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余烟-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墓纷印
好在这少年突然反应了过来,他惊疑不定地看看雷远:“跟着这位雷家小郎君走?走去哪里?”
“曹军要来了,叔达先生将你托付给我,我带你往灊山中躲避。”雷远答道。
李贞猛地冲到李孚身前:“祖父,你呢?你不和我们一起走吗?”
少年的脸色呈现出不正常的惨白。他不是傻子,他能体会到昨天开始村社的动向,只不过没有往那方向去想罢了。直到这时,他的脑海中猛地冒出了一个令他恐惧至极的念头,他突然想到,或许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生活并不能永远延续下去,而今日此刻,可能就是告别的时候?巨大的悲戚感铺天盖地般碾压下来,仿佛要把他的心脏撕碎。
“祖父……我……我不走,我留下来陪你可好?我会听你的,好好念书!”李贞泪如泉涌,他的手和脚都在发抖。
李孚无声地笑了,他看着孙儿年轻稚嫩的面容。这相貌,和心爱的长子简直一模一样。他想到了年轻时在洛阳太学求学的快乐日子,想到了和青春美貌的妻子共同迎接儿女们一一诞生的幸福。一家人的凋零似乎就在转瞬之间,好在,很快自己就可以与他们见面了。
他用粗糙的手指摸了摸李贞的眼眶,温热的泪水浸润了他的皮肤,被风一吹,很快就凉了。
他说:“祖父已经老了,走不动了。但你还年轻呢。走吧,走吧。”
李贞嚎啕大哭起来。
雷远向墙外张望过来的从骑们挥挥手,让他们退开些。他自己也走了出来,给这对祖孙留下最后的告别时光。
短短数日里,这样的生离死别场景,雷远见过了太多次。与李氏祖孙不同的是,大部分人在告别亲人时,甚至没有流泪,因为重重苦难早已将他们的精神折磨到麻木。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孚把自己的孙儿保护的很好,并未有让他承受什么苦难。但李贞终究是要面对苦难的,逃不掉。
雷远叹了口气,似乎忘记了自己也并不比李贞年长许多。
断壁后的哭声慢慢停了下来,于是雷远转身向那里走去,按照之前与老人的约定,该把李贞带走了。
就在他转过身的瞬间,周围数人同时惊呼出声。
雷远抬起头,便看见一道直通天际的巨大烟柱在西面升起。
“这是……这是大槐里和小槐里的方向,不知道是哪一个村社着火。”郭竟估算了一下距离。
樊宏忧虑地点了点头。
是村民们临走前放火烧村吗?不可能,雷远知道村民们对他们的居住的地方有多么珍惜。哪怕这间屋子只是逃难途中暂时的栖身之所,哪怕已然家徒四壁,他们离开时都会小心翼翼地阖上门板,再给屋顶加一蓬干草。何况,烧村对他们又有什么益处?徒然浪费时间罢了。
又或者,是贼寇袭击?也不可能。这两个村社都不是殷实富庶的那种,根本不值得贼寇们动手。当然,如今的江淮之间本也不存在殷实富庶的村社;在朝廷,或者说曹丞相眼中,最大规模的贼寇或许正是庐江雷绪和他的盟友们。
那会是什么原因?正在雷远思忖的当口,又一股巨大的烟柱冉冉升起,两道烟柱的距离不远,浓密的黑烟仿佛两条硕大无朋的怪蟒在天空中翻翻滚滚,令人心生惧意。
然后是第三股烟柱,第四股烟柱,第五股烟柱。
这代表了又有三个村社被焚烧了。
这样的局面,必定是某种有意识的大规模行动造成的。
“这是示威。”雷远突然明白了,他厉声道:“曹军来了。”
郭竟皱眉道:“怎么可能?曹军的主力应该在寿春……”
话说了一半,他猛地瞪大眼睛。他也想明白了,那当然不是寿春的曹军,而是来自南阳或许昌的曹军。在张喜所部千骑被歼灭之后,曹公派遣的第二批援军来了。
前几日雷远为雷脩分析局面时,当时郭竟、王延等亲卫都在场,亲耳听说了雷远的判断:曹公绝不会将合肥长期置于危险之中,之所以只派遣张喜的一千骑兵支援,是因为赤壁失败后兵力重编需要时间。但是,一旦小规模的援军遭到阻截,曹公必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发动大军来援。
然而包括雷远在内,所有人都低估了曹军重整旗鼓的速度,也低估了曹公旺盛的斗志。计算时日就可以知道,当张喜所部失败的消息传来后,曹公立即就派出了第二批援军。
这批援军不仅规模更大,也很清楚自己的敌人是谁。纵火焚烧村社,就是他们对江淮豪右们的示威。这代表着江淮间的局势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敢于和曹公对抗之人,都会被碾为齑粉!
