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7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汪大人想的太简单了。”一直没说话的曾逸书摇头道:“满清虽然弃辽,但别忘了现在在辽东投降卫国公的满清军民足有数十万人,再加上辽东北部的野女真部等,卫国公现在根本就脱不了身,一旦掉头转攻蒙古,难道就放任这些满人不管?如是这样的话,到时候北方满人暴动,这辽东局势就不好收拾了。”

    “这不难办,弹压就是。”何显祖轻描淡写道:“这些满人已是弃子,如何还能弄出什么事来?如果真的有异心,要彻底解决也很容易的很嘛。”

    何显祖的话让不少人微皱眉头,他话中潜意非常清楚,那就是强压,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搞屠杀。

    在何显祖看来,这些弃子如果识趣的话那就罢了,假如真想搞事就直接砍脑袋。一个脑袋不够就两个,两个不够就四个,到时候就算把这数十万人全部杀光又如何?难道只能当初满人入关杀汉人,就不能现在汉人屠满人了?

    别看何显祖当年在清廷当的是二品大员,文臣出身,后来才投靠的大明,可要真说起来他何显祖的手段可比那些武臣狠辣多了。当年为了琉球一事,何显祖就差一点杀得人头滚滚,现在在他看来辽东同样可以用刀子来解决问题。

    大叛贼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节奏

    “何大人这话说的轻巧,这人头可不是韭菜,割了还能长出来的!”孙嘉淦当即反对。

    “区区蛮夷而已,死就死尔,有何不可?”何显祖冷笑道,他看不惯孙嘉淦老是摆着一副一心为民的样子,怎么着?这朝廷上下就你是清官能吏不成?就算心有仁慈也要看对谁,在何显祖看来满清就是蛮夷,又不是大明百姓,何况大明和满清之间有着深仇大恨,双方的战争依旧还未结束,这些满人如投降后甘心情愿当个顺民的话也就罢了,假如心怀异念,难道大明的刀子不利?

    何显祖的意见倒是得到了军方几位大员的赞同,在军人眼里没有那么多政治,当然在能控制局势的情况下,这种做法自然越少越好,这也是为了朝廷的名声着想,不过在必要的时候,军方该出手就出手,何况那仅仅只是些满人,无非就是人多些而已。

    一时间,赞同何显祖和赞同孙嘉淦的人分成了两派,当着朱怡成的面争执起来,听着他们乱哄哄的吵闹,朱怡成忍不住就皱起了眉头。

    “够了!”朱怡成喝了一声,吵闹声瞬间消失,一时间鸦雀无声。

    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朱怡成开口说道:“除辽东之外,西北那边也出了些状况,张冉,这事你来说说。”

    “是!”一直没出声的张冉起身行了个礼,随后开口说道。

    “锦衣卫刚得到消息,西北的清廷内部又打起来了,这一次闹的很大,而且后果恐怕极为严重……。”

    张冉这话一出,众人都露出了好奇的神情,等待着张冉继续往下讲。

    “伪帝雍正任命傅尔丹为振武将军、迪化总兵。意图收隆科多军权,以其替之,隆科多得知后私下同伪郭亲王、伪诚亲王密谋,没想到行事不慎消息走漏,隆科多狼狈出逃,带其亲部一千余人叛出清廷,投了伪郭亲王和伪诚亲王。眼下迪化已被傅尔丹掌控,傅尔丹正在迪化整兵,两军开战就在眼前。”

    “这是好事啊!”

