们的战马也披着统一马铠,在面帘和当胸上用红色涂料画着狰狞的虎豹图纹。甚至他们纯以单手控缰的策骑动作也惊人的相似,虽然战马奔行迅速,骑士却沉稳;毫无疑问,这些骑士们都是能够驰骑彀射、周旋进退、驰强敌而乱大众的真正精锐,当他们数百人整齐划如一人地前进时,这种沉静便自然产生了强烈的凶恶肃杀之感。
  再靠近些,骑兵们大略分成南北两路,绕过了小谷所在的台地和森林,继续向东。最近的时候,这些骑兵距离雷远藏身的巨岩只有十余丈,可以看到他们的马鞍两侧,往往悬挂着一个两个,或更多的黑色圆形物体。
  雷远猛抽了口凉气。
  他看清了,那些黑色的圆形物体,都是首级。
  有些是青黑色的,因为淤血而开始扭曲变形的首级;有些是淅淅沥沥淌着污血的,刚被砍下的首级;有些是老人的首级;有些是小孩的首级。
  五百名骑兵,每人的马鞍下都有挂着首级,那就是上千条甚至更多的人命。
  雷远可以确定,包括雷绪所直属的部曲在内,江淮之间绝没有任何人敢于挑战眼前这种精锐部队,他更清楚方圆数百里内根本就没有成建制的军事组织。那么,这些首级是哪里来的?被这些骑兵杀死的是谁?
  樊宏突然咒骂了一句。
  雷远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强烈的沮丧和恼恨。
  于是他也瞬间想到了。他伸出手,想拍拍樊宏的肩膀作为安慰,却发现自己的手在微微颤抖。
  显然,这些首级都来自于尚未撤离的村社居民。
  雷远可以想到,当曹军自西向东而来,在进入到淮南群豪的势力范围时,他们便开始了有条不紊地屠杀和焚烧。包括昨天被烧毁的五座村寨在内,或许还有更多的村寨都没有逃过这些骑兵的屠刀。
  那些村寨里还留有多少人?五百?一千?在路途中几乎必然被曹军赶上的又有多少人?两千或更多?
  这些人,都是两天前还活生生地在雷远面前出现的人,是雷远等人竭力奔忙数日,想要挽救的人!可现在看来,这些手无寸铁的黔黎草民,都已经死在曹军的刀下了。
  这种大规模的屠杀不是某一些士卒因情绪失控而发生的暴行,不是在战场上为了最大限度杀伤敌人而发生的暴行。这必然是自上至下的命令,有组织且高效率的行动。这行动是向一切敢于对抗曹军,甚至曾经对抗曹军的人发出的恐怖威吓!
  一股怒气夹杂着寒意,直冲雷远的天灵盖。雷远不是没有听人说起过曹军的残暴。他听说过曹军所过之处水面漂满尸体,把整整一条泗水都堵塞的情形;他听说过徐州腹地一座座城池遍地尸骸,只有吃人肉的野狗尽情狂欢的情形;但那些毕竟都只是传闻,是发生在遥远地方的故事,只有当他亲眼目睹这些首级的时候,他才真正从内心深处爆发出了激烈的情绪。
  他突然醒悟到,什么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用兵如神的军事家、激情豪迈的诗人,那是数千载后生活在和平安逸环境的人们给出的评价。然而,肆意屠杀无辜百姓的恶行,怎么能够被洗刷?那些无辜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