而此时此刻,首当其冲的会是谁呢?
“混蛋!”郭竟怒骂了一句,他大声道:“小郎君,我们看到这些烟柱的时候,曹军就已然经过了那几处村社。他们马上就会到达这里!我们必须立即走!越快越好!”
同时,雷远就如被一桶冰水劈头浇灌,一时间心神动摇。
与郭竟不同,雷远想到的是两天之前,自己在灊山大营中的提议。当时雷远提议,由各家豪族组成一支精锐的断后部队进驻六安,大张旗鼓地伪装成淮南豪强首领们俱在,要与曹军决一雌雄的样子。考虑到江淮间曹军兵力匮乏的现状,雷远料定曹军绝不会轻易来攻,至少可以为组织撤离民众争取三到五天的时间。
军议以后,兄长雷脩与梅乾两人就领兵出发了。但是,现在曹公再度投入大军来援,江淮间曹军兵力不足的窘境很快就会得到缓解,而进驻至六安的雷脩等人,会成为曹军必欲击破的目标!
也就是说,雷远提出的计划,竟然将自己的兄长和淮南豪强们的众多精锐,俱都推入了险境里。这是雷远无论如何都承担不了的责任,对于他近来试图获得更多发言权的努力,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小郎君!我们快走!”郭竟催促道。
雷远看了看迅速聚拢的部下们,问道:“我们用来携运行囊的从马有几匹?”
“四匹。”
“所有行囊都不要了,扔掉。”雷远想了想,大声唤道:“延叔!延叔!”
王延匆匆奔来。
“延叔,你和王北二人骑术最佳,你立刻去挑出六匹好马来。你们两位一人三马,昼夜不歇地赶回灊山大营,通报曹军动向。越快越好!”
王延与郭竟交换了个眼色:“我以为,这样重大的消息,还是小郎君亲自回去禀报比较妥当。”
“我的骑术远不如你们两人。军情十万火急,岂能耽搁?这时候你胡思乱想些什么?”雷远厉声叱道:“立即去!马上!”
雷远极少这样疾言厉色,众人都知道,这表示他做出最终的决定,绝不容更改。
“是!”王延向雷远深深行礼:“那就请小郎君多保重!”
“去吧!”
“遵命!”王延小跑着带人牵马去了。
“其他人跟我一起走,来吧!”
“带上我!”李贞不知何时从断壁后绕出来,还牵着匹马,马背上装着些零散物事。看来李孚为他的孙儿准备得甚是妥帖。而少年的眼眶通红,嗓音也有些嘶哑。
郭竟看看雷远。
“有胆量吗?敢杀人吗?”雷远策马经过李贞的身边,俯身凝视着少年,轻声问道。
“有胆量!也敢杀人!”李贞大声道。
“那就跟着我们吧。”雷远催马向前:“我们走!”