    一听居然是这消息,所有人顿时眉开眼笑。西北清廷建兴一派和雍正一派一直争斗不休,当初迪化一战郭亲王无奈让出迪化,雍正那边占了上风,可谁想现在雍正居然要收隆科多军权,逼得隆科多投了郭亲王和诚亲王,这实在是令人意外。

    要说眼下清廷,已没了什么名将,真正能打的不过寥寥而已。而这些人中隆科多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将领,不仅出身显贵,地位也高,再加上他带兵经验丰富,算得上是目前清廷的中流砥柱。

    谁想雍正连这样的人都容不了,在迪化之战刚胜利没多久的情况下居然做出了这样的昏招,以一个名不经传的傅尔丹替隆科多收其军权,分明就是要卸磨杀驴。

    这下好了,隆科多被迫逃亡,虽说仅仅带走千余亲卫,从军事实力而言对于雍正这边来讲并没有什么损伤,但隆科多的出走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作为前线统帅居然做出这种事来,对于清廷的士气打击极大。

    雍正任命的傅尔丹,这人仅仅只是耳闻而已,虽然在清廷中官职不低,而且又是世袭公爵,可这人却从来没有正式带过兵。不过雍正既然敢用这人,恐怕这人也是有些能力的,按照眼前的情况双方又开始大打出手,谁都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皇爷,臣要先向张大人问一问。”蒋瑾开口道。

    朱怡成点了点头,蒋瑾这才对张冉问这情报的真实性,并且询问了一些细节。对此,锦衣卫做了不少功课,在场中人都是朝中重臣,朱怡成今天把他们召来议事也没必要隐瞒什么,在朱怡成的默许之下,张冉对蒋瑾的询问可以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过了片刻,蒋瑾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转身对朱怡成道:“皇爷,臣以为这两件事同时发生对于我大明是再好不过。”

    “你仔细说说。”

    蒋瑾道:“先说辽东,辽东满清主动弃辽,无论是断尾求生还是被迫转移,这都不是关键,其关键在于满清弃辽后,我大明在辽东的战略已大获成功。接下来就是彻底收辽东为我大明国土,至于那些投降的满人如何安置,那都是小事。”

    蒋瑾的话让大家若有所思,蒋瑾继续道:“科尔沁部不服王化,原本我大明就有攻击其部的准备,眼下只不过赶早了些罢了。就算伪怡亲王同科尔沁合流又如何?其二部就算合流也不可能是同心协力,无论是科尔沁还是伪怡亲王,都不可能让出军权,更不可能把自身安危交于人。以臣看来,或许起初双方会有合作,但时间一长必然会有矛盾。臣以为我大明目前并不需要急于求成,只需按部就班即可,等一切准备就绪就是。”

    “此外,西北那边是重中之重,清廷内乱已到了水火不可相容的地步,尤其是隆科多的判离,雍正的清廷恐怕要有难了。傅尔丹此人有何能耐臣不知,但臣知隆科多的本领,何况伪郭亲王和伪诚亲王都是不俗的将才,假如迪化坚守不出的话,或许双方会形成僵持,可一旦傅尔丹主动出兵,依臣看来说不定就是大败的下场。”

    说到这,蒋瑾笑了起来,神色极为轻松。

    他伸手向前划了个半圈,很有把握道:“原本,要灭满清还有些难处,可如今满清自寻死路,那就怪不得我大明了。臣以为短则半年,长不过一年时间,等迪化之战分出结果,也就是满清灭亡之时!”

    蒋瑾的这番话让众人眼睛一亮,蒋瑾说的没错,现在讨论来讨论去都没抓到重点,重点不就在于辽东的满清残余和蒙古的科尔沁还有西北的清廷么?

    而现在所有的信息都表明,满清已到了穷途末路,而主动权依旧在大明手中,在这种情况下非但不能跟着满清的节奏走,反而应该继续稳扎稳打,以控制住全局,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满清最后一击!

    “不过,除此之外臣还有一个顾虑。”正当大家心中高兴之时,蒋瑾又开口说道,这让大家顿时一愣。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争功

    蒋瑾把目光望向邓秉,开口问道:“不知通事处那边有何消息?是否北方俄罗斯有所异动?”