李贞向着断壁方向跪倒,重重地叩首道别,随即跃身上马。
时已深秋,天色黑的很早,但众人不敢有丝毫耽搁,趁着夜色向东疾驰。
第十二章 宵遁
这几日往来奔走,其实人和马都很疲惫,有不少人的大腿内侧都磨破了;适才本已准备休息,又不得不继续奔波,更导致格外强烈的困倦一阵阵袭来。但前所未有的紧张感和恐惧感迫使每个人忍住痛楚、强打精神,他们都明白,真正的灭顶之灾或许就在眼前了,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争取生机。
身后的断壁残垣渐渐没入黑暗之中,看不到了;前方也看不清道路,只能勉强分辨出漫生于荒废田地中的荆棘枯草。于是骑队便沿着荆棘间的蜿蜒道路前进,速度不算特别快,马蹄的嗒嗒声在静夜里传出很远。
直到后半夜,月亮从云层中偶尔穿出,撒下些黯淡的光。看得清道路了,同时也产生了被敌军斥候发现的危险。
郭竟催马向前,与雷远并辔驰骋了一段,他说:“小郎君,这一程疾驰下来,我们的人、马都疲惫不堪了。这样下去,万一被曹军追及,只会更加危险。我记得前方有个隐蔽的小谷,或可让兄弟们在那里休息一下,略微歇一歇马?”
雷远此时有些走神,没有回答。
此刻涌动在雷远心中的是另一种强烈的兴奋感,那感受在他内心深处像火焰般灼烧着,提醒着他:对于淮南群豪来说,此次响应吴侯起兵,就等于自绝于曹公;但对雷远来说则未必,无论是从感情角度,还是利益角度,雷远都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这批土豪完全捆绑在一起。
雷远依稀记得有个说法,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凶残暴虐的兽性。而杀戮和死亡最能够激发出兽性,所以在战争中,种种惨不忍睹的状况往往难以避免。雷远已经亲身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突然又想到:许多人都对曹操的凶残嗜杀感到畏惧,但他们同时又不得不承认,是曹操在这个混乱不堪的世道重新建立秩序、给这个乱世带来了难得的和平。那么……如果不考虑凶残嗜杀的那面,曹操会不会是值得效力的英雄?他所建立的政权和军队,会不会是能够统一天下的政权和军队呢?
雷远常常会对这些青史留名的大人物产生敬畏之情。他了解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几乎没有和这些大人物对抗的资本。毕竟,自己那个介于土豪和贼寇之间,还明显不喜爱自己的父亲是不可依靠的;自己在后世积累的那些如何在企业中混吃等死的小手段,更是屁用没有。既如此,这样下去哪有前途可言?
所以,他曾经认真地考虑过:找个机会投靠曹操,做一个安全无虞的小官吏,安安稳稳地渡过乱世,这应该是不错的选择……那么,这个目标有没有可能实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又应该做些什么呢?退一万步来讲,如果淮南豪右们的局面断不可维持下去,自己是否可以早做准备,离开这艘注定倾覆的破船呢?
“小郎君!大家得休息下,否则坚持不住的!”耳边响起又一声呼唤,那是郭竟见他迟迟不答,催促了一句。
雷远猛地勒马。他将种种胡思乱想都驱离自己的头脑,再把纷繁芜杂的情绪藏起来。瞬间,又回到了极度冷静的状态。他看了看天色,东方已经透出隐约的灰白,于是抬手向众人示意:“休息半个时辰。”
环视四周的地形,他又道:“现在开始,马匹全部勒口,人也不许再出声了,小心遇见曹军侦骑。另外,全体着甲,随时准备接敌!”
所有人立即遵照雷远的吩咐行事,动作敏捷,也绝不打折扣。他们紧跟着郭竟,来到一处隐蔽的小谷,鱼贯而入。深秋时草木渐渐萧疏,露出小谷两侧嶙峋的岩层,岩层上方是大片茂林,恰好成为了极佳的遮挡。随着骑队的进入,有一群乌鸦惊飞,见无其它异状,又慢慢地降落下来。
在很短的时间内,骑士们就悄无声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