    从会议开始到现在,邓秉就和个隐身人差不多,一直没有说过一句话。

    蒋瑾早就注意到了这点,假如今天的会议仅仅只是关于辽东和西北的话,作为通事处的主官邓秉根本不需要参加,因为相比锦衣卫,通事处的职能是对外的,所以邓秉出现在这里,肯定是对外情报上有所他不知晓的信息。

    蒋瑾的嗅觉敏锐和他的判断力让朱怡成心中满意,这个自己任命的首席军机大臣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不得不承认在朝廷重臣之中,蒋瑾的确有超于他人的能力。

    朱怡成注意到邓秉向自己投来询问的目光,朱怡成微微点头,邓秉这才开口道:“中堂判断的没错,通事处的确得到了些消息,而且这消息正是来自于北边。”

    蒋瑾并没说话,只是继续等待邓秉往下说。

    邓秉当即讲了讲通事处的情报内容,根据通事处得到的情报,辽东那边的怡亲王之所以直接弃辽而走,不仅是因为承受到了明军不断向北的巨大压力,在怡亲王看来继续留在辽东除了拖延时间外没有其他后路可走。

    为此,怡亲王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而且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怡亲王同北方的俄罗斯达成了一笔交易,用了巨额的金银从俄罗斯那边获得了一大批粮草和军械,从而才有了率军西走进入蒙古的底气。

    也就是说,假如没有俄罗斯的暗中支持,怡亲王就算想这么做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在明军的压迫下,辽东的满清已是苦不堪言,尤其是现在青黄不接的情况下,辽东满清自己连饭都吃不饱了,何谈什么弃辽入蒙?

    而现在,在从俄罗斯那边获得了大量粮草之后,怡亲王这才有了这样做的底气,要不然摆在他面前的只有死路一条。从这点来讲,俄罗斯的所为已经完全影响到了大明在辽东的战略部署。

    除去这点外,俄罗斯在西北方面也有蠢蠢欲动的迹象,私下对西北的清廷和郭亲王、诚亲王部来往密切,不仅有粮食方面的交易,更重要的是还有军械包括火器方面的交易。

    “这些罗刹鬼!居然敢如此!”听完邓秉的汇报,汪景祺头一个坐不住了,要知道他可是外交部尚书,外交部是干嘛的?不就是和海外诸国打交道的么?俄罗斯私下做了这么些事,他这个外交部尚书居然一无所知,简直就是打脸。

    “西夷向来如此,重利而轻义,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有奶便是娘,不可信!”潘梦园冷着脸说道,相比其他人,潘梦园和西方各国打交道的经验最为丰富,毕竟他之前是新明总督。

    “其他暂且不说,现在关键的是俄罗斯的这些作为是否会影响到我大明后期的计划?”庄岩考虑的是接下来对于蒙古和西北的战争,这才是关键的。

    “皇爷!臣以为应立即召俄罗斯公使,严厉斥问此事!”曾逸书开口建议道。

    “斥问有何用处?对方完全可以说不知这事,何况我大明也仅仅只是得知消息而已,并没抓到实质性的把柄。”孙嘉淦摇头道。

    刚才和孙嘉淦吵了一架的何显祖在一旁冷笑:“孙大人这话差也,斥问自然是要斥问的,这是摆明我大明的态度,同时也是敲打对方,如何说没有用处?难道大明遇到此类事就装聋作哑不成?如此,这天下诸国还会如何看待我大明?我大明的威严何在?”

    孙嘉淦一听就心里冒火,这何显祖今日处处和他作对,简直就是叔叔可忍婶婶不可忍!

    正当孙嘉淦要开口反驳的时候,在一旁瞧见两人又要掐起来的马功成咳嗽了一声,抢过话题道:“俄罗斯那边是小事,无论是斥问或是查实,这都是后话,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要确保后期的战事!依臣看来,此事需早做准备,皇爷,臣自请西北,还请皇爷首肯。”

    马功成顿时把话题岔了开去,同时还自